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处方药味越少,疗效越好

2019-11-26 22:46 楼主
【前言】说实话,立下这个题目和写出来这个短文,我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怕那些动不动就开20几味30几味大方的所谓的讲师、专家、学着、教授、大师们偷偷的骂我的!因为这篇文章他们看着肯定不舒服的,有可能影响他们忽悠患者的财路了!但是,医者仁心,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学问,天地良心,我必须实话实说!仰不愧于苍天也!!!


某老中医现在八十多岁了,其年轻的时候是当地名噪一时、首屈一指的名中医,年轻的时候处方用药一般都不超过13味药的,疗效特别好,患者趋之若鹜!然而,其晚年处方用药一般都20多味药的而且药量也比较大(可能是挣钱心切,经济利益驱使的原因吧),患者反应疗效不好,甚至有的患者反感其处方药味太多了,患者说用那么多药干啥?简单点不行吗?

由此可见,处方用药药材堆积,肯定疗效不好!至于为什么疗效不好,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与病情无关紧要的药味堆积太多影响君臣佐使药的药效吧!另外,有可能用太多与病情无关紧要的药,影响人体吸收、消化、运化、排泄的负担吧!

有人说了,古代有很多大方都是数十味药的配方,但是,我想说,古代方就疗效好吗?你亲自实践过那些大方的疗效吗?你肯定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过吧!实践出真知,你不知道吗

大道至简,反正我是崇尚“精简、精准、精确”的原则的!我的组方观点是——多一味与病情无关紧要的药不用,用了就是画蛇添足;少一味与病情至关重要的药不能漏用,漏用了就是抱残守缺!

中医博大精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感觉自己仅仅是中医的入门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探讨交流!

百尺竿头需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继续努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9-11-27 03:54 2楼
其实从治病来说一般药方小确实好,但是也有弊端,本身很多开方的中医是民间中医没有所谓的挂号费,为了糊口才开大方的,教授类专家当然不同。其次好的中医由于收入低。恐怕难以坚持,之前有人如孙曼之类平价医生,但是一旦遇到医疗事故,根本无钱可赔,只有退出医疗市场的份,在房价如此高的社会,很多有水平的中医由于收入低根本无法在大城市立足,这不是乱说,首先现今几副药治疗好了患者,就算患者能源源不断的推荐患者来看病,由于都是小方,自然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没有利润无法负担各项费用,在大城市衣食住行都是很高的生活价格的,我特意看了北漂生活成本,,,现今北京地下室也没得住了,面临全面清退,,,地上租房价格是很高的,合租的房费一个月估计也要1000多到2000一个隔间吧,,如果单独租房,最低估计也要4000一个月吧水电暖气网线全包的那种,,,像这样的地方。。恐怕开小方又没有挂号费的民间中医,根本无法立足。。。。