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医宿疾引起的思考

2018-12-05 13:02 楼主
我能治好的病,为什么名中医们治不好?
——由自医宿疾引起的思考

本人,男,55岁。自青年时代起就经常吸不足气,胸闷。看西医,心电图、肺透视等都正常,说是神经性的,给我开过心脏病的抢救药七叶神安片和复方丹参滴丸。可也怪,我把一片七叶神安片揣在口袋里,不舒服时拿出来一闻就缓解。中医呢,年轻时大夫开加味逍遥丸,现在老了就是逍遥丸。吃了有用,但去不了根。30多岁时好了十来年。最近几年又犯了。本人喜欢喝茶,接下来发现,只要连着喝上三五日绿茶,必喘。喘时胃思食而食后腹必胀。而且痰涎鼻涕必多。必清稀。按微课中张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导张景明)所讲,是为寒证。因思此疾必与饮茶有关。夫茶性寒凉,绿茶尤甚。我偶一饮之沿可,频饮则脾受其寒凉,运化不舒,母病传子,上遏肺气。故喘。今年春天,请名医看过,我跟他说病情时,他说我是肾不纳气,但把脉后他也承认我的判断准确。尽管如此,吃了2000多元钱中药还是基本无效。后站孙门无极桩一周,觉腹中有气泡数个如拳大,上冲至喉然后爆裂,自此痊愈。从此之后放心饮茶,除偶尔喝绿茶外,平时茉莉花茶、安化黑茶,普洱轮着喝,每日茶不离口。每日饮茶水量都在1500毫升左右。而不喝茶时,我基本上不额外饮水。这样到了11月份,旧疾突然复发。因思平时不饮水,说明本人非燥热体质,不需要那么多水,而饮茶时每日进水1500毫 升左右,水液摄入过量不能及时运化即为湿邪。其责在脾。脾健时不见其害,脾弱时水湿停留于胸腹之间即阻滞气机,脾气不降、脾为肺母,脾之患上扰肺气,故喘。加之茶性本寒、长期过饮,寒邪积蓄已久,与湿邪相纠缠。11月份入冬,时令上又为阴中之阴。夏热秋燥,寒湿之邪不得外应,而当此阴中之阴之时令,体内寒邪湿邪得天时而引动, 故复发。此次复发之后,即停止饮茶,坚持站桩。自信十日之内可望康复。然而学了中医课,总想试试。思医界达人有云,健脾必先除湿,可见应该先除脾之湿,后图扶脾之正。 查阅中医教材,得一方曰二陈汤。

二陈汤配方:制半夏12克、橘红12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功用: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茯苓健脾利湿为佐;甘草和中补脾,调和诸药为 使。
又虑其方皆温热之品,未知是否与本人体质合拍。细审舌苔,见白苔略厚,又 见口唇有两处溃疡,皆色白。据张老师一病一讲中所言,口唇溃疡,责之在脾 ,疮面色浅,为寒。再与茶本为寒凉之品,喘时痰涎鼻涕必多。必清稀之证相印证,则知本人脾阳虚弱,内有寒邪无疑矣! 此方可用!又提前百度半夏中毒之症状与解毒之法备用。

