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蒙、苗医脉学介绍兼谈脉学体系的多元性

2011-04-21 18:05 楼主
作者:王鹏,彭伟,李文杰

脉学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种诊断方法被许多医学体系所重视,因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关系,他们的脉诊与中医脉诊有明显的相似和相近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列举几家脉诊学说作为资料,并谈谈不同医学体系脉学给予我们的启示。
1 藏医脉学
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藏医理论系统、完整,医学典籍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8世纪出现的《四部医典》。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可生发热能、调解体温气色、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输送液体、调解肥瘦、主管味觉、睡眠和性格等。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在于环境、气候和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的失调。将疾病分为热症与寒症两大类,并将病人分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
藏医诊脉要求患者在脉诊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和情绪,脉诊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脉诊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1.1 藏医诊脉的部位
藏医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的部位:现临床运用“寸口诊法”,即按病人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寸口脉分寸部、关部、尺部三部分。正对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关于切脉独取寸口的道理,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太渊部位正当寸口,五脏六腑之气皆会聚于此,故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都可以从寸口反映出来。藏医诊脉的部位:腕后第一横纹一寸处,即从桡骨茎突下第一皮肤横纹一寸处顺取寸脉、甘脉、恰脉,比中医略偏向肘窝内。藏医认为人体虽有众多动脉可供候诊,但与脏腑太近如流水哗哗,太远如远客捎话,难探真实情况,而腕后第一横纹一寸处与脏腑的距离适当,可以了解实际病情,故而选此。
1.2 六部脉命名不同?
藏医诊脉有冲、甘、恰之分,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中医的寸、关、尺与藏医的寸、甘、恰从音节上看非常相近,但在意义上截然不同:中医的寸、关、尺指患者的脉,而藏医的寸、甘、恰指医生的手指,寸脉为食指,甘脉中指,恰脉无名指,均以指肚接触脉体分别按诊。
1.3 候脏腑之差异?
藏医的寸甘恰与中医寸关尺所候的脏腑有较大的差异:二者的左寸都候心脏和小肠,右寸候肺和大肠,但甘和关,恰和尺所候的脏腑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由于脾和胃多在人体的左侧,肝和胆在右侧,故藏医左手甘部候脾与胃,右手甘部候肝与胆。而中医则反之,左关候肝与胆,右关候脾与胃;藏医的左恰候左肾和三木赛,右恰候右肾和膀胱。而中医左尺候肾和三焦,右尺候肾和命门。中医对肾脏无左右之分,但命门可包括二肾,藏医则无命门之脏腑。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故尺脉候肾,亦候膀胱。中医的六腑之一三焦与藏医的六腑之一三木赛虽在音节上有些相近,但二者的实质完全不同。中医的三焦总领诸气,代谢谢水液。而藏医中的三木赛位于第十三胸椎之下,大者如同核桃,小者似淋巴结,是人体精气之库,精血之源,为六腑中最小的一个。根据三木赛的功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男性的三木赛与附睾相近,女性的则与卵巢相近。
