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垣医案》痘

2011-01-15 19:55 楼主
郑氏子,四岁患痘,稠密烦躁,医者星罗,皆以为热盛不退,形枯色紫,顶有焦势,症逆,必不可为,将辞去。
予至,细观之,见两太阳圆净,神气苍浓,谓当急为凉血解毒。用赤芍药、生地黄各三钱,紫草二钱,连翘、黄芩、贝母、山楂、木通各一钱,蝉蜕、甘草各五分,药成剂,而众止之曰∶麻要清凉痘要温,故《博爱心鉴》以保元汤①为良,吾侪将剂而进之,乃公独主寒凉,保元之谓何?予曰∶用药贵对症,保元汤良矣,必血活热清而后可用。今血热毒盛而用温剂,是火炽添油也。众曰∶若虑毒未解,吾苕酵法甚佳,用桑虫②、鸡冠血调酒服之,痘即立起。而慎氏、王氏、茅氏,皆苕上专门名家,亦以为言。予曰∶此法亦可用于清解之后。经曰∶诸痛疮疡,皆属心火。火未退而用,是以毒攻毒,其势愈炽。予故欲先清解,而后保元也。惟楚铜壁山人黄桂峰者,治痘高手也。独语郑公曰;孙公之剂,实与症对,众论皆胶固不达变者,第恐清解之剂,用迟一日尔。试煎服之,以观其后。郑公命仆速煎,众犹持议曰∶如必服此剂,亦当拣去贝母、山楂。郑公听其减去。至夜予始闻,随语桂峰曰∶减去二味,恐七八日后不能无它症。桂峰曰∶何以故?予曰∶此痘内伤外感俱未清楚,今带热而出,故其腹犹膨胀,去贝母,恐抢喉;去山楂,恐泄泻,七八日痘毒出尽,腹内空虚,变从虚出,诸君素以痘专科,何不虑及此。其夜服药后,即嗒然而睡,天明痘色明润,焦顶尽退,血亦渐活,惟呕哕抢喉。众又以昨日之剂太寒所致。予曰∶此火毒未尽彻也,宜进竹茹汤③。而慎云峰怫然早∶吾家世世业痘,年亦七十有五,曾未见治痘用竹茹者。春寰公令弟乐津公,捡痘疹全书用竹茹者以正,慎语塞,悻然而去。药进而哕止。至八日,果泄泻、发痒。予以保元汤加白术以治泻,大加何首乌以止痒,一帖而痒止。
至十四日,天庭两颧皆回浆作靥,惟两颐浆未回,泄泻不止。予因偶出北门,半日归,见其口开项软,手足痘气尽瘪,复又作胀,已成内攻。举家啼泣,予亦茫然,不遑为计,叹息出门。乐津公把而送之,少间揖别,而闻衣间痘臭,语乐津公曰∶公闻臭乎?曰∶闻。予曰∶似有生意,亟还起之。予思两颐乃肾经部位,独不回浆者,肾元虚也。峻补肾元,庶可使活。先以紫河车一钱,用洒浆调服,固其元气,服后即睡。继以人参一两,黄、菟丝子各三钱,作大剂服之,一日夜服人参一两八钱。黄桂峰是夜自松江还,时已四鼓,亟叩门而入,郑语之变,且告之服药。黄曰∶俟吾看作何状。见其结靥之下,腹灌一钱黄浆,赠痘尽起。桂峰曰∶万全矣!非孙公不能起此病。桂峰由此益昵予,出必联舟,归则同榻,相印正者三年。郑公感予而作序以赠,亲书孙宪副公册后,识不忘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15 19:55 2楼
①保元汤
【组成】人参3克 黄芪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
【主治】痘疮气虚顶陷者

②桑虫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纲目: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似蚕而在树上食叶者为ZHU;似ZHU而小,行则首尾相就屈而后伸者为尺蠖;似尺蠖而青小者,为螟蛉。三虫皆不能穴本,至夏惧羽化为蛾,惟穴木之蠹,宜入药用。各木性味,良毒不同,而蠹亦随所居所食而异,未可一概用也。古方用蠹,多取桑、柳、构木者,亦各有义焉。
2.本经逢原:桑蠹虫,色白带黄,而腹中无秽,挼之无水者为真。若头硬而腹中不净者,即杂树

[英文名]Larva of Long-horned beetle

[别名]蝤蛴、蝎、桑蠹、桑蝎、桑虫、蛀虫、桑蚕、铁炮虫、老母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天牛科动物桑天牛或者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or2.Apriona germari
采收和储藏:冬季于桑、柳、柑 橘等树干中捕取,用酒醉死,晒干或者烘干。

[原形态]
1.星天牛,全体黑色,有金属光泽。具有小白斑点。触角第3-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另有瘤状突起,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排成不整洁的5横行。
2.桑天牛,体黑色,全身密被绒毛。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3节,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额狭,复眼下叶大而横阔。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中心具细尖刺突,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鞘翅中缝、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足细长,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内侧有纵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活动于苹果、梨、樱桃、花红、柳、白杨、桑及榆树四周。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呈长筒状而略扁,乳白色或者淡黄色。嘴部颜色较深,黄褐色至黑褐色。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虫体外表常较粗糙,折断面为黄白色。

[炮制]拣净杂质,和糯米人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贮存干燥处。

[性味]味苦;性温;有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止血;解毒。主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晴;痘疮毒盛不起;痈疽脓成难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者入丸、散。

[注重]孕服禁服。

[附方]①治崩中漏下赤白: 桑蝎烧灰,温酒服方寸匕,日二。②治堕胎下血不止: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③治痘疮不发及痈疽不溃: 桑蠹虫一、二条,捣,黄酒冲服。④《张氏医通》卷十五。 生桑树内虫1-2枚。 主治 痘疮。气虚毒盛,白陷不起。上蒸熟酒酿,捣绞,顿服之。 ⑤《慈幼新书》卷七。 桑虫1条(捣烂),麝香5厘,朱砂5厘。 主治 小儿惊风时,不省人事。 上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2-3丸,薄荷汤送下。

[各家论述]
1.景岳全书•痘疹诠:桑虫用以发痘,尝遍考本草、痘疹诸书,皆所不载,及审其性质,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耳。惟其有毒,所以亦能发痘;惟其寒湿,所以最能败脾。且发痘者,不从血气而从毒药,痘虽起而中则败矣,此与揠苗者何异。矧以湿毒侵脾,稚弱何堪,故每见多服桑虫者,毒发则唇肤惧裂,脾败则泄泻不止。前之既覆,后可见矣。
2.本经逢原:桑蠹虫,治痘疮毒盛白陷不能起发者,用以绞汁和白酒酿服之即起。但皮薄脚散及泄泻畏食者服之,每致驳裂而成不救,不可不慎。


1、《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竹茹1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锉)1分,桔梗半两(锉,炒),犀角半两(镑),黄耆(锉)半两,栝楼根半两。
上为粗末。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主治喉中肿痛。
2、《普济本事方》卷四引(孙兆方)。异名:干葛 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
干葛90克 甘草22.5克 半夏22.5克(姜汁75毫升,浆水200毫升,煮耗一半)
上药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竹茹9克、大枣1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胃热呕吐。
2011-01-15 20:20 3楼
苕:tiao
地名:笤水、苕溪,在浙江地界
⬅ [原创]寸口脉为什么可以诊察疾病?其原理是什么? 老茶馆 脉诊中的“来、去”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