11月19日于同仁堂黄河路店购药三付。无制半夏,以清半夏代之。合计32块5毛8分。还不如他医开方一付药之半。当晚煎好,因虑晚间如中半夏之毒求医麻烦,故当晚未服。
11月20日早5点40分喝第一遍,6点40分左右觉舌尖发麻,系半夏轻微中毒反应 。去办公室煮姜汤一壶解毒,因热未及饮用,至8时许,麻感减轻。至9时左右 消失。上午有数次觉腹中有气泡上行至喉。常有不自主深呼气打嗝。下午回家又煮浓姜汤,17点与早晨所余药汁兑服。再以所余姜汤代水煎第二服药。至晚 21点50分就寝时无异常感觉。唯觉有气泡自腹中上冒至气管(奔豚气?)。是夜睡眠极好, 此前病复发后每晚都要躺两个小时才能睡着,而当夜倒头即睡。愚以为这是脾之气机得以通畅之故。
10月21日早5点40分服药一次,当日自觉诸症减轻。午睡以后,突然觉得胸臆宽广舒畅。下午喘息明显减轻。晚上发现口腔溃疡消失。
10月22日服了最后一服药。当晚上把最后一口药汁喝进嘴里里,我就感觉到,病要好了。结果第二天真就全好了。就这样,跟随我三十多年,花了几千元没治好的顽固病症被我自己用32块5毛2分给治好了。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件事:前几年,我一直足跟痛,走路总觉得鞋底薄,硌脚。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这种情况是肾阴虚。于是吃了点六味地黄丸,一吃就见效。后来得知,家兄也患此疾,经各大医院检查,既无骨刺,亦无外伤,就是足跟痛得走路都困难。为此去北京寻找名中医,吃了他的药就见强,一不吃就严重。只能不断地跑北京,前后花了上万元也没治好。于是我就推荐家兄服用六味地黄丸。家兄将信将疑(因为我不是学医的,而且我在家人眼里是个书呆子),但实在没办法了,估计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买了五瓶六味地黄丸。吃了半瓶就见效,两瓶就好了。他又把剩下的三瓶吃了,到现在好几年再没犯过。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表明自己中医学得怎么好,而是有一个疑问一直在我心里:我自己读了几本医书就能治好的病,为什么在名医们手里却久治不愈?我绝对不会天真而愚蠢地认为,是自己的水平超越了专业的中医大夫。那么就有一个疑问:大夫们为什么不给患者治好呢?有一个外国笑话可能会解释这个问题。约翰从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父亲的诊所里帮忙。第一天下班时,他高兴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把您20年没治好的病人珍妮太太给治好了!”老约翰回答道:“如果我早早把她的头痛病治好了,你上大学的学费从哪来呢?我本来还想让她帮你买套房子呢。”那么我们的中医大夫们会不会也是故事里的老约翰呢?

刚发现这一问题时我很生气,背后腹诽过大夫不讲医德。但是细想一想,大夫们也要生活,要养家糊口,现在医院里一个相当有名的专家看一个病人也就是几十元、上百元,如果不卖药,让他们怎么生活?我们可以在嘴上说“但愿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但是大夫们的肚子肯定不会同意的。如果说在哪一家医院供职,这样做更是要被批评的。如今中医势微,很多人不相信中医,跟这种情况有没有关系呢?我又想,为什么古代的大夫能留下那么多精简的药方?肯定是没有卖药的压力。那么他们靠什么生活呢?我觉得肯定是靠诊金。关于这一点有个旁证,我在一本医书上看过,早年某名医给一患者开了方子,患者吃了两三天药不见效,大夫急了,亲自去看煎过的药渣,发现是假药,一气之下去找卖药的商家好一顿闹,让商家赔了钱才算完。由此可见我的推测是合理的。现在呢,据说北京也有专家,看一个病号诊费上千,开的药可能才几块钱。我觉得要想让大夫们真心给患者治病,就得推广这种模式。这样大夫的收入与治疗效果挂钩而不是与卖药多少挂钩。治好的患者越多,来的患者也越多,大夫的收入才越多。如果一个大夫总让患者花钱治不好病,他肯定会被市场淘汰。如此大夫才能跟患者一条心,遇着卖假药的,大夫比患者还要生气,因为这等于是在砸大夫的牌子,断大夫的生意。这就是医药分开的模式。关键是给什么样的大夫定什么样的价!如果你有起死回生的本事,那么你专门治疑难杂症,一次诊费一万元我想也有人请。是吧?反正我是愿意的。我亲身体验到,中医只要辩证准确、治法、用药不犯错误,治病一点也不比西医慢。从我治过的两个病例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果所有的中医大夫都能像给自己治病一样给患者治病,中医何愁不兴?

我还有几点体会:
第一,最了解你身体的是自己!强烈建议大家学点中医。现在资讯发达,这不是难事。
第二、想看病,要学经方时方。不要自己瞎组方。今天有位一起学习中医微课的网友问我,他的朋友嗓子痛,眼睛红、鼻子红肿不敢碰,还容易发火。他认为是肝火,肺火都很旺,就让人家用黄连、黄芩、竹叶、菊花泡水喝,朋友第二天就浑身无力。我说这不就是《本草备要》中说的“苦伤气”吗?本来用牛黄上清丸之类成药就能解决的问题,他给人家治成里症了。估计这位朋友也挺实在,用的药份量不轻。这也不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
第三、经典的方子最多十来味药,如果遇到一张方子15味以上药的,要么是水平差,不知道该用什么药,撒大网,碰大运;要么就是为了卖药。至于那些一张方子三四十味药的,干脆走人!有的大夫会说你一身病,一下子给你全都调理一下。所以用药多。这也不用信。治病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 它的自然都可以慢慢解决。也可能不用解决,自然消失。再说,如果一个人一 身病,你同时治多种病,病人的身体能否受得了?所用药物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这些都值得考虑。
第四、中医的方子不一定只治书上说的病。只要病机对了,一张方子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比如我这一付药下去,马上失眠好了,第二付下去 ,口腔溃疡也好了。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毛病都是脾阳虚损,运化失职,导致气郁于胸腹这一病机所致。针对这一病机用药,自然也就一治一串病了。

