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药和选药

2017-07-13 16:56 楼主
知藥和選藥


讀《藥物學》或讀《四百味》不是看小說,看一遍就可以不看,能記住多少就多少,甚至記不住一句半句也無所謂,但看藥書定要記下來才是目的。如何記,這就要看自學的人的學医方法或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師傅的指導方法了。


我有意無意地發現,一些人也許不少人都會注重記住[功能主治归经],而對[藥性]則不太注重。


我曾經親眼見過一個五六十歲的人在住家挂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祖傳六代中醫]。后來,他曾在一間中藥店坐過堂。一次去他家找他儿子,卻看見他正在給一小孩看病,于是就凑前去看看。小孩流鼻血之类,他把了脉说是[血熱妄行]。接著開出一張方子,我看了看,見上面有[血余炭],似乎還有[蒲黃](事隔三十年了,只能記住他方子上的這兩樣藥了)。一般的出血,這藥不少中醫都會用,但用在[血熱妄行]似乎就欠妥,因為它們都屬於溫熱之性。至於這小孩吃了他的藥之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假如只記住[血余炭有止血功能]的話,那麼凡是遇到出血疾病也許就會用上。不過,如果記住了[血余炭性溫]的話,也許就會選用了。


我一個已故的赤腳醫生出身的農村朋友,他說他一次在方中使用了人参去治療妇人的產後出血,結果人死了。事後不久,我去他那閒逛時,他问我何故?我说:“出血本該止血,雖然你也下了止血藥,但止血力讓[人参]給削弱或破壞了。你看藥書沒抓準關鍵。人參是补元氣的要藥、力量極大的藥,通常是不能乱用的。[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這話你沒記住,所以加入了人參,以為產後虛弱而补之。要是[出血而补血,同時止血],這才是正著,而你卻[出血而补氣],當然就難免出事。”他傻笑著。

其實,文革時期產生了好多“赤腳醫生”,如果上代不是名医的,大半水平就確實太低,通常只會打針輸液和什麼素。我一個同學也屬於這個類型,後來他自學考了中醫師的證書,但中医水平照樣低。(借机會吹一下)當他剛進農場衛生院去學習的時候,我就已經會打脉開方了,雖然水准還不夠高,但至少不屬於[乱打脈、亂处方]。他有了中医師證書又如何,還不是誤治了兩個人——“死誤”!


[紅花]是活血藥,這是所有中醫都懂的藥。然而,自從我看了《本草綱目》之後,我就不用紅花了。李時珍說,“凡是有油质的藥疗傷不斷根”。當下就細思,結果終於明白了:我們煮菜的湯水中,那油總是浮在上面。從此我才知道自己原先的[四香酒]治跌打損傷時,雖然退腫好快,但無法“過關”,原來就是因為用了[乳香、沒藥]的原故。從此,不少人都說好用的[四香酒]便被我開除了“藥藉”。


知藥和選藥,是治病開方時的最後一关,如果這一關過不去,疾病就依然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7-14 15:18 2楼
关于药,希望老先生再抽空多讲讲,怎么来理解一味药,怎么来认识她
2017-07-14 17:55 3楼
问一 说:
关于药,希望老先生再抽空多讲讲,怎么来理解一味药,怎么来认识她
好吧。
2017-07-20 01:08 4楼
问一 说:
关于药,希望老先生再抽空多讲讲,怎么来理解一味药,怎么来认识她
据我通过极少人数的所谓临床,前人书中记载的药性几乎没有什么差错。有些药是通过我自己去吃的,因为当年我研究药物时,身上伤湿毒都有,也可以说是带病研试。
如果要了解一种药物的性能,单味亲试最可靠,不过,必须具备这门【试药知识】,不然的话,也许就会试而不知。

在相同功能的药物中区分其强弱,取强者用之。这样的区分除了查对各种药物书之外,仍然是要经过验证。患者是验证药物的最佳人选,然而依然需要行医者的【验证知识】。
用药经验通过自己临床最为实在,书说和人说只能参考。
因为考虑到秘密性,我无法作更加详细的回复了,对不起。
2017-07-20 05:24 5楼
夢云山人 说:
据我通过极少人数的所谓临床,前人书中记载的药性几乎没有什么差错。有些药是通过我自己去吃的,因为当年我研究药物时,身上伤湿毒都有,也可以说是带病研试。
如果要了解一种药物的性能,单味亲试最可靠,不过,必须具备这门【试药知识】,不然的话,也许就会试而不知。

在相同功能的药物中区分其强弱,取强者用之。这样的区分除了查对各种药物书之外,仍然是要经过验证。患者是验证药物的最佳人选,然而依然需要行医者的【验证知识】。
用药经验通过自己临床最为实在,书说和人说只能参考。
因为考虑到秘密性,我无法作更加详细的回复了,对不起。
非常感谢先生的回复,谢谢!
2017-07-20 07:40 6楼
夢云山人 说:
知藥和選藥


讀《藥物學》或讀《四百味》不是看小說,看一遍就可以不看,能記住多少就多少,甚至記不住一句半句也無所謂,但看藥書定要記下來才是目的。如何記,這就要看自學的人的學医方法或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師傅的指導方法了。


