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论道理,不谈医理

2018-04-19 22:41 楼主
看到很多讲解内经,伤寒,甚觉苦恼,内经杂乱(医者不要训斥本人学艺不精)伤寒则让广大医者强自解,滋阴,火神,温补各家都能自圆其说,张嘴阴阳,闭嘴五行,感觉更多自己都不懂,可怕北方的是自己觉得懂了,每人读内经,越深读又有所得,年复一年,医术不见涨。本草书籍繁多,每家对味各有看法,谁是谁非?古人对五味真和现今人的五味相同?既然相同何不找个十岁娃娃辨别五味?药草百种一天就能辨别清楚。不谈内经,不谈本草,单论生活道理。对错勿喷。
一谈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太阳温度相同,从春开始,春天地气阴多,固太阳热,春天不热而温。夏天阳光与春天温度相同,经春天蒸腾,到了夏天之地阴少,所以为热。热则涨,气轻,西北寒,寒向热移,所以生风,变化为秋,秋因西北风无热,春夏蒸腾阴气下降,降多为寒为冬。冬天寒,寒则像热移,为春。
二谈气,医书记载气属阳,个人觉得错误,人参黄芪出于北方,北方属于水,何来气属阳?我们烧水做饭,火入水才能化气,气本来就是水火结合物,为何属阳?内经云,气血异名而同类,可见气血就是一个东西。个人觉得人参这种药物只不过里面火多与水,火多水少。当归这种药物,水多火少。两者都是补气药。人参补阳少之气,当归补火旺之气。何为补气药物?人参否?,人体火旺,补阴就为补气。人体阴多,补火肉桂就是补气。人身气虚多,血虚少,人参就是补气。人体气血虚,血虚更严重,当归就为补气。
三谈药入胃个归所喜,苦先入先,酸先入肝,个人觉得错误,我们生活中,如果想让火不升天,唯有让火入阴当中,地阴,或者水,阴能守,藏火。烧水做饭,火多则水和火升,水多则火随火潜,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道理,还有就是药物有相反,如果真的是苦先入心,五味各归所喜何必药物相反,像我们熬药物,无非就是以火性散,蒸腾药物药力散与水中,水能守。既然药物如此,入我们身体,药物肯定不应该各归所喜,而是随着君药入君脏,然后在分出一二三四。
四谈,推理,烧水做饭化气,火旺则气升更厉,推理人身,脾胃气虚,加入白术苦燥升腾有力,如果在严重,加入肉桂则升腾更强。(有朋友会说不说也知道,医书记载,但我想说不看医书也知道,因为生活道理) 肉桂这味药物,景岳全书,辩证录等记载引火归元,引上面的火到下面,说以火引火,虽然很敬佩,但本人不太信,肉桂入肾,书中就记载沉,所以入肾,越感觉越不合理。我觉得肉桂入脾(神农本草记载味辛,我觉得是肉归热,热走上最终入肺)而火随水走,就比如我们烧水,火就潜在水里面,用肉桂配合熟地引火归元,生地为何制熟,觉得无非人生与火,脾胃喜热,二则,制成熟地好升,肉桂入熟地,可能就是入脾然后升肺,肉桂作用是让水容易升到上面,然后上面的热随着熟地下降,所以个人觉得肉桂引火归元不对,肉桂本身不引火归元,只不过助阴升上,才导致上面浮火随着水下降,肉桂入肾没有道理,个人觉得肉桂补肾火,不是肉桂直接入肾,而是温肺阴,让火潜入水中入肾。
五谈常识,经常看到有人说五行相生,这多抽象,你让他说,他总让你好好学习看内经,五行相生难道不是,经脉一个走向路线而已吗?五行相克不就是行走路线,有小岔口脏偷盗气吗,好比肝头脾的气。
六论热,热在上,世间道理没啥好辩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五脏肺在最上面,所以五脏最热为肺,热散,所以肺总散。所以心肺容易阴虚,脾肾在下,所以脾肾多寒。
七论虚损行房,各家医家谈论男子行房虚损,喜说命门火衰,精子少等等,因为精子是看得到的,个人感觉男子射精最伤气,精子射出来,难道不就是气推动的吗。气虚则不起,火虚则不硬,生活道理没啥好谈,只是感觉医家论述奇怪,当然还有肝郁等等,不一一议论。有些医生喜欢推理搞神秘,有啥好推理的,人射精,先伤精,精子温度为火,推动精的是气。所以行房伤身,第一阶段为阴虚火旺,火无水养容易动,心动为有欲望,性瘾,肾火动为容易勃起,慢慢久了,就肾火不足,火不升脾胃土,然后脾胃容易湿,阴走向为肾阴不足容易勃起,心阴不足失眠,肝阴不足容易郁闷,肺阴不足容易有痰。脾阴不足,脾为湿土,说白了就是阴多,所以不显,胃阴不足则胃口不好。其他如口渴等等。火走向是,肾火不足硬度不好,胃火不足胃口不好(有朋友说胃阴不足不是胃口不好吗,此胃火实旺实则是虚)心火不足则欲望降低,脾火不足则有痰,肺火不足则有痰(个人觉得脾肺过寒过热都有痰,过寒则凝,过热则不降)当然有很多说痰有很多种如肾火引起的,不想一一而论。
八论扯淡,曾经问一个老中医,人倒霉,内向,偏激,容易发火,胆小,不爱说话,做事没恒心,不爱打扮,邋遢,没有主见如何治疗,他回答我脑子有问题,当时气愤不已,以下只是大略,对与不对自己分别,才智一般,有些知道原理。胆小其实没什么议论,大约肝胆气不足人就胆小,和意志力无关。容易发火,实则为气血旺,虚则为心阴,肝阴不足。不爱说话内向,一则为郁,二则阳不足。不爱收拾自己,邋遢,都是气虚,气虚人基本都邋遢,生活中观察以下就好。懒惰,懒惰为阳不足,一个人阳气足,呆不住,喜动,所以不要觉得懒惰是性格,个人觉得是病。才智不好,为肾气不足,你读很多书,同样一个人,你吃补肾气药物和不吃思维天壤之别。不说了,休息,以后再聊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4-20 07:15 2楼
内经是通过内观,如实观察的。后人不能入观,只能臆测,脑袋瓜想想就是理论了
2018-04-20 15:59 3楼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2018-04-20 17:04 4楼
最少在谈论是的生活中见到的道理,而不是整天之乎者也虚无缥缈的东西。
2018-04-20 21:16 5楼
如果没有“之乎者也”,那就不是中华传统文化了!
2018-04-28 21:44 6楼
《大医至简》听说不错,谁看过?
2018-04-28 22:56 7楼
能融会贯通六经,灵活运用,忘其形,存其理,医道己通。
2018-05-08 22:04 8楼
一谈春夏秋冬,夏阳光烈于春日
2018-05-08 22:06 9楼
五谈常识,练倒立耶?睡前泡脚?
2018-05-08 22:08 10楼
八论扯谈,扁鵲换心?
2018-05-09 02:16 11楼
虾扯蛋
⬅ 《素问》全元起本卷第篇次 ——段逸山《辑复本》 老茶馆 《内外伤辨惑论.辨脉》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