就算其他收挂号费的中医久了也很容易因为高物价被迫退出大城市节约生活成本,,因为公立医院都嫌弃中医给医院造成亏损,也先后消减中医各项花费,大幅度引进西医人才和技术,所以你能看到各大中医院全面西化了,所以咱们常常看到很有本事又收费低的中医总在穷乡僻壤不在北京那种地方公开行医,再次这种有本事的中医都龟缩在穷乡僻壤,,那怎么推广中医呢?示范效果是惊人的。。。。但是反观西医如果技术好可以收入很高,甚至进入协和这种牛逼的医院,这种示范效果,有才能的谁还学中医用中医?,,其后果自然是中医衰退,西医走向世界,毕竟现代人不是老一辈了,很多中医由于赚钱能力不如西医,导致不愿意干纯中医,因为很多中医就算自己不要钱,如果不是家境富裕,恐怕也要养家活口,所以不是干着中西医结合的勾当,就是考虑转行多赚点钱去了,所以开大方的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现代社会的弊端。过去为什么可以不开大处方,因为过去还是低房价和低物价所以没必要开大处方,在这种情况下,伤寒论遇冷是必然的,因为伤寒论都是小方,基本赚不到钱。自然成不了主流。/所以伤寒论面临被钱淘汰。不是被技术原因淘汰。。。。这个是看了某个名中医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开了桂枝汤的事例说的,他开了桂枝汤给患者治疗感冒。结果因为桂枝汤不值钱,一块钱一副药,于是只能开200副,并且告诉患者病好就停药。于是患者吃了3副药就好了,剩下的药那么多全扔了。。但是患者也没说什么,因为同样的病,在北京找西医看,检查和治疗不止200吧,这可是广安门医院。。。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开大处方不行。如果他要在北京广安门开3块钱桂枝汤给患者,估计明天就饿死了,因为医院根本不会养一个赔钱货。。。。。赚不到钱需要医院养活的就是赔钱货。。。。3块钱在北京连饭都吃不上的,何况还包含了药材成本,药材又不是零成本的。所以在大城市必然是开大处方的,或者是中西医结合的中医,还需要比较高的挂号费。只有这样才能和西医并存,否则只有退出大城市去小县城和乡村行医了,上次看美国针灸师和欧洲中医师人数大增,原因就是相对国内而言,能多赚点钱,所以很多人才开始外流。也是必然的。经济社会,不能光说钱的问题,而是效果问题。如果效果不行,很多人相信是不看中医的,所以光说价格是不合理的,需要和西医对比进行总价格对比,只要有效果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大处方的中医的,从国医大师挂号费2000说起就知道。只要有效果,在大城市不算贵,毕竟普通病,没几个普通人舍得花2000去找国医大师看吧?而大病2000挂号费和西医比较价格也不算贵,而2000的挂号费能保障国医大师一般不需要以药养医,开大处方。这是看到北京xx堂挂号费500到700,也没人说价格贵,多数去看病的都在议论哪个医生效果好,没有效果很多人就算不用挂号费也不想去看中医,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2019-11-27 12:30 3楼
中医很神奇 说:
【前言】说实话,立下这个题目和写出来这个短文,我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怕那些动不动就开20几味30几味大方的所谓的讲师、专家、学着、教授、大师们偷偷的骂我的!因为这篇文章他们看着肯定不舒服的,有可能影响他们忽悠患者的财路了!但是,医者仁心,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学问,天地良心,我必须实话实说!仰不愧于苍天也!!!


