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未来中医多学科体系的医学模式

2011-05-04 15:36 楼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中医应该在医学模式上进行一场革命,中医在发展模式上应有独特世界观和辨证观。创建未来中医医学发展模式,是中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中医和西医结合,对现代中医医学发展模式的形成,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混淆了中西医结合实质含义,致使中西医的发展路线模糊。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五十年,仍停留在客观基础上,没有实质的进展。如果没有进入系统论和分子生物学的领域,未来中医的发展,就不可能达到中医学医学现代化水平,更无从达到现代科学技术前沿新兴学科行列中。当代科学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发展,不仅表现在探索的日益深入、更主要是多学科的共同参与,通过合作与互补。因此,中医也不例外,与其他学科交叉互补,以增加扩大中医的医学内容,建立中医独特的医学发展模式,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医学空间,形成未来中医的医学多学科体系。由于中医与分子生物学比较,就形成强烈鲜明反差,在浩浩荡荡的科学发展势头面前,中医学却只能坐观其变。许多科学进展,似乎难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根本性帮助,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自己走自己的路,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学发展中的一种悲哀。在多学科的合作、互通互助为特征的各学科强大发展力量面前,中医学尽管已经很努力,国家的政策和民间的力量全部调动,而且几乎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仍然是越来越显得单薄、无助、吃力和艰难。这种自助式发展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经常说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是有效可行的。对此,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中西医结合五十年,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到底是中医有效,还是西医有效?对此,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客观地说,中医的疗效许多是“控制性疗效”,即使有些“根治性疗效”也多是个性化案例,没有实验科学的数据。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是,尽管《伤寒论》都有载明中医对热性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但值得思考的是,两千年前的一些疾病至今已被消灭,而现今又一些新的疾病出现。在没有实验科学的情况下,中医不可能对病原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只是通过病机来随证治疗,到底对哪些温热病有效,对哪些温热病无效,是很难下结论的。但是,中医对SARS、禽流感、A型流感,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治疗,在临床上还是有效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飞速发展的实验科学面前,中医对许多这样的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但对于以“控制性疗效”和“个性化疗效”为主导的中医学来说,无疑是潜在的威胁和挑战。我们切不可为西医今天的暂时困难和中医目前的疗效所障目,坐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一个又一个现代科技成果所困扰。纵观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的发展演进轨迹,大多走过了从综合到分析,再从分析到综合的路径。每一次分析综合都是一次升华提高。在一次次的综合与分析变革中,一方面实现交叉融汇,一方面实现深入细化,这是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要我们坚持认为中医是科学的,那么它的发展提高同样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黄帝内经》成书之初,正是与当时各种科学文化成果互通的结果。一般认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至秦汉,编著经历了五六百年漫长的过程。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当时文字尚未统一,或者尚处在逐步统一的过程中;二是当时的文字字义单纯,不应当具有后世复杂的引申意义;三是中间失传数百年,直到唐代学者从文献中辑出时,所有文字的字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唐代之后的字义文法去理解先秦时期的科学巨著,失真变异有所难免。这是造成我们不能全面准确理解《内经》科学内涵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内经》不单纯是一部医学巨著,而是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其中包括了医学、天文、气象、物候、历算、哲学、伦理等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但遗憾的是,它的理论体系至今没有完成学科分化,更不存在之后的再综合、再分化经历。从其以医学为主导内容的倾向分析,似乎正在向分化的方向发展,但可惜并没能继续下去。当然,任何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任何自然科学都不会借用哲学术语作为自己的专业术语。而在中医理论中,却大多借用了哲学术语作为理论表述的工具,进而在三个方面影响甚至制约了中医自身的发展:一是过度依赖借助哲学术语,限制了自身术语发展的需求,医学或生命科学专用术语不能源源不断地形成;二是哲学术语与医学术语凝固,如“阴虚”“阳虚”、 “气虚”、“血虚”等等,其概念模糊,致使学科分化难以剖析;三是当采用哲学术语表述科学原理时,虽然宏观层面总是正确的,但又往往是模糊的、概括的、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深入的、精确的。这正是中医理论常常被认为是哲学理论而不单是医学理论的缘故,也是造成其不能从生命科学角度与当代自然科学对话的主要原因。公元前五百年,在东方的春秋时期与西方的希波克拉底时代,中西文化就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内经》体质学说与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同出自然疗法,认为身体有非常强大的修复能力,把许多身体的症状都归因为正在进行自我修复,医者并不能随意干扰身体的运行,多数对外在变化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协助。这种观点和古代的中医自然疗法非常接近,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内藏,邪不可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西方医学和中医在许多方面具有互补性和兼容性。