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论升降

2009-02-03 11:34 楼主
缪希雍论升降

邢斌

缪希雍临证特重升降。《神农本草经疏》的《续序例下》中罗列了各种证候或症候的病机与用药忌宜,言宜升、宜降,或忌升、忌降者,几乎触目即是。同时,他在《续序例上》中撰《论制方和剂治疗大法》,说:“升降者,病机之要最也”,撰《十剂补遗》,认为十剂之外,“当增入升降二剂,升降者,治法之大机也”。于此可见升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对病之宜升者,仲淳多宗东垣之说。如饮食劳倦,则阳气下陷,宜升阳益气;泻利不止,宜升阳益胃;郁火内伏,宜升阳散火;因湿洞泄,宜升阳除湿,此皆效法东垣之学验也。至如滞下不休,仲淳认为宜升阳解毒。《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治痢方药中广用升麻,治噤口痢则几乎必用之。为何仲淳如此喜用升麻?答案在《神农本草经疏》升麻条“主治参互”中,仲淳推重升麻为“治一切滞下要药”。《本经》论升麻突出其解毒之功,东垣论升麻则申明其升阳之用。我看仲淳是兼采两说,并发挥于痢疾的治疗中了。仲淳又论“肝木郁于地中”之“少腹作胀作痛”,“宜升阳调气”。《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载包海亭夫人患腹痛连少腹上支心,两寸关俱伏,两尺实大,按之愈甚,病起之暴怒,仲淳投川芎、柴胡、升麻,咽下,嗳气数十声,病立已,已而作喘,仲淳以为是升之太骤,与四磨汤而平。看来,升阳调气法确有效验。妇人少腹胀痛而查无原因者,临床并不鲜见,仲淳法值得试验。

对病之宜降者,仲淳自出机杼,特别是在用药上有其独特的体悟。他认为,“阴虚则水不足以制火,火空则发而炎上”,症见咳嗽、多痰、吐血、鼻衄、齿衄、头痛、齿痛、眼痛、眩晕、眼花、恶心、呕吐、口苦、舌干、不眠、寒热、骨蒸,“是为上盛下虚之候”,“宜用苏子、枇杷叶、麦门冬、白芍药、五味子之属以降气,气降则火自降,而气自归元”。同时又益以添水添精之药以救本,则诸症自瘳。当然,病之宜降者,还远不止此,降或降气也不一定意味着降火。在《神农本草经疏·续序例下》中还罗列了不少宜降气的证候或症候。如痰之由于风寒者,宜降气、辛散,并不需降火;头痛夹痰者,宜豁痰降气、辛燥之品,也不用降火。这样看待病之宜降者方才全面。但在《论制方和剂治疗大法》一文中仅言及阴虚火炎、上盛下虚证候,且强调“气降则火自降”,只能说这是仲淳独特之经验,故突出一点而不及其余。仲淳之法独具一格,特别是苏子一药用之降气几乎方方必用,本该大书特书,但《神农本草经疏》中着墨实在不多,仅言“善降气”而已,令后学难明精义,岂不可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2-03 12:12 2楼
先生可谓是善读书者,值得学习
2009-02-03 12:55 3楼
好帖,望先生多多关注本论坛。
2009-02-03 22:00 4楼
向刑斌先生问好。
学习先生的新作。
2009-02-04 10:34 5楼
谢谢各位,此文是近时的一篇读书笔记。
⬅ 手指麻木自治经过 老茶馆 味姜辛的组合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