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本怎麼读

2018-06-22 01:20 楼主
康平本伤寒论(第三次修改)
―――明经平
2018-04-10 14:04阅读:84
康平本伤寒论(参照本:叶橘泉版)
一、 康平本的基本特点:
康平本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貌:
1. 有原序(伤寒卒病论--集论曰),有伤寒例。无平脉法,无辨脉法,无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
2. 有现属《金匮要略》内容的痉湿暍篇,篇题无卷数,无“脉证并治”字样。
3. 有五种书写格式:(1)顶格书写,(2)退一格书写,(3)退两格书写,(4)插入式注文,格式一律为“注。。。经/论/例。。。”,(5)旁注。
4. 所有宋本中“太阳病”均写成“大阳病”;“四逆汤”为“回逆汤”;”真武汤”均为”玄武汤”
5. 所有宋本“少腹”在顶格文均为“小腹”(但除外小陷胸汤条),在退一格文为“少腹”。
6. 如果有厥文,均以表示。
二、 序文
序文不避汉讳,故不是仲景所写,且从其内容“建安犹未十稔……”仲景愤而学医来看,发生在仲景50岁左右(仲景生卒年约153年-219年),这不符合事实,《甲乙经》写仲景建安元年就因给王仲宣治病而闻名了。所以序文即不是仲景所写,也不是仲景弟子所写,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伪文。
皇甫谧(215年—282年)没有见过序文,王叔和就更见不到序文了。序文年代至少在皇甫谧之后。
序文中也有插注文,也有退2格文。
三、伤寒例
旁注“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王叔和撰“这几个字也是伪文,仲景没有做过长沙太守。伤寒例从内容来看可以肯定不是张仲景的,是不是王叔和的待考。总之记住不是张仲景的,这很重要,因为后世正是引用、挖掘伤寒例搞出个温病派。
伤寒例即有插注文,有旁注文,也有退2格文。
四、正文顶格文
1. 顶格条文共169条,其中方证条文136条。
2. 顶格文既有插注文,也有旁注文。
正文中的顶格文先于退1格文及退2格文、插注文、旁注文,我认为是仲景亲笔所写,内容涵盖80%以上的方证条文,是《伤寒论》的主体、主线。
五、 退1格文
1. 退一格文既有插注也有旁注。
2. 所有的组方及用法也都退一格文书写。组方用法有插注,也有旁注。(除外白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退2格文书写)。
3. 退一格条文共96条,其中方证条37文条,有11方仅见于退一格文。 r> 退1格文成文后于顶格文,先于插注文、旁注文、退2格文,其内容多为阐述发挥顶格文主旨而写,我认为是仲景弟子师仲景意而写的。
六、 插注文
插注文也有旁注,但插注文不见于退2格文,也不见于旁注文,因此插注文必先于旁注文及退2格文。
插注文与仲景及仲景弟子并不熟悉, 68条插注文“加减方疑非仲景方……”说明其非仲景传人,若是仲景传人,则定可断出加减方是否仲景意。从内容来看,插注文也有多处违仲景意,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五、 退2格文与旁注文
1. 退2格文没有插注也无旁注(除外唯一一处旁注“值天阴雨未止”)。
2. 仅有3处方证条文是退两格文书写,见64桂枝甘草方条,6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方条,247麻子仁丸方条。(247证无价值,但方确有价值,读247条时再细解。64与65与仲景意不违,但也不是主线之一。)
3. 问曰……师曰等问答形式仅现于退2格文。
退2格文后于插注文出现,疑与旁注文为同一人所写。从内容看与仲景体系不符,对后世有颇多误导。
4. 旁注文、退两格文为谁所作?
旁注文与退2格文占据宋本伤寒论很大篇幅,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我认为退2格文及旁注文作者为同一人,曾经一度以为是王叔和所作,因王叔和编撰《伤寒论》,有较大机会大面积的注释。后来看到伪序中也有插注文,格式体例完全与正文相同(注……经),说明正文中的插注文与伪序中的插注文是同时出现的。插注文出现年代要晚于伪序,而伪序晚于王叔和,退2格文与旁注又晚于插注文,故旁注文与退2格文都不会是王叔和所作。

