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爸妈治感冒,随症遣方,疗效好过重庆市多位名中医

2019-07-22 23:09 12楼
我细思虑一阵。先晚安,谢江海老师!
2019-07-22 23:23 13楼
大周天 说:
我细思虑一阵。先晚安,谢江海老师!
晚安,大周天老师!
2019-07-23 09:02 14楼
脉浮数无力。。。
2019-07-23 09:56 15楼
大周天 说:
至于有点黄苔黄痰,那也为虚热之象。反观历次感冒名医开方不效,恐怕多以寒凉清火为主吧。
感谢大周天老师,我也是这么个思路,以往多有名医开方不效,确实多以寒凉清火为主,我妈妈的痰,虽夹有黄痰,但并不是干黄干黄的,仍然是清稀黄白夹杂,只是早上有一口更偏黄的痰,我认为总体上还是个寒痰,只是稍有热结。


江海余生 说:
……
甚至实证的占绝大多数,
……
江海老师,我一直想探索寒凉药的思路,但皮毛都不入,所以一点儿都不懂,感谢赐教,
现在实证的占绝大多数,我不太认同,建国后六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的医生接触的病人多是先天体质不错的,生病多有实热,因为体质不行的都饿死了(反正就是被淘汰了吧),医生靠寒凉药多有成效,
但是最近二十年,人们都被西医的药水,用过农药的作物,人工培养的食材,搞得没有几十年前的人那么体质坚实了,一生病多是正气不足,尤其是体弱年老者,就像我妈妈这样的,
单从我妈妈的病势来看,脉浮数无力,这个无力,我只能解释为正气不足,寒凉药下去,如何能改变正气不足的问题的呢?正气不足,何以排寒排痰呢?

江海余生 说:
……
我想说寒凉药不效并不一定就是虚寒症,有一种热势较大,寒凉药用量不足或组方不合理被方中其他药物抵消的,就会造成象楼主母亲一样的病势迁延难愈的情况。之所以用温热药看似有效,是病位改变了,原来是在上焦,会有咳嗽,现在转入中焦,就不一定会有咳嗽,也许会有呕吐也不一定,而胃肠部的溃疡是无知无觉的。内热而用温热药就是虚虚实实之误!
……
江海老师,病位改变了,原来是在上焦,会有咳嗽,现在转入中焦,我不太赞同,我认为痰是排出去了的,一是上焦发汗,驱邪外出,二是加生半夏,茯苓和枳壳,痰可从中焦入下焦,泻出去,
用了生半夏,陈皮,不但呕吐未加重,反而呕吐感觉消失

内热而用温热药,我还特意关注了是否有内热的,一直犹豫加不加石膏,仔细盘问妈妈,没有烦燥感,再说脉重按无力啊,我断定无内热,只是经络上有热结
2019-07-23 10:07 16楼
刘李和戎 说:
其实感冒是不用吃药的。温和灸大椎和肺腧就可以了。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一两天就好了。
刘老师,温和灸,也需要气血充足吧,还有灸能排痰吗?
2019-07-23 10:10 17楼
如此频繁之咳,病根绝对在阴。
初服扶阳之药,短暂的打通的阳脉获了更大的释放空间,可得短暂的效果,然助阳必伤阴。剧咳转为干咳。表面似愈实则邪在传里。
弱脉者,阴气弱阳气浮
2019-07-23 10:25 18楼
第十三刀 说:
如此频繁之咳,病根绝对在阴。
初服扶阳之药,短暂的打通的阳脉获了更大的释放空间,可得短暂的效果,然助阳必伤阴。剧咳转为干咳。表面似愈实则邪在传里。
弱脉者,阴气弱阳气浮
感谢赐教,我也赞同此说法,初服扶阳之药,短暂的打通的阳脉获了更大的释放空间,可得短暂的效果,然助阳必伤阴。
不过咳是气逆而咳,我认为主要还是肺上有寒,影响肺气宣降,所以必须排寒排痰,
弱脉者,阴气弱阳气浮,我赞同,这就是附片上场的事儿了,附片起内里阴气,加上补里气之人参,可弥补上焦之阴气弱,上焦阴得补,阳气自有收敛,(有人解释为引火还原,管它怎么说吧,我是从物理学上来解释的)
这里可能会有人反对,讲人参来了怎么会解决阴气弱阳气浮的问题,我理解的是,这里不独有人参,它是和附片,生姜,射干等药配伍的,人参之气可畅通无阻地振奋全身机能,是提升正气之关键,它用上去就是不会上火。
2019-07-23 10:26 19楼
猎户射手 说:
感谢大周天老师,我也是这么个思路,以往多有名医开方不效,确实多以寒凉清火为主,我妈妈的痰,虽夹有黄痰,但并不是干黄干黄的,仍然是清稀黄白夹杂,只是早上有一口更偏黄的痰,我认为总体上还是个寒痰,只是稍有热结。



江海老师,我一直想探索寒凉药的思路,但皮毛都不入,所以一点儿都不懂,感谢赐教,
现在实证的占绝大多数,我不太认同,建国后六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的医生接触的病人多是先天体质不错的,生病多有实热,因为体质不行的都饿死了(反正就是被淘汰了吧),医生靠寒凉药多有成效,
但是最近二十年,人们都被西医的药水,用过农药的作物,人工培养的食材,搞得没有几十年前的人那么体质坚实了,一生病多是正气不足,尤其是体弱年老者,就像我妈妈这样的,
单从我妈妈的病势来看,脉浮数无力,这个无力,我只能解释为正气不足,寒凉药下去,如何能改变正气不足的问题的呢?正气不足,何以排寒排痰呢?


江海老师,病位改变了,原来是在上焦,会有咳嗽,现在转入中焦,我不太赞同,我认为痰是排出去了的,一是上焦发汗,驱邪外出,二是加生半夏,茯苓和枳壳,痰可从中焦入下焦,泻出去,
用了生半夏,陈皮,不但呕吐未加重,反而呕吐感觉消失

内热而用温热药,我还特意关注了是否有内热的,一直犹豫加不加石膏,仔细盘问妈妈,没有烦燥感,再说脉重按无力啊,我断定无内热,只是经络上有热结
初学中医的人都是你这么认为的,一般套路而已!
脉象无力,舌像却是裂纹!如果说黄痰都不是热,那我真没什么好说的。
在你们眼里所谓的正气就是阳气,但是在我心中正气是包含阴阳两方面的。
想把肺里的痰从皮肤或大小便泻出去,不得不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并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好。
我之前说病位深入,转入中焦都是轻的,看你的用的药,到下焦都有可能的,我不是危言耸听,是因为我看过太多这种案例了。
古人说阴阳一错,动手便错!诚然!
2019-07-23 10:29 20楼
第十三刀 说:
如此频繁之咳,病根绝对在阴。
初服扶阳之药,短暂的打通的阳脉获了更大的释放空间,可得短暂的效果,然助阳必伤阴。剧咳转为干咳。表面似愈实则邪在传里。
弱脉者,阴气弱阳气浮
多谢点赞!
⬅ 张氏点穴治百病 老茶馆 治疗母亲怕风怕凉下肢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