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用药频次表

2018-10-06 11:43 楼主
(不完全精确)

甘草 66
桂枝 47
生姜 33
芍药 28
大枣 27
茯苓 25
半夏 23
干姜 22
人参 22
白术 20
麻黄 20
大黄 18
当归 14
细辛 14
黄芩 13
枳实 13
石膏 12
杏仁 12
附子 11
阿胶 8
黄芪 8
五味子 8
芎穷 8
厚朴 7
栝蒌 7
柴胡 6
干地黄 6
滑石 6
牡蛎 6
桃仁 6
泽泻 6
百合 5
防风 5
防己 5
桔梗 5
牡丹 5
矾石 4
麦门 4
蜀椒 4
葶苈子 4
乌头 4
蟅虫 4
知母 4
巴豆 3
甘遂 3
黄连 3
粳米 3
龙骨 3
芒硝 3
薯蓣 3
薤白 3
雄黄 3
薏苡仁 3
梔子 3
白酒 2
贝母 2
鳖甲 2
赤石 2
赤小豆 2
等分 2
葛根 2
瓜蒂 2
厚扑 2
黄柏 2
橘皮 2
苦参 2
乱发 2
虻虫 2
木防已 2
山茱 2
生地 2
蜀漆 2
吴茱 2
硝石 2
茵陈 2
皂荚 2
猪苓 2
艾叶 1
白敛 1
白前 1
白石 1
白头翁 1
白薇 1
白鱼 1
柏皮 1
豉 1
赤硝 1
川椒 1
川乌 1
葱 1
大附子 1
大戟 1
代赭 1
豆黄 1
独活 1
蜂巢 1
附于 1
干漆 1
干苏 1
甘李 1
瓜瓣 1
桂 1
寒水 1
红蓝 1
鸡屎 1
鸡子 1
胶饴 1
椒目 1
菊花 1
瞿麦 1
款冬 1
狼牙 1
麻仁 1
麻子 1
蜜 1
蒲灰 1
蛴螬 1
秦皮 1
曲 1
戎盐 1
桂枝 1
蛇床 1
射干 1
升麻 1
生葛 1
生狼 1
生竹 1
石韦 1
鼠妇 1
薯蕷 1
水蛙 1
水蛭 1
天雄 1
土瓜 1
苇茎 1
文蛤 1
乌梅 1
乌扇 1
五苓 1
蟋螂 1
新绛 1
芎窮 1
旋复 1
芫花 1
羊肉 1
云母 1
泽漆 1
蜘蛛 1
猪膏 1
竹叶 1
紫参 1
紫石 1
紫菀 1
紫葳 1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10-06 11:48 2楼
如甘草和阿胶用石蜜代替,
人参用党参代替
穷人的药房、活人的药方
那些天天追逐冬虫夏草,鹿茸、石斛等等名贵中药材的庸医,难道不是药贩子吗?不是商人吗?
2018-10-06 12:12 3楼
石蜜是蜂蜜吗
2018-10-06 15:41 4楼
威海木言 说:
石蜜是蜂蜜吗
就是蔗糖——红糖,为粗加工过的成品。
2018-10-06 15:44 5楼
伤寒论药性赋
(不知何方高人所为,总结应该太粗略,细节还是当以神农本草经为主)

麻黄发表而入膀胱与肺,其主皆系寒束阳郁之证;
细辛温通而入太阳少阴,其主皆为阳虚有寒之侯;
葛根升津解肌,为阳明之要药;
柴胡疏肝解郁,为少阳之专家;
是以葱白通阳,
瓜蒂涌吐,
桔梗开肺利咽,
升麻升阳解毒,发表涌吐,
约此八条。

附子温肾大热善走,
桂枝助卫阳而善行,
干姜温里而走三焦,
生姜发表而入阳明,
吴萸散肝胃之寒凝,
巴豆涤肠胃之冷积,
观夫蜀椒温里,
清酒通脉,
温热八种,约略尽矣。

若论补益,亦有数端,
参补气兮滋阴尤妙,
归补虚兮养血堪奇;
白术健脾胃而除湿,
生地养阴血以通脉;
甘草和诸药以疗气虚,生清炙部;
芍药和阴血而止腹痛,白补赤泻。
培中焦粳米生气而大枣补脾;
养气阴饴糖温中而蜂蜜润肠。
阿胶养阴血而走乎肝肾,
葳蕤滋阴液而归于肺胃;
麻子仁生津润肠,
鸡子黄滋阴安神;
麦冬养肺胃之阴,
天门冬润肺肾之燥,
凡此十六,补益当用。

若夫
猪苓专利小便,
滑石专去水热。
泽泻泻肝肾而补阴,
是以利水清热之良剂;
茯苓利小便而安神,
是以健脾渗湿之妙药。

若化水饮当取(甘)澜水,
利湿热当用潦水,
六者皆渗利之药,临时用者在权。

五味子有温肺敛气之效,
旋复花宜消痰降气之施。
枳实清热而阳明之气,
厚朴温中而除胸腹之满。
化痰止呕疗咽痛应推半夏,
行痰降气润肠燥宜用杏仁;
贝母之疗痰实,
蒌实以去痰热,
理气降痰,八者不同。

且如泻热,各有其道,
黄芩泄阳明之如胆部;
黄连清气分并走心经。
栀子泻三焦而除烦;
黄柏除肠胃而坚阴。
石膏清肺胃而能透邪,
知母凉肺肾又可滋阴,
解毒治痢白头翁之功,
热痢下重秦皮与同。
岂不以茵陈除湿退黄,
连翘解毒散邪,
梓皮去湿热之疾,
竹叶疗烦热之苦。
生津止渴浆水开胃而瓜蒌根清热,
除热通便胆汁苦降而土瓜艮寒润;
豆鼓宣郁热之用,
小豆清利脓水之施,
用此十八,清热可也。

