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医理是根本 中医学术 医理探讨

2010-12-05 14:14 楼主
医理是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方法,是指导治疗过程中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

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中医,属祖国医学;西医是现代医学;无论哪类医学都应该符合医理,这样才能称为系统医学。中西医争论在我国尤为激烈,争论焦点各不相同,至今也没有平衡争论的标准,为此在中国医学近代史上引起震动。其因主要是时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不排除一孔之见的学者相互排斥或保守不前的方式方法及认识。

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的学科。生命生存基本条件就是依赖自然界,无论中医理论的天、地、人、阴阳学说,还是现代医学细胞结构的人体生物钟、都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违背自然规律,在这点上是无可争议的。所以评价医学的科学标准应该符合人体生命与自然规律相结合,这样医学理论才能符合研究人体生命医学的原理。

一. 医学研究人体生命的学科和方法非常广泛,基本都不能脱离自然,医学目的是为了人类生命自然生存中保持有限健康,更好适应自然,并对人体生理病理系统分析研究。中医理论系统是祖国文化精髓,它广泛内容包括自然生命、空间时间、有形无形的经纬内外、上下众多范畴,因为历史、地域、文字、文化差异出现学派门系,很难统一认识;在医学史记也有缺少和不全;很难在记载中看到完整先秦系统理论;但在秦后汉唐医学史中,可以清楚找到古医学理论灵魂;可以说“一切的发展都是以生命为中心”所以星相系,易玄系,符道系,,,,都是研究人体生命相关问题;在理论内容都用自然现象或事物来说明和证实自己派系可信度。也是这些派系理论才能完成《皇帝内经》理论性巨作,几乎中国五千年文化大都是以自然生命为研究中心的,无论有形无形都不违背自然与生命内涵,相反又是生命需要推动文化发展。现在我们掌握祖国医学只是以人体生理疾病范围内的理论、是简单直观有形的自然形成方法。完整的祖国医学理论几乎很难看到和掌握,所以显得支离破碎。就《皇帝内经》而言,文字及文化语言的变化更不易被理解和掌握,现有简单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系统,很难说明生理病理本质。如其当今中医教材内容把重要的医学灵魂“易玄系统”全部放弃和废除,缺少打开时间空间的生命钥匙。这样给祖国医学紧密环节链断开,形成距离和空间。不能构成完整科学理论。都知道《皇帝内经》是祖国医学经典,看过本书的中医有多少?看懂本经典的又有多少?能熟练掌握的几乎无几人。此书之所以著成传世就是让所有学习医学的人必修课程。如果读懂此书后在学习中医或西医就不会出现认识上的对立和排斥。如果说中医理论是方向,西医就是方法和过程;相反如果西医是方向,中医理论就是现象及结果。中医是无形和无限;西医是有形和局限;西医是科学,中医就是自然科学现象;西医是形中医就是影。

现在医学中西医两派系中都有先西后中,或先中后西过度现象。这也是理论互补和认识提高,有这样认识的医生一般都能在临床中有一飞跃。所以说中西派系争论是人类医学发展过程中阶段性必然趋势。

二. 有人说中医是系统医学,这样说法本身就把自己推向医学边缘;中医本质就是自然科学,但在理论上是以自然现象而表现的。这个过程和方法都不能违背自然,在理论和治疗过程和方法上都不能脱离自然规律。这样才是祖国中医学的本质。中医理论首先就用科学观点明确提出人体有限生命的客观规律,并且在不同生长阶段而反映出来的身体现象;就这些有限生命的现象表现方面提出理论和治疗方法及医疗保健。正是以这个自然现象为中心构成中医理论。“易象学,命理学”是认识生命与自然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它把生,老,病,亡与无限空间(天)、规范到有限(地)、时间(人)圈的轨道上,按无形的时空运动规律结合数学方法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生命生长过程中的一般(自然)规律,和有限(方向、位置)时间(数)内的变动规律;集合当时(时数)不确定内容(范围),有序结合到有限范围内,来概括有差异的生命现象及一般规律。