某老中医现在八十多岁了,其年轻的时候是当地名噪一时、首屈一指的名中医,年轻的时候处方用药一般都不超过13味药的,疗效特别好,患者趋之若鹜!然而,其晚年处方用药一般都20多味药的而且药量也比较大(可能是挣钱心切,经济利益驱使的原因吧),患者反应疗效不好,甚至有的患者反感其处方药味太多了,患者说用那么多药干啥?简单点不行吗?

由此可见,处方用药药材堆积,肯定疗效不好!至于为什么疗效不好,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与病情无关紧要的药味堆积太多影响君臣佐使药的药效吧!另外,有可能用太多与病情无关紧要的药,影响人体吸收、消化、运化、排泄的负担吧!

有人说了,古代有很多大方都是数十味药的配方,但是,我想说,古代方就疗效好吗?你亲自实践过那些大方的疗效吗?你肯定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过吧!实践出真知,你不知道吗

大道至简,反正我是崇尚“精简、精准、精确”的原则的!我的组方观点是——多一味与病情无关紧要的药不用,用了就是画蛇添足;少一味与病情至关重要的药不能漏用,漏用了就是抱残守缺!

中医博大精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感觉自己仅仅是中医的入门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探讨交流!

百尺竿头需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继续努力?

堆药

西医是用单纯成分, 单纯效果来堆药 , 这是西医用药最大的优点 ;

而中医的堆药 , 是用含混复杂的成分来堆药 , 效果当然不可能胜过西药 ;

真正的中医配方不是堆药 , 真正的优点 , 是在用药的寒热 , 药效 和 送达经脉 和 上下部位 的调整 , 来达成治疗效果 ; 2/3 以上的中药配方是不能随意加减的 ;

药味越多 , 越难达成效果 , 还有 , 每个人的药材知识都是来自古籍 , 有几人亲自确认某项药材的 寒热数值 , 一般到达经脉 和 配伍调适后可达经脉了 ;

再加上西医的标準化流程 , 值得病患信赖 ; 除了少数有中医治疗经验 和 中医信赖者 , 中医只剩西医治不了的疑难杂症病患 和 西医嫌钱少 , 只想开刀 的 拒开刀病患可以捡 ;

其中具有重大优势的中药配方 , 国家又不用心保护 ; 申请个配方耗时耗力不说 , 还采用西药标準 ;

西药提炼 , 让你知道成分 , 你也搞不清他是如何提炼出来 ; 中药配方被知道成分了 , 谁都弄得出来 ; 本质上完全不同 , 中药配方中各种药材毒性都是已知 , 还硬要毒性测试 ( 西药每一种新采应用成分 , 本就是毒性未知 ) ; 中药配方 还动不动要耗上数百万 到 上千万才能申请通过 ;

中药配方保密就已经够难办了 ; 还故意万般虚耗 , 提高成本 , 中药配方这条路子简直是被谋杀了 ~

再说 , 中药配方采用 : 1,症状疗效 2.寒热 3.经脉 4.上下部位 精密调整的作法 , 虽然是最古老的医学技术 , 但是对已经断代的现代中医 , 甚至全世界来说 , 所有人都是新手 , 耗费巨大才能采用 , 就是图利财团 ...扼杀了中华民族亿万子民发扬固有特长的权利...

2019/11/27.....洗药生
2019-11-27 14:32 4楼
再看看一些事件。如这几年发生过不止一个西医医生得了癌症,自己选择消失,说明了什么?在不管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说明这个费用和情况不是他一个医生承担的起来的。但是一般中医就算收费高。很多人也会尽力试试,因为相对而言这个中医费用至少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只怕技术不行,还有因为收费低,目前中医在一些人那已经成为水平低的代名词了。这个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中医收费没西医高就是技术不行的表现。这也已经在一些人那形成固定思维了
2019-11-28 09:23 5楼
中医师的能力不值钱,值钱的是药。
其实这本也不是蛮大的问题,问题是,没钱你就没一切。
2019-11-30 12:48 6楼
我也喜欢用一两味效果过硬的药,搭配四五种辅助药。
2019-11-30 12:52 7楼
就比如刚才说的凤尾草治尿路感染。我二叔用县中医院开的十几味中药每一味10--15克,吃了一个星期效果并不明显,我父亲就叫他单用大剂量新鲜的凤尾草煎水喝,两天痊愈。
2020-01-31 22:58 8楼
立方遣药贵在精简

临证处方,药味多少,用量轻重,不同医家有不同风格,各尽其妙。但是正确的立方遣药,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君臣佐使,主辅得体,药精量足,是为至要。

精方简药的意义

成无己发挥经旨创“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示人以规矩。根据长期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和研究经典著作中处方用药演绎的过程,可以测知“七方”的产生,先为奇、偶、复的小方,然后逐渐形成大方。在长期的应用中药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大方药杂性乱,很难击中要害,又渐渐回归于1~8味药组成之奇、偶、复方,力专任宏,直捣病所。“制剂独味为上,二味次之,多味为下。”(《褚氏遗书》)张介宾说:“既得其要,便用一二味即可拔之,即或深固,则五六味、七八味亦已多矣!”褚澄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张介宾之言较为切合实际。根据统计,以八味药组成的处方,汉《伤寒论》计113方,占全书方剂总量的94.70%:晋《肘后方》计1680方,占86.30%;宋《本事方》计347方,占72.30%;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计180方,占82.60%;《和剂局方》载方实际数字769首,药物组成也是以3~10味居多。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组成的大方,除用于膏丸制剂,慢图缓取,扶正康复外,一般不列为常规药方。《金匮要略》的鳖甲煎丸只有23味药,《温病条辨》的专翕大生膏只有21味药。目前,对中药方剂的实验研究,选题立方,大都采取4~5味药,组成一方,以便于观察疗效,得出结论。

