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皮肤科应用

2010-11-02 20:40 楼主
《伤寒论》经方药简效宏,历验不爽。笔者将其活用于皮肤疾患,若辨证准确,方证对应,常获佳效。

今举皮肤科案例数则,皆前医滥用寒凉、盲目“中西医结合”未效,经辨证纠偏得愈者。然此种凉药滥用及盲目“结合”之弊习,临床已司空见惯,不能不令人慨叹。

对滥用凉药现象,江西万友生老中医曾痛斥其害:“不少人以为流感是热性病,所以要用凉药治疗。初时还以辛凉为主,银翘、桑菊广为运用,后来渐至苦咸大寒(板蓝根等)。理由是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生长。至今国内感冒药市场为寒凉药占领。结果是,大量的可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一二剂治愈的风寒感冒患者,却随意用寒凉药,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酿成久咳不已,或低烧不退,或咽喉不利等后果。临床屡见不鲜,而医者,患者竟不知反省。”?现在临床常见到的是:一遇高热,静滴少不了清开灵、双黄连,谓能退烧;一见感冒,开方就是板蓝根、大青叶,谓能抗病毒;若是炎症,芩连、知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摇笔即来,谓能抗菌消炎。其结果,适得其反。于是不得不求助于西医西药,如清开灵加退热药、板蓝根加抗病毒药、芩连加抗菌药,习用既久,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并谓此乃“中西医结合”。而诸般疾病,小到头疼发热,大到急危重症,病病都需“中西医结合”——中药加西药!如此“结合”,尽失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抹杀中医临床之疗效,自甘中医从属地位。时至今日,中医临床水平日趋下降已经成为中医界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如此盲目的、泛滥的“中西医结合”有关!

1成人水痘高热案

李某,女,20岁。2006年1月13日晚初诊。发热4天,身起水疱2天来诊。外院诊断成人水痘,给予清开灵静滴及西药治疗未效。发热升至39.5℃,病情加重,由急诊转来诊治。现见:头面、躯干、四肢散发多量丘疹、水疱,部分结痂。精神差,疲乏困倦,时寒时热,汗出,头晕,咽痛咽干,口干苦,纳少,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予小柴胡汤加味(免煎颗粒,现换算成饮片剂量):柴胡24g,法夏12g,党参10g,大枣10g,生石膏60g,桔梗12g,炙甘草6g,生姜6g,1剂。嘱病人当即开水冲服,门诊留观。1h后再诊,发热减退,测T38.6℃,患者自觉精神好转,头晕、咽干咽痛稍减。继予前方1剂,嘱次日煎服。

次日再诊,发热已退,测T36.7℃,诸症均减。前方略作调整,再服4剂而愈。

按本案初起寒热,病在表,而用寒凉清里之清开灵, 即属误用!据笔者临床观察,成人水痘初起类似感冒症状,伴见丘疹、水疱。经中、西医不恰当治疗后多转为少阳小柴胡汤方证。症见时寒热(时有体温39℃以上之高热),口咽干或苦,咽痛,乏力、纳差,脉弦等症,此典型少阳小柴胡汤证也,以小柴胡汤即可应手起效。亦有呈三阳合病者,病由太阳未罢入少阳,又兼阳明之热,可见恶风(或寒)、项强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等。三阳合病,治在少阳,而忌汗、吐、下诸法,仍以小柴胡汤取效。临床可略作加减,如项强痛加葛根、口渴烦躁加生石膏、咽痛甚加桔梗、咳嗽咯痰加瓜蒌、杏仁、橘红等。切忌大队苦寒清热解毒之板蓝根、大青叶、芩连诸药,虽谓能抗病毒,实则中药西用,于事无补。

另,中药免煎颗粒剂省却煎煮过程,即冲即服,对于部分急重病人,既能保留中医辨证开方优势,又能较快速地给药,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中药剂型,值得推广。

2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陆某,男,70岁。带状疱疹疼痛于2005年9月5日来诊。有高血压、肺心病史。2个月前因肺心病发作入院抢救,住院期间突起左腰腹部大片水疱,痛如火燎。经中西医等多方治疗1个月余,疼痛仍异常剧烈,日夜发作。痛甚时折腰缩腿、以头撞墙亦不可忍。虽曲马多等多种止痛药亦难求得数小时之舒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剧烈如此,实属罕见。症见疲倦乏力,面色晦黯无华,气促,时心慌。怕热,喜吹风扇及空调,尤喜冷风直吹痛处方觉稍舒适。口干多饮,喜冷饮,汗出多如水,夜尿多,3~4次/晚,大便干结,需用手挖始通,胃纳少。查:左腹至后腰部呈带状黯红色斑及痂皮,有两处浅在溃疡约半个手掌大。舌质淡黯,苔中灰黑而润。切其脉,弦劲搏指而数,左脉稍细。邪郁肝脉,肝脉急而不得疏泄,故肝经循行处疼痛而作。予芍药甘草汤合瓜红草方加味:白芍60g,甘草15g,全瓜蒌40g,红花7g,桔梗20g,3剂。外用制马钱子5g,甘草5g,以醋浸泡2h后外搽。溃疡处以消炎油纱换药。?

