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阵

书名 所属卷 阅读
📙景岳全书 📃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 5036

属性
    和中丸
     治久病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皆胃虚所致。常服之,和中理气,消痰积,去湿滞,浓肠胃,进饮食。
    白术(麸炒,二两四钱) 浓朴(姜制,二两) 陈皮(一两六钱) 半夏(汤泡,一两) 槟榔(五钱)枳实(五钱) 炙甘草(四钱) 木香(二钱)上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远温水送下。
    (东垣)
    和中丸
     开胃进食。
    人参 白术(各三钱) 干姜(炮) 甘草(炙) 陈皮(各一钱) 木瓜(一枚)上为末,蒸饼为丸,桐子大。食前白汤下三、五十丸。
    
    养胃进食丸
     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或不思食。常服滋养脾胃,进饮食,消痰涎,辟风寒湿冷邪气。
    人参 白茯苓 白术(泔浸,炒) 浓朴(姜炒,各二两) 神曲(二两半炒) 大麦 (炒) 橘红(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苍术(坚小而甘者,米泔浸去皮,五两,炒)上九味,为末,水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汤或姜汤送下。
    
    消食丸
     治一切食积停滞。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萝卜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二两) 阿魏(一两,醋浸另研)汤泡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下。
    (《济生》)
    导痰汤
     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南星 枳壳(炒)上等分,每服六钱,水二钟,姜五片,或十片,煎七分,食后服。
    (海藏)
    五饮汤
     一留饮,在心下。二 饮,在胁下。三痰饮,在胃中。四溢饮,在膈上。五流饮,在肠间。凡此五饮,以酒后饮冷过多所致。
    旋复花 人参 橘红(炒) 枳实 浓朴(姜汁炒) 半夏 茯苓 泽泻 白术 猪苓(各八分) 前胡 桂心 芍药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姜十片,煎八分,不拘时服。饮酒伤者,加葛根、砂仁。
    《外台》
    茯苓饮
     治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陈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茯苓饮子
     治痰迷心窍,怔忡不止。
    陈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麦冬(各钱半) 沉香 甘草(各五分)上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千缗汤
     治痰喘不得卧,人扶而坐,一服即安。
    半夏(泡,七个) 炙甘草 皂角(炙,各一寸) 生姜(一指大)水一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玉液汤
     治七情所伤,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眩晕,心 忪悸,眉棱骨痛。
    半夏(大者六钱,汤泡七次,切片)上作一服,水钟半,姜十片,煎七分,入沉香末少许,不拘时温服。
    (《局方》)
    四七汤
     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痰饮呕恶,皆治之。
    半夏(汤泡,钱半) 茯苓(一钱二分) 苏叶(六分) 浓朴(姜制,九分)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八分,不时服。
    (《得效》)
    加味四七汤
     治心气郁滞,豁痰散惊。
    半夏(制,二钱半) 浓朴(制) 茯苓(各一钱半) 苏叶 茯神(各一钱) 远志 石菖蒲 甘草(各五分)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玉机》)
    泽泻汤
     治心下有支饮,苦眩冒。
    泽泻(五钱) 白术(二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朱砂消痰饮
     治痰迷心窍,惊悸怔忡。
    胆星(五钱) 朱砂(二钱半,另研) 麝香(二分,另研)上为末,临卧姜汤调下一钱。
    (《深师》)
    消饮丸
     治停饮胸满呕逆,腹中水声,不思饮食。
    白术(二两,炒) 茯苓(五钱) 枳实(炒) 干姜(炮,各七钱)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
    温水下三十丸。
    (《秘方》)
    星香丸
     治诸般气嗽生痰。
    南星(矾水泡一宿) 半夏(制同上,共泡之) 香附(皂角水浸一周时,各二两) 陈皮(去白,四两)上不见火为末,姜汁糊丸。每服五十丸,临卧姜汤送下。
    
    祛痰丸
     治风痰头旋恶逆,胸膈不利。
    南星(生) 半夏(生) 赤茯苓 橘红 干姜(炮,等分)上为细末,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天花丸
     亦名玉壶丸。治消渴引饮无度。
    人参 天花粉(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麦门冬汤下。
    (《局方》)
    玉壶丸
     治风痰头痛,亦治诸痰。
    南星(生) 半夏(生,各一两) 天麻(五钱) 白面(三两)上为末,水和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水一大盏,煎沸入药,煮令药浮即熟,漉出放温,别用生姜汤下。
    一方∶用南星、半夏各二两俱制,天麻、白矾各五钱,共为末,以姜汁糊丸,如胡椒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玉液丸
     治风热痰涎壅盛,利咽膈,清头目,止咳嗽,除烦热。
    半夏(汤泡,焙为细末) 枯矾(研细,各十两) 寒水石( 赤为末,水飞,三十两)上研匀,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洁古)
    玉粉丸
     治气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汤浸) 橘红(二两)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参、生姜汤任下,食后。
    (《瑞竹》)
    杏仁丸
     治久嗽,及老人咳嗽,喘急不已,睡卧不得,服此立效。
    杏仁(去皮尖,炒) 胡桃肉(去皮)上等分,研为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姜汤下。
    
