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辨证是中医全息辨证中的核心

2011-05-09 12:16 楼主
中医学具有两千多年的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包含着丰富的全息论的概念,中医的脏腑学说、六经辨证、经络辨证就是属于全息理论。我们借助整体而有序的全息论,将中医所有的辨证结构归纳为中医的全息辨证,是中医的辨证理论体系进一步得到提高、完善、有序化和系统化。《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是六经辨证,即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用外感病的各种证候,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伤寒六经之说由此为后世所崇,中医学所有的辨证论证都是由其演化而来的。而关于伤寒六经的编排顺序,却引得各方争论,几乎成了一桩千古疑案,至今悬而未决。其实,伤寒六经辨证是一个有序的全息过程,是一个整体有机的专家系统。《伤寒论》是人类医学史上最早记录生理病理的反应模式。伤寒六经是机体疾病反应动态过程的变化,八纲隶属于六经,凡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均在六经传经中相互转化。六经之间各个阶段疾病过程的特点是质和量的变化。六经传变是质变,每一个经病内部症状变化是量变,本经自传是量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性中充满矛盾、对立和统一,辨证法认为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的本质变化的规律,质量互变是具体变化的运动形式。控制论认为运动、联系、有序、整体、是从现象上来把握事物变化的特性。整个疾病过程各个阶段的特点即是六经传变的质与量的过程。这些证与症之间具体的相互联系即是“传变”,包括“传经”、“直中”、“合病”、“并病”、“兼病”等等,唯有在六经辨证上具体分析和运用,才能全面理解疾病规律的变化,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的实质内容。“六经辨证”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由于此书距今年代湮远、历经兵乱,在流传的过程中,原书早已失散,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然而在对伤寒六经顺序编排上,却把《伤寒论》中的“六经”等同于《黄帝内经•热论篇》里的“六经”顺序,把《伤寒论》中的“六经”顺序编排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柯琴在《伤寒论注》自序中说《伤寒论》一书经叔和偏次、已非仲景之书、仲景之文,遗失者多、叔和之文附和者亦多矣。作者认为,《伤寒论》中的“六经”同《热论篇》中的“六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伤寒论》中的“六经”是对人体脏腑、经络、气化、形层等等的概括,较之《热论篇》中的“六经”有更大的容量,它既表示伤寒六种类型的症候,又体现伤寒病发过程中的六个阶段,是一个综合了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病情、病变的有机的统一体。从中医的全息论的观点来看,《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应该是一个整体而有序的辨证系统,所以《伤寒论》中的“六经”并不完全等同于《热论篇》里的“六经”。以此推论,《伤寒论》中的“六经”的顺序也并非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少阴、厥阴了。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腑入脏,由肌肤传入肌肉、筋脉、骨头。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主里,里证的病位,应在半表半里之后,故阳明在少阳之后。肝主筋,主脉,肾主骨,主髓,故厥阴非六经之末,而是少阴肾经六经之末。因此,六经新的传变规律,应该是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三阴:太阴,厥阴,少阴。《未来中医》以伤寒内经为基础,凭借现代系统论为研究手段,结合临床实践为检验标准,总结出伤寒“六经”的新次序。即: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三阴: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程序概括了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病性、病变,是一个极其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本书也破解了这宗关于“六经辨证”顺序的千古疑案。六经辨证系统是一个极其完整的生理、病理的概念,是由病邪、病性、病位和六经之人质体因素组成。六淫的病邪、八纲的病性、脏腑经络的病位、六经之人的质体构成各种临床病理的基体要素。六经之人:即太阳质、少阳质、阳明质、太阴质、厥阴质、少阴质等体质,也可以看做六大生理体质因素。张仲景在杂病中也有论述如“补不足,损有余”认为疾病可以通过调理体质的偏差达到未病先治的目的。六经病系,它概括了八纲病性、脏腑病位、六淫外感病邪等基本病理因素,同时提示了六经体质因素所构成的疾病倾向、病势进退与治疗方向。八纲治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表实当汗、里实当下、正虚当补、邪实当泻、阴证阳药、阳证阴药,六气病因治则是祛风、散寒、清暑、祛湿、滋润、泻火,脏腑治则是滋阴清心、镇肝息风、益气健脾、润肺化痰、益阳补肾等等,这都体现了六经辨证中其针对基本生理病理因素的治疗。但随证治之是针对症候而言,因而与针对基本病理生理因素的治则有所不同,具体症候的病机是由基本病理生理因素构成。因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具体疾病的治疗原则应是受防治疾病原则的指导。病邪、病性、病位的治疗原则是层次分明和系统性的治疗理论,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六经治则的三个层面(先治、主治、兼治)作为基本框架,与中医各大辨证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治则模型与体系。伤寒六经辨证体系其实是一个科学典范。中医理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基于其不断的理论变革和创新。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以及现代,各代医学虽有尊经崇古的传统,但绝非一味因循古人。批判和创新的风气也令人欣慰。《黄帝内经》的贡献在于吸收阴阳五行以及易经思想。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绝非中医中医思想主流。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不同,更多的重视临床和实践,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理论”体系。金元四大家更不拘泥古。刘河间对瘟疫的治疗,大胆运用辛散苦寒的方药,开创了温病学先河。但各家都对六经辨证的病位、病因有了不同的见解和偏爱。李东垣重六经太阴主脾胃;张子和重阳明主攻下;刘河间重少阳主宣清;朱丹溪重少阴主滋阴降火。后有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派,根据六经纵横传变,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风行时方,捐弃伤寒经方。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温热病学理论体系和治则。并形成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各有半壁江山的局面。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纵横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是横的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是纵的辨证,作者创立的营血瘀络厥辨证是圆的辨证,并建立起温热病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病理模型。可以说营血瘀络厥辨证是一个新的辨证理论,是继伤寒六经辨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之后最为系统的中医第三大辨证体系。而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营血瘀络厥辨证三大辨证,是与其他辨证相结合演绎而成,其中以六经辨证为核心。该三大辨证,全面总结了中医历代医家辨证之长处,把中医所有的辨证系统地组合成一个全息辨证体系。中医全息辨证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医由整体辨证走向系统辨证,从宏观辨证逐渐走向微观辨证,从单一的中西医结合走向多学科的结合。在辨证治疗和诊断方法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就能清晰地描述人体的病程、病因、病机、病情、病位、病症、体质等因素与转变过程,就能掌握对人体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以及人体各部互为联系性、动态性、有序性的规律。因此,中医全息辨证论的创立,可作为未来中医医学发展模式的基础理论依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09 13:01 2楼
从系统理论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伤寒发热状态也是如此。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稳定状态的变化,是属于开放系统的稳态变化,包含有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变化,除了强调信息流的变化外,也要注意物质流、能量流的变化。
2011-05-13 12:48 3楼
仲景伤寒确为中医之族,但唯一遗憾的是,千年前的古人的成果,今人水平却还是不能超越,这可能就是中医的悲哀吧
2011-05-23 14:47 4楼
一心向医 说:
仲景伤寒确为中医之族,但唯一遗憾的是,千年前的古人的成果,今人水平却还是不能超越,这可能就是中医的悲

要想超越,谈何容易!!
⬅ 中医辨证借鉴科学前沿逐渐趋向微观领域 老茶馆 推拿功法之少林 达摩易筋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