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后瘀血作痛治案

2010-08-02 16:40 楼主
转自 刘养元博客

周 x x,女,33岁,冷水江市贸易公司职工家属。自述结扎后,经常少腹痛,后又连续在子宫处动手术两次,输血1000c.c.,疼痛加重。不论中药与西药,均治疗无效。当时,西医不认为有瘀血,只认定感染化脓有炎症;中医认为有瘀血积滞,但也无法把瘀血排出来。特找我求方诊治。
症状:主要是每天下午脐下剧痛,每次总是先刺痛两下就加剧。痛时手足厥冷,两手握拳,咬紧牙关,双脚直顶床板,心窝冲跳,甚至谵语。气促恶心干呕,小便数而量多,大便结,呈羊屎状,色黑,喜饮凉茶。少腹有五、六月怀胎大,总觉得有两升米重的东西在下部,行动不便,脉左手较弱,特别是左关微弱。
辨证:《血证论》指出:“瘀血在里则口渴。”《正体类要》亦云:“瘀血在里,每伴大便不通,口干作渴”。《伤寒论》云:“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金匮要略》亦指出:“病者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
治法:古人对于瘀血多注重于肝。《伤科补要》云:“恶血内留,则不分经络,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败血必归于肝,其疼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应从肝论治。急则治标,以止痛为要。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之。
当归9克 丹参15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广香4.5克玄胡9克蒲黄9克 五灵脂9克
郁金9克 川芎6克
服后,痛加剧,小便反增,腹中肠鸣鼓动,病家以为瘀血动,要求加大药量。真瘀血已动而无出路?不,脉左关微弱,是方不对证,决不可强通大便。从疏肝理气活血着手,四逆散加味治之。
柴胡9克 白芍15克 广香4.5克 佛手6克
丹参12克郁金9克 柏子仁9克 川牛夕9克
党参12克甘草9克
服后痛立止,隔三小时又痛,但已不剧。服第二次,痛又减,得大便一次,色黑质稀。又服一剂,痛消失。但瘀血不尽出,必有反复。深思久病必虚,又两次动手术,况久服大剂清热破血祛瘀之品,必气阴两伤。肝虚不能为肾行气,当补肝益气,助肝木疏泄之性。
生芪15克 党参12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川牛夕12克丹参15克 柏子仁9克郁李仁9克
茵陈 9克青皮6克
方中用生芪,乃遵张锡纯之言。张氏曰:“肝属木而应春令,其气温而性条达,黄芪性温而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一切补肝之药不效者,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以理气之品,服之,复杯之顷,即见效验”。故重用生芪稍佐青皮,为防止参、芪、归性温,又以茵陈佐之。
服完一剂,次日上午不适,继续服,12点后连下六次大便,全是黑色血水,但量不多,浑身无力,病家惊慌,找医救治。医皆旁观冷笑,笑我无知。我下班回家,毋须与辨。此为瘀血已动,嘱原方再服,不可听信谗言。此乃补肝益气活血之品,决无虚脱之虞。又服一剂,当晚又连下五次黑色血水,量有所增加。次日,又服一剂,小腹胀痛不舒,经闭年余,终于疏通,量多夹有大量血块,心胸舒适。但晚上小腹又胀痛甚,急予益气补血宽胀之方:
党参15克 生芪9克 生地12克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川芎6克 沉香0.7克广香6克
川栋9克 厚朴6克
当晚服后,又下血块不少,量甚多,下后自觉两升米重的东西完全消失,腹皮缩小如常,小便次数大减,口已不渴,瘀血已出,即调理脾胃而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江西新余市中医院 情注子弟兵 老茶馆 浙江平湖市中医院 科普进军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