    许学士神术丸
     治痰饮。此足阳明、太阳治湿发散之剂也。
    茅山苍术(一斤,米泔浸一宿,去皮切片,焙干为末) 生油麻(五钱,水二盏研细取浆) 大枣(十五个,煮取肉,研,旋入麻浆拌和药)上三味,和丸,桐子大,日干。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下。
    (《三因》)
    曲术丸
     治中脘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嘈杂,口吐清水。
    神曲(炒,三两) 陈皮(一两) 苍术(米泔浸三宿,切炒,一两半)上为末,生姜汁别煮神曲糊为丸。姜汤送下。
    (《百一》)
    三仙丸
     治一切湿痰痰饮,胸膈烦满,痰涎不利,头目不清。
    南星 半夏 香附(各等分)上南星、半夏以滚汤泡过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不可太软,用楮叶或荷叶包住,外以蒲包再包, 之令发黄色,晒干收用。须五六月内造如 之法。每制丸药,用药二两,香附一两,同为细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四、五十粒,食后姜汤下。
    
    青州白丸子
     治男妇风痰壅盛,手足瘫痪,呕吐涎沫,牙关紧急,痰喘麻木,及小儿惊风呕吐。
    半夏(七两) 南星(三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半两,俱生用)上俱研,罗为细末,用生绢袋盛,以瓷盆盛井花水摆洗粉出,未出者,以手揉摆,再擂再摆,以尽为度。然后日晒夜露,每日一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白如玉片。以糯米粉作稀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无时。如瘫痪,用酒下;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五、七丸。
    (《局方》)
    琥珀寿星丸
    天南星(一斤) 朱砂(二两,研) 琥珀(一两,研)上先掘地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于坑内烧热红,取出炭扫净,以好酒一升浇之。将南星乘热下坑内,用盆急盖,以泥壅护,经一宿取出,焙干为末,同二味和匀,用生姜汁打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三服。
    一方用琥珀四两,朱砂一两,仍用猪心血三个,和药末内加糊为丸,如前服。
    (《指迷》)
    茯苓丸
     治人有臂痛,手足不能举,或时左右转移。此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能流行,上与气搏,脾属四肢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但治其痰,则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则愈。此治痰第一方也。
    半夏(制,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炒,半两) 风化硝(一钱半)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累有人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常觉抽掣,两手战掉,至于茶钟亦不能举,随服随效。
    又简易方∶治痰饮流注疼痛。止用大半夏二两,风化硝一两,为末,以姜汁煮糊丸,桐子大。姜汤下十五丸。痰在上,临卧服;在下,食前服。
    (丹溪)
    白螺丸
     治痰饮积胃脘痛。
    白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 滑石(炒) 苍术 山栀 香附 南星(各一两) 枳壳 青皮木香 半夏 砂仁(各五钱)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下。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各五钱。
    (丹溪)
    润下丸
     降热痰甚妙。
    半夏(二两,根据橘红制) 南星(根据橘红制) 炙甘草 黄芩 黄连(各一两) 橘红(半斤,以水化盐五钱拌匀,煮干,焙)上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集成》)
    润下丸
     治胸膈停痰,降痰甚妙。
    橘红(一斤,盐五钱,同水浸煮干) 甘草(炙,一两)上为末,汤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丹溪》)
    黄栝蒌丸
     治食积作痰,壅滞喘急。
    栝蒌仁 半夏 山楂 神曲(炒,等分)上为末,栝蒌汁丸。姜汤下五十丸。
    (《丹溪》)
    杏仁萝卜子丸
     治气壅痰盛咳嗽。
    杏仁 萝卜子(炒,各一两)上为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金匮》)
    陈皮汤
     治呕吐呃逆。
    陈皮(四两) 生姜(半斤)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本事》)
    竹茹汤
     治胃热呕吐。
    半夏(姜汁制) 干葛(各三钱) 甘草(二钱)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三片,竹茹一弹许,枣一枚,同煎七分,去 温服。
    
