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医门凿眼

2011-04-25 11:26 12楼
回复 11# 古道瘦马





谢谢古道瘦马先生鼓励!


先生为我良师!益友!
2011-04-25 13:16 13楼
一直喜欢看樊兄的文章,真实而不脱离临床,从你的文章中学到不少。继续加油。我们后学也可以从樊兄的文采中吸取营养。
2011-04-25 13:51 14楼
权衡咳与痰孰轻孰重,就掌握了辨治要点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妙!
2011-04-25 16:31 15楼
先生外感发热的用药格局与刘弼臣先生相似。请先生介绍些荆芥的用药心得吧。
向你学习
2011-04-25 16:31 16楼
先生外感发热的用药格局与刘弼臣先生相似。请先生介绍些荆芥的用药心得吧。
向你学习
2011-04-25 16:35 17楼
早已把樊版当师傅了,常看常问,已学到不少东西
2011-04-25 17:49 18楼
回复 16# 薛东庆




据身体病象决定用量:

荆芥大剂解寒温之有表;

中剂祛体表之风邪瘙痒;

小剂走上而清头目之昏冒;

炒黑止诸衄,妇科漏血尤宜。
2011-04-25 18:35 19楼
回复 18# 樊正阳


学习了, 一味药钱数变则其归路亦变矣。钱数如引路之人。
2011-04-25 22:57 20楼
呵呵,好东西,我临床也喜用四逆散,外科和外感见热症时也用赤勺和丹皮,这个帖用顶,好帖
⬅ 低血压诊治一得 老茶馆 我对麻黄发汗的感受,两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