六、 康平本的成书年代
康平本母本为唐代手抄本,在日本流传是康平年间1058年,与宋本无关,与宋本母本或相同。
1. 从康平年号看
'康平'为日本年号,康平年间日本皇医丹波雅忠手抄而成, 上有丹波氏手书。据丹波氏自称,其母本为家藏唐卷子式抄本伤寒论。康平年为1058年,当北宋仁宗嘉祐年,这一年王安石上万言书.
2.从避讳看
太阳病变为大阳病,四逆汤变为回逆汤,玄武汤仍为玄武汤。宋真宗1011年以后讳“玄”字。因此康平本不可能是宋代1011年之后编修的。
四逆汤与回逆汤,应该四逆汤是对的。太阳病与大阳病,应当太阳病是对的。但遍查两晋 ,没有讳“太”及“四”字,很可能是日本人康平年间编者的家讳,日本民间现在也有讳“四”字的习俗。
4. 与宋本发行年代对比
宋开宝年间,约970年高继冲编录伤寒论进献,宋版大字本《伤寒论》颁行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 晚于康平1058年,因此可以肯定康平本内容不是源自宋版大字本而来,但与其母本(即高继冲所献本)可能相同。
七. 王叔和有功无过,过在林亿。
王叔文编修伤寒论,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文章的原貌,顶格,退一格,退两格,插注文、旁注文,足见其学术态度之严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伤寒例是叔和写写,退2格文及旁注文本文也已推断不是王叔和所写。学界冤枉叔和太久了,望有朝一日能含冤昭雪,我们在此为叔和致歉、致敬。
宋代林亿为了雕版印刷的方便,将格式痕迹全部抹除了,注文混入原文,退格文与顶格文不分,给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困惑与干扰。
P.S.:高继冲为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都城江城,卒于973年;丹波家世为日本皇医,其先祖乃汉献帝后裔。曹丕篡汉后献帝后代刘阿知东渡日本,服务于天皇,后被天皇赐姓丹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6-22 06:56 2楼
楼主看的分析得很仔细,但是有几点需要改正
“序文不避汉讳,故不是仲景所写,且从其内容“建安犹未十稔……”仲景愤而学医来看,发生在仲景50岁左右(仲景生卒年约153年-219年),这不符合事实 ”这一段不对,张仲景的序言是在张仲景能够正常的看病,著书立伦时写的,是一篇回忆性序言,不是建安时期写的,这一点需要明白。所以,你说的不符合事实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其次,“”
《甲乙经》写仲景建安元年就因给王仲宣治病而闻名了。所以序文即不是仲景所写,也不是仲景弟子所写,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伪文。
皇甫谧(215年—282年)没有见过序文,王叔和就更见不到序文了。序文年代至少在皇甫谧之后 。
这几句话也是不对的,皇普谧根本没有看到过伤寒论这本书,也只是道听途说,其次,皇普谧也没有看到过汤液经法,所以皇普谧的话直接不能相信。既然伤寒论是王叔和整理的,序言也是张仲景的,因为王叔和根本没有学到张仲景的学术,也只能在脉学上有所发挥罢了,为什么,看看脉经序言中说的,“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如果没有亲自体验到,王叔和能写到这样的话。
2018-06-22 08:52 3楼
Yunnbyd 说:
康平本伤寒论(第三次修改)
―――明经平
2018-04-10 14:04阅读:84
康平本伤寒论(参照本:叶橘泉版)
一、 康平本的基本特点:
康平本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貌:
1. 有原序(伤寒卒病论--集论曰),有伤寒例。无平脉法,无辨脉法,无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
2. 有现属《金匮要略》内容的痉湿暍篇,篇题无卷数,无“脉证并治”字样。
3. 有五种书写格式:(1)顶格书写,(2)退一格书写,(3)退两格书写,(4)插入式注文,格式一律为“注。。。经/论/例。。。”,(5)旁注。
4. 所有宋本中“太阳病”均写成“大阳病”;“四逆汤”为“回逆汤”;”真武汤”均为”玄武汤”
5. 所有宋本“少腹”在顶格文均为“小腹”(但除外小陷胸汤条),在退一格文为“少腹”。
6. 如果有厥文,均以表示。
二、 序文
序文不避汉讳,故不是仲景所写,且从其内容“建安犹未十稔……”仲景愤而学医来看,发生在仲景50岁左右(仲景生卒年约153年-219年),这不符合事实,《甲乙经》写仲景建安元年就因给王仲宣治病而闻名了。所以序文即不是仲景所写,也不是仲景弟子所写,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伪文。
皇甫谧(215年—282年)没有见过序文,王叔和就更见不到序文了。序文年代至少在皇甫谧之后。
序文中也有插注文,也有退2格文。
三、伤寒例
旁注“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王叔和撰“这几个字也是伪文,仲景没有做过长沙太守。伤寒例从内容来看可以肯定不是张仲景的,是不是王叔和的待考。总之记住不是张仲景的,这很重要,因为后世正是引用、挖掘伤寒例搞出个温病派。
伤寒例即有插注文,有旁注文,也有退2格文。
四、正文顶格文
1. 顶格条文共169条,其中方证条文136条。
2. 顶格文既有插注文,也有旁注文。
正文中的顶格文先于退1格文及退2格文、插注文、旁注文,我认为是仲景亲笔所写,内容涵盖80%以上的方证条文,是《伤寒论》的主体、主线。
五、 退1格文
1. 退一格文既有插注也有旁注。
2. 所有的组方及用法也都退一格文书写。组方用法有插注,也有旁注。(除外白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退2格文书写)。
3. 退一格条文共96条,其中方证条37文条,有11方仅见于退一格文。 r> 退1格文成文后于顶格文,先于插注文、旁注文、退2格文,其内容多为阐述发挥顶格文主旨而写,我认为是仲景弟子师仲景意而写的。
六、 插注文
插注文也有旁注,但插注文不见于退2格文,也不见于旁注文,因此插注文必先于旁注文及退2格文。
插注文与仲景及仲景弟子并不熟悉, 68条插注文“加减方疑非仲景方……”说明其非仲景传人,若是仲景传人,则定可断出加减方是否仲景意。从内容来看,插注文也有多处违仲景意,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五、 退2格文与旁注文
1. 退2格文没有插注也无旁注(除外唯一一处旁注“值天阴雨未止”)。
2. 仅有3处方证条文是退两格文书写,见64桂枝甘草方条,6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方条,247麻子仁丸方条。(247证无价值,但方确有价值,读247条时再细解。64与65与仲景意不违,但也不是主线之一。)
3. 问曰……师曰等问答形式仅现于退2格文。
退2格文后于插注文出现,疑与旁注文为同一人所写。从内容看与仲景体系不符,对后世有颇多误导。
4. 旁注文、退两格文为谁所作?
旁注文与退2格文占据宋本伤寒论很大篇幅,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我认为退2格文及旁注文作者为同一人,曾经一度以为是王叔和所作,因王叔和编撰《伤寒论》,有较大机会大面积的注释。后来看到伪序中也有插注文,格式体例完全与正文相同(注……经),说明正文中的插注文与伪序中的插注文是同时出现的。插注文出现年代要晚于伪序,而伪序晚于王叔和,退2格文与旁注又晚于插注文,故旁注文与退2格文都不会是王叔和所作。

