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体气机平衡

2018-11-18 19:26 楼主
犹记得当年第一次接触平衡针法时。见着针灸师傅在患者健侧,于患处对应的部位轻松一针,便能立解疼痛。这像魔法一般的操作手法,对当时我对针灸的认知来说,无疑是具有相当的颠覆性的。

随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对于如今的我来说,进行这一类的操作,就犹如吃饭喝水一般的简单,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它其中隐藏的原理却依然如一根鱼刺一般,牢牢地扎进了我的心底,不得解脱。

我是一个遇事喜欢刨根究底的人。对于,一些我不明白的事情,永远抱有无限的好奇之心。

也不知是否是多年来的心心念念感动了哪路的神仙^-^.就在我前些时候研究洛书时,那个一直以来都不怎么灵光的脑袋却突然开了窍。


洛书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对位相加,得数皆为十。

如果以洛书来作为一个人体气机流动模型的话,无疑它的对位相加得数为十,便揭示了人体气机平衡的最大奥秘——相对平衡原则!!!

一侧的气机过少,另一侧气机便自然增多(总数为十,说明总量一定)

人体的左手和右腿是点对称的平衡关系。所以当左手受伤,那么气血自然会涌往受伤的部位,而出现气机的失衡。(左手太多,右脚太少)这时我们刺激右脚,则会导致部分气血回流,从而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



那么以此类推到用药方面,另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那就是:在经方中很多的用药不过区区几味,使用起来却效如桴鼓。而如今的医生开药,却是面面俱到,动辄二三十味,却反而效果平平,甚至无效?

道理何在?
没理由十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我再加十元钱反而买不到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就出在人体气机的平衡上面。

因为总量恒定不变,所以人体的气机就变得像一个“跷跷板”一般。你弱它就强,或者它弱你强。

举个例子:一个患者如果肝阴虚,那么必然肺阴就强。我们直接补肝亦可,能补肝的同时泻肺那么就更好。但是如果用药太多,一些药补肝,一些药补肺,那么自然最后疗效就不怎么好。(就像在跷跷板两边同时加压,抵消掉了)



现在请大家想想:为何饮酒伤肝?(肺气强则肝气弱)

为何苦能伤肾阴?(苦入心阴,心阴旺则肾阴衰)

为何导赤散等利尿药能清虚火?(肾阳强则心阳弱--这里的肾阳指的肾的动力,而不是热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11-18 19:54 2楼
饮酒伤肝的问题好像记得内经里面就有答案了。
《灵枢·经脉》有云:“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黄帝内经》言:“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
后世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立一专篇论述“饮酒过伤”
内经明确指出,饮酒过多,最易损伤的是胃和肝胆,和近世临床一致。

苦能坚阴,当然过量则败肾。是对于不同体质的人而言的。坚阴的如黄柏,对于阴虚有热的人就有益,对于阳虚的人就有害。

关于第三个问题,也有肾阳强心阳也强的。
导赤散方歌有云: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小便把热带走了,而且带走的并不多,所以能清虚热。
2018-11-18 20:16 3楼
江海余生 说:
饮酒伤肝的问题好像记得内经里面就有答案了。
《灵枢·经脉》有云:“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黄帝内经》言:“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
后世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立一专篇论述“饮酒过伤”
内经明确指出,饮酒过多,最易损伤的是胃和肝胆,和近世临床一致。

