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看医生

2009-01-12 20:54 楼主
聪明看医生的12诀窍
2009年01月07日 08:50:16 来源:每日新报





俗话说,医院的门多。

47岁的张女士十分生气地向记者诉说了她在一家知名大医院就诊的经历,多次的“折腾”让她苦不堪言。她说自己的主要症状是烦躁、头昏,于是先被叫到糖尿病专科,去了后医生又让看妇科,但是妇科医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更年期问题,可到了更年期专科门诊,医生又让她去看神
经科,到了神经科一看,这里还分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就这样,她在医院5层楼上下跑了大半天,先后见了5名医生才搞定。最后医生给开了张脑电图的检查单,改天还得来做检查……

“生病了,我该去看哪一科?”这是聪明就医的第一步。然而,记者在某医院门诊对30多位患者进行的随机调查表明:大多数患者认为,走进医院有时就像走进了“迷宫”,尤其是在那些分科较细、部门较多的大医院,更是有种被“搞晕”的感觉。

所以在去医院以前,我们应该做一点准备工作,学习一些看病的窍门,让我们去医院看病不再那么痛苦。

1.有备就诊,提高效率

a.就诊时一定要准备好以往曾经做过的检查报告及病史资料。

最好能按时间顺序排列,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您的病情,也可避免重复检查。

b.就诊前想好与医生沟通过程中,需得到哪些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信息。必要时可事先列一张问题清单,避免因匆忙而忘了该问什么,引起重复就诊。

c.假如您经济条件不宽裕,不想支付太多的医疗开支,不妨直接告诉医生,让医生开疗效相近、价格低廉的或医保可用的药物。

2.分门别类找医院

一般来说,三级医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医院)因运行成本等原因,其门诊、手术和住院收费标准远高于一、二级医院。另外,按医保试行办法规定,医院等级越低,统筹金的起付标准越低,统筹金中个人支付的比例也越低。而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肺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在一般的中小医院都能治,而且治疗方法大同小异。一些小手术也可以选择在医院设备和技术水平完全够格的二级医院进行。

大医院就诊,病人意见最大的是“四长一短”:挂号、候诊、检查、取药排队时间长,与医生交流时间短,这个现象的根源是很多人都往大医院挤。大医院的特点是分科细、专家多,检查手段齐全、高端,但是分科太细的弊病是不太全面。小医院的医生管得宽,什么病都看,往往经验更丰富,遇到复杂的疾病,需要转科,他们比百姓知道得更多而且准确,有他们提供指导,患者会少走弯路。

3.先去分诊台问问再挂号

医院的分诊台多是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他们对医院熟悉,了解科室和专家情况,会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告诉患者应去哪个科室看病,正确的就诊程序,还可能推荐合适的医生。

4.信任医生,拉近关系

医生想把病人的病看好的心情与病人想看好自己的病的心情是一样的,没有医生不愿意给患者看好病。

医生与患者有同样的情感需要,同样需要理解、鼓励、信任和尊重。

医生每天接待众多病人,每天重复聆听着相差无几的话,你可以说一些大多数人不会说的话,比如旁敲侧击地进行一些赞美等。
5.和医生交流抓重点

看病的第一步是问诊。最好先把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位置在哪里告诉医生,然后医生的提问才会有针对性。医生的提问一般比较简单,如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有发热吗?肚子疼吗?咳嗽吗?等等,回答起来不会很难。如果医生问得比较多,说明医生关注你的病情,不要不耐烦。

6.病历要集中使用

病历是患病过程的详细记录,所以每次看病时最好都带着病历本。现在天津各医院病历是通用的,不管什么医院什么科都要使用同一本病历,在使用新病历的时候请把旧病历也带着,装订在一起,有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

7.检查报告按顺序贴

去医院看病,几乎每次都会做一些检查,这些检查报告最好能按照时间顺序粘贴在病历后面,医生在看病的时候就能够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明确诊断。

8.慢性病人不要空腹去医院

血液的生化检查需要空腹,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不吃饭就去看病,药也不敢吃。

事实上多数检查并不需要空腹。所以如果预计需要候诊的时间比较长,最好不要空腹就医,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和平时一样服药,以免造成人为的血压和血糖波动,引起危险。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1-12 21:08 2楼
写的很好,但是还是偏于“蹈虚”了。
强烈建议看看下面这一本书,真的非常好。我自己买了一本看看,写得极为恳切而且实用。如果你不信医院,不用看他的书,如果你不得不跑医院,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我这不是广告,全是真心话——我自己是医生,我能够分辨真伪。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398076

这是有个人写的评论:
市面上不缺健康书,但像《看病的方法》这样的书不多,它细致入微,因为是医生写的,所以它对病人的困惑和心理拿捏得非常准确、到位;而我们看完之后,也知道该如何跟医生打交道,让他高高兴兴、尽心地为你诊断、开方。
它的细致之处还在于,即使是体检,它也能教我们两招,避免尴尬。比如,女士体检的时候要穿上下两截的衣服,穿裙子的话,医生给你做B超,就得哗一下把裙子撩上来,那岂不是暴露无遗,尴尬无比,让人汗颜啊。。读《看病的方法》可以避免低级错误,学着做个聪明病人。
特别喜欢里面的一个小故事,是那种善意但是又一针见血的噱头。
医生打猎:
A医生:
“那天上飞的是什么鸟?麻雀?雉鸡?猫头鹰?”用望远镜一看,“啊,原来是鹦鹉!”砰!把鸟打下来。
这个人是“内科医生”,内科医生谨慎保守,看对了才出招。
B医生:
砰!把鸟打下来,走近一看:“喔,原来是鹦鹉!”
这个人是“外科医生”,外科医生积极进取,很多疾病要打开(开刀)后才知道怎么回事。
C医生:
砰!把鸟打下来,就走了,管他什么鸟!
这个人是“社区医生”。社区医生在基层单位没有精密仪器及各科医生会诊的支援,要凭经验及智慧立即处理各式各样的复杂的问题。
2009-01-12 21:25 3楼
其实最关键的是做病人不能做得太糊涂,都21世纪,加强自己的医疗保健知识才是最关键的。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其实不无道理。
2009-01-21 10:53 4楼
回复 2# gqdxk 的帖子

呵呵,版主真幽默,还很尖锐!
2009-01-21 10:57 5楼
回复 2# gqdxk 的帖子

请问斑斑那个网址怎么上去的并且能打开进入?谢谢!
2009-01-21 20:33 6楼
认识一个医生朋友不就得了,医生朋友把关,少花冤枉的检查费和高药费!
⬅ 五苓散和真武汤在临床应用时如何区分其适应证? 老茶馆 地震时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