夏脉洪(钩)

2017-07-13 16:53 楼主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
“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生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金栋按: 脉应四时,即春弦、夏洪(钩)、秋浮(毛)、冬沉(石),现在正是夏季三伏天,气候炎热,感兴趣者可以选取100个常人,体会一下常人之夏脉是否洪?是否如经典所说?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7-13 17:06 2楼
河间金栋 说: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
“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生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金栋按: 脉应四时,即春弦、夏洪(钩)、秋浮(毛)、冬沉(石),现在正是夏季三伏天,气候炎热,感兴趣者可以选取100个常人,体会一下常人之夏脉是否洪?是否如经典所说?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脉应象:……心脉钩。”
王冰注:“如钩之偃,来盛去衰也。”

金栋按: 《内经》之钩脉,即后世之洪脉。
2017-07-13 17:09 3楼
河间金栋 说: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脉应象:……心脉钩。”
王冰注:“如钩之偃,来盛去衰也。”

金栋按: 《内经》之钩脉,即后世之洪脉。
王叔和《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新校正》云:“一曰浮而大。”
2017-07-13 17:19 4楼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

金栋按: 夏时阳气大盛,脉得夏气,气血充盈上泛于皮肤,故夏脉洪,来盛去衰,指下洪大有力。临床验证是否如此?
2017-07-13 18:43 5楼
李时珍《濒湖脉学·洪脉》说:
“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
2017-07-13 19:04 6楼
河间金栋 说:
王叔和《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新校正》云:“一曰浮而大。”
张山雷《脉学正义·脉洪形象》说:
“[正义]洪乃大而有力之脉,其形既粗,而力又猛,有洪涛汹涌之象,则虽轻手按之,已得其澎湃震撼之势,故古人多谓洪脉兼浮。其实则形势洪大,而又滑数流利,乃浮中沉三候俱然,是为洪水喷溢之状,故不独见于浮部也。《脉经》仅谓其极大,尚未尽形容摹绘之妙,谓在指下。盖亦谓其兼浮,下指即见耳,似尚有阙文,所言殊未条畅。旧校谓‘浮而大’,则何以别于虚浮之一层,亦非洪脉之真相也。”
2017-07-14 01:11 7楼
洪不等于钩.钩是形状.来盛去衰是来描写脉管内的压力.
2017-07-14 06:38 8楼
第十三刀 说:
洪不等于钩.钩是形状.来盛去衰是来描写脉管内的压力.
[FONT=仿宋]脉象以位、数、形、势参言,洪以广阔来盛(位、形)而言,钩以去衰(势)而言,俱是夏脉。张山雷《脉学正义》说:“周澄之《脉义》:四时之脉,钩最难解。……夏脉洪者也,而言钩者,所以形容来盛去衰之象也。……《脉经》曰:万物洪盛,垂枝布叶,皆下垂如曲,故名曰钩。正以上盛极而下折也,是以钩之形,状脉之来去之势也,非以状脉之形也。故洪、钩虽俱为夏脉之名,而实不同。洪但言其来盛,钩并绘其去衰也。”目前临床言之,已规范为洪脉。如

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第五章 脉诊·洪脉》说:
【脉象特征】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洪脉的脉象特征,主要表现在脉搏显现的部位、形态和气势三个方面。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由于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加,且充实有力,来时具有浮、大、强的特点。脉来如波峰高大陡峻的波涛,汹涌盛满,充实有力即所谓‘来盛’;脉去如落下之波涛,较来时势缓力弱,即所谓‘去衰’,其脉势较正常脉为甚。”[/FONT]
2018-06-06 12:10 9楼
这个钩,去衰,个人觉得很难体会。脉来脉去一瞬间,去时都是衰的,请教怎么体会?
⬅ 知病因是一回事,處方又是一回事 老茶馆 知药和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