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治哮喘病的民间奇方

2020-08-22 17:32 12楼
谢谢,收藏了,参考用。
2020-08-22 19:12 13楼
百草老中医 说:
个人认为,这个青木香换成普通木香就行了,也应该有效。此方里它的主要功效是行气豁痰。

我觉得青木香可以换成沉香。
沉香能温肾纳气、降逆平喘,对于虚寒性哮喘效果更好。

青木香性偏寒,既能行气,又能解毒。
如果是痰热哮喘,改用沉香之后,可以将原方中的温性的半夏换成凉性的“胆南星”,或者加一味清热化痰、泻肺平喘的药与沉香配伍(比如:地龙、瓜蒌、黄芩、桑白皮……)。

======
【药名】沉香
【分类】理气药>>理气药
【特性】辛、苦,温,脾胃肾
【功效】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
【主治】1、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证; 2、胃寒呕吐; 3、用于虚喘。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始载药典】《名医别录》

胆南星
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苦、微辛,凉。归肝、胆经。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适用于中风、癫痫、惊风、头风眩晕、痰火喘咳等证。煎服,1.5~6g。
2020-08-22 19:15 14楼
梦回杏林 说:

我觉得青木香可以换成沉香。
沉香能温肾纳气、降逆平喘,对于虚寒性哮喘效果更好。

青木香性偏寒,既能行气,又能解毒。
如果是痰热哮喘,改用沉香之后,可以将原方中的温性的半夏换成凉性的“胆南星”,或者加一味清热化痰、泻肺平喘的药与沉香配伍(比如:地龙、瓜蒌、黄芩、桑白皮……)。

======
【药名】沉香
【分类】理气药>>理气药
【特性】辛、苦,温,脾胃肾
【功效】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
【主治】1、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证; 2、胃寒呕吐; 3、用于虚喘。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始载药典】《名医别录》

胆南星
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苦、微辛,凉。归肝、胆经。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适用于中风、癫痫、惊风、头风眩晕、痰火喘咳等证。煎服,1.5~6g。
但是木香还有健脾的效果,脾为生痰之源,原方还有这个考虑,所以我觉得换成沉香也不是太好。这种单纯性的痰热哮喘和肾也没有多大关系。
2020-08-22 19:50 15楼
百草老中医 说:
但是木香还有健脾的效果,脾为生痰之源,原方还有这个考虑,所以我觉得换成沉香也不是太好。这种单纯性的痰热哮喘和肾也没有多大关系。

同意,痰热哮喘除了肺,与肝脾的关系大,病尚未及肾。
痰热哮喘用[麻杏甘石汤]效果不太好,因为只泻了肺,而痰阻热瘀的根子在肝,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往往有良效。
2020-08-22 20:12 16楼
山外青山976 说:
我有个疑问:用替代品替代了青木香,能否达到原方的效果很难说,有待临床验证。
出这个方子的医生,绝对是一个精通理法方药的民间超级高手。青木香有毒,前人早知。为什么他还会用呢?医家用药,首先想到的是安全,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明显有毒的药。我等能想到的替代品,恐怕他早就想到了并且多次试过。这个方子也许是祖传秘方,或者是他一生临床经验的结晶。
个人猜测:或许就是因为青木香那点小毒,才能战胜体内那顽固的湿毒。从西医的角度看,中医说的湿其实就是一种病毒。湿毒也许是一个大家族,致使形成老慢支的那种湿毒可能就是比较厉害的一种,新冠病毒或许是比老慢支湿毒更加厉害的新生代。

查找了一下,在500多个常用的古方中,只有三首用到了青木香,且均是以很小的剂量入丸(丹)剂。
看来有毒的青木香在古方中也很少使用,但它在行气、解毒、散结方面应该确有独到之处,所以在内科急救、外科疮疡上有所运用。

============
含“青木香”的{常用方剂}有 3 首:
约占常用方剂总数(550首)的(0.5%)

