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02味药材
🌿三七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糖 ➡ (赤沙糖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
  • 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血痢。①《唐本草》:"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②《食疗本草》:"主心热口干。"③《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杀虫,解酒毒。"④《本草衍义》:"治心肺大肠热。今医家治暴热,多以此物为先导。"⑤《纲目》:"和中助脾,缓肝气。"⑥《本经逢原》:"熬焦,治产妇败血冲心,及虚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⑦《本草从新》:"补,和中和血,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⑧《医林纂要》:"暖胃,补脾,缓肝,去瘀,活血,润肠。"⑨《随息居饮食谱》:"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杨梅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屏风 ➡ (防风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管仲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藿香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鱼香 ➡ (藿香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首乌 ➡ (何首乌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 心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竹木 ➡ (萆薢的别名)
  •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吊兰 ➡ (栗寄生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的枝叶。
  • 祛风湿;补肝肾;行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跌打损伤
  • 肾经 肝经 茎木
🌿常春藤 ➡ (地锦的别名)
  • 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及茎。
  • 活血,祛风,止痛。治产后血瘀,腹中有块,赤白带下,风湿筋骨疼痛,偏头痛。①《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赤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②《江西中药》:"活血祛风。凡筋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 肝经 根茎 茎木
🌿金刚 ➡ (萆薢的别名)
  •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千秋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何首乌
  •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 心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防风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白蜡 ➡ (虫白蜡的别名)
  • 本品为介壳虫科昆虫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 Guerin 的雄虫群栖于木犀科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 或女贞属他种植物枝干上分泌的蜡,经精制而成。
  • 作为赋形剂,制丸、片的润滑剂。
  • 肝经 茎木
🌿乌头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沙糖 ➡ (赤沙糖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
  • 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血痢。①《唐本草》:"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②《食疗本草》:"主心热口干。"③《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杀虫,解酒毒。"④《本草衍义》:"治心肺大肠热。今医家治暴热,多以此物为先导。"⑤《纲目》:"和中助脾,缓肝气。"⑥《本经逢原》:"熬焦,治产妇败血冲心,及虚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⑦《本草从新》:"补,和中和血,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⑧《医林纂要》:"暖胃,补脾,缓肝,去瘀,活血,润肠。"⑨《随息居饮食谱》:"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爬山虎 ➡ (地锦的别名)
  • 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及茎。
  • 活血,祛风,止痛。治产后血瘀,腹中有块,赤白带下,风湿筋骨疼痛,偏头痛。①《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赤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②《江西中药》:"活血祛风。凡筋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 肝经 根茎 茎木
🌿血藤 ➡ (鸡血藤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 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 肾经 肝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