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莱菔子(附:莱菔英,地枯萝)

2011-09-19 08:03 12楼
莱菔子

【英文名】SEMEN RAPHANI

【别名】萝卜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mm,宽2~3m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无臭,味淡、微苦辛。

【鉴别】
(1) 取本品粉末少量,置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 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 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 5%盐酸溶液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
(2) 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 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1~2滴使溶解,加[鉴别](1)项下剩余的滤液1~2滴,即显紫红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用乙醚10ml洗涤后挥干,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莱菔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0:2: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1%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用时捣碎。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2012-02-01 23:52 13楼
莱菔子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 Raphanus sativus L. 的成熟种子。亦名萝卜子(《日华子本草》)。味辛、甘,性平。入肺、胃经。功能:下气定喘、消食化痰。主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有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Erucic acid)、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Glycerol sinapate)。尚含莱菔素(Raphanin)。分离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
1. 对胃肠运动的作用实验表明:莱菔子生品,和经炒、炙的炮制品能使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增高,但对离体兔肠的紧张性无明显影响;三种制品均能对抗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莱菔子生品能使豚鼠胃肌条紧张性降低,炒莱菔子和炙莱菔子则使其紧张性先升高后降低。三种制品均能使胃肌条的收缩幅度增高;使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收缩幅度增高。炒莱菔子对小鼠小肠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三种制剂对小鼠胃排空均有抑制作用。
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莱菔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莱菔子含抗菌物质,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亦能抑制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莱菔素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以DNA病毒较RNA病毒为敏感。
3. 降压作用莱菔子水-醇提取液给猫和犬静脉注射,有非常明显的降压作用;浸膏给兔灌胃和肾型高血压大鼠灌胃,亦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有报告认为,莱菔子的降压作用与交感神经无关,大量阿托品或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不能阻断莱菔子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M-胆碱反应关系不大;普鲁卡因可减弱莱菔子的降压幅度,提示血管内感受器可能与莱菔子的药理作用有关。实验证明:莱菔子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增加狗肢体血流量,说明其有扩张血管作用;椎动脉给药对兔、猫有降压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该药除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而引起降压外,并能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降压作用。亦有实验表明:莱菔子注射液对兔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体动脉压有明显降低作用;增大莱菔子剂量,可使其降肺、体动脉压强度加大,与酚妥拉明相比,莱菔子能明显延长降压时间。
4. 其他作用大鼠长期饲喂莱菔子提取物,能干扰其甲状腺素的合成。莱菔子水提取液给大鼠腹腔注射,对巴豆油性肉芽肿的炎性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抗渗作用较弱。由莱菔子中分离提出的β-谷甾醇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为莱菔子治疗气管炎提供了理论根据;该成分尚能治疗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提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高血压病莱菔子片(每片含生药5g),每次5片,日服2~3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患者70例,显效31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在降压幅度和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利血平治疗组。〔中医杂志1980;(4):12〕
2. 治疗癫狂症生莱菔子、生大黄各30g,芒硝24g(冲服),白芥子9g。治疗7例,疗效卓著。〔中药通报1988;13(12):51〕
3. 治疗肠梗阻莱菔子24~30g,大黄10~15g,芒硝(后下)10~15g ,蜂蜜60~120g。先取水500ml,煮莱菔子、大黄,煎取250ml。另煮蜂蜜至沸入芒硝,煎熬20分钟,与前药汁混合,候凉1次顿服。亦可少量多次,频频饮用。服药后肠鸣逐渐恢复和增强,约3~4小时后开始排便,可连续达5~6次。
若不排便时,可再进1剂,至排便为止。治疗7例(术后黏连2例,蛔虫团引起1例,燥屎引起4例),2例治疗1次即愈,余5例治疗3~13天痊愈。〔中医杂志1966;(4):22〕
4. 治疗老年性便秘莱菔子(文火炒煮)30~40g,温开水送服,2~3次/日。治疗老年性便秘32例,总有效率90.6%。〔重庆医药1986;15(6):
46〕
5. 治疗崩漏莱菔子120~150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1~2剂。治疗11例,治愈7例,显效3例,无效1例。〔中医药学报1987;(2):封四〕
6. 治疗小儿口疮莱菔子(炒至微黄)、白芥子、地肤子各10g,研细,放入煮沸的食醋中(冷却倒入药末),调成膏状,贴于两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治疗43例,敷药3~5次痊愈者38例。〔湖北中医杂志1984;(2):14〕
方剂选用:
1. 治疗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食医心镜》)
2. 治疗一切食积: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丹溪心法》保和丸)
3. 治疗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4. 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5. 治疗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乳香汤服半钱。(《仁斋直指方》)
6. 治疗牙痛: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之。(《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莱菔子配伍人参 莱菔子下气消食;人参补气健脾。二者伍用,共奏补气健脾、下气消食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之乏力纳呆、脘腹胀满等。
【注意事项】
宜忌:气虚者慎服。
毒副作用:莱菔子水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7.4±3.7g/kg。莱菔子浸膏给小鼠灌胃、水-醇提取物给小鼠静脉注射,其耐受量分别为161g/kg和50g/kg(均为生药量)。
莱菔子浸膏不同剂量(100g/kg/d、200g/kg/d、400g/kg/d)给大鼠灌胃,连续3周,对胃肠道黏膜无损害,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影响,对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等亦无明显影响。
但有报告指出,莱菔子对小鼠和离体蛙心有轻微毒性。
【医家论药】
“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本草纲目》)
“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正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医学衷中参西录》)
⬅ L 荔枝核 老茶馆 X 香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