    橘皮竹茹汤
     治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者。
    人参 竹茹 橘红(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二汁饮
     治反胃。
    甘蔗汁(二分) 姜汁(二分)二味和匀,每温服一碗,日三服则吐止。
    (东垣)
    葛花解酲汤
     治饮酒太过,痰逆呕吐,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人参 白术 茯苓 砂仁 白豆蔻 葛花(各一钱) 青皮 陈皮 猪苓 泽泻(各七分) 神曲木香(各五分)水二钟,生姜五片,煎七分,食远稍热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为末,姜醋汤调服二、三钱亦可。
    《金匮》
    猪苓散
     治呕吐,病在膈上,思水者。
    猪苓 茯苓 白术(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全》
    人参散
     治脾胃虚寒,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
    人参 当归 浓朴 橘红(各二钱) 干姜(炮) 炙甘草(各五分)加枣一枚,水煎服。
    《澹寮》
    六和汤
     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痞膈霍乱呕吐,及广南夏月瘴疾寒热等证。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砂仁 杏仁(各一钱) 赤茯苓 扁豆(炒) 藿香 木瓜(各二钱)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
    一方有白术、香薷、浓朴各一钱,名六和半夏汤。
    《良方》
    丁香散
     治藿乱呕吐不止。
    丁香(五分) 藿香 枇杷叶(拭去毛,各二钱)上 咀。水一钟半,姜一片,煎六分,热服。
    《局方》
    丁香半夏丸
     治胃寒呕吐吞酸。
    丁香(一两) 红豆(炒) 半夏(制) 白术(炒,各二两) 陈皮(三两)上为末,姜汁打糊丸,胡椒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局方》
    半夏丁香丸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腐,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肉豆蔻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二钱) 半夏(制,三两)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和剂》
    大七香丸
     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隔气,及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二两) 麦芽(炒,一两) 砂仁 藿香 官桂 甘草 陈皮(各二两半) 丁香(三两半) 甘松乌药(各六钱半)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啐,盐酒、盐汤任下。忌生冷、肥腻。
    《良方》
    许仁则半夏丸
     治胃冷呕逆不食。
    半夏(洗去滑,一斤) 小麦面(一斤)上水和丸,弹子大,水煮熟。初服四、五丸,二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间服之。
    (万氏)
    定喘汤
     治诸喘久不愈。按此方必风痰在肺者乃可用,他则忌之。
    白果(三七枚,去壳切碎,炒) 款冬花 桑白皮(蜜炒) 麻黄 制半夏(各三钱) 苏子(二钱)黄芩(微炒) 杏仁(各钱半) 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次服。不拘时,徐徐饮。
    歌曰∶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 喘最难当。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用更良,甘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须姜。病患遇此仙丹药,服后方知定喘汤。
    《局方》
    人参定喘汤
     治肺气上喘,喉中有声,坐卧不安,胸膈紧痛,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人参 麻黄 阿胶 半夏曲 五味子 粟壳 甘草(各八分) 桑白皮(钱半)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良方》
    百合汤
     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多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沥。
    百合 赤茯苓 陈皮 桑白皮 紫苏 大腹皮 枳壳 马兜铃 人参 猪苓 炙甘草 麦冬(各一钱)上分二服。每服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局方》
    五虎汤
     治风寒所感,热痰喘急。
    麻黄(七分) 细茶(八分) 杏仁(去皮尖,一钱) 石膏(一钱半) 甘草(四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三因》
    神秘汤
     治上气喘急不得卧。
    人参(一钱) 陈皮 桔梗 紫苏(各钱半) 五味子(十五粒)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直指》
    神秘汤
     治水气作喘。
    人参 陈皮 桔梗 紫苏 半夏 桑白皮 槟榔(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萝卜子汤
     治积年上气喘促,唾脓血不止,而气实者宜之。
    萝卜子(一合,研碎)水煎,食后服,其效如神。
    《三因》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上气喘急,身与面目俱浮,鼻塞声重,不闻香臭,胸膈胀满,将成肺痈。
    甜葶苈(炒,研细,三钱) 大枣(十枚,去核)水二钟,先煎大枣至一钟,去枣入葶苈,煎至八分,食后服,须先服小青龙汤二服方用此。
    