又闻
通秘结、导瘀热当用大黄;
通大肠、软坚结必资芒硝。
破坚下水、大戟与甘遂同称;
散湿不行、商陆芜花并列。
葶苈通调水道,
海藻消除水气,
八药通利,选用当慎。

详论收涩,八药唯在:
潜镇安神,龙骨牡蛎同用,一敛而一软;
固涩止痢,(赤)石脂(禹)余粮同功,一温而一寒。
当知赭石降乎逆气,
铅丹镇于烦惊。
乌梅主蛔厥腹痛之用,
苦酒治咽疮声音之失。
尝观桃核理乎血瘀,
蛭虻破乎血滞;
文蛤行阳热之郁,
蜀漆去痰疾兼能行水;
猪肤疗咽又可退热。
人尿能引阳如阴,
中裈疗病阴阳易。
乃曰:鸡子凉润,解毒止痛;
白粉甘淡,和中止痢。
若此十一,性各殊异。

仲景《伤寒》百十五方,凡用药味九十一种,处方之精妙,
后世莫及,唯潜探深究,用药而思方,自神理之可会也。
2018-10-06 16:22 6楼
看客0001 说:
伤寒论药性赋
(不知何方高人所为,总结应该太粗略,细节还是当以神农本草经为主)

麻黄发表而入膀胱与肺,其主皆系寒束阳郁之证;
细辛温通而入太阳少阴,其主皆为阳虚有寒之侯;
葛根升津解肌,为阳明之要药;
柴胡疏肝解郁,为少阳之专家;
是以葱白通阳,
瓜蒂涌吐,
桔梗开肺利咽,
升麻升阳解毒,发表涌吐,
约此八条。

附子温肾大热善走,
桂枝助卫阳而善行,
干姜温里而走三焦,
生姜发表而入阳明,
吴萸散肝胃之寒凝,
巴豆涤肠胃之冷积,
观夫蜀椒温里,
清酒通脉,
温热八种,约略尽矣。

若论补益,亦有数端,
参补气兮滋阴尤妙,
归补虚兮养血堪奇;
白术健脾胃而除湿,
生地养阴血以通脉;
甘草和诸药以疗气虚,生清炙部;
芍药和阴血而止腹痛,白补赤泻。
培中焦粳米生气而大枣补脾;
养气阴饴糖温中而蜂蜜润肠。
阿胶养阴血而走乎肝肾,
葳蕤滋阴液而归于肺胃;
麻子仁生津润肠,
鸡子黄滋阴安神;
麦冬养肺胃之阴,
天门冬润肺肾之燥,
凡此十六,补益当用。

若夫
猪苓专利小便,
滑石专去水热。
泽泻泻肝肾而补阴,
是以利水清热之良剂;
茯苓利小便而安神,
是以健脾渗湿之妙药。

若化水饮当取(甘)澜水,
利湿热当用潦水,
六者皆渗利之药,临时用者在权。

五味子有温肺敛气之效,
旋复花宜消痰降气之施。
枳实清热而阳明之气,
厚朴温中而除胸腹之满。
化痰止呕疗咽痛应推半夏,
行痰降气润肠燥宜用杏仁;
贝母之疗痰实,
蒌实以去痰热,
理气降痰,八者不同。

且如泻热,各有其道,
黄芩泄阳明之如胆部;
黄连清气分并走心经。
栀子泻三焦而除烦;
黄柏除肠胃而坚阴。
石膏清肺胃而能透邪,
知母凉肺肾又可滋阴,
解毒治痢白头翁之功,
热痢下重秦皮与同。
岂不以茵陈除湿退黄,
连翘解毒散邪,
梓皮去湿热之疾,
竹叶疗烦热之苦。
生津止渴浆水开胃而瓜蒌根清热,
除热通便胆汁苦降而土瓜艮寒润;
豆鼓宣郁热之用,
小豆清利脓水之施,
用此十八,清热可也。

又闻
通秘结、导瘀热当用大黄;
通大肠、软坚结必资芒硝。
破坚下水、大戟与甘遂同称;
散湿不行、商陆芜花并列。
葶苈通调水道,
海藻消除水气,
八药通利,选用当慎。

详论收涩,八药唯在:
潜镇安神,龙骨牡蛎同用,一敛而一软;
固涩止痢,(赤)石脂(禹)余粮同功,一温而一寒。
当知赭石降乎逆气,
铅丹镇于烦惊。
乌梅主蛔厥腹痛之用,
苦酒治咽疮声音之失。
尝观桃核理乎血瘀,
蛭虻破乎血滞;
文蛤行阳热之郁,
蜀漆去痰疾兼能行水;
猪肤疗咽又可退热。
人尿能引阳如阴,
中裈疗病阴阳易。
乃曰:鸡子凉润,解毒止痛;
白粉甘淡,和中止痢。
若此十一,性各殊异。

仲景《伤寒》百十五方,凡用药味九十一种,处方之精妙,
后世莫及,唯潜探深究,用药而思方,自神理之可会也。
可见网友对伤寒论很有研究,向你学习。
资料值得收藏。
2018-10-06 16:36 7楼
顺应自然 说:
可见网友对伤寒论很有研究,向你学习。
资料值得收藏。
本来伤寒论就是把药杂揉在一起了的。
很多地方会解释用某味药的理由。
仲景本身也说了,他不可能一一列举病症和治法,但只要精通那些提到的案例,就可以治各种各样的病。
这个药性赋,是能回到仲景用药解释的。
⬅ 伤寒家与温病派 老茶馆 证治准绳·杂病——庸医怕历史,庸医是不敢点开此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