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诊断,因为足脉与心脏距离最远,临死前脉先从边远之处收束。藏医按脉轻重,与汉族医学也有不同之处。汉族中医诊脉时,三指同时用力,分浮、中、沉三种力量切脉,藏医虽也有轻、中、重之分,但却是指候冲脉处应轻按,候甘脉处应中按,而候恰脉处则需重按。藏医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诊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诊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诊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藏医认为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细而搏动迅速,中性脉流长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骤。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脉象正常时是属阳、属阴或是中性。一般来说,女子多为阴脉,男子多为阳脉,而中性脉则男女性均可见到。所以必须详加考察,先辨清平脉,才能分清病脉。病脉有浮、沉、洪、细、大、小、滑、涩、满、实、空、迟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二十多种。
2 蒙医脉诊方法
蒙古医学以阴阳五行、五元学说理论为指导,贯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内容包括三根、七素的物质基础,辩证施治的基本方法,预防养生的法则等。古代蒙古人称苍穹为“父天”(阳),称世界为“母地”(阴),并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的,称之为“五大要素”,亦称“五行学说”;将土、水、火、气、空做为构成一物质的本基,俗称“五元学说”。蒙医学中认为文精、母血是五元素为基因,经复杂的量和质的弯化聚合而成人体的本基是“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赫依属气,希拉属水,巴达干属土和水。
2.1 诊脉准备
脉诊是极为复杂而细致的诊察技术,需有事前的准备。凡属油腻难消、热性或过于寒性食物,蒙医理诊上认为均能扰乱脉象,因此在诊脉前晚应停止进食。剧烈运动、多语、心劳、房事等,需禁忌。
2.2 诊脉时间
朝阳初露,卧床未动,饮食未进,体内温度尚未散失,外界寒气尚未窜进,赫依血平稳之际。
2.3 诊脉部位
是在腕后第一横纹向下一寸(以拇指末节之长度为一寸)即桡骨茎突略偏后方动脉上,医生所按三指一般从腕后第一横纹开始向肢体近端排列,依次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其食指部位为寸,中指部位为关,无名指部位为尺。按脉三指间距不宜过宽过狭,各指间保持一粒小麦之缝隙为标准。要把握好各部位的按脉轻重度:诊寸脉须轻按,着于皮肤即可;关脉较重,要着于肌肉;尺脉重按,须着于骨为度。要注意思者诊脉时的姿势,即诊脉位: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前臂平升,掌心向上,腕部最好用脉枕垫起,其位置与心脏同高。另外,若患者为男性,应先诊其左手之脉;患者为女性,须先诊其右手之脉。
脉诊三部与脏腑关系密切,以男性为例,医者以右手三指诊脉,患者以左手初诊,食指〔寸部〕的上角属阳为心,下角属阴为小肠;中指〔关部〕的上角属阳为脾,下角属阴为胃;无名指〔尺部〕的上角属阳为左肾,下角属阴为精府〔女性为卵巢〕。病者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诊脉,食指上角属阳为肺,下角为大肠;中指的上角为肝脉,下角为胆脉;无名指上角为右肾,下角为膀胱。女性寸部的诊脉法,与男子相反,即女子以右手寸脉诊心和小肠、左手寸脉诊肺和大肠。布指后,医生要调整呼吸,使之均匀平静,把注意力集中到指下。
诊脉时还应注意四季、五行与脉象及脏腑的关系。春夏秋冬四季及其四个土旺期共为五时。春三月为阳气初升,草木萌生季节,在脏为肝木脉和胆脉旺盛而运行之时,故脉搏细而跳动;夏三月为气候炎热,雨淋季节,在脏为心火脉与小肠脉旺盛而运行之时,故脉搏粗状而脉势悠长;秋三月为阳气乍衰,谷物成熟季节,在脏为肺金脉和大肠脉旺盛而运行之时,故脉搏状短促而跳动粗暴;冬三月为大气寒冷,水土冰冻季节,在脏为肾水脉与膀胱脉、精府脉旺盛而运行之时,故脉搏柔和而迟缓。蒙医诊脉取法近似于中医,但诊脉部位及分配所属脏腑有区别。