    苏子煎
     治上气咳嗽。
    苏子 杏仁 生姜汁 生地黄汁 白蜜(各一斤)上将苏子捣烂,以二汁和之,绢绞取汁,又捣又和,如此六、七次则味尽,乃去,以蜜和之,置铜器中,于汤上煎之如饴。每服二匙,日三次,夜一、二次,病愈即止。
    《医林》
    杏仁煎
     治喘嗽。
    杏仁(去皮尖,炒) 胡桃肉(去皮)上等分,研膏,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细嚼,姜汤送下。一方以胡桃肉三枚,姜三片,临卧嚼服,饮汤三、四口,再嚼再饮就卧,止嗽无痰。
    《良方》
    杏仁膏
     治咳嗽喘急,喉中枯燥如物塞,兼唾血不止。
    杏仁(二两,去皮尖,炒研如膏) 真酥(三两) 阿胶(二两,研炒为末) 生姜汁(一合) 白蜜(五合) 苏子(二两,微炒研膏)上和匀,银锅内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米饮调下。
    《良方》
    前胡散
     治心胸烦热不利,咳嗽涕唾稠粘。
    前胡 桑白皮 麦门冬 贝母(各钱半) 甘草(炙,五分) 杏仁(去皮尖,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济生》
    百花膏
     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干) 款冬花(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龙眼大。临卧细嚼一丸,姜汤下。
    《本事》
    枳壳散
     治心下痞闷作痛,嗳气如败卵。
    枳壳 白术(各五钱) 香附(一两) 槟榔(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二、三服,不拘时。
    
    保和汤
     治中染瘴气,发热呕吐,腹满不食。
    浓朴(姜制) 半夏(制) 大腹皮(黑豆水洗) 橘红(各八分) 柴胡 枳壳 甘草(各五分)生姜(三钱,煨)水煎温服。
    
    十味保和汤
     治胃虚气滞作嗳。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制) 陈皮(各一钱) 藿香 香附 砂仁(各六分) 炙甘草 木香(各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丹溪)
    六郁汤
     能解诸郁。
    香附(二钱) 橘红 苍术 抚芎 半夏(炮,各一钱) 赤茯苓 栀子(炒,各七分) 炙甘草砂仁(各五分)水一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砂仁、香附;湿郁,加白术;热郁,加黄芩,倍栀子;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荚;血郁,加桃仁红花、丹皮;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芽。
    《局方》
    三和散
     治七情气结,脾胃不和,心腹痞满,大便秘涩。
    羌活 苏叶 木瓜 大腹皮 沉香(各一钱) 木香 槟榔 陈皮 白术 川芎 炙甘草(各七分半)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服。
    (丹溪)
    生韭饮
     治食郁久则胃脘有瘀血作痛,大能开提气血。
    生韭(捣取自然汁一盏,加温酒一、二杯同服)上先以桃仁连皮细嚼数十枚,后以韭汁送下。
    《三因》
    温胆汤
     治气郁生涎,梦寐不宁,怔忡惊悸,心虚胆怯,变生诸证。
    半夏(汤泡) 枳实 竹茹(各一两) 陈皮(一两五钱) 茯苓(七钱) 炙甘草(四钱)每服四、五钱,生姜七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一方有远志一两。
    
    十味温胆汤
     治证同前,兼治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梦遗精滑等证。
    半夏(汤泡) 枳实(麸炒) 陈皮(各二钱) 白茯苓(钱半) 人参 熟地 枣仁(炒) 远志(制) 五味(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水二钟,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越鞠丸
     治六郁胸膈痞满,或吞酸呕吐,饮食不和,疮疥等证。
    香附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抚芎 苍术 栀子(炒,各等分)上为末,水调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滚汤下。丹溪越鞠丸,无山楂、麦芽。
    