因此,中医与西医在文字、医学术语、病名、症状的描绘,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统一的。只要中医学进入定量时代,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轻重程度,可以用西医的生化指标来相互印证。两千五百年前,在没有直接语言与文化沟通的情况下,东西方文化已经达成了默契。今天在这个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为何中西医在思想观念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否大家都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在观念上存在着错误,是否中西医都要要审视自己,如果放弃僵化不变的思维惯性,可能中西医在文化思想、观念理论、科学概念上也许会达成一定程度上的认同。近百年来,在我国的古文字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对秦国统一文字之前的金文、古文字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诸如《金石编》、《汉字源流》等许多学术专著,为我们研究《黄帝内经》成书时期的真实原意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我们应当积极利用这些成果,把《内经》放置在原有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证,真正弄清这部经典巨著的科学内涵,还医理于本来面貌。系统论、还原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二者的关系,从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内经》是一部全书类经典,有了一定的以医学为主的分化倾向,我们就应该顺势而为,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类重组,使医学、哲学、天文、历算、气象、物候等知识内容相对独立。这样做虽然暂时看起来可能会破坏其完整性和内在关联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经过分化再次交叉整合后的新学科,一定会在内涵和水平上超越未经分化的初始学科,而且还会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学科分化的过程中,原有术语各有归属,生命科学缺乏专有术语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必须加大术语体系建构的力度,辨析原有哲学术语在医学理论中的具体含义,用准确恰当的术语实施替换。事实上,在我们目前学习、讲授、理解过程中,那些哲学术语总是会用当今的语言予以解释的,说明这些哲学术语原本是可以被新的语言所代替的,较为复杂的是如何将这些当今语言提炼规范为新术语而已。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术语层面克服与当代科学的对话障碍。分化不是割裂,分化后的学科仍然是互通的、协作的,完整性和内在关联性是能够得到维持和保护的,在此基础上,突破固有学科局限,进一步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等学科开展深层协作,进行全面合作,建立广泛的多学科联合体。中医学必须要建立自己特有医学模式和多学科体系。主张中西医互补渗透、交叉借鉴。中医的发展有全新的思路。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只有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着手,深入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体系,去合理地借鉴和充分地利用现代医学各科数据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建立现代医学学科模式,逐步揭示人体生命科学的秘密。中医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科学和世界文化遗产,中医药学理论作为中国古代人文科学能完整保留至今,其产生、发展、传承自有其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特殊性。但无论其如何特殊,这就是“发展”的问题。任何一个学科,不管它曾经多么辉煌,多么合理,多么有效,如果不能发展,上一个时代的辉煌就会变成下一个时代的没落。真理和科学是有着时空和空间的限制,不存在永恒辉煌,不存在放之万年而皆准的永恒科学。因此,中医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必须采纳现代科学技术,放弃五十年中西医结合的错误形式,实现中西医互补。中医学的近代史,归根到底就是一部中医与西医的挑战和冲击的历史,很多的冲击不断被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所化解和征服,而新的挑战又不断形成和出现。当务之急,必须要重新构建特殊的中医医学模式,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唯一道路。此外,虽然任何科学理论都来自于实践,但理论一旦形成,就会对实践产生能动作用;当一种理论失去发展动力之后,就会制约和阻碍实践的深化。鉴于此,中医学临床的发展和突破,必须与现代科学齐头并进,否则,在临床上有重大突破就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从量变到质变,质变是“突变”。控制论认为,“突变”是自组织系统的现象。“突变”虽然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但科学自身却很少发生“突变”,中医学也是如此。由于中医学曾经在西方科学传入之后遭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引发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提炼整理中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被确立为“特点”就是这个时期的成果;负面效应则是反复多次损伤刺激,形成了一种超敏感的现象,生怕在变革中失去自我,在创新中丢掉原貌,忠于守旧,不乐于迎新,丝毫不为时代的大潮所感动,也不为发展的大势所趋。这种“怀古”的状态延续至今,这是制约中医发展的主要症结和根源。突变、创新、易变是人类对科学的思考的最高境界,它是发现一切真理的源泉。正如,没有遗传就没有变异;没有变异就没有新的物种;没有变异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程。纵观三千年中医发展史,继承和创新仍是中医发展的主题,同时,开放性、包容性也是其一贯特征。中医如何走出困境,发展其未来中医,一定要创建自己独特的医学模式,结合多种学科形成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我们在设计方案上引入系统工程思想,借用现代医学科学各基础学科技术,以求现代中医迅速形成,必须利用计算机的程序化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中医诊治的专家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新技术、新仪器,建立中医病理学和微观学模型。总之,中医要走向未来,一定要利用科学前沿的优势,重新构建后中医时代医学模式和多学科体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04 16:02 2楼
你写了这么多,主要的区别在于中医可以控制改变腺体功能,西医不能改变功能,只能用化学方法抑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变化,因为不知有经气能量的作用,如果不对经气进行研究,中西医是永远各做各的。
2011-05-04 16:31 3楼
回复 2# 神机定通