本人只是中医爱好者,所言只是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思考,完全是看到很多人被大夫骗得花钱治不好病,想想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大家有所借鉴,更希望我们的中医界的规矩能改一改,让大夫们真正把患者当亲人而不是韭菜!也使我等外行人用不着去啃医书自己给自己当中医大夫。如此则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12-05 16:12 2楼
北荒逸士 说:
我能治好的病,为什么名中医们治不好?
——由自医宿疾引起的思考

本人,男,55岁。自青年时代起就经常吸不足气,胸闷。看西医,心电图、肺透视等都正常,说是神经性的,给我开过心脏病的抢救药七叶神安片和复方丹参滴丸。可也怪,我把一片七叶神安片揣在口袋里,不舒服时拿出来一闻就缓解。中医呢,年轻时大夫开加味逍遥丸,现在老了就是逍遥丸。吃了有用,但去不了根。30多岁时好了十来年。最近几年又犯了。本人喜欢喝茶,接下来发现,只要连着喝上三五日绿茶,必喘。喘时胃思食而食后腹必胀。而且痰涎鼻涕必多。必清稀。按微课中张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导张景明)所讲,是为寒证。因思此疾必与饮茶有关。夫茶性寒凉,绿茶尤甚。我偶一饮之沿可,频饮则脾受其寒凉,运化不舒,母病传子,上遏肺气。故喘。今年春天,请名医看过,我跟他说病情时,他说我是肾不纳气,但把脉后他也承认我的判断准确。尽管如此,吃了2000多元钱中药还是基本无效。后站孙门无极桩一周,觉腹中有气泡数个如拳大,上冲至喉然后爆裂,自此痊愈。从此之后放心饮茶,除偶尔喝绿茶外,平时茉莉花茶、安化黑茶,普洱轮着喝,每日茶不离口。每日饮茶水量都在1500毫升左右。而不喝茶时,我基本上不额外饮水。这样到了11月份,旧疾突然复发。因思平时不饮水,说明本人非燥热体质,不需要那么多水,而饮茶时每日进水1500毫 升左右,水液摄入过量不能及时运化即为湿邪。其责在脾。脾健时不见其害,脾弱时水湿停留于胸腹之间即阻滞气机,脾气不降、脾为肺母,脾之患上扰肺气,故喘。加之茶性本寒、长期过饮,寒邪积蓄已久,与湿邪相纠缠。11月份入冬,时令上又为阴中之阴。夏热秋燥,寒湿之邪不得外应,而当此阴中之阴之时令,体内寒邪湿邪得天时而引动, 故复发。此次复发之后,即停止饮茶,坚持站桩。自信十日之内可望康复。然而学了中医课,总想试试。思医界达人有云,健脾必先除湿,可见应该先除脾之湿,后图扶脾之正。 查阅中医教材,得一方曰二陈汤。

二陈汤配方:制半夏12克、橘红12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功用: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茯苓健脾利湿为佐;甘草和中补脾,调和诸药为 使。
又虑其方皆温热之品,未知是否与本人体质合拍。细审舌苔,见白苔略厚,又 见口唇有两处溃疡,皆色白。据张老师一病一讲中所言,口唇溃疡,责之在脾 ,疮面色浅,为寒。再与茶本为寒凉之品,喘时痰涎鼻涕必多。必清稀之证相印证,则知本人脾阳虚弱,内有寒邪无疑矣! 此方可用!又提前百度半夏中毒之症状与解毒之法备用。