一、〖紫雪丹(紫雪)〗《和剂局方》 凉开
「分类」:开窍剂>>凉开
「组成」:寒水石300 磁石300 滑石300 生石膏300 犀角屑300 羚羊角屑100 青木香100 沉香100 元参100 升麻100 甘草80 丁香10 扑硝1000 硝石310 麝香12.5 朱砂30 (每服0.9-1.5g,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 镇痉开窍
「主治」:热邪內陷,壮热烦躁,昏狂譫语,口渴唇焦,尿赤便闭,甚至痉厥,以及小儿热甚引发惊癇等证

二、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温开
「分类」:开窍剂>>温开
「组成」:白术60 青木香60 乌犀屑60 香附子60 朱砂60 呵黎勒60 白檀香60 安息香60 沉香60 麝香60 丁香60 蓽拨60 龙脑30 乳香30 苏合香油30 (每丸3克,1次1丸,每日1-3次)
「功效」:解郁开窍
「主治」:1.中风、中气,猝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2.中恶、客忤,胸腹满痛或突然昏迷,痰壅气闭. 3.霍乱吐利,时疫瘴疟等证

三、〖四海舒郁丸〗《疡医大全》 行气
「分类」:理气剂>>行气
「组成」:青木香15 陈皮9 海蛤粉9 海带60 海藻60 昆布60 海螵蛸60 (研细,每服9克,日服三次)
「功效」:理气解郁 软坚消肿
「主治」:气癭
2020-08-22 20:22 17楼
山外青山976 说:
如果没有生活方式上的彻底改变,哮喘通常会反复发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应对的病,此案例中的患者,每次复发就来几剂含青木香的方子,难保肾损害不会积多成疾。 ”——赞同这个观点。
按此书上说,那个患者第一次治愈后不小心后来又犯了两次,也就是说她前后吃了九副药。吃了九副药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看来,在九副药之内,中毒量还达不到阀值。至于毒是否积累在体内,我觉得积存体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有甘草能解毒。即使解不完,还有茯苓桑皮行水可以让毒素从尿中排除,更有活血补血、润肠通便的当归增强肝肾的运化功能和排毒能力,让毒从大便从速排除。即使如此,我还是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此药不能长期服用,限在九副药之内。
第二,病程较短的或不是特别严重的哮喘,不提倡使用此药。
第三,对青木香可考虑选用功能相近的比较安全的替代品。“百草老中医”老师提出用木香代替青木香,这个提议很好。除此之外,我觉得佛手也可以考虑。

不知道2003年以后的《中药学》教材中还有没有“青木香”条目,但2002年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的青木香条目内容挺详细的,转帖上来供参考:

============
<青木香>Qingmuxiang
《新修本草》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性能】 辛、苦,寒。归肝、胃经。
【功效】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应用】
1.胸胁、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主入肝胃经,能行气疏肝,和中止痛。治疗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单味服用即有效,或与香附、川楝子、佛手等同用。
2.泻痢腹痛。本品苦寒,清热解毒辟秽,味辛行气止痛。可取鲜品捣汁服或干品研末服,或与葛根、黄连、木香等配伍,用治夏令饮食不洁,暑湿内阻所致泻痢腹痛。
3.疔疮肿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之功。治疔疮肿毒,可单味研末,水蜜调敷,或以鲜品捣敷;若治皮肤湿疮,可取本品煎水外洗,并研末外撒,或配伍明矾、五倍子、炉甘石等;治毒蛇咬伤,则每与白芷配伍,内服并外用,或与穿心莲、蚤休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散剂每次1.5~2g,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本品不宜多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鉴别用药】 木香与青木香均有行气止痛之功,均可用治脘腹胁肋胀痛,泄泻或呕吐,以及泻痢、里急后重等症。但二者行气的特点不同:木香辛散苦降,芳香温通,主入脾胃,通理三焦,而尤擅调中宣滞,脾胃气滞而有寒者用之最宜,并可用治黄疸,疝气疼痛等症;青木香辛散苦泄,微寒清热,主入肝胃,兼能解毒消肿祛湿,肝胃气滞而兼热者用之最宜,尤善治夏季饮食不洁所致的泻痢腹痛。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
2.《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
3.《本草求真》:“青木香,诸书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感受恶毒,而致胸脯不快,则可用此上吐,以其气辛而上达也。感受风湿而见阴气上逆,则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热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并含马兜铃酸、青木香酸,木兰花碱、尿囊素、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
2.药理作用:青木香煎剂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其所含木兰花碱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明显;青木香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大肠、变形等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马兜铃酸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研究证实,马兜铃酸有一定的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3.临床研究:用青木香精制浸膏片(每片相当生药6g),每次4~12片,每日3~4次,治疗Ⅱ期高血压有疗效,收缩压下降较舒张压下降明显(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30例,并与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对照,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但HP根除率青木香组(86.4%)较高于三联组(68.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服药期间青木香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6:352);用青木香20g,地锦草100g水煎服,治疗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疗效(四川中医,1990,1:31);以青木香在患处局部外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148例,治愈113例,总有效率92.6%(福建中医药,1958,2:33)。另有单用青木香治疗溃疡病、胃炎、胃痉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痛,以青木香局部外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等。
4.不良反应:有报道嚼服鲜青木香约150g引起中毒,开始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继则尿少,腹胀肢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江西中医药,1995,2:25)。口服大量青木香流浸膏可见恶心呕吐,胃纳减退,口干,便秘等;静脉注射可出现全身痉挛,瞳孔先大后小,肌肉松弛,呼吸抑制,最后心跳停止。中毒原因主要为治疗用量过大;中毒预防首先不宜用注射剂,其次是口服剂量也不可过大。中毒救治:中毒较轻者,停止用药,多可缓解;中毒较重,视情况随症处理,如出现呼吸麻痹,可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2020-08-22 21:23 18楼
梦回杏林 说:

不知道2003年以后的《中药学》教材中还有没有“青木香”条目,但2002年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的青木香条目内容挺详细的,转帖上来供参考:

============
<青木香>Qingmuxiang
《新修本草》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性能】 辛、苦,寒。归肝、胃经。
【功效】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应用】
1.胸胁、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主入肝胃经,能行气疏肝,和中止痛。治疗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单味服用即有效,或与香附、川楝子、佛手等同用。
2.泻痢腹痛。本品苦寒,清热解毒辟秽,味辛行气止痛。可取鲜品捣汁服或干品研末服,或与葛根、黄连、木香等配伍,用治夏令饮食不洁,暑湿内阻所致泻痢腹痛。
3.疔疮肿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之功。治疔疮肿毒,可单味研末,水蜜调敷,或以鲜品捣敷;若治皮肤湿疮,可取本品煎水外洗,并研末外撒,或配伍明矾、五倍子、炉甘石等;治毒蛇咬伤,则每与白芷配伍,内服并外用,或与穿心莲、蚤休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散剂每次1.5~2g,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本品不宜多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鉴别用药】 木香与青木香均有行气止痛之功,均可用治脘腹胁肋胀痛,泄泻或呕吐,以及泻痢、里急后重等症。但二者行气的特点不同:木香辛散苦降,芳香温通,主入脾胃,通理三焦,而尤擅调中宣滞,脾胃气滞而有寒者用之最宜,并可用治黄疸,疝气疼痛等症;青木香辛散苦泄,微寒清热,主入肝胃,兼能解毒消肿祛湿,肝胃气滞而兼热者用之最宜,尤善治夏季饮食不洁所致的泻痢腹痛。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
2.《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
3.《本草求真》:“青木香,诸书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感受恶毒,而致胸脯不快,则可用此上吐,以其气辛而上达也。感受风湿而见阴气上逆,则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热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并含马兜铃酸、青木香酸,木兰花碱、尿囊素、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
2.药理作用:青木香煎剂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其所含木兰花碱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明显;青木香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大肠、变形等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马兜铃酸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研究证实,马兜铃酸有一定的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3.临床研究:用青木香精制浸膏片(每片相当生药6g),每次4~12片,每日3~4次,治疗Ⅱ期高血压有疗效,收缩压下降较舒张压下降明显(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30例,并与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对照,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但HP根除率青木香组(86.4%)较高于三联组(68.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服药期间青木香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6:352);用青木香20g,地锦草100g水煎服,治疗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疗效(四川中医,1990,1:31);以青木香在患处局部外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148例,治愈113例,总有效率92.6%(福建中医药,1958,2:33)。另有单用青木香治疗溃疡病、胃炎、胃痉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痛,以青木香局部外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等。
4.不良反应:有报道嚼服鲜青木香约150g引起中毒,开始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继则尿少,腹胀肢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江西中医药,1995,2:25)。口服大量青木香流浸膏可见恶心呕吐,胃纳减退,口干,便秘等;静脉注射可出现全身痉挛,瞳孔先大后小,肌肉松弛,呼吸抑制,最后心跳停止。中毒原因主要为治疗用量过大;中毒预防首先不宜用注射剂,其次是口服剂量也不可过大。中毒救治:中毒较轻者,停止用药,多可缓解;中毒较重,视情况随症处理,如出现呼吸麻痹,可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您提供的这个资料不错,对深入认识青木香很有用。
从这个资料可以看出几点:
第一,这是一味很有用的药。
第二,其毒主要在挥发油中。
第三,出现不良反应者主要是大剂量生吃和静脉注射。“有报道嚼服鲜青木香约150g引起中毒,开始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继则尿少,腹胀肢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静脉注射可出现全身痉挛,瞳孔先大后小,肌肉松弛,呼吸抑制,最后心跳停止。”
如此看来,我对那个治哮喘病的奇方更有信心了。因为:
第一,那个方子是水煎剂,既不是生用,也不是注射。水煎剂的好处就是其挥发油会大量挥发,只要煎药的时间足够长,其毒性就会很小。
第二,那个方子中的青木香用量不大。
第三,单服青木香也无不良反应,那个是自带解毒药的组合方就更加安全了。 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30例,并与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对照,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但HP根除率青木香组(86.4%)较高于三联组(68.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服药期间青木香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6:352)
2020-08-22 22:18 19楼

梦回杏林 说:

不知道2003年以后的《中药学》教材中还有没有“青木香”条目,但2002年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的青木香条目内容挺详细的,转帖上来供参考:

============
<青木香>Qingmuxiang
《新修本草》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性能】 辛、苦,寒。归肝、胃经。
【功效】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应用】
1.胸胁、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主入肝胃经,能行气疏肝,和中止痛。治疗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单味服用即有效,或与香附、川楝子、佛手等同用。
2.泻痢腹痛。本品苦寒,清热解毒辟秽,味辛行气止痛。可取鲜品捣汁服或干品研末服,或与葛根、黄连、木香等配伍,用治夏令饮食不洁,暑湿内阻所致泻痢腹痛。
3.疔疮肿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之功。治疔疮肿毒,可单味研末,水蜜调敷,或以鲜品捣敷;若治皮肤湿疮,可取本品煎水外洗,并研末外撒,或配伍明矾、五倍子、炉甘石等;治毒蛇咬伤,则每与白芷配伍,内服并外用,或与穿心莲、蚤休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散剂每次1.5~2g,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本品不宜多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鉴别用药】 木香与青木香均有行气止痛之功,均可用治脘腹胁肋胀痛,泄泻或呕吐,以及泻痢、里急后重等症。但二者行气的特点不同:木香辛散苦降,芳香温通,主入脾胃,通理三焦,而尤擅调中宣滞,脾胃气滞而有寒者用之最宜,并可用治黄疸,疝气疼痛等症;青木香辛散苦泄,微寒清热,主入肝胃,兼能解毒消肿祛湿,肝胃气滞而兼热者用之最宜,尤善治夏季饮食不洁所致的泻痢腹痛。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
2.《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
3.《本草求真》:“青木香,诸书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感受恶毒,而致胸脯不快,则可用此上吐,以其气辛而上达也。感受风湿而见阴气上逆,则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热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并含马兜铃酸、青木香酸,木兰花碱、尿囊素、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
2.药理作用:青木香煎剂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其所含木兰花碱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明显;青木香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大肠、变形等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马兜铃酸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研究证实,马兜铃酸有一定的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3.临床研究:用青木香精制浸膏片(每片相当生药6g),每次4~12片,每日3~4次,治疗Ⅱ期高血压有疗效,收缩压下降较舒张压下降明显(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30例,并与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对照,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但HP根除率青木香组(86.4%)较高于三联组(68.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服药期间青木香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6:352);用青木香20g,地锦草100g水煎服,治疗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疗效(四川中医,1990,1:31);以青木香在患处局部外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148例,治愈113例,总有效率92.6%(福建中医药,1958,2:33)。另有单用青木香治疗溃疡病、胃炎、胃痉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痛,以青木香局部外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等。
4.不良反应:有报道嚼服鲜青木香约150g引起中毒,开始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继则尿少,腹胀肢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江西中医药,1995,2:25)。口服大量青木香流浸膏可见恶心呕吐,胃纳减退,口干,便秘等;静脉注射可出现全身痉挛,瞳孔先大后小,肌肉松弛,呼吸抑制,最后心跳停止。中毒原因主要为治疗用量过大;中毒预防首先不宜用注射剂,其次是口服剂量也不可过大。中毒救治:中毒较轻者,停止用药,多可缓解;中毒较重,视情况随症处理,如出现呼吸麻痹,可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我手头有一本2000年11月出版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关于其性味和作用的说法和您提供的资料差不多。不同的是,书里在叙述青木香药理作用时有这么一条:“3,抗癌作用。 马兜铃酸 对小鼠肉瘤37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腺癌-775亦有抑制作用……”
2020-08-22 22:52 20楼
山外青山976 说:
您提供的这个资料不错,对深入认识青木香很有用。
从这个资料可以看出几点:
第一,这是一味很有用的药。
第二,其毒主要在挥发油中。
第三,出现不良反应者主要是大剂量生吃和静脉注射。“有报道嚼服鲜青木香约150g引起中毒,开始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继则尿少,腹胀肢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静脉注射可出现全身痉挛,瞳孔先大后小,肌肉松弛,呼吸抑制,最后心跳停止。”
如此看来,我对那个治哮喘病的奇方更有信心了。因为:
第一,那个方子是水煎剂,既不是生用,也不是注射。水煎剂的好处就是其挥发油会大量挥发,只要煎药的时间足够长,其毒性就会很小。
第二,那个方子中的青木香用量不大。
第三,单服青木香也无不良反应,那个是自带解毒药的组合方就更加安全了。 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30例,并与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对照,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但HP根除率青木香组(86.4%)较高于三联组(68.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服药期间青木香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6:352)
山外青山976 说:
我手头有一本2000年11月出版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关于其性味和作用的说法和您提供的资料差不多。不同的是,书里在叙述青木香药理作用时有这么一条:“3,抗癌作用。 马兜铃酸 对小鼠肉瘤37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腺癌-775亦有抑制作用……”

中药成分非常复杂,同时含有两种功效相拮抗的成分(比如既有抗癌成分,又有致癌成分)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也是很多中药材及方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

青木香的肾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不在挥发油里面,甘草解不了这个毒素,更别说当归、五味子、茯苓了。
青木香生品150克,大致相当于干品50克左右,药用植物的根通常3斤左右的生品可以晒制成1斤干品。

青木香的起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之间的“安全剂量范围”,跟其它常用中药比较起来,太窄了。
而且它的毒性导致的肾损伤能够累积,何况这味药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使用青木香宜慎重。
⬅ 原创:临证实录选57:肝硬变验案 老茶馆 食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