“易象学”是古人依据自然现象观察总结的自然规律,邵雍《皇极经世》说的最清楚。他把自然现象和物质生命的变化过程用时间数术方法阐述。“易象”是自然界现象,包涵范围广泛,自然当中的一切有生命现象的事物都在其中。以古人切脉取象,先辩阴阳,男左女右也是阴阳在自然运动过程中存在的“方向理论”。寸关尺是脉位与卦爻对应的方法。有人经常提出,中医的切脉(挠动脉)是不是一根血管,是为什么有寸关尺位置区别,这个简单问题,现在中医都不能回答清楚,因为现在老师只知道或告诉一般脉的八纲和位数形态的区别,不知道寸关尺是对应八卦中三爻位置的,中医灵魂都放弃了,切脉已经名存实亡了。望,闻,问是辅助切脉辨别方法;现在几乎都拿它做观察患者主要依据,所以切脉断人生死就和现在医学的生命体征没有区别了。

中医在常用数字中有5、12、60、10、6;都有广泛内涵。这些数又是自然过程中的代表,有自然伸缩性,灵活性和广泛性,大可代表自然天地,方位,小可表示五脏六腑;古人是用简单朴素和引申意识来解释人体生命与自然关系。无论是12月对12经;360日对360穴;5*12=60=10*6都有左右阴阳广泛意义。

现在科学解释人体经络物质方法在理解上就存在误差。没有研究和掌握经脉产生的过程就盲目扑风捉影最后只能是海底捞月;如果读通古人医学经典学者决不能这样愚昧,只有那些形而上学之人才能这样做。现象和实质有一定距离,用科学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是存在的。祖国医学理论是自然现象的缩影,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自然现象解释的方法很多,古人用阴阳爻图阐述自己观点,医学,命理都在延这个途径发展及延伸。最后还是“生于自然止于自然”,无论什么方法手段都是过程,最后结果都是相同的自然结果。


三.中药是在自然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物质。这也是自然环境条件下导致的必然结果。古人靠感官了解认识物质过程归纳出理论特点,集合自然与人体现象运用到治疗中,“神农尝百草”是典型实践过程的记录。

药物的四气就是物质本身自然现象,五味是人体生理感官认识,是人通过感官了解自然物质,并且利用物质属性调整人体偏差。方法虽然粗略简单,也不违背自然科学的逻辑;所以治疗理论中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自然平衡****;同时对物质属性,产地,类别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如根,茎,叶,上,中,下,沉,浮,都是自然产生的区别;在这种笼统纲领分类中,经过实践经验总结出来,自然现象反映方法针对运用。《神农本草》360味,是代表性的化分,内涵有一年360日范围内的广泛动,植,矿等等。

药物炮制过程是为了调整自然属性,降低毒副作用,或提高准确性,为了更好适宜病人身体,但其药物本身属性不能改变。民间偏方,验方也是在自然生活过程中掌握产生的,但都不能违背自然,符合医理,这样才能称得上方药。药方符合医理是在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是偏方,验方那样简单,不明白医理只知道药药物属性是不够的,所以祖国医学把辨证理论思想放到重要位置,辨证方法还是自然现象所反映的阴阳为基础理论。

总的来说祖国医学是在自然现象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理论,它符合自然规律,其理论内容广泛,难免有不符合科学定义的瑕疵,但它符合自然科学和辨证方法。不能用科学定义狭隘评价传统医学,应该用科学思想理解认识祖国医学,科学本身就是认识过程,它也随时代发展进步提高,有很多物质现象还没有被认识,所以科学讨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否定事物现象的必然结果,祖国医学就是依据这个结果构建的基础理论。科学没有半虚伪,但科学理论有不同方法解释,就现代医学观点对生命的生理过程也是不断理论更新。科学理论也需要认识过程,这才能符合自然规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手阳明大肠经的代表穴位——合谷 老茶馆 中医"中"的意义 中医学术 医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