11月19日于同仁堂黄河路店购药三付。无制半夏,以清半夏代之。合计32块5毛8分。还不如他医开方一付药之半。当晚煎好,因虑晚间如中半夏之毒求医麻烦,故当晚未服。
11月20日早5点40分喝第一遍,6点40分左右觉舌尖发麻,系半夏轻微中毒反应 。去办公室煮姜汤一壶解毒,因热未及饮用,至8时许,麻感减轻。至9时左右 消失。上午有数次觉腹中有气泡上行至喉。常有不自主深呼气打嗝。下午回家又煮浓姜汤,17点与早晨所余药汁兑服。再以所余姜汤代水煎第二服药。至晚 21点50分就寝时无异常感觉。唯觉有气泡自腹中上冒至气管(奔豚气?)。是夜睡眠极好, 此前病复发后每晚都要躺两个小时才能睡着,而当夜倒头即睡。愚以为这是脾之气机得以通畅之故。
10月21日早5点40分服药一次,当日自觉诸症减轻。午睡以后,突然觉得胸臆宽广舒畅。下午喘息明显减轻。晚上发现口腔溃疡消失。
10月22日服了最后一服药。当晚上把最后一口药汁喝进嘴里里,我就感觉到,病要好了。结果第二天真就全好了。就这样,跟随我三十多年,花了几千元没治好的顽固病症被我自己用32块5毛2分给治好了。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件事:前几年,我一直足跟痛,走路总觉得鞋底薄,硌脚。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这种情况是肾阴虚。于是吃了点六味地黄丸,一吃就见效。后来得知,家兄也患此疾,经各大医院检查,既无骨刺,亦无外伤,就是足跟痛得走路都困难。为此去北京寻找名中医,吃了他的药就见强,一不吃就严重。只能不断地跑北京,前后花了上万元也没治好。于是我就推荐家兄服用六味地黄丸。家兄将信将疑(因为我不是学医的,而且我在家人眼里是个书呆子),但实在没办法了,估计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买了五瓶六味地黄丸。吃了半瓶就见效,两瓶就好了。他又把剩下的三瓶吃了,到现在好几年再没犯过。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表明自己中医学得怎么好,而是有一个疑问一直在我心里:我自己读了几本医书就能治好的病,为什么在名医们手里却久治不愈?我绝对不会天真而愚蠢地认为,是自己的水平超越了专业的中医大夫。那么就有一个疑问:大夫们为什么不给患者治好呢?有一个外国笑话可能会解释这个问题。约翰从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父亲的诊所里帮忙。第一天下班时,他高兴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把您20年没治好的病人珍妮太太给治好了!”老约翰回答道:“如果我早早把她的头痛病治好了,你上大学的学费从哪来呢?我本来还想让她帮你买套房子呢。”那么我们的中医大夫们会不会也是故事里的老约翰呢?

刚发现这一问题时我很生气,背后腹诽过大夫不讲医德。但是细想一想,大夫们也要生活,要养家糊口,现在医院里一个相当有名的专家看一个病人也就是几十元、上百元,如果不卖药,让他们怎么生活?我们可以在嘴上说“但愿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但是大夫们的肚子肯定不会同意的。如果说在哪一家医院供职,这样做更是要被批评的。如今中医势微,很多人不相信中医,跟这种情况有没有关系呢?我又想,为什么古代的大夫能留下那么多精简的药方?肯定是没有卖药的压力。那么他们靠什么生活呢?我觉得肯定是靠诊金。关于这一点有个旁证,我在一本医书上看过,早年某名医给一患者开了方子,患者吃了两三天药不见效,大夫急了,亲自去看煎过的药渣,发现是假药,一气之下去找卖药的商家好一顿闹,让商家赔了钱才算完。由此可见我的推测是合理的。现在呢,据说北京也有专家,看一个病号诊费上千,开的药可能才几块钱。我觉得要想让大夫们真心给患者治病,就得推广这种模式。这样大夫的收入与治疗效果挂钩而不是与卖药多少挂钩。治好的患者越多,来的患者也越多,大夫的收入才越多。如果一个大夫总让患者花钱治不好病,他肯定会被市场淘汰。如此大夫才能跟患者一条心,遇着卖假药的,大夫比患者还要生气,因为这等于是在砸大夫的牌子,断大夫的生意。这就是医药分开的模式。关键是给什么样的大夫定什么样的价!如果你有起死回生的本事,那么你专门治疑难杂症,一次诊费一万元我想也有人请。是吧?反正我是愿意的。我亲身体验到,中医只要辩证准确、治法、用药不犯错误,治病一点也不比西医慢。从我治过的两个病例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果所有的中医大夫都能像给自己治病一样给患者治病,中医何愁不兴?

