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治疗

2010-10-20 00:43 楼主
谈到痧症自然会和中暑连在一起。这并非是两种病,实际上是一种外感病的说法不同罢了。这种和季节‘夏天’有密切关系的病,大多发病与气温有关,温度越高天气越热,发病就越多。所以说夏天中暑比较多。

在农村不少地方还是习惯把中暑称之为闭痧。或叫发痧。这是一大片区域从古至今的传统说法。而书中所述的更多中暑的叫法。中暑或痧症因习惯叫法不一,然同一病治法各有差异,术者当明白病因即治则道理,没有必要在什么说法上做文章。有的书把中暑的症状说的是,发热,口渴,大汗出。甚则高热抽筋暑厥。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中暑的现象,不是没有,而更多见到的却是中暑的另一方面情况闭痧。为什么百姓的习惯要叫闭痧。其有深刻的道理,和广泛性。此语关健就在这个闭字上。闭也,不通也。阳气被阴气所困,营阴瘀滞,经络,血流不顺畅,皮肤腠理调节开合失利。此病阴气盛,阳气虚。标实本虚。病来多急,先治其标。阳病治阴。所以民间的习惯治疗也很简便。治疗方法多用手挟痧或抓痧,用物刮痧或拍打,用针挑痧或放血。这些‘土法’泻阴通阳,治疗闭痧效果非常有效,常手到病除。但这种治痧的有效方法多是在民间流行应用。

痧症的病因与夏天的温度有关。痧与秽气腐物有关。痧与人之禀质有关。那么痧症的发病症状又有什么特点呢?在实际行活中又该怎样看是闭痧呢?其病人初起症状表现是,人疲劳,身软,精神痿迷不振,头蒙昏胀,眼前发黑,甚可晕厥,全身后项及背不舒如缩紧如寒,或又病似风寒。或酸胀痛,或肢体麻木,欲昏睡,或昏睡不欲起。汗不出或少出。皮肤热,口无味不欲食,胸闷郁烦,胃脘痞满胀,或腹痛,或痛如绞,或恶心呕吐,或欲吐下不。如是等病症,因人病表现各有不同不能枚举。视其色白青略有晦,舌苔白或白腻,质多晦暗偏灰。有的津液多有的少津。口多不渴,或微渴。观其脉多濡弱,缓迟,细小沉涩,或是弦紧而隐有滑感。其两肘、两窝青筋郁滞隆起,手掌色退。触其四末厥冷。

正常情况下人在高温或阳光下理应多汗出,可是若闭痧却汗不得出。此皆闭之所为。治痧治闭为先,闭结若得疏开,百脉皆为之顺畅。温度自然降下,一切缚感皆可消失。阳气得以复苏。病当治愈。治痧之初起可用挟痧法治之,挟处可选颈后之大筋,颈之两侧,喉结略下,胸脘及背等多处皆可挟痧。然刮痧之选处多在颈后之背部等进行。那么要挟、刮痧到何种程度为适宜。看病情轻重而定,看出痧的颜色而定,看人的体质而定。一般挟痧初用力挟时颜色由红变紫或变紫黑,若是紫黑痧闭较重。挟到痧之颜色变化不大,其挟痧的声音不那么响,此处挟痧可止,换别处挟。挟痧时要用点水。术者只有自已去实际运用才能说的清楚其中道理。

从上以来民间治痧症用药甚多。民间验有无痧症,可吃点黄豆口不觉青味,吃点芋头口不觉麻,此为闭痧。若独人在外劳动,得了闭痧,可用草药,或备用药来治痧。药如人丹,正气水类。民间治痧的草药很多比如:

风沙藤根皮,入口咬烂,泉水送下;

牡荆叶心,适量用手心揉烂,泉水送下;

枫树嫩叶心,适量用手心揉烂,泉水送下;

辣蓼草叶心,适量用手心揉烂,泉水送下;

鱼腥草,要生长在阴凉处的,叶底为蓝色,生吃泉水送下;

鲜石菖蒲,叶或根,须长在无人污染的净水山沟边,适量口咬烂其根和叶,泉水送下;

六月雪的嫩叶心适量,适量用手心揉,泉水送下;

细辛根少量,入口咬烂,泉水送下;

徐长卿根少量,入口咬烂,泉水送下;