六、 康平本的成书年代
康平本母本为唐代手抄本,在日本流传是康平年间1058年,与宋本无关,与宋本母本或相同。
1. 从康平年号看
'康平'为日本年号,康平年间日本皇医丹波雅忠手抄而成, 上有丹波氏手书。据丹波氏自称,其母本为家藏唐卷子式抄本伤寒论。康平年为1058年,当北宋仁宗嘉祐年,这一年王安石上万言书.
2.从避讳看
太阳病变为大阳病,四逆汤变为回逆汤,玄武汤仍为玄武汤。宋真宗1011年以后讳“玄”字。因此康平本不可能是宋代1011年之后编修的。
四逆汤与回逆汤,应该四逆汤是对的。太阳病与大阳病,应当太阳病是对的。但遍查两晋 ,没有讳“太”及“四”字,很可能是日本人康平年间编者的家讳,日本民间现在也有讳“四”字的习俗。
4. 与宋本发行年代对比
宋开宝年间,约970年高继冲编录伤寒论进献,宋版大字本《伤寒论》颁行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 晚于康平1058年,因此可以肯定康平本内容不是源自宋版大字本而来,但与其母本(即高继冲所献本)可能相同。
七. 王叔和有功无过,过在林亿。
王叔文编修伤寒论,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文章的原貌,顶格,退一格,退两格,插注文、旁注文,足见其学术态度之严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伤寒例是叔和写写,退2格文及旁注文本文也已推断不是王叔和所写。学界冤枉叔和太久了,望有朝一日能含冤昭雪,我们在此为叔和致歉、致敬。
宋代林亿为了雕版印刷的方便,将格式痕迹全部抹除了,注文混入原文,退格文与顶格文不分,给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困惑与干扰。
P.S.:高继冲为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都城江城,卒于973年;丹波家世为日本皇医,其先祖乃汉献帝后裔。曹丕篡汉后献帝后代刘阿知东渡日本,服务于天皇,后被天皇赐姓丹波。
这就需要权威人士的考证及共识了。
据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考证,《康平本伤寒论》不是伪书,是唐朝流传到日本的手抄本《伤寒论》。此手抄本可以窥见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次之旧(原)貌。
但目前并未取得共识。仍有部分人认为是伪书。
2018-06-22 09:10 4楼
河间金栋 说:
这就需要权威人士的考证及共识了。
据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考证,《康平本伤寒论》不是伪书,是唐朝流传到日本的手抄本《伤寒论》。此手抄本可以窥见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次之旧(原)貌。
但目前并未取得共识。仍有部分人认为是伪书。
明眼人一看便知,《伤寒杂病论·原序》的部分内容与《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具体内容不符。如《原序》中有“五行学说”的思想痕迹,而《伤寒杂病论》中所有的方剂有几个方子是使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来指导的呢?

一般公认《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从该书理、法来分析,有几个方子是使用“五行学说”的理论呢?

难道同道没有这样的疑惑吗?
⬅ 若要伤口愈合得快,需要哪些条件呢? 老茶馆 柴胡是根好还是茎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