单捷制胜的效应

药贵精专,法重配伍。明代医家戴思恭说:“药在乎明道,不在乎多言,苟明其道,虽一言一方,亦可类推。”古往今来,常见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组成的大方治不好的病,后被方组精捷的一味或四、五味药组成的奇方、偶方一击即中。

经方的组成原则,就是精专量足,以少胜多。整个《金匮要略》载方262首,1~3味药的组方就有133个,占50.76%。从历代医籍上可以看到,用单键之剂,起死回生的病例很多。唐太宗患气虚下痢,百药难效,张宝藏进方,用牛奶煮荜菝服之愈。孙思邈考证,该方是来自“波斯及大泰国的一张补方”(见《传信方》),以后危亦林收入他的《世医得效方》中名牛乳汤。野史还有走方医的黛蛤散治愈宋徽宗爱妃“咳嗽吐痰,而浮如盘”的顽咳,使太医李防御保命得官(见《医说》)。王定国患头风积年不愈,去都梁城内请名医杨介,服丸立瘥。事后才知道这一味药是白芷,以蜜作丸,后世称作都梁丸(见《百一选方》)。大文豪欧阳修患泻痢不止,久治无效,其妻无可奈何,从铃医处购药,服之神效。欧阳修出于好奇“再三叩传”,才得知是一味车前子炒焦研粉,米饮汤送下,曰:“此方利水道而不动气道,则清浊分而泻痢止矣。”(《苏沈良方》)。李时珍自患骨蒸发热,在用大方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拟重用一味黄芩服之立退,其方名:一味清余敞(《本草纲目》)。英国军医阿莱甫“屡屡呕吐,绝食久矣。……(将)为不起之人”,此病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性呕吐。患者在服用诸多西药无效,一筹莫展的情况下,东洋军医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一二服后,奇效突显,数口后回复原有之健康”(《医学衷中参西录》)。恽铁樵有一张验方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其功效胜过牛黄清心丸,一岁服一粒,故方名:一粒金丹。此方仅用一味金线重楼作丸如小樱桃大,金箔为衣。

刘完素说:“方不对证非方也,药不蠲疾非药也。”医家临证,必须抓住主证,突出重点,精练组方,不让一味药在方中成为充数之竽,并做到量足力专,必能以少胜多,事半功倍。

大方的形成及弊端

奈何当前大方泛滥,剂重惊人,有的组方竟多达40~50味。据实验分析揭示,一个由4~5味药组成的复方,可能含行300~500种化学成分。组方药味多了,确能影响疗效。当前有的处方黄芪用量增至100g每日。由于这种见证“堆药”式的处方,性味互制或互为抵消,不仅降低或丧失药物的固有功效,且能造成“药伤”之患(药源性疾病)。《系统论》的不相容原理指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精确能力必将减少,在达到一定阈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所以临证立方遣药,必须掌握一定的精确性,用药在专不在多。再者,由于惯用煎药容器不大,药多水少,有效成分不能达到水溶饱和量,未能发挥药尽共用,造成极大的浪费。此为病家之贬斥,医者之羞愧。

形成大方的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四点:医者辨证不明,胸无定见;药师把关不严,饮片伪劣;未能做到合理炮制;利益驱动,处方提成。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可以纠正临床所见大方的问题。

