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药品安全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查获10余种伪药

2010-07-07 19:03 楼主
日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5个工作组,对全省11个市、14个县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显示,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暂控12家药企GMP证书

安徽各地坚持把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以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和基本药物为重点,不断强化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着力消除安全隐患。目前该省已经完成了986个药品批准文号再注册工作,组织药品注册核查63次;组织开展了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专项检查,对少数企业无证(注册证有效期满不换证)生产、名称或地址变更不履行变更手续等违规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对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的生产企业100%实行“飞行检查”,暂控12家停产3个月以上企业的药品GMP证书,收回或暂控6家严重违反规定企业的药品GMP证书,处罚2家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督促185家药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受权人制度。加大了GSP认证“飞行检查”和跟踪检查力度,取缔无证经营30家。

查获10余种“伪药品”

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安徽各地还结合实际,突出非药品冒充药品、利用互联网或寄递渠道销售假药、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在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方面,全省共查获云南白药贴、新达克宁等10余种冒充药品的非药品,查处非药品冒充药品案件58起,依据监管职能向相关部门移送案件26起。

专项整治行动中,曝光了10家发布含性病治疗、“性药械”等非法药品信息的网站,关闭了15家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网站。组织开展了快递服务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建立了寄递药品验视制度。淮南、淮北、马鞍山等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邮政部门联手查处了一批邮售假药案件。集中打击了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违法行为,监督抽验具有降血糖、减肥、降血压、壮阳功能的中成药397批次,发现4批次中成药非法添加伐地那非等化学药物。同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专项抽验中发现的43种假冒药品名单,对壮阳春胶囊、补肾强身片等假药进行了查处。

通报8家失信企业

安徽各地积极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加强自律。2009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评定146家生产企业、328家药品批发企业为守信企业,35家生产企业、27家药品批发企业为警示企业,2家药品批发企业为失信企业,对6家问题较为严重的药品生产企业和2家评为失信等级的药品批发企业予以全省通报。

安徽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日常监管,普遍建立了零售药店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建诚信药店活动。部分市、县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引导药品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诚信经营活动。如蚌埠市局组织180家零售药店签署了杜绝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承诺书;黄山市局出台了“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十条禁令”和药学服务规范,开展了药品零售企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阜阳、淮南、休宁等地组织开展了创建“万家药店无假药”活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高温下药品贮藏管理冷思考 要确保法律完善 老茶馆 药害事件对医疗机构惩罚性赔偿金额上不封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