如是等等,都是百姓在野外应急治疗痧症的有效方法。以上诸药治疗痧症,其味皆有辛。而性有温凉之分。辛为阳,可发散、行气、开通去闭。说起草药目前以少人运用。也受环境限制。但是如果在野外天气炎热中暑了,这种原始的草药治疗效果很好。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去登山,是时阳光强烈气温高。在快到山顶的地方。看见两位小姑娘,在山道边,一个蹲着手按住肚子,一个站在边上关切着她。到其跟前问,为什么不走,其站着的小姑娘说;她肚子痛不能走。问什么时候开始肚子痛,说路走了一半就开始肚子痛,起初还能走,现在就不能走了。问父母有来否答,只有她两人同行。肚痛之女,看她的样子很难受,脸色白青色。当时想帮她,看了一下周边,有苍山子树。问小姑娘愿意吃草药治肚痛,她点点头。我采了苍山树叶,自先吃给她看,她看了也就慢慢地开始吃了几叶,过了几分钟小姑娘站走来了,可以走,她说还要吃树叶,我告诉她自已去采。就这几片树叶她肚子不痛了,一起走到山顶又下山。有说有笑。

在夏天若遇到“绞肠痧”,可用青木香内服。手抓腹两边的大筋,或拨火罐。

针刺放血治疗痧症效果也是很好。有年夏天一位中年男子,自知中暑已几天吃了正气水不效。找我来看,其人面色发白,说话间不断呕,欲吐无物,人很难受,身无汗出。手指冰冷。急针大椎穴,开其毛孔,令其汗出,曲泽放血,再内关。针毕病人汗出,不呕,正气水再吃一点,病即愈。暑病轻者可挟痧,刮痧,略重变斑可放筋,放血,合药并用,一法不效多法合用。若遇慢痧,冷痧。治时都当分辨治之。有的暗痧类似外感,往院,吃药,打针,挂瓶,日久不见好。用土办法抓筋、刮痧就好了。在日常这种现象很多。暑症昏睡,若不速治,病情加重,变为坏病。临床观察都要注意。术者当掌握暑之不同成度而施法用药。这就是所谓的辨症论治。

在挟痧和刮痧后不能马上去趟要慢慢活一下身体。吃东西也要注意。不然病易反复。

在痧症初起也可因人因病情选用一些中药;例如;荆芥、薄荷、防风、苏叶、霍香、香薷、细辛、连翅、淡竹叶、神曲、白叩仁、木香、厚朴、甘草、枳壳、夏枯草、车前草、积雪草、乌药、菊花、半夏、茯苓、花粉、石斛、麦冬、白茅根、金银花等草药均情依病择药而用。

如中暑正气不足,可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或八珍汤,佐以健脾和胃之药调理。病人得痧症或中暑过后,身体气血受伤,阳气有陨,适当地用些调养气血的中药。恢复身体,可防下次不易中暑。

有年夏天在乡下,有位年青人来看病,说前几天得了痧,挟痧后好了一些。这几天觉得不想吃东西,身体无力。其脉浮缓略大,右关显出中按滑动,整体脉象隐可见涩,浮而虚软。舌苔白中腻津少而粘,质淡白隐见灰暗。不多饮水。此阳虚暑湿。治当清透其表,振运中州,条达气机,化气渗湿。处方如下:

荆芥10克 紫苏10克 柴胡5克细辛3克 黄芪1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 苡米仁30克 白叩仁6克 竹叶10克连翅10克 葛根10克 参剂水煎服愈。

在炎热的天气下劳动,或从事其他活动。病人若得急痧,甚可昏厥不醒人事。古人称之“紧痧急病,霎时晕倒,半刻而死”。说明晕厥病之利害。这种晕厥或称暑厥,治疗要快不能拖延时间,慢则血脉凝结,阴阳易决。治之刻不容缓。

有一次夏天在公园,近中午时分阳光强烈。看一群人在照相,突然中有一位小姐倒下。同伴把她抬到树阴下,呼之,用手掐之没有反应。见他们掐病人手、人中穴。几分钟过去了患者一点反应都没有。围了一群人在看,我上前看他们治疗方法有误。若不迅速将其救起,时间长了有害生命。说;是否能让我试一下看,当时他们在用其方法抢救,不在意我的话。我又说;你们的做方有点不对。他们搞了一阵子也心急,中有人说让我试一下。其退下。此女脸色灰白很难看,嘴唇发紫。额上有汗出。手指撒开,逆冷。此是脱症,不是闭症。救法有异。此虚阳外泻,治当回阳救逆。不可用闭症手法重泻其阳。损其性命与旦夕。见此心生一治疗方法。急手指掐百会穴,手法由重变轻,后手掌心急按百会忽令气泻,左旋轻揉。又急抓起项后两大筋,及肩上两大筋,再人中,合谷,十宣。手法刚柔并进,一气呵成。只一分多钟,操作没完,患就喘气息,呼痛。随后手护人中说痛。即后正常。嘱其回家后吃点温阳和补气血的中药。其人不明阴阳,以闭症之法治之,重按人中,泻其阳气。好心误人不知错。很多书上都说人中可治昏迷,但没说治阴,还是治阳。此南北之不同,一般之人很难明白。厥之为病有阴有阳,若不能分辨,若有救起也是巧合,若有误之也不知其误。是故内经云;“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若遇暑厥昏迷大汗出之人,此阳气不固治疗当速。余在暑天治疗阳虚昏厥之人多例。此阳虚者偏多。气血不足者偏多。暑厥之人,治之标本兼顾,回阳气通闭厥,皆手法变化。阳气为人生生之本。不可不察。有一点想提醒一下。阳虚暑厥之人,不可立即与其冷饮,或置于极冷之地。皆使其阴血内凝,损伤其阳,害其性命。可饮姜红糖热汤,或辛温一类合生脉药物。热敷肚脐,回阳求逆。