我还有几点体会:
第一,最了解你身体的是自己!强烈建议大家学点中医。现在资讯发达,这不是难事。
第二、想看病,要学经方时方。不要自己瞎组方。今天有位一起学习中医微课的网友问我,他的朋友嗓子痛,眼睛红、鼻子红肿不敢碰,还容易发火。他认为是肝火,肺火都很旺,就让人家用黄连、黄芩、竹叶、菊花泡水喝,朋友第二天就浑身无力。我说这不就是《本草备要》中说的“苦伤气”吗?本来用牛黄上清丸之类成药就能解决的问题,他给人家治成里症了。估计这位朋友也挺实在,用的药份量不轻。这也不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
第三、经典的方子最多十来味药,如果遇到一张方子15味以上药的,要么是水平差,不知道该用什么药,撒大网,碰大运;要么就是为了卖药。至于那些一张方子三四十味药的,干脆走人!有的大夫会说你一身病,一下子给你全都调理一下。所以用药多。这也不用信。治病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 它的自然都可以慢慢解决。也可能不用解决,自然消失。再说,如果一个人一 身病,你同时治多种病,病人的身体能否受得了?所用药物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这些都值得考虑。
第四、中医的方子不一定只治书上说的病。只要病机对了,一张方子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比如我这一付药下去,马上失眠好了,第二付下去 ,口腔溃疡也好了。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毛病都是脾阳虚损,运化失职,导致气郁于胸腹这一病机所致。针对这一病机用药,自然也就一治一串病了。

本人只是中医爱好者,所言只是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思考,完全是看到很多人被大夫骗得花钱治不好病,想想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大家有所借鉴,更希望我们的中医界的规矩能改一改,让大夫们真正把患者当亲人而不是韭菜!也使我等外行人用不着去啃医书自己给自己当中医大夫。如此则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也!
2019-01-02 20:59 3楼
说的太对了!好多名医治不好简单的病,不全是为了挣钱的医德问题,我认为是他们太忙了,大医院挂号一票难求,看的患者大多数是他所擅长的那几种病,对于其他病没有时间去研究,而不忙的中医师绝大多数都是庸医,也治不好病的。。。
2019-01-02 22:59 4楼
轻学术,重利益,是医治无效的本质。心思都用在营销上了,术有专攻,也难为为医之人了,社会的本质才是最根本的本质呀!
2019-01-03 07:25 5楼
先生所言极是。鄙人颇有同感。但是也曾经多次反过来倒过来想了不知道多少遍也没有想明白,是社会问题利益问题人的问题还是命运问题道德问题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风水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我等也是中医院的大夫,会怎么办。。。。。。曾经亲自见过一个病人感冒咳嗽,中医院老大夫32副中药还没有治好,大夫说再拿三副药看看吧。。。。。。同样的情况,鄙人一副大青龙汤治好了老同学的三个月的感冒咳嗽,花了2元钱。
经方治病一般不会超过十味药而且一剂知二剂已,现在的专家动不动几十味一次六副八副或者干脆一个月为一疗程三十副药不知后事如何。。。。。。怎么解释。
现在,头发都白了也没有想明白答案。
。。。。。。
2019-01-03 09:14 6楼
说得好,反思的也有深度。所以,自己学点中医才最安全。不敢说医生都是王八蛋,但八九成准是。卖药的不说了,基本上不是人。
2019-01-03 14:32 7楼
古人有“名医不治咳喘”之说,有些咳嗽很难治。
2019-01-03 15:08 8楼
这个,其实是有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给破坏后的流弊造成的原因存在----这话好像很拗口
也是中华民族从一个以道德为普世价值,向利益至上为普世价值转变的体现
让我们获得财富的,看上去是我们“为人治病”--这一行为,但实际上,依佛教或道教的观点,这个行为,只是如化学中的一种催化剂,它参与了反应,但他不在新生成的合成物中,它性质不会变化,但由于它的作用的大小,而让新生物得以快慢的出现--财富,
农夫今年载下种子,经过辛勤劳动,来年收获果实,以为是劳动创造了果实,实际,劳动不能创造果实,劳动只是让果实更加饱满而已,让我们能够收获果实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种子,有种子,就算不劳动,只要有田地,多多少少可以收获一些,但如果没有果实,纵然天天锄草施肥翻地,都不可能收获半点果实,反而累坏了身体,
但没办法,黑猫论后,越来越逐末而舍本了,
2019-01-07 20:07 9楼
看来是水饮上犯的喘症,多喝水不是好事,大家都被主流媒体误导了。
2019-01-07 22:18 10楼
治好了一时之病算不得什么,自己学习中医治病很多时候是没办法的,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治病,医生也有治不好的时候。再说中医治病的方法就没有统一的,最起码的诊病就不容易,不经历些挫折别想能学到些东西。
什么脚跟疼就是阴虚,吃点六味地黄丸就能治好了,哪有那么容易就能治好?除非你能撞大运,随随便便就能把病治好!
2019-01-09 15:46 11楼
肾气问题,只是补加养,倒是也可以
⬅ 口腔扁平苔癣 老茶馆 仅仅一个穴位就治愈了一个练功女警官的走火入魔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