2.4 病脉的诊察与分析
蒙医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有雄脉、雌脉、中性脉三种脉象,也称为正脉。一般来说,男子多为雄脉,女子多为雌脉,但个别也有女子雄脉而男性具有雌脉者。正常人的脉率,医生每一呼吸约为五至。诊脉时间,约为一百至,在此一百至中,脉象应该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节律整齐,为正常的脉象,也称为平脉,即属无病之征。反之则病脉。脉象搏动次数超过五至为热证,不足五至为寒证。但由于人的体质、性别和年龄的不同,生理现象之差异也有异于上述规律者,不属于病脉,如妊娠脉多呈高突而滑利,同时两侧尺部脉象不同。如胖人脉多沉,瘦人脉多浮,老年人脉多濡弱,青壮年脉多大而有力,小儿脉多数。血希拉体型者脉多紧,巴达干赫依体型者脉多弱。男性脉多粗弦,女性脉多细弱。体力劳动者脉多实数,脑力劳动者脉多迟弱。激怒时脉多紧数,惧怕时脉多沉弱。在临床必需结合平时的脉象情况全面详细考虑。
2.4.1 总脉
据疾病的本质进行分类的脉象称为总脉。总脉归纳为寒热两大类共有12种。其中热证脉象、寒证脉象各六种。热证脉象即实、滑、紧、数、洪与弦。实脉是应指无虚而幅强,三部举顺按皆有力而坚实,多见于增盛热、骚热证。滑脉如珠之应指、指下有流利圆滑的感觉,多见于血热证。紧脉是脉未绷急,强按不止,如牵绳转索,多见于希拉热证和心热证。数脉是来去快速,多见于瘟热、扩张热和毒热证。洪脉是洪大有力脉道宽阔,多见于赫依、血相搏和包如热证。弦脉是硬而端直,按之不移、见于伤热证。寒证六脉象即微、弱虚、迟、沉与芤,微脉极细而不显,若有若无,多见于寒痞症。弱脉极软而沉细,多见于浮肿证。虚脉三部举止无力,多见于寒性黄水证、灰巴达干症。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多见于寒性水肿与水臌。芤脉是浮大而软、中空,多见于单纯性各种赫依证。寒热证12种脉象有相对峙的关系。如实与微、紧与弱、滑与虚、数与迟、洪与沉、弦与芤等,一方为另一方的对立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复杂的,在脉象上的反应也必然是多方面的,在临床上单一脉象少见,在一个病人身上见到的脉象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热证6种脉象中两种相兼者多见,3~4种相兼者为大热、5~6种相兼则为极热证。寒证6种脉象之相兼出现大概亦如此。另外,寒热证脉也有阶梯型搏动象。这是寒热脉象在顺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搏动。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宜结合病症加以辨别。
2.4.2 分脉
以病种分类的脉象称为分脉。疾病的本质归纳为寒热两大类,可细分为单一症、聚合症、寒症、热症等脉象。单一症脉象共为7种,即赫依性疾病脉象,脉管充满气体、粗大而空虚,有时出现间歇;希拉性疾病的脉象为细、紧而数;巴达干性疾病的脉象为沉弱而缓;血症脉象搏动高突而滑利;黄水病的脉象为震颤而有血行艰难之感;虫病脉犹如被扭曲作扁平状向两侧跳动;黑黄水病脉颤而不显。合并症脉象共为3种,即赫依、希拉合并症脉象虚而数;巴达干、希拉合并症脉象沉而紧;巴达干、赫依合并症脉象虚而缓。聚合症脉象只有一种,其搏动粗壮满实而关部则微。寒症脉象共5种,即痞症脉象微而虚;不消化病初期脉象跳动粗大而弦;陈旧则细而无力;水肿病脉象细、沉而底部弦;寒性呕吐症脉象浮而虚;寒性泄泻脉象治而虚。热症脉象共28种,即:一般热症脉象数洪紧,未成熟热症脉象细数;增盛热脉粗弦而紧数,按之愈强;空虚热脉象花而浮数,压之呈空虚状;隐伏热脉象脉低弦而紧;陈旧热脉象细而紧;浊热脉象沉细而数;伤热脉象细紧而弦;骚热脉象粗突而弦数;疫热脉象细而数;粘热脉象指下有扭动之感,时强时弱,时虚时芤;白喉症脉象弦而低部紧,并有颤感;炭疽脉象浮而低;急刺痛脉象短促;伤热脉象粗、弦而数;头部肌肉受伤者寸脉洪大;头骨受伤者关脉紧;脑内受伤者尺脉数而作颤;小儿肺热刺痛脉象紧而极微;小儿肺热阻症脉象为弦;妇血症脉象弦浮,连连急速而动;中毒症脉象细数而无力。实发症脉象弦、弱、缓、细不定。
3 苗医脉象
苗族医药多姿多彩,医理在“三十六病,七十二疾,四十九翻的共同特点基础上,黔东北形成了“三十六经、七十二疾”,黔东南习惯用“两纲五经,三十六症,七十二疾”之说,而黔东部分地区则流传“四十九翻”症治。在病因病理方面,松桃苗医认为人体内,胃是最重要器官,胃主宰一切,同时,明确指出人的情感不正常是致病因素之一。黔东南苗医把病分为冷病、热病两大类,同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和快慢凶吉划分为冷经、热经、快经、慢经、半边经。这无疑是苗医在疾病的病因理认识的深入。湘西苗医认为“无毒不生病”,毒是多种疾病的总原因,败毒、赶毒、表毒、攻毒作为治毒之四大法则列于诸法之首。这就是苗医临床学毒为先”的学术观。“无乱不成疾”。这是湘西苗医病机学的概括。“乱”,指人体某些组织结构遭到破坏而出现的紊乱现象。治病不但要重视治总病因之“毒”,而且要重视治总病机之“乱”。在某种情况下,只要先治“乱”,其“毒”往往不治而消。因此苗医治病的十七大法中,治“乱”之法比例最大。这就是苗医临床学“治乱为本”的方法论。
苗医将脉象称为“大脉”,以喻脉搏跳动象马奔跑一样有节律,脉象有病脉、喜脉、寿脉之分,摸脉部位较多,有头部脉、寸口脉、腕部、五指、内外踝、内外膝眼下、足背、左乳下共16处,并不局限考察桡动脉。
3.1 头部脉
头部脉称“大脉杯”,有双耳门前脉、耳后高骨下脉、双下颌下脉三处,此三处脉快而有力为热病,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慢而无力为冷病。
3.2 上肢脉
上肢脉叫“大脉兜”,又称“上马脉”。包括肘脉、腕后脉、五指脉。肘脉位于肘部外侧,此处脉律紊乱多主消化道疾病,脉搏消失主病情危重。腕后脉分关脉和禄脉,关脉在掌后横纹由桡侧端起至尺侧端止,依次分为外关、中关、内关。禄脉在掌后桡骨小头内侧缘,从远心端起依次为上、中、下三部,禄脉又称总脉,是诊断疾病的主脉,但对某些疾病则要与其他脉位合参,如妇科的“月家乐证”既切禄脉又需与七点零二脉合参,重危病人既切禄脉又切下马脉的内膝眼下脉,如内膝眼下脉消失、禄脉微弱,病人在9日内医治得当尚有生机,否则预后不良;内膝眼下脉消失而禄脉正常,病虽重预后良好。禄脉快而有力为热病,慢而无力为冷病,极弱或难摸到是危候。通过禄脉可测妇女“空喜”、“实喜”,停经妇女双手禄脉圆滑应指多有好为实喜,左手中部比右手下部搏动有力,妊娠多成功,右手下部比左手中部有力,虽妊娠但易流产。禄脉有规律地跳三次停一次为三点零脉,跳四次停一次为四点零脉,以此类推有五点零脉、六点零脉,七次停搏一次,而虎口脉不停为七点零二脉,主妇女月家病。五指脉是患者各指第一、二节的两侧脉位,快而有力为热病,慢而弱为冷病,拇指脉快而有力主头痛、头昏,为惊骇所致。食指脉快而有力主冷热间发、恶心呕吐等,为外感所致。中指脉快而乱主心痛、胃痛。无名指脉急而乱,病情朝轻暮重。小指脉急强,病情日轻夜重,主下身疾患,如带下证、月家证,及男子阴囊。附睾等部疾病。胸部脉又称“大脉拦”,在左乳附近,分天脉、地脉、命脉。天脉在左乳上方,地脉在左乳中右下方,命脉在左乳左下方,此三部脉太弱,主多种“翻”病,过强多为心脏疾患。
3.3 下肢脉
下肢脉又称“大脉闹”,分内踝、外踝、足背三处。内踝脉在内踝上三寸至内膝下三寸处,此脉极弱或停搏多有下肢疾病或重危病。外踝脉在外踝上三寸及外膝下三寸处,正常人此脉较弱,若脉洪大主下肢疾病,如发于下肢的丹毒、疔、癜、癀等。足背脉在足背第一、二趾间后一横指处,此脉消失为重病或足疾。摸诊中对病人有关部位的触摸,以了解局部的温度、痛觉、色块的形状、大小、软硬、波动感等判断疾病。
4 讨论
中国大陆本土还有彝族医脉学体系,瑶族医脉学等。大陆之外还有朝鲜四象医学脉学,印度吠陀医学脉学等许多脉学体系,因资料所限,不能一一列举。考证古今中外的脉学体系,会发现脉学流派众多,脉学不为中医所独有。从理论体系到使用技巧可谓千差万别,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说明脉学从技艺发展为一门科学,它是多元的,是开放的系统,这也符合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
这也启示我们,脉学研究要具备兼容的心态,融汇百家,坚持多元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反对机械论,不能为诊断而诊断,必须服务临床,讲求实用,使脉象成为深挖病机,治病取效的有力武器。这是脉学之树常青,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也是脉学研究的立场和原则。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02 17:56 2楼
好资料!学习了!谢谢楼主。
2014-10-15 11:03 3楼
新人来学习,群主多关注。
⬅ 土家族诊脉 老茶馆 治疗脚气(脚臭)的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