再者暑天若饮食得当,对预防和治疗一些暑症都很有意义。在阳光下运动后汗出口渴,不要马上渴冷水或冷饮,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喝一点温水。若在野外喝山泉,人要稍有休息,含水漱几口后,再喝山泉,也不能身热急欲冷水洗身,此是老一辈人的说法,应该是有道理的。在食疗之前,还是从中医的角度谈一下,夏天人的生理特点。中医讲阴阳平衡,平衡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平衡是活动或变化着物质运动的基本特性,平衡对生命来说,是一种活动的平衡,动态变化中的平衡。夏天气温高,人要达到与外界平衡的目的,体内之阳气外泻,与之平衡,而阴气却伏于内。动则汗出,不动人体之水分也会蒸发。汗泻阳失,体内阳气相对不足,不足则阴气盛,阴盛则脾胃阳虚,运化能力不足,不足则胃之腐熟功能偏下,是故阴寒内生,胃口欠佳,易犯腹痛或泻利。人之生化之源不足,阳气耗失,阴血不生,人之身体疲软,精神皆不足。是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内经之说千百年来各有说法。以为夏日渴清凉饮料是养阳,以为用桂附一类辛温之药是养阳。诸多说法皆是有理。是欲参说透析内经之意,今不在此说。古人云;暑多伤阳。说的是人体在夏天与自然的平衡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怎样保存自身体力减少消耗,是人们要做的事情。如果胃口不好,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强健,人之体力从何而生。所以说根据体力消耗的多少,增加食量,保护肠胃的正常消化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在夏天适当地多喝水,在饮食方面合理的调整是十分关健的。按地方的夏天食品习惯,举例如下;

生姜、大蒜、花椒、胡椒、葱、辣椒、食醋等辛温之食品,佐于饮食中对开胃口和预防中暑都是有用的。但对于暑热之口渴,阴液损伤过多之人暂不能用以上食品。以上食品一般情况下,晚上最好不要吃或少用,夜阳入阴,与此反者伤肝肾之阴,虚火易上。夏天吃什么好,各家都有见解,余之说法谨供参考。

有些中药对增强人的体质,完善自我的调节功能,预防中暑或外感远期效果都是很好的。但此方有一点违背世人之常理,会提出反对的看法。但是此些方的指导思想,是出于黄帝内经,在实际运用中对人很有好处。今不想在这里罗列过多的理论,但人的思想没谈好很难接受。那么我只能这样的告诉,你们愿意就尝试一下,怕就没必要。方药如下;

1、生姜 红枣

2、生姜 红枣连子

3、生姜 红枣 桂枝 附子 甘草连子

4、生姜 红枣 桂枝 附子 黄芪当归 花椒 连子

5、生姜 红枣 桂枝 附子 黄芪党参 枸杞 丁香 连子

以上药之用量多少,可以每味几克,也有的可半斤或一斤。因人而异。服上列处方有一很关健,也要遵循最好不要违背,若要违背请不要服用。服上药的最好的时间是早上太阳上升的时候,中午也可,下午不好晚上不要服用。跟着太阳服药有强壮人身体的作用,违背了对人有害。(关于阳药服用的时候因人之阴阳变化不同,而用法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特别的时候夜至半夜也可服用。这方面的理论以后在其他地方再说)以上处方的思维运用,不是在做动物实验中得到的,是根据老一辈人的说法,和内经理论上的指导,重新再用一下古人方药。在自身和实际人的体验中而知道的效果。上列方药对那些经常容易中暑和感冒的体质较弱的人有很好的保健着用。对养颜也是有效果的。其合适南方人,合适人群中大多数人。对一些温病热病人暂不能用上列处方。上列方药是不是合适那种口不渴,舌质胖大之。而口干燥之人不合宜呢,经书说明;“口中干燥,腹中寒”如肝硬化腹水之人,用上方药消水保命效果很好。但药量多少现在很少人会敢用。何时切入也是关健。好象这里说的偏题,但说的是异病同治的,一些治病的道理,说的是古人“一”的思想。

再谈暑热之病,此病治疗不善,坏病甚多。病人常发热或高热数日不退。或汗大出或不出、或汗出热退,旋即又高热。午后至入夜热欲甚,只旦少慧。口渴,口唇干裂,小便汤热涩少。大便多闭结数日不下。甚则抽筋昏迷说糊话。治疗方法多以白虎汤变通。治疗高热一类的温病民间的中草药有很好的效果。以下就举实例说明一点:

198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有一位年青人来找我说他的哥哥,发高烧一个多星期,住在医院治疗高热不退。要求我去看一下。当时有点为难。但病人病急。治热如救火,刻不容缓。到那里病人挂瓶趟在床上,其唇干裂皮脱,舌白粗无津,质红而欲透。一手之脉洪大而数。口气粗热。问饮食如何,家人问答,遵院医生吩嘱,只吃一点有营养的流体食物,那些食物,如蛋汤、排骨汤类的物质。问;可有大便否,答已多日没拉了。问病人如果入院,家人说病人前几天说咽喉痛到医院看病,看了几天不见好就发高烧住院了。目前病人体温早上略底,下午后在40度上下。发热汗出,咽喉痛难于进食。肌肤热,神志还清。诊毕此暑热之病,乃阳明合少阴经症。治法加味白虎汤,方如下:

荆芥10克 知母10克 生石膏30克 竹叶10克 连翅10克 田基黄15克 蚤休10克 鱼腥草30克 山枝10克麦冬10克 花粉10克两剂水煎服(天亮之前服完)每剂水煮取汁两碗。分四次两小时内服完,另一剂煮汁两碗四小时内服完。饮食方面只能喝点稀粥,禁一切油腥生冷之物。(这禁忌对疾病的治疗很关健,但不知有没有科学道理)不要用冷水敷在头上。不用空调风扇。让其体温与自然和皆。

次日其弟回话说药后下半夜高烧就退了。早上医生测体温只有37,5温,医生觉的奇怪。早上拉了很多黑臭的大便。问医院的药要吃否,说可不吃。针还打不打,打也没什必要,你们自已看着办。昨晚的中药再吃一包。若下午没有发热病就好了。

又一日病人已没发烧了,问可以出院否可以。可是医院不让出,说其血化验出有伤寒杆菌,要将其隔离。病人和其家人与院方争论。医生说是为了病人的安全。病人气的很,趁医生不备自已跑会家。后处方调养身体一星期后上班了,过了很长时间病人一说到此事对医院都很气。我说没必要。他们也是尽责,只是各人的认识不同而已。但我不知现代化的医生怎样看病,那么注重看化验单,不知事实上情况的真伪。

关于高烧这个话体,治过多例住院治疗的或发热多日待查的病人。此不想多举,但有一点想说,有的住院病人高热数日查不出原因,要知时间就是生命。而一经用中草药辨证治疗高烧有的在几小时就退了。治疗高烧用药一定要有法可依,用药根据病情灵活多变,不能拘泥一法,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中医几千年的底韵,精彩的地方很多。只是近已落伍了。

关于现代化的空调已经很普及了,但是有时在治病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一,在阳光下,中暑、闭痧、昏厥之病人最好不要马上使用空调突然降温,这样有害人体。二,高热病人要注意用空调,外部突然降温,影响体内热量施放,对治疗高热不利。病极易反复,拖延时间。三,体虚之人用空调要特别注意,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身体调节一时跟不上,很容易出毛病。

现在我们来谈谈痧症是阴症还是阳痧,痧症阴偏多,挟痧、刮痧;辛温之药,皆皆为阳。而治暑热方法和治痧之法是有差别的。关于这方面的用药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用清暑益气汤治暑很好,有人却说用清暑益气汤反而暑热更甚,用白虎汤加生地、丹皮、麦冬、山枝、竹叶、黄苓有效。说法甚多不能例举,然其不论用何方治好了病都有道理,病治不好再好的方药也没用。这用药的过错是人的错,不是药的错,药好心为人类治病有什么过错,是人的智慧不高误派方药自造的后果,不醒已过,反说他非,你说生姜治暑可以不可以用,有时可用有时不可用,有时这阵子不能用,过阵子来治暑又很好。就象安宫牛黄丸是治温热重症,很贵重的中药,病若邪热在表急而用之亦有害于人,元气大虚之人用之,更是直追黄泉。这是很好很贵重的中药,用时不当效果相反。看古人书不知其底层意识,很容易纸上谈兵。所以在临床中要辨证明白。用方不会有误。阴阳之症常互相转化,用药是根据病之阴阳变化,而不断调整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也是中医的唯物主义观点。用动的眼光,活的眼光,看病的变化,看周围事物一切的变化,看自然的变化,看人的变化。阴阳是永远不停互相作用运动的,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发展而依存的矛盾,阴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宇宙的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一个平衡消失,新的平衡又开始,一个支点消失,新的支点又形成。一个旧的消失,一个新的开始。这是什么。这就是生命,这就是宇宙中万千物质多不可说的终始,这就是说了几千年的阴阳之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老茶馆 小儿推拿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