笔者推崇精方简药,并不等于否定大方。《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对于兼证较多,病情复杂的疾病,用君一臣二佐三之类的大方,亦未尝不可,但总得有个尺度。
2020-02-01 09:52 9楼
从小方,到大方,符合一般的认识规律和发展规律。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用药从一味药开始治病,慢慢演变才有了伤寒杂病论用药常常一味药动辄30到50克?
2020-02-01 09:54 10楼
近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多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的论文,其中一篇介绍了美国首例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这些信息的公开,对于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征,指导患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将为各位读者朋友们介绍其中的一些要点。患者背景介绍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这名患者是一位35岁的男性。今年1月15日,他结束了在武汉的探亲,返回美国。返美后的第一天,他就开始咳嗽。第二天,在咳嗽之余,他还自觉有一些发热。第三天,他选择在家休息,并依旧感觉有发热现象。而在了解到美国CDC的健康警报后,结合自己的症状和武汉旅行史,他决定去看医生。
1月19日,也就是返美后的第四天,他前往了位于华盛顿州斯诺霍米什(Snohomish,位于西雅图北边约45分钟车程)郡的一家急诊室。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患者在挂号时,就已佩戴口罩,有着良好的保护意识。挂号后的约20分钟后,他被领入检查室接受医生的检查,他也同时向医生汇报了自己的旅行史。
本论文指出,患者汇报并没有前往华南海鲜市场,也没有和已知的病人进行过接触。


住院后的早期治疗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这篇论文里,作者们提到,在患者住院时,已出现恶心和呕吐现象。然而除了恶心和呕吐,以及持续的发烧和干咳之外,这名患者并没有感到任何气短或胸痛,主要生理指标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最初这名患者只是接受辅助性的照料,包括每天输注2升生理盐水,并接受恩丹西酮的治疗,以缓解恶心。
在接下来的5天里,除了伴有心动过速的高烧之外,这名患者的主要生理指标依旧维持稳定。不过在住院后的第二天,他出现了腹泻和腹部不适。值得一提的是,在腹泻的粪便样本中,医生们也检测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rRT-PCR结果阳性)。


病情的恶化与治疗




本篇论文的作者们汇报说,在住院后的第三天,这名患者的X光胸片看起来依旧没有异常。然而到了住院的第五天,在左肺下叶出现了肺炎的特征。在出现肺炎特征的同一天晚上,患者的呼吸情况也有所变化,氧饱和度下降到了90%。第六天,医生们决定为他输氧。
考虑到病情的恶化,以及担心患者出现获得性肺炎,医生们开始使用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两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而在住院的第六天,这名患者的X光胸片结果显示出非典型性肺炎的特征。基于患者的胸片结果,以及持续高烧,需要吸氧,且多个部位的样本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阳性结果,医生们决定为其提供一种尚未获批的药物——由吉利德(Gilead)公司研发的抗病毒药remdesivir。这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前药,能够抑制依赖RNA的RNA合成酶(RdRp)。原先,这种在研疗法计划用于埃博拉病毒治疗,但冠状病毒里同样有RdRp。因此,这种在研疗法也有望对冠状病毒进行抑制。
在住院的第七天晚上,这名患者接受了remdesivir的静脉输注。第八天,这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他不再需要吸氧,氧饱和度也恢复到了94%-96%。除了干咳和流鼻涕外,他已没有其他症状。
本论文发表于美国时间1月31日。在1月30日,这名患者虽仍在住院中,但已退烧。唯一的症状就是咳嗽,且严重程度与日俱减。


结语


在论文的讨论环节,作者们指出在这名患者生病(并非住院)的第4天和第7天,病毒具有很高的载量水平,因此有传播的潜力。而且粪便检测出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也值得注意。对于在呼吸道外的潜在影响,目前我们还不甚了解。
而从这一个病例来看,早期他只有发烧和咳嗽的现象,直到症状出现的第九天,病情才进展到肺炎的阶段。考虑到早期的症状非常轻微,且和其他冬季的传染性疾病有着类似之处,这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关于remdesivir的治疗,作者们认为这是基于患者恶化的病情,使用美国的“同情用药”(compassionate use)原则进行的治疗。尽管在治疗之后,这名患者的病情出现了迅速的缓解,但我们依然需要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确定remdesivir和其他在研药物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02-01 10:43 11楼
这一例,为何先乱于脾胃,后乱于肺。怪。我靠,不知真假。没有脉。第九天出现症状,是什么样的症状,难道是热多寒少五苓散症状吗。恐怕这只是个例吧。这叫文章,废话太多,有用的东西太少。
⬅ 真正的中医上工给患者处方用药都能预知到治疗效果和结果如何的 老茶馆 诗歌:电脑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