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摘要,这些在辩证中都很重要

2011-05-21 12:22 楼主
我看到了部分语录文摘,现转来此处,自己来慢慢消化,如果同行有兴趣,也可来此参观,和天罗共同学习中医精华,谢谢各位。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尊敬的兲逻弚罔,今天是8月3日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21 12:23 2楼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清〕程杏轩《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011-05-21 19:14 3楼
都是大贤哲言。谢谢楼主分享。
抢沙发。
2011-05-21 19:15 4楼
一句句解释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 辨证 老茶馆