我有意無意地發現,一些人也許不少人都會注重記住[功能主治归经],而對[藥性]則不太注重。


我曾經親眼見過一個五六十歲的人在住家挂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祖傳六代中醫]。后來,他曾在一間中藥店坐過堂。一次去他家找他儿子,卻看見他正在給一小孩看病,于是就凑前去看看。小孩流鼻血之类,他把了脉说是[血熱妄行]。接著開出一張方子,我看了看,見上面有[血余炭],似乎還有[蒲黃](事隔三十年了,只能記住他方子上的這兩樣藥了)。一般的出血,這藥不少中醫都會用,但用在[血熱妄行]似乎就欠妥,因為它們都屬於溫熱之性。至於這小孩吃了他的藥之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假如只記住[血余炭有止血功能]的話,那麼凡是遇到出血疾病也許就會用上。不過,如果記住了[血余炭性溫]的話,也許就會選用了。


我一個已故的赤腳醫生出身的農村朋友,他說他一次在方中使用了人参去治療妇人的產後出血,結果人死了。事後不久,我去他那閒逛時,他问我何故?我说:“出血本該止血,雖然你也下了止血藥,但止血力讓[人参]給削弱或破壞了。你看藥書沒抓準關鍵。人參是补元氣的要藥、力量極大的藥,通常是不能乱用的。[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這話你沒記住,所以加入了人參,以為產後虛弱而补之。要是[出血而补血,同時止血],這才是正著,而你卻[出血而补氣],當然就難免出事。”他傻笑著。

其實,文革時期產生了好多“赤腳醫生”,如果上代不是名医的,大半水平就確實太低,通常只會打針輸液和什麼素。我一個同學也屬於這個類型,後來他自學考了中醫師的證書,但中医水平照樣低。(借机會吹一下)當他剛進農場衛生院去學習的時候,我就已經會打脉開方了,雖然水准還不夠高,但至少不屬於[乱打脈、亂处方]。他有了中医師證書又如何,還不是誤治了兩個人——“死誤”!


[紅花]是活血藥,這是所有中醫都懂的藥。然而,自從我看了《本草綱目》之後,我就不用紅花了。李時珍說,“凡是有油质的藥疗傷不斷根”。當下就細思,結果終於明白了:我們煮菜的湯水中,那油總是浮在上面。從此我才知道自己原先的[四香酒]治跌打損傷時,雖然退腫好快,但無法“過關”,原來就是因為用了[乳香、沒藥]的原故。從此,不少人都說好用的[四香酒]便被我開除了“藥藉”。


知藥和選藥,是治病開方時的最後一关,如果這一關過不去,疾病就依然在!
先生,血余炭和蒲黄是平性的吧。
血余炭性味:苦、平,归肝、胃经。
蒲黄性味:甘,平。归肝、心包经。
有的论述称蒲黄“性凉”、“辛寒”。

还望先生指点。
2017-07-20 13:33 7楼
师法仲圣 说:
先生,血余炭和蒲黄是平性的吧。
血余炭性味:苦、平,归肝、胃经。
蒲黄性味:甘,平。归肝、心包经。
有的论述称蒲黄“性凉”、“辛寒”。

还望先生指点。
曾经我两公婆去深圳市中医看压缩版的中药,我老婆打开大厅中摆放的一本药书,竟然发现检字出错,把西洋参的凉变成了温。

血余炭在老版(1962年第一版)中其性微温。而蒲黄平,仙鹤草温。

而我平判一味引起我兴趣的药物时,我要参看好多药书,然后“以多取胜”。如果我的记忆不出错的话(手头没有
2017-07-20 13:35 8楼
夢云山人 说:
曾经我两公婆去深圳市中医看压缩版的中药,我老婆打开大厅中摆放的一本药书,竟然发现检字出错,把西洋参的凉变成了温。

血余炭在老版(1962年第一版)中其性微温。而蒲黄平,仙鹤草温。

而我平判一味引起我兴趣的药物时,我要参看好多药书,然后“以多取胜”。如果我的记忆不出错的话(手头没有
这网页设计得真好,我火了,不想来这里了!
2017-07-20 14:14 9楼
老师,气行血行不错,可血多还气脱乃至亡阳呢,补气温阳止血的也不少吧?产后出血而亡实多还是虚多,怎么一口就咬定人参闯的祸?
2017-07-20 21:01 10楼
平人求本 说:
老师,气行血行不错,可血多还气脱乃至亡阳呢,补气温阳止血的也不少吧?产后出血而亡实多还是虚多,怎么一口就咬定人参闯的祸?
自己问自己,答案最准。
2017-07-20 21:07 11楼
夢云山人 说:
曾经我两公婆去深圳市中医看压缩版的中药,我老婆打开大厅中摆放的一本药书,竟然发现检字出错,把西洋参的凉变成了温。

血余炭在老版(1962年第一版)中其性微温。而蒲黄平,仙鹤草温。

而我平判一味引起我兴趣的药物时,我要参看好多药书,然后“以多取胜”。如果我的记忆不出错的话(手头没有书)我认为血余炭温,蒲黃温,仙鹤草凉,地榆凉。当然不一定绝对。
你可以去参阅十本八本书,自己评判一下。
⬅ 夏脉洪(钩) 老茶馆 【原创】间歇脉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