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融合观

2009-04-14 10:24 12楼
感谢9楼支持,先生意见甚为在下心仪,醍醐灌顶眼前一亮。
只笔者上网新手,不知从何入手,是否能请管理员帮忙转载。谢谢!马桢伟
2009-04-14 10:47 13楼
您的文章已经帮您重新开帖,欢迎先生继续发表高见。
2009-04-14 10:55 14楼
个人以为,楼主的研究本身是良性探讨,至于过程和结论,可以见仁见智。一项研究成果,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依个人的阅历、见识而定。
我读此文,感觉就像是国产的WPS办公软件通过寻求某种中间层的技术,而达到跟微软Office办公软件完全兼容。只是中医和西医是否能达到这种程度,尚缺乏共识。比如文中的肠梗阻例子,恐怕就会有很多争议,作为论据如果被驳倒,论点岌岌可危。
2009-10-05 13:17 15楼
正如“中西医融合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中西医融合指的是理论体系的融合,医学理论体系属于概念体系,是由概念以及理论构架组成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逻辑方法。中医学的概念体系是辩证逻辑概念体系,而西医学则是形式逻辑概念体系,形成了两个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是认识上的差异而不是客观真实存在(客体)的差异。然而,两种概念体系在研究疾病的基本形态及功能变化而形成的基本概念上,虽有很大差别,但是可以逐步找到共同参照系的,是可以融合的。