苦能坚阴,当然过量则败肾。是对于不同体质的人而言的。坚阴的如黄柏,对于阴虚有热的人就有益,对于阳虚的人就有害。

关于第三个问题,也有肾阳强心阳也强的。
导赤散方歌有云: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小便把热带走了,而且带走的并不多,所以能清虚热。
苦能坚阴,在我的理解中一般是指的是在急下存阴之中,苦能坚阴。
我这里说的是肾的利尿功能,我把它叫做了肾阳,至于温煦下焦我一般是归入了“命门”之中,个人习惯,勿怪。
桂附地黄丸治夜尿频多,就是补心阳,而控制利尿。当然传统的解释则是补肾阳,增加汽化功能。这样说也无错,就像相对运动一样,你是什么速度,关键在于选择什么参照物。
至于您说的小便带走热量,这则是生理学上的解释,或者说成是肾小管的重吸收,消耗掉能量也无不可。
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遇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问题,也因这些问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无外乎“生克”二字而已。
克指的是相对平衡,生则指的气机的运转。
我个人觉得用这个思路来解释很多问题特别简单,便于理解,能够直指要害,甚至能够指出一些以往认识模糊的地方。
2018-11-18 20:23 4楼
碧流云水 说:
苦能坚阴,在我的理解中一般是指的是在急下存阴之中,苦能坚阴。
我这里说的是肾的利尿功能,我把它叫做了肾阳,至于温煦下焦我一般是归入了“命门”之中,个人习惯,勿怪。
桂附地黄丸治夜尿频多,就是补心阳,而控制利尿。当然传统的解释则是补肾阳,增加汽化功能。这样说也无错,就像相对运动一样,你是什么速度,关键在于选择什么参照物。
至于您说的小便带走热量,这则是生理学上的解释,或者说成是肾小管的重吸收,消耗掉能量也无不可。
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遇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问题,也因这些问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无外乎“生克”二字而已。
克指的是相对平衡,生则指的气机的运转。
我个人觉得用这个思路来解释很多问题特别简单,便于理解,能够直指要害,甚至能够指出一些以往认识模糊的地方。
我觉得怎么理解无关紧要,关键是能解释得通,临床用起来顺手。
就像你认为的怎么简单易于理解一样,我是看了很多药理生理病理解剖等方面的杂书,所以也是采取了最直观最简单的理解方式。
2018-11-18 20:41 5楼
但是这样一来,理论就滞后了,起不到提前指导的作用。
比如有些人一直治疗口腔溃疡无效,偶然中发现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卓著,因为汤药中含寒热两种药物,就自己脑补出一个“寒热错杂”的理论。但是事实际真是如此么?该方不过苦以厚肠,补火生金。全方位围绕“脾”来补泻兼施而已
(一方面提供运化的动力,一方面补金化泻积滞)
2018-11-18 21:33 6楼
碧流云水 说:
但是这样一来,理论就滞后了,起不到提前指导的作用。
比如有些人一直治疗口腔溃疡无效,偶然中发现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卓著,因为汤药中含寒热两种药物,就自己脑补出一个“寒热错杂”的理论。但是事实际真是如此么?该方不过苦以厚肠,补火生金。全方位围绕“脾”来补泻兼施而已
(一方面提供运化的动力,一方面补金化泻积滞)
怎么可能?
你以为的理论滞后只是不明其理。口腔溃疡,本质是心火,但是根据不同的部位又兼及其他脏腑,治疗当然不一样了。比如说在舌上,就会和舌上的分区相联系,舌尖心肺,舌边肝胆等等,一般来说舌头上的溃疡就是这两个地方高发。口腔黏膜的另有分法。所以每一个人的口腔溃疡治疗起来是不同的,一个方对一个人有效,对另一个人就未必有效。如果每一个人针对自己有效的方剂都脑补出一套理论,那不是真相而是混乱真相。甘草泻心汤对某些人的口腔溃疡有效,实际上还是符合了它的名字,它主要入的是心脾二经。
2018-11-18 22:22 7楼
口腔溃疡,我认为大多数都是脾湿太盛,运化不开,郁而化热,单纯心火过旺的则很难遇到。
(我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直接用泻心汤无效的)
当然,有可能是地域差异造成的不同。
溃疡长嘴唇上属脾,牙龈上属阳明,舌尖属心,两侧和舌下属肝胆,这个是认同的。
2018-11-18 22:32 8楼
碧流云水 说:
口腔溃疡,我认为大多数都是脾湿太盛,运化不开,郁而化热,单纯心火过旺的则很难遇到。
(我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直接用泻心汤无效的)
当然,有可能是地域差异造成的不同。
溃疡长嘴唇上属脾,牙龈上属阳明,舌尖属心,两侧和舌下属肝胆,这个是认同的。
确实单纯心火不存在。在人体内的环境,火一般都兼有湿,并称湿热。但是就这两个字,也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湿重于热,一种是湿热并重,还有一种就是热重于湿。治法各不相同呢!
2018-11-18 22:38 9楼
呵呵 我一般没分这么复杂,这类问题我一般都是以祛湿为主,热一般都是兼证,湿去则热无所附,自然消退,用药时略微兼顾便可。
2018-11-19 09:40 10楼
碧流云水 说:
呵呵 我一般没分这么复杂,这类问题我一般都是以祛湿为主,热一般都是兼证,湿去则热无所附,自然消退,用药时略微兼顾便可。
不能说你错,但是效果真的不太好。
2019-02-14 23:00 11楼
碧流云水 说:
口腔溃疡,我认为大多数都是脾湿太盛,运化不开,郁而化热,单纯心火过旺的则很难遇到。
(我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直接用泻心汤无效的)
当然,有可能是地域差异造成的不同。
溃疡长嘴唇上属脾,牙龈上属阳明,舌尖属心,两侧和舌下属肝胆,这个是认同的。
我记得有次口腔溃疡,忘了是牙龈还是嘴唇内,反正吃了补中益气丸居然好了,当时非常意外。通常都是当肺肾阴虚来治的,吃点知柏地黄丸或者麦味地黄丸就好。一般人纯心火、胃火旺的比较少,大多都是虚火,所以以脾虚和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为主。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案。 老茶馆 金栋医学论文集:乌蛇祛风汤加减治疗瘙痒性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