生命的基本要素有物质、功能、信息构成,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也就是说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功能是生命的能量活动,信息是生命的现象和特征,无论药物、饮食、气候,对其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研究其生命现象,才是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的正确思维。单纯用经气(或能量传导)疗法,脱离和忽略物质基础,就会变成变魔术,成为毫无价值的东西,也许会被人认为是天方夜谭。
2011-05-04 16:44 4楼
单纯用经气(或能量传导)疗法,脱离和忽略物质基础,就会变成变魔术,成为毫无价值的东西,也许会被人认为是天方夜谭


说天方夜谭有可能,但经气本身就是代谢谢物质之一种,具能能量作用,当然如果研究不到,就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也不要以为生物学研究就很全面详尽了,还有没研究到的代谢谢物质能量,也不止是经气物质。
2011-05-04 16:56 5楼
回复 4# 神机定通


和你说话真累,如同手榴弹扔进了田里,内经曰: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并赋诗一首作为回复,《日月赋》盈阴阳者,万物之气,与日月同辉。天地之间,日月合明,其四时有节。崇山峻岭,海纳百川,无光之明,则万物莫能生长也。无月之亮,则无潮汐血海之度,然鹤不得神,而龟不得寿,万物休止也。盖天有日月之星辰,地有精气之神灵也。黄帝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然龟以静得寿,鹿以动得寿,鹤以神得寿,而精气神所致也。人与天地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上下人居中,此乃天地人三才也。天动地静,人和方圆,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日月运行,寒暑往来,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四时之变,万物始生,生生息息,周而复始。五行繁衍,各一其性,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神呼!日月之明,昼夜轮回,物之生死,惟木有情,故人也得其秀而灵矣。
2011-05-04 17:32 6楼
盈阴阳者,万物之气,与日月同辉。天地之间,日月合明,其四时有节。崇山峻岭,海纳百川,无光之明,则万物莫能生长也。无月之亮,则无潮汐血海之度,然鹤不得神,而龟不得寿,万物休止也。

盖天有日月之星辰,地有精气之神灵也。黄帝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然龟以静得寿,鹿以动得寿,鹤以神得寿,而精气神所致也。人与天地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上下人居中,此乃天地人三才也。

天动地静,人和方圆,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日月运行,寒暑往来,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四时之变,万物始生,生生息息,周而复始。五行繁衍,各一其性,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神呼!日月之明,昼夜轮回,物之生死,惟木有情,故人也得其秀而灵矣。


这里讲的有两种气,一种是人体外的气叫先天一气,属于场一类的最本初的物质一种是后天经气就是中医治病所凭借的代谢谢物质,这两种气古代认为相互之间有一定关连,或者是指先天气的聚合物质与先天一气的关系,包括能量方面的作用,但是对于气古代人基本是不清楚具体物质结构的运动状态准确方式的,所以一般一人是也是不会认识到中医的经气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运动状态的。
你们想以古代中医书面对气的论述去理解气是什么,当然是得不到什么答案的,你手榴弹扔进河里就不奇怪了,想摘中医这棵果树上仙桃的人太多了,都是不显累的,也一般都是一无所获得占多数。
2011-05-05 07:38 7楼
回复楼主;看了你的文章,我非常高兴,我觉得字字金玉,值得我们网友大众认真阅读,我认为你的主要观点是;【主张中西医互补渗透、交叉借鉴。中医的发展有全新的思路。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只有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着手,深入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体系,去合理地借鉴和充分地利用现代医学各科数据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建立现代医学学科模式,逐步揭示人体生命科学的秘密。】你的上述观点我完全赞同,应当弘扬推广。
2011-05-05 14:26 8楼
回复 7# 郝守玉郝志玲


希望以后能够多多探讨
2011-05-05 23:52 9楼
回复楼主;你认为;【当然,任何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任何自然科学都

不会借用哲学术语作为自己的专业术语。而在中医理论中,却大多借用了哲学术语作为理论表述的工具,进

而在三个方面影响甚至制约了中医自身的发展:一是过度依赖借助哲学术语,限制了自身术语发展的需求,

医学或生命科学专用术语不能源源不断地形成;二是哲学术语与医学术语凝固,如“阴虚”“阳虚”、 “

气虚”、“血虚”等等,其概念模糊,致使学科分化难以剖析;三是当采用哲学术语表述科学原理时,虽然

宏观层面总是正确的,但又往往是模糊的、概括的、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深入的、精确的。这正是中医

理论常常被认为是哲学理论而不单是医学理论的缘故,也是造成其不能从生命科学角度与当代自然科学对话

的主要原因。】对于你的上述认识我也有同感,我在本论坛上,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医气概念的文章,涉

及具有哲学本原含义的中医气概念,结合西医学的知识,讨论如何具体化到人体实体上的问题,希望先生也

能看看,提出宝贵意见,共同讨论。
2011-05-20 16:32 10楼
肯定有众多的人在期待。
⬅ 中西医结合水土不服 只能入木三分 老茶馆 创建中医医学模式和后中医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