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是啥意思?

2022-08-04 11:16 12楼
一桥飞架南北 说:
我觉得“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以这样理解:医生的临床经验不丰富,就不要服用他的药。

为什么这样理解呢?三世,可以理解为医者三代。这个三 代怎么算呢?医生本人算一代,医生的儿子算二代,医生的孙子算三代。既然“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是《礼记》提出的,那我仍然按礼记规定的结婚年龄来推算。礼记规定:男20岁成年,女十五岁成年。男女要成年后才能结婚。若按此推算,那男医见到孙子至少要等到42岁以后才行。医生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那临床经验已经是相当丰富的了。就算后来不守礼记定下的规矩,十六岁就结婚,那能够有孙子者已是三十多岁的人啦。古人学艺一般是十几岁就开始从师,到了三十来岁,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并且也有了相当的临床经验了。对这种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还是可以依赖的。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质疑:那小于三十岁的医生岂不是无法行医?不让其行医哪来丰富的临床经验呢?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因为三十岁以前他还在跟师学习呢。

总之,不要过分纠结于医生家里是不是有三代,也不要纠结医生的年龄是不是在三十岁或四十岁以上,《礼记》那句话的精神实质就是:找医生看病,要找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

这样理解应该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医生的临床经验不丰富,就不要服用他的药。”如果礼记像你说的这样写,我就认为没啥问题了。但是我认为上面对“三世”的理解,跟伤寒论“项背强几几”一样,都属于严重的牵强附会。我从不认为古人的全部理念都对。30岁以后结婚,就算是真的,我认为也是不是普遍规则,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很多人不到30岁就死了,还30岁结婚。。。
2022-08-04 11:24 13楼
百草老中医 说:
“医生的临床经验不丰富,就不要服用他的药。”如果礼记像你说的这样写,我就认为没啥问题了。但是我认为上面对“三世”的理解,跟伤寒论“项背强几几”一样,都属于严重的牵强附会。我从不认为古人的全部理念都对。30岁以后结婚,就算是真的,我认为也是不是普遍规则,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很多人不到30岁就死了,还30岁结婚。。。
你看错了,不是三十岁结婚,而是说十六结婚的人,在三十岁以后抱孙子。
2022-08-04 11:26 14楼
二十岁结婚的人,在四十多岁抱孙子;十六岁结婚的人,在三十多岁抱孙子 。
2022-08-04 11:49 15楼
若按礼记规定,男子二十岁结婚,一年后生子;儿子长大后也二十岁结婚,一年后生子,那医者抱上孙子就应该在四十二岁以上。如果医生本人结婚之后,生的是女儿,那抱上外孙至少提前五年,因为礼记规定女子可在十五岁结婚。
若不按礼记规定,男子十六岁结婚(三国以后多如此),一年后生子;儿子长大也十六岁结婚,一年生子,那医者本人抱上孙子应在三十四岁以上。
2022-08-04 12:48 16楼
也许《礼记》规矩的制定者是想说:医验不丰,不服其药。可是,以什么来判断一个医生的医疗经验是否丰富呢?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规定就不具有操作性。要别人依规而行,规定本身就得具有操作性,否则别人无法遵循。于是,规矩的制定者就想出了“三世”这个硬指标,要求人们找医生治病要找那种已经抱上孙子的人。
2022-08-09 19:24 17楼
或许这个三字是指多的意思,古人很喜欢用三这个字代指多的意思,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三人为众,就是多人的意思,并不特指就是三人。三世可能多年的意思。
2022-08-09 19:33 18楼
村野草民 说:
或许这个三字是指多的意思,古人很喜欢用三这个字代指多的意思,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三人为众,就是多人的意思,并不特指就是三人。三世可能多年的意思。
这个理解是说得过去的。
“三”就是多的意思,“世”也可以理解为“世面”。“三世”就是见多识广。医生的见多识广那就是临床经验丰富。
2022-08-09 19:34 19楼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理解,把“三世”理解为临床经验丰富,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2022-08-09 19:38 20楼
一桥飞架南北 说: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理解,把“三世”理解为临床经验丰富,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就是这么个意思。从古至今都有自学者,从师者,很多名医都没有三代之传,所以不存在是指祖传三代的说法。
⬅ 呼吁全民觉醒 老茶馆 医易同源病命一家思想是伤寒论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