药后疼痛略有松动,汗出多明显减少,时心慌、气促,小便多,大便仍结。前方再合麻子仁丸加减,大便已通畅。疼痛略缓仍剧烈异常,发作时疼痛难忍欲死。余症同前。细察其舌脉,思量再三,断定此乃真寒假热证也。虽汗出、口干喜冷饮,喜吹冷风,脉弦数似属实热之象;然淡黯之舌,苔白中灰黑,满口津液而润,则非实热得以解释,必是其内阳虚真寒之象。且观其面,晦暗无华;见其形,动则喘促;察其汗液,清稀如水;检视前医处方,皆板蓝根、蒲公英、紫草等寒凉之药,但了无寸功。故阳虚真寒证明矣!遂处方以大剂芍药甘草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医旨绪余》治胁痛方)合大剂四逆汤:芍药60g,甘草20g,全瓜蒌40g,苍术15g,茯苓15g,熟附子(先煎)30g,2剂。疼痛范围明显缩小,后腰疼痛缓,腹部仍甚,前方加台乌30g,干姜15g,2剂。

病情反复,疼痛又剧烈,但自服此方后精神日渐转佳,不再气促、心慌,食纳增,二便正常,汗已收,渴饮减,且不再怕热吹风扇,唯疼痛难解。此病重药轻,非重剂不能见功。故前方重其剂:芍药60g,甘草30g,全瓜蒌40g,苍术15g,茯苓15g,熟附子(先煎以不麻舌为度)60g,干姜30g,台乌60g,桃仁10g。

其后上方连续服用20余天。至2005年10月12日,疼痛基本消失,偶有针刺样皮肤痛,时阵发瘙痒,外搽药马钱子、甘草醋剂能止。精神佳,无气促、心慌,血压稳定在120~135/75~85mmHg(未再服降压药)。食纳好,二便通畅,淡黯之舌略现红润,苔白而润,脉弦而和缓。继续服药巩固。

按带状疱疹之疾多谓肝经湿热或肝经火毒为患,常以寒凉之龙胆泻肝汤诸方清泄肝经湿热郁火,后期又多谓气滞血瘀,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然人之体有老幼强弱,病之势有寒热虚实,只持一端,守其常,不知其变,往往贲事。本案患者因肺心病抢救期间发作带状疱疹,即使水疱累累,痛如火燎,亦不可不顾及正虚而滥用寒凉;况且本案表现真寒假热之象,更显扑朔迷离,临证尤须详加诊察,细心辨证。后以大剂四逆汤而起阴寒沉痼,终使顽痛得减,病势得转,且心慌、气促等高血压、肺心病诸症亦一并消失,实“治病求于本”之必然结果。

3慢性荨麻疹案

欧某,女,52岁。慢性荨麻疹反复2月于2006年1月20日来诊。前医先后予开瑞坦、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西药及中药汤剂治疗,控制不佳。至1月19日,风团发至遍身,瘙痒剧烈。急来我院急诊,给予地塞米松针、清开灵针静滴及苯海拉明、维丁胶性钙等抗过敏治疗。当晚风团瘙痒稍缓,但次日又甚,遍身红色大小不一风团,风团起时皮肤灼热而痒。然仔细询问,得知其素来怕冷,每至经期则发背冷,苦无良法可除。察其面色倦怠无华,颜面轻度浮肿,疲劳感甚,手足冷,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稍数。此非热证,乃阳虚里寒,内有水饮之证。清开灵一类寒凉药物焉能中的?为疏真武汤加干姜4剂:白术10g,熟附子5g,茯苓15g,白芍10g,干姜5g,生姜2片。

药后风团瘙痒全消,且怕冷疲劳诸症明显减轻。守方继服9剂巩固。3月1日以它症来诊时,风团一直未发,且精神焕发,面部光泽许多。

按荨麻疹医者多从热论治,多用凉药。究其所因,皮肤鲜红色风团,扪之灼热,瘙痒剧烈,痒甚则心烦,见症多呈热象,所以用凉药居多,或清热、或凉血。但并非所有荨麻疹均属热证,其寒证者常居十之二三,麻黄桂枝四逆剂亦有适用之机。若不详察寒热虚实,滥用凉药,即使加上抗过敏西药,甚或激素,亦只能取效一时。本案长期怕冷,经期背冷甚,疲劳倦怠,面色无华而浮肿,阳虚内饮之象十分明显,仍用清开灵等凉药,此医者之过。

4慢性丹毒案

程某,男,84岁。初诊2005年10月18日。左小腿慢性丹毒反复发作1年。前医予中药清热解毒利湿,西药抗菌消炎治疗后,有所改善,但一直未得痊愈,遂间断给予静滴青霉素针。现局部仍肿胀疼痛,皮肤呈黯红色,压痛。平素怕冷,稍汗出,口略干而喜温饮,二便可,舌黯苔白厚脉沉细。为疏肾气丸加味:山萸肉12g,丹皮7g,熟地20g。怀山药15g,茯苓10g,泽泻10g,桂枝5g,熟附子3g,牛膝10g,7剂。药后肿胀疼痛明显好转。患者十分高兴,谓服此方最为舒服有效。继守前方7剂而愈。2006年3月以他病来诊,未见再发。

按年届高龄、明显肾气不足,不曾考虑;脉症昭然,稍加诊察可得,仿佛未见。处方仍守清热解毒一法,实胶柱鼓瑟,不知变通,导致病情迁延不得愈。一遇炎症就是清热解毒,此种流弊由来已久,渐成痼疾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从“误汗”看《伤寒论》中的药物警戒观念 老茶馆 《伤寒论》寒温并用方药的临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