你们抓住了“证态”中介概念,你们详细研究了中医“伤害”“温病”等基本概念体系与西医“感染”“发热”等基本概念体系的“证态”融合,给中西医学的理论融合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创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但是参照系的融合是双方面的,不但中医基本概念要参照西医基本概念,西医基本概念也要参照中医基本概念。
就以你们详述的热性病的基本概念来说,我们认为应该从比较高层次的基本概念寻找共同的参照系,这个共同的参照系就是现代系统论科学。
现代西医科学认为,发热不是体温调节障碍,而是将体温调节到较高水平,调节点上移的结果,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仍正常。体温调节功能将体内产热与散热调节到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属于贝塔拉菲系统论的一个热能代谢谢稳定平衡系统。
我们再看中医发热证中伤寒论的三阳证与三阴证以及温病学中的营卫气血证的基本概念,你就会发现除了有关热能代谢谢所讨论的发热恶寒、恶热、寒颤、四肢冷、四肢温等概念体系外,还索及到汗出尿少、口渴、便秘、腹泻等现代系统论及西医理论所索及水电代谢谢平衡系统概念体系并且重点讨论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阴阳平衡关系)西医学理论对于这两个子系统是以同异分立的形式逻辑概念方法,各自单独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却重视不够,根据现代系统论的观念,两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有机联系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医学先行了一步。但是只从疾病症状上现象上有个初步的轮廓关系。实际上伤寒三阳三阴症侯群,温症营卫气血症候群就是在宏观上、轮廊上、现象上勾画了热能代谢谢平衡(阳气)与水电平衡代谢谢(阴液)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关系,但没有深入到微观水平实验水平去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中西医学将来都要深入研究两个子系统间的关系,丰富发展医学知识。
我们找到了热性病学中热能代谢谢平衡(阳气)与水电代谢谢平衡(阴液)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为热性病的研究总纲,就有了中西医学在热性病中的共同语言,找到了共同参照系,就能实现中西医学在热性病研究方面的融合,这也就是你们提及的“证态”概念,但却是属于热病学比较高层次的基本概念,其涵盖面也就更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2009-10-06 16:30 16楼
中西医融合的基础:热能代谢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的对立统一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热能代谢谢的进行需要人体消化吸收大量能产生能量的储能物质,如糖、氨基酸、脂肪等。这些物质的运送,离不开水液,它们只有通过水液的流动才能送到目的地。另一方面,这些储能物质氧化反应的酶解产能过程,也必须在水溶液环境中进行。没有水液环境,热能不能产生。产能过程产生的废物,也必须经水液,运送到体外,而且上述过程是属于不能停顿的流水循环作业,这也必须依赖不停的水液循环流动才能实现。由此看来,人体的热能代谢谢,是不能离开水液代谢谢的。两个子系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热能代谢谢,则水液循环流动没有动力,没有水液循环,则热能代谢谢不能进行。
人体属于恒温动物,在恒温动物进行热能代谢谢的水液环境温度,也要恒定,温度恒定的水液环境更有利于热能代谢谢的进行,水液内环境温度的恒定,依赖产热与散热的能量平衡、水液对热能运送与传输、特别是散热过程,几乎全部是由水液循环流动来完成。水的比热大,能吸收代谢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能使人体内环境温度不至于过度升高,起到缓冲作用。一克水在37℃完全蒸发时,需要吸收2407焦耳热量,所以蒸发少量的汗液,就能散去大量的热。水的流动性大,热能能够随血液、水液迅速分布全身,而且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三部分体液中,水的交换非常迅速,使得物质代谢谢中产生的能量,能够在体内迅速均匀分布,并且通过全身皮肤粘膜内血管网的扩张程度,以对流、传导、辐射的方式、把热量散发出去。因为水液平衡、水液循环有这些特点,因而水液可以与热能以对抗的方式,通过散热来调控体温,维持热能代谢谢的平衡
另一方面,从水液动态平衡观察,血液循环水电平衡,是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肌热能代谢谢,及钠泵产生的渗透压力能量来控制。也是来自热能代谢谢。总之,水液动态平衡的维持其动力是来自热能代谢谢。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热能代谢谢平衡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了更高层次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热能代谢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之间也存在着动态平衡,并不是两个同异分立互不相关的形式逻辑概念系统,而是相反相成对抗同一的动态平衡辩证逻辑概念系统(阴阳平衡)。
人体内热能代谢谢平衡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关系,保持了体温的稳态,这与大自然地球表面生物圈层内依靠太阳辐射热能的变换(阳气)和地球表面水的蒸发,在空气中的流动(阴液)来调节地球表面生物圈层内,温度的相对稳态十分类似,古代中医学者在还没有弄清人体热能代谢谢平衡、血液水液流动平衡的能量物质转换原理,以及微观调控原理的情况下,大胆地率先提出了与地球表面大自然生物圈层内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能变化和地面海云层的水汽变化,这个生物圈大系统的动态平衡关系作比较,找出其间的共性构成了中医热性病的基本概念,反映了发热性疾病病理性变化的客观规律,组成了阳气阴液的对立统一辩证逻辑概念体系,对医学热性病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总之,我们认为中西医学在热能代谢谢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关系的研究上是能找到共同参照系的,是可以融合统一的。
2009-10-06 20:48 17楼
中西医融合的基础:热能代谢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的对立统一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热能代谢谢的进行需要人体消化吸收大量能产生能量的储能物质,如糖、氨基酸、脂肪等。这些物质的运送,离不开水液,它们只有通过水液的流动才能送到目的地。另一方面,这些储能物质氧化反应的酶解产能过程,也必须在水溶液环境中进行。没有水液环境,热能不能产生。产能过程产生的废物,也必须经水液,运送到体外,而且上述过程是属于不能停顿的流水循环作业,这也必须依赖不停的水液循环流动才能实现。由此看来,人体的热能代谢谢,是不能离开水液代谢谢的。两个子系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热能代谢谢,则水液循环流动没有动力,没有水液循环,则热能代谢谢不能进行。
人体属于恒温动物,在恒温动物进行热能代谢谢的水液环境温度,也要恒定,温度恒定的水液环境更有利于热能代谢谢的进行,水液内环境温度的恒定,依赖产热与散热的能量平衡、水液对热能运送与传输、特别是散热过程,几乎全部是由水液循环流动来完成。水的比热大,能吸收代谢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能使人体内环境温度不至于过度升高,起到缓冲作用。一克水在37℃完全蒸发时,需要吸收2407焦耳热量,所以蒸发少量的汗液,就能散去大量的热。水的流动性大,热能能够随血液、水液迅速分布全身,而且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三部分体液中,水的交换非常迅速,使得物质代谢谢中产生的能量,能够在体内迅速均匀分布,并且通过全身皮肤粘膜内血管网的扩张程度,以对流、传导、辐射的方式、把热量散发出去。因为水液平衡、水液循环有这些特点,因而水液可以与热能以对抗的方式,通过散热来调控体温,维持热能代谢谢的平衡
另一方面,从水液动态平衡观察,血液循环水电平衡,是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肌热能代谢谢,及钠泵产生的渗透压力能量来控制。也是来自热能代谢谢。总之,水液动态平衡的维持其动力是来自热能代谢谢。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热能代谢谢平衡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了更高层次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热能代谢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之间也存在着动态平衡,并不是两个同异分立互不相关的形式逻辑概念系统,而是相反相成对抗同一的动态平衡辩证逻辑概念系统(阴阳平衡)。
人体内热能代谢谢平衡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关系,保持了体温的稳态,这与大自然地球表面生物圈层内依靠太阳辐射热能的变换(阳气)和地球表面水的蒸发,在空气中的流动(阴液)来调节地球表面生物圈层内,温度的相对稳态十分类似,古代中医学者在还没有弄清人体热能代谢谢平衡、血液水液流动平衡的能量物质转换原理,以及微观调控原理的情况下,大胆地率先提出了与地球表面大自然生物圈层内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能变化和地面海云层的水汽变化,这个生物圈大系统的动态平衡关系作比较,找出其间的共性构成了中医热性病的基本概念,反映了发热性疾病病理性变化的客观规律,组成了阳气阴液的对立统一辩证逻辑概念体系,对医学热性病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总之,我们认为中西医学在热能代谢谢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关系的研究上是能找到共同参照系的,是可以融合统一的。
2009-10-09 19:32 18楼
我与中西医融合观先生讨论的的帖子有几万字,但不知是不是此作者?
虽然我与先生在某个观点争论的相当激烈,但我仍然支持“中西医融合”!
2009-10-16 15:29 19楼
15# 郝守玉郝志玲


我喜欢祝味菊,有新意,用创意!
2009-10-18 18:28 20楼
18# 翟鉴
我不是你说的那个作者
⬅ 论中医对炎症性疾病的动态分析及辨治规律 老茶馆 八关大刺部位和董氏奇穴掌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