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高血压小续命汤候氏黑散风引汤的解决方案

2017-08-03 13:36 12楼
梦回杏林 说:
“杂病的中风”,不是“伤寒的中风”。
中风是由“劳倦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不良因素,产生“风、火、痰、瘀”之邪,引起人体气血逆乱,导致的“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证。

《金匮要略》认为中风是“内虚邪中”。唐宋以后逐渐认识到“内风”才是中风的根本病因
虽然仲师对中风的认识不全面,但他创立的“中经络、中脏腑”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的诊治很有帮助,沿用至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慢慢服中药调治的多半是“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邪,头晕目眩”等症状为主的“中经络”之证。
“神志不清”的“中脏腑”急证,现在一般都送医院抢救去了。中医也有对应的分型和方药:1、痰热内闭清窍(阳闭)用“辛凉开窍剂”[安宫牛黄丸];2、痰湿蒙塞心神(阴闭)用“辛温开窍剂”[苏合香丸];3、气败神散的(脱证)用[参附汤]。

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天气骤变”等是中风发作的诱因,受风表闭只是其诸多诱因之一,所以中风兼表证的情况不多,不是全部都需要用桂枝或麻黄来发汗解表
《伤寒论》第一条就说了:“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三个案例,“脉沉涩”是“气滞血瘀”,“舌苔黄厚干”是“阳明腑实”,“舌苔黄厚腻”是“阳明湿热”,均为里证。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394.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中风是个“正虚邪实”的病,在祛邪方面,脉浮才宜发表,脉沉里实则宜攻下,这是《伤寒论》治病的根本大法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风引汤]除热瘫癎。(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癎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这两个方都没有言脉象,也没有用麻黄来发表。[风引汤]中大黄的作用主要是除热(类似[大黄甘草汤])而不是攻下,可能也无法攻下,因为此方中还有与大黄等量的干姜,条文中明言为“除热方”。

能用麻黄桂枝来治的中风,可能是“中经络”的“脑脉痹阻”之证,原理是桂枝强心升压,麻黄宣肺散湿,以改善全身循环,促进大脑供血。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主要病方索引}(数据来源是当代名家验案统计,不是黄煌教授的个人观点)中,能用于“中风”的经方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附子泻心汤];[桂枝茯苓丸];[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
在这8个经方中
主要解表的方子仅1个:[葛根汤]
主治里证的方子有4个:[附子泻心汤];[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
表里双解的方子有3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
含有麻黄的方子仅1个:[葛根汤]
含有桂枝的方子仅3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葛根汤]

参考验案:
1、黄煌教授业师叶秉仁先生用泻心汤治疗中风昏迷见舌苔黄厚大便粘臭的患者
2、刘渡舟先生用泻心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症见发烧烦燥舌红苔黄脉弦的患者

附图:

浏览附件85532

浏览附件85533
先生你看看我刚才发的医案
医案里已经说明了不用三黄泻心汤的道理
三黄泻心汤的脑出血是大便堵塞经机上逆
三黄泻心汤也能泻脑俯
2017-08-03 13:41 13楼
我觉得内风也不是丹溪先生的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
厥阴本风木主令
少阳本相火下潜
脾虚生湿
肝郁风动
相火上沿
才是本原因
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内风根本不会引起中风或不会严重到中风

中风偏瘫氏内风和外风的合并
2017-08-03 13:46 14楼
《金匮要略》认为中风是“内虚邪中”。医圣张仲景的写的完全正确
唐宋以后逐渐认识到“内风”才是中风的根本病因。毫无意义
这个徐灵胎先生做了批判
你去看他的书
2017-08-03 14:05 15楼
“杂病的中风”,不是“伤寒的中风”。
中风是由“劳倦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不良因素,产生“风、火、痰、瘀”之邪,引起人体气血逆乱,导致的“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证。

伤寒的中风就是杂病的中风
人体劳倦亏虚,脾胃虚弱之后,会产生风,火,痰淤血,引起气血逆乱产生各类杂病但是很难会中风的
这样情况中风的非常少
但是这是产生中风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必须强调一下在此基础上才致病产生中风
因为人体虚弱才受到外风侵袭导致中风的

这个我在刚才发的医案写了
再写一下

人体脾胃虚弱劳倦亏虚后
产生痰是淤血
人体脾胃虚弱劳倦亏虚后
营卫不合营卫虚弱无法抵御外风
外风邪趁虚侵入人体
营卫就气血就到体表抗邪气
此时表闭塞津液无出路血压升高
此时抵抗表邪在体表的气血受风邪侵袭而燥凝湿滞
由此加大气血汗液无出路都集中在体内膨胀
又由于有淤血痰湿的预先条件
被憋的没有出路的气血冲破血管产生脑出血或血压升高脑梗

只有人体体表完全堵塞
内部压力不能往外释放时候
这个内部压力在冲破血管
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么肤浅的道理应该懂吧


这只是我一家之言
欢迎批评指正
2017-08-03 20:19 16楼
杨柄辉 说:
“杂病的中风”,不是“伤寒的中风”。
中风是由“劳倦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不良因素,产生“风、火、痰、瘀”之邪,引起人体气血逆乱,导致的“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证。

伤寒的中风就是杂病的中风
人体劳倦亏虚,脾胃虚弱之后,会产生风,火,痰淤血,引起气血逆乱产生各类杂病但是很难会中风的
这样情况中风的非常少
但是这是产生中风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必须强调一下在此基础上才致病产生中风
因为人体虚弱才受到外风侵袭导致中风的

这个我在刚才发的医案写了
再写一下

人体脾胃虚弱劳倦亏虚后
产生痰是淤血
人体脾胃虚弱劳倦亏虚后
营卫不合营卫虚弱无法抵御外风
外风邪趁虚侵入人体
营卫就气血就到体表抗邪气
此时表闭塞津液无出路血压升高
此时抵抗表邪在体表的气血受风邪侵袭而燥凝湿滞
由此加大气血汗液无出路都集中在体内膨胀
又由于有淤血痰湿的预先条件
被憋的没有出路的气血冲破血管产生脑出血或血压升高脑梗

只有人体体表完全堵塞
内部压力不能往外释放时候
这个内部压力在冲破血管
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么肤浅的道理应该懂吧


这只是我一家之言
欢迎批评指正

每个人的实践经历、学习方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侧重自然不同,各自的认识和取舍就不尽相同。
在“外风闭表,导致体内邪无出处,可引起或加重气逆上冲”这个问题上我是赞同杨老师的看法的。
只是觉得“外风闭表”并非全部中风都有,也非中风主要病因,特别是生活饮食上“以妄为常”的现代人的中风,更是“内风”占主导地位,体内的痰瘀郁火更严重,也就是说“痰热腑实”证型的中风更多,治当“通腑泻热、豁痰息风”,可用[星蒌承气汤]等方加减,麻黄桂枝并非是治中风的必用和关键药物。
总之,治中风选方用药要凭刻证,凭舌脉


中医对“中风”病因认识的发展简史:

中风的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
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
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
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
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
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
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
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
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
2017-08-03 20:48 17楼
现代中医的著作我看刘度州老师的
梦回杏林 说:

每个人的实践经历、学习方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侧重自然不同,各自的认识和取舍就不尽相同。
在“外风闭表,导致体内邪无出处,可引起或加重气逆上冲”这个问题上我是赞同杨老师的看法的。
只是觉得“外风闭表”并非全部中风都有,也非中风主要病因,特别是生活饮食上“以妄为常”的现代人的中风,更是“内风”占主导地位,体内的痰瘀郁火更严重,也就是说“痰热腑实”证型的中风更多,治当“通腑泻热、豁痰息风”,可用[星蒌承气汤]等方加减,麻黄桂枝并非是治中风的必用和关键药物。


中医对“中风”病因认识的发展简史:

中风的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
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
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
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
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
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
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
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
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
我所发的都是我一家之言
有违背大师们的观点
但是有一点不要忽略了内部压力被憋住了他需要有出路的
最终会寻找出路爆发的
什么非风内中风外中风
如果不解决压力的问题那是在做白日梦
医圣张仲景一千八百年前给出了方案
但是后世医家越走越远
张锡纯从风引汤发挥平肝潜阳的建瓴汤吧
王情任搞个补阳还五汤
然后就市面上的中医都是补阳还五汤,平肝潜阳
乱七八糟复杂化
自从李可老先生强调续命汤后才很多人开始重视续命汤
但是李可也没说其中的道理


最主要的药就桂枝
桂枝的功能是多样的
解表调和营卫
补中益气
疏肝升清降浊
辛散气血水气活血化瘀等

最主要的是减压把压力放出去

有个老太太中风西药中药各类药方治疗效果
问大便咋样
十多天没大便
一剂量桃核承气汤
压力从从大便解病就好多了


还有类似很多这样的
现在中医治疗中风首选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和平肝潜阳等
我不敢说没效果

我只信医圣走自己的探索道路
因病被逼着学医我对近现代的那些名医不咋信
他们的观点只做参考
2017-08-03 20:49 18楼
麻黄桂枝才是治疗中风的最关键药
非桂枝不能
2017-08-03 21:13 19楼
有个老太太中风西药中药各类药方治疗效果
问大便咋样
十多天没大便
一剂量桃核承气汤
压力从从大便解病就好多了

=========
我没有否认桂枝在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脑脉痹阻”宜用桂枝,“血溢脑脉”不能用
桂枝只能解肌,发汗主要靠麻黄,要不要发表,应该凭脉证

您这个案例中,二两桂枝的作用不是解表,而是配合大黄、桃仁活血攻下。

========
张锡纯:“桂枝升脾兼以降胃(气之当升者遇之则升,气之当降者遇之则降)”
2017-08-03 23:19 20楼
杨柄辉 说:
现代中医的著作我看刘度州老师的

我所发的都是我一家之言
有违背大师们的观点
但是有一点不要忽略了内部压力被憋住了他需要有出路的
最终会寻找出路爆发的
什么非风内中风外中风
如果不解决压力的问题那是在做白日梦
医圣张仲景一千八百年前给出了方案
但是后世医家越走越远
张锡纯从风引汤发挥平肝潜阳的建瓴汤吧
王情任搞个补阳还五汤
然后就市面上的中医都是补阳还五汤,平肝潜阳
乱七八糟复杂化
自从李可老先生强调续命汤后才很多人开始重视续命汤
但是李可也没说其中的道理


最主要的药就桂枝
桂枝的功能是多样的
解表调和营卫
补中益气
疏肝升清降浊
辛散气血水气活血化瘀等

最主要的是减压把压力放出去

有个老太太中风西药中药各类药方治疗效果
问大便咋样
十多天没大便
一剂量桃核承气汤
压力从从大便解病就好多了


还有类似很多这样的
现在中医治疗中风首选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和平肝潜阳等
我不敢说没效果

我只信医圣走自己的探索道路
因病被逼着学医我对近现代的那些名医不咋信
他们的观点只做参考

自从李可老先生强调续命汤后才很多人开始重视续命汤
但是李可也没说其中的道理

==========
[小续命汤]的神奇功效,以前听温兴韬老师讲过,我是相信的。

我前面说过:
能用麻黄桂枝来治的中风,可能是“中经络”的“脑脉痹阻”之证,原理是桂枝强心升压,麻黄宣肺散湿,以改善全身循环,促进大脑供血。

看来[小续命汤]主要是取麻黄“温经通阳,活血祛瘀”之功效,跟[麻黄升麻汤]如出一辙。
“麻黄桂枝并非主要用于发表,中风的病因也非为外风”,对于这2点,李可老先生做过精辟的分析:

===========

问题1:我们不妨从中医学产生之初谈起。远古时代,人们的认知非常朴素,对疾病的认识大多采用“取象比类”的办法,通过外界事物和变化来认识疾病,即从“外因”着手,这也是中医多以症状来命名疾病、解释疾病的主要源头。因此,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中风是有时代和认识根源的,在强调“外风”是引致中风的主要病机条件下,组方有诸多驱除“外风”药的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病所取得突出的效果,也给医家留下了该方是治“外风”为主的印象,因此围绕着小续命汤组方的讨论也是从驱除外风着手。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续命汤治疗以“外风”立论并无不妥。随着疾病认识的不断深人,中风病因病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对小续命汤的认识却仍停留于治“外风”的阶段

问题2:对续命汤的组成及功效认识不够全面。麻黄是该方的主药,在《神农本草经》里明确记载麻黄作用有五: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平喘止咳,温经通阳,活血祛瘀。从续命汤的组成及临证使用来看,用麻黄并不仅仅在于发汗,同时取其温经通阳、活血之用;同理,其它药物也各有不同解释。从这个意义来讲,续命汤也不仅是发汗、驱除“外风”,而且对阳虚寒凝、脉络阻滞等所导致的“内风”也起重要作用,单纯从“外风”角度看待小续命汤显然有失偏颇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9月,第9期
⬅ 阳明中风 老茶馆 中风后遗症治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