    流气丸
     治五积六聚, 瘕痞块,留饮之疾。是皆郁气客于肠胃之间,皮肤之下,久而停留,变而为痞。此药能通滞气,和阴阳,消旧饮,虽年高气弱,亦可缓缓服之。
    木香 小茴香 橘红 菖蒲 青皮 广术(炮) 槟榔 萝卜子 神曲(炒) 麦芽(炒)枳壳(麸炒) 补骨脂(炒) 砂仁 荜澄茄(各一两)上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细嚼白豆蔻仁一枚,食后白汤送下。
    (严氏)
    五膈散
     治五膈五噎。
    人参 白术 甘草 白豆蔻 半夏 桔梗 干姜 荜澄茄 木香 杵头糠 沉香(各三分)枇杷叶(五片,炙,去毛)水二钟,姜七片,煎七分,温服。
    《局方》
    五膈宽中散
     治七情四气伤于脾胃,以致阴阳不和,遂成膈噎,一切气逆并治。
    青皮 陈皮(各五钱) 香附(童便浸炒) 浓朴(姜汁炒) 甘草(各六钱) 白豆蔻 砂仁 丁香木香(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盐汤点服。
    《选要》
    十膈散
     治十般膈气。风、冷、气、热、痰、食、水、忧、思、喜。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枳壳(麸炒) 神曲(炒) 麦芽 干姜(炮) 官桂诃子(煨) 三棱(炮) 莪术(炮,各一两) 浓朴(姜炒) 槟榔 木香(磨,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白汤调服。如脾胃不和,腹满胀闷,用水一钟,姜五片,枣一枚,盐少许,煎七分服。
    《局方》
    五噎散
     治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白术 南星(制) 半夏曲 枳壳(麸炒) 青皮 草果 麦芽 大腹皮 干姜 丁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嘉禾散
     一名谷神散。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膈五噎。
    白茯苓 砂仁 薏仁(炒仁) 枇杷叶(去毛,姜炙) 桑白皮(炒) 沉香(磨汁) 五味子白豆蔻 炙甘草 丁香 人参 白术(各五分) 木香(磨汁) 青皮 陈皮 杜仲(姜汁炒)谷芽(炒) 藿香 大腹皮(洗) 石斛(酒炒) 半夏曲(炒) 神曲(炒) 随风子 槟榔各三分)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五噎,入柿干一个;膈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
    《局方》
    人参豆蔻汤
     治嗝噎,宽中顺气。
    人参 炙甘草 白豆蔻 石菖蒲(各五分) 白术 陈皮 半夏曲 萝卜子(炒研) 当归浓朴(各八分) 藿香 丁香(各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粟米一撮,煎七分服。
    《良方》
    紫苏子饮
     治嗝噎上气咳逆。因怒未定,便夹气饮食,或食饮毕便怒,以致食与气相逆,遂成隔噎之候。
    真苏子 诃子(煨) 萝卜子(微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人参(各一钱) 木香(五分) 青皮炙甘草(各二钱)上咀。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枇杷叶煎
     治五噎立效。
    枇杷叶(拭去毛尖) 橘红(各三钱) 生姜(半两)水一钟半,煎七分,作二次温服。
    《统旨》
    补气运脾汤
     治中气不运,噎塞。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黄 (一钱,炙) 橘红 茯苓(各钱半) 砂仁(八分) 甘草(炙,五分)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利膈散
     治胸痹膈塞不通。
    人参 白术 陈皮 赤茯苓 前胡(各一钱) 干姜 桂心 诃子 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频频服之效。
    《发明》
    人参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逆喘满,利脾胃壅滞,治隔噎圣药。按此方必隔噎而大便秘结者乃可用。
    人参 当归 藿香(各一两) 木香 槟榔(各七钱) 枳实(炒) 甘草(各八钱) 浓朴(姜炒)大黄(酒浸,各二两)上为末,滴水丸,桐子大。温水送下三十丸。
    
    草豆蔻丸
     治酒积胃口痛,咽膈不通。
    草豆蔻(煨) 白术(各二两) 麦芽(煨) 神曲(炒) 黄芩 半夏(炮,各五钱) 枳实(炒,二两) 橘红 青皮(各三钱) 干姜(二钱) 炒盐(五分)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煎白汤下。按∶此方当去黄芩,庶乎不滞。
    (东垣)
    清暑益气汤
     治暑热蒸人,四肢倦怠,胸满气促,肢节疼痛,身热而烦,小便黄数,大便溏泻,自汗口渴,不思饮食。
    人参 黄 升麻 苍术(各一钱) 白术(炒) 神曲(炒,各五分) 陈皮 炙甘草 黄柏麦冬 当归(各五分) 干葛 五味 泽泻 青皮(各三分)水煎温服。
    《局方》
    香薷饮
     治一切暑热腹痛,或霍乱吐利烦心等证。按此方惟治阳暑,阴暑不宜用。
    香藿(一斤) 浓朴(制) 白扁豆(炒,各半斤)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五物香薷饮
     治一切暑毒腹痛,霍乱吐泻,或头痛昏愦等证。
    香薷 茯苓 白扁豆 浓朴 炙甘草(各一钱)上为咀。水一钟半,煎服。本方加黄连,即名黄连香薷饮。
    《百一》
    十味香薷饮
     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泻等证。
    香薷(二钱)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浓朴(姜炒) 陈皮 白扁豆(炒,各一钱) 木瓜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黄连香薷饮
     治阳暑中热。
    黄连(四两) 香薷(一斤) 浓朴(半斤)每服四钱,如前煎服。
    (《局方》)
    缩脾饮
     解伏暑,除烦渴,消暑毒,止吐泻霍乱。
    白扁豆(炒) 干葛(各二两,一作干姜) 炙甘草 乌梅肉 砂仁 草果(各四两)上 咀。每服四钱,水煎冷服。
    (《局方》)
    七味渗湿汤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如坐水中,小便或赤涩,大便溏泄。因坐卧湿地,或阴雨之所袭也。
    炙甘草 苍术 白术(各一钱) 茯苓 干姜(各二钱) 丁香 橘红(各二分半)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清热渗湿汤
     方在寒阵。治湿热浮肿,小水不利。
    (《金匮》)
    防己黄 汤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
    防己 黄 (去芦,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术(七钱半)上 咀。每用五钱,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加芍药;气上冲者,加桂枝;下有陈寒者,加细辛。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百一》)
    除湿汤
     治中湿身体重着,腰腿酸疼,大便溏,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 苍术 浓朴 茯苓(各钱半) 陈皮(七分) 藿香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羌活胜湿汤
     治外伤湿气,一身尽痛者。此方通治湿证。
    羌活 独活(各二钱) 本 防风(各钱半) 蔓荆子 川芎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经有寒也,加酒防己五分,附子五分。
    (东垣)
    升阳除湿汤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升麻 柴胡 羌活 防风 半夏 益智仁 神曲 泽泻(各五分) 麦 面 陈皮 猪苓甘草(各三分) 苍术(一钱)上 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 ,空心服。
    (《拔萃》)
    升阳除湿防风汤
     治下痢下血,大便秘滞,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下白脓。慎勿利之,举其阳则阴自降矣。
    防风(二钱)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 苍术(酒浸去皮,炒,四钱)上先将苍术用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入诸药同煎至八分,食前服。
    (《三因》)
    白术酒
     治中湿骨节疼痛。
    白术(一两)用酒三盏,煎一盏,不拘时频服。不能饮酒者,以水代之。
    (《仲景》)
    五苓散
     治暑热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涩作痛,下部湿热。
    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七钱半) 肉桂(五钱) 泽泻(一两二钱半)古法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今法以水煎服。
    
    加减五苓散
     治湿热黄胆,小水不利。
    即前五苓散去肉桂,加茵陈各等分。
    
    加味五苓散
     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此太阳经解表渗利之剂,治风湿、寒湿药也。
    即前五苓散加羌活。
    (《金匮》)
    茵陈五苓散
     治黄胆。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上和匀,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柴胡茵陈五苓散
     治伤寒、温湿、热病发黄,小便赤黑,烦渴发热。此以汗下太早,湿热未除,以致遍身发黄,尝用此治之甚效。
    五苓散(一两) 加茵陈(半两) 车前子(一钱) 木通 柴胡(各一钱半)上分二服,用水一钟半,灯草五十茎,煎服。连进数服,小便清利而愈。因酒后者,加干葛二钱。
    
    四苓散
    即前五苓散去肉桂。
    (仲景)
    猪苓汤
     治伤寒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尽,服七合,日三服。
    
    茯苓汤
     治湿热泄泻,或饮食泄泻。
    茯苓 白术(炒,各五钱)上用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药等方,名白术散。
    
    胃苓汤
     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陈皮 浓朴 甘草 苍术 白术 茯苓 泽泻 猎苓 肉桂(各等分)每服五、六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橘半胃苓汤
     治呕吐泄泻,胀满不下,食不知味。
    橘红 半夏(制,各一钱) 苍术(米泔浸炒) 白术(炒) 浓朴 炙甘草 人参 茯苓 泽泻茅根(各二钱) 姜汁(数匙)水二钟,煎一钟,入姜汁再煎一、二沸,陆续饮之。
    
    柴苓汤
     治身热烦渴泄泻。
    白术 茯苓 泽泻 柴胡 猪苓 黄岑上水煎服。
    
    加减柴苓汤
     治诸疝。此和肝肾、顺气、消疝、治湿之剂。
    柴胡 甘草 半夏 茯苓 白术 泽泻 猪苓 山栀(炒) 山楂 荔核(煨,各等分)上 咀。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局方》
    真人养脏汤
     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脐腹 痛;或脱肛坠下,酒毒便血,并治之。
    人参 当归 诃子 肉豆蔻(面煨) 炙甘草 木香(各一钱) 芍药 白术(各三钱) 肉桂(五分) 粟壳(蜜炙,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脏寒者,加附子一钱。
    《良方》
    草果散
     治中寒泄泻,腹痛无度。
    浓朴(姜汁炒,二两) 肉豆蔻(面煨) 草豆蔻(煨,各十个)上每服三钱,姜、水煎服。
    《经验》
    大橘皮汤
     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泻,小便不利。
    橘皮 槟榔(各一钱) 滑石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各二钱) 官桂 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消食导气饮
     治凡遇气怒便作泄泻,此必因怒挟食所致。其有脾土本虚,不胜肝气者,此方主之。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川芎 半夏 青皮 陈皮 枳实 香附 神曲 砂仁 木香上酌虚实增减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外台》
    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秘传斗门方
     治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血片,日夜不息,及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全不进食,久渴不止,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干姜(炒,四钱) 粟壳(蜜炙,八钱) 地榆 甘草(炙,各六钱) 白芍药(炒,三钱) 黑豆(炒,去皮,一两半)上 咀,可分三、四帖,用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服。
    
    治痢简易八方
    《外台秘要》方∶治痢下白脓不止。用白面一味炒熟,捣筛,煮米粥内方寸匕食之。此疗泻痢日至百行,药所不及者也。
    《千金方》∶治痢。用薤白一握,细切,煮粥食之。
    《圣惠方》∶治赤白痢疾。以葱一握,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
    《千金翼方》∶用鸡子以醋煮极熟,空腹食之,治久痢赤白。
    又方∶用干姜于火内烧焦黑,不可成炭,放瓷瓶中闭冷,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炙鸡散∶治脾胃气虚,肠滑下痢。用黄雌鸡一只,制如食法,以炭火炙之,捶扁,用盐醋刷遍,又炙,令极熟而燥。空腹食之。
    一方 治热毒下血,痢久不已。用当归、黄连各三钱,乌梅五个,水煎八分,空心服。
    《类方》
    曲术丸
     治暑湿暴泻,壮脾温胃,及治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神曲(炒)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炒,等分)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饮下,不拘时。
    《局方》
    戊己丸
     治脾经受湿,泻痢不止,米谷不化,脐腹刺痛。
    黄连(炒) 吴茱萸(炮炒) 白芍药(各五两)一方∶黄连四两,吴茱萸二两,芍药三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圣惠》
    双荷散
     治卒暴吐血。
    藕节(七节) 荷叶顶(七个)上入蜜一匙,擂细,水二钟,煎八分,温服;或为末,蜜汤调下二钱亦妙。
    《直指》
    侧柏散
     治内损失血,饮酒太过,劳伤于内,气血妄行,血如涌泉,口鼻皆出,须臾不救,服此即安。又治男妇九窍出血。
    人参 荆芥穗(烧灰,各一钱) 侧柏叶(蒸干,一两半)上为末。每服三钱,入飞罗面三钱,拌匀,汲水调粘,啜服。
    
    地黄煎
     治吐血,忧患内伤,胸膈疼痛,及虚劳唾血百病,久服佳。
    用生地黄一斤,捣取汁,于银锅或砂锅微火煎一、二沸,入白蜜一斤,再煎至三升,每服半升,日三服。
    一方∶用生地黄汁一升,生姜汁一合,和匀。温服,日三、四次。
    一方∶治虚劳吐血。用生地黄五斤捣,以好酒五升煮,去渣服。
    《局方》
    枇杷叶散
     治暑毒攻心,呕吐鲜血。
    香薷(二钱) 浓朴 甘草 麦门冬 木瓜 茅根(各一钱) 陈皮 枇杷叶 丁香(各五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阿胶散
     治肺燥咳嗽不已,及唾血。
    阿胶(炒) 白芨(各二钱) 天门冬 北五味子 人参 生地黄 茯苓(各一钱)上以白芨为细末,余药用水一钟半,入蜜二匙,秫米百粒,生姜五片,同煎熟,入白芨末调,食后温服。
    《良方》
    阿胶散
     方在妇人。安胎补血气。
    (钱氏)
    阿胶散
     方在小儿。治小儿咳嗽喘急。
    
    绿云散
     治吐血。
    柏叶 人参 阿胶(炒珠) 百合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糯米饮调下。
    《简易》
    黑神散
     治一切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吐血致多,并血热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无有不效。
    百草霜 不拘多少,村居者佳。
    上研细。每服二钱,糯米煎汤下。喜凉水者,以新汲水调服;衄血者,用少许吹鼻。皮破出血或炙疮出血,掺之即止。
    《局方》
    黑神散
     方在妇人。治产后恶露不尽,胎衣不下,攻心腹痛。
    
    天门冬丸
     治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嗽。
    天门冬(一两) 贝母 杏仁(各七钱,炒) 白茯苓 阿胶 甘草(各五钱)上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噙化一丸,津咽下。
    
    发灰散
     治起居所伤,小便尿血,或忍尿脬转,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又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舌上出血。
    乱发(烧灰。即血余也)上每服二钱,以米醋汤调服。
    
    棕灰散
     治大肠下血不止,或妇人崩漏下血。
    败棕 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为细末。
    每服二钱,空心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宝鉴》
    平胃地榆汤
     治邪陷阴分,则阴结便血。
    陈皮 浓朴 苍术 甘草 地榆 人参 白术 当归 芍药 升麻 干葛 茯苓 神曲干姜(炒) 香附(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加姜、枣煎,空心服。
    (海藏)
    愈风汤
     一名举卿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脉紧急,产后或汗后搐搦。
    荆芥穗(为细末)上先炒大豆黄卷,以酒沃之,去黄卷取净汁,调前末三、四钱服之。轻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气虚者忌服。童便调亦可。
    《局方》
    小乌沉汤
     治气逆便血不止。
    乌药(一两) 炙甘草 香附(醋炒,四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
    
    除湿和血汤
     治阳明经湿热虚陷,便血腹痛。
    当归身(酒拌) 牡丹皮 生地黄 熟地黄 黄 (炙) 炙甘草(各一钱) 白芍药(钱半) 生甘草 升麻 陈皮 秦艽 苍术 肉桂(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空心,候宿食消尽热服。
    
    驱疟饮
     治诸疟久疟不愈者。
    草果 青皮 陈皮 人参 茯苓 半夏(制) 浓朴 苍术(炒) 槟榔 白术 甘草(各一钱) 良姜(五分)水二钟,枣二枚,乌梅一个,煎八分,食远服。
    
    祛疟饮
     三发后,火盛气强者,可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贝母(去心) 紫苏(各一钱) 橘红 山楂肉 枳实(各钱半) 槟榔(八分) 柴胡(七分) 甘草(炙,三分) 知母(去毛净,盐酒炒过,五钱)上用水二钟,煎一钟,又将滓再煎,至八分,并一处,露过宿,临发日早温服一半,未发前一时许再温服后半。
    
    截疟饮
     《史崇质传》云∶得之四明胡君,屡试屡验。
    黄 (炙,一钱六分)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橘红 砂仁 草果 五味子(各一钱) 甘草(七分) 乌梅(三枚)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温服。
    《济生》
    万安散
     治一切疟病之初,邪盛气壮者,进此药以逐邪取效。若气虚胃弱及妊妇,皆不宜用。
    苍术 浓朴(姜炒) 陈皮 槟榔 常山(酒浸) 甘草(炙,各一钱半)上咀。水一钟半,煎八分,露一宿,临发早,温服。忌热物。
    《济生》
    鳖甲饮子
     治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腹中结块,名曰疟母。
    鳖甲(醋炙) 川芎 黄 草果仁 槟榔 白术 橘红 白芍药 甘草 浓朴(制,等分)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一枚,乌梅少许,煎七分,温服无时。
    《济生》
    清脾饮
     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浓朴(制) 青皮 白术 草果仁 柴胡 茯苓 黄芩 半夏 甘草(各等分)每服四、五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未发前服。忌生冷、油腻。寒多者,可加肉桂;热多者,可加黄连。
    《局方》
    草果饮
     治诸疟通用。
    草果 川芎 白芷 苏叶 青皮 陈皮 良姜 炙甘草上等分,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留滓服并煎。当发日,进三服,不以时。加姜煎,亦治寒疟。
    《简易》
    七宝饮
     治一切疟疾,不拘寒热,鬼疟、食疟。
    常山 草果 槟榔 浓朴(姜制) 青皮 陈皮 甘草(各一钱)上用酒、水各一钟,共煎一钟,将滓亦如前再煎一钟,各另放,俱露一宿,至次日当发清晨,面东先服头服,少顷,再饮二服,大有神效。
    《简易》
    四兽饮
     治诸疟,和胃消痰。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减半) 陈皮 半夏 草果 乌梅(各等分) 大枣(三枚) 生姜(五片)上咀,以盐少许,腌食顷,湿纸浓裹,慢火煨香熟,每服四、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
    《局方》
    常山饮
     治疟疾发散不愈,渐成痨瘵。
    知母 常山 草果 乌梅肉(各一斤) 良姜(二十两) 炙甘草(一斤)上咀。每服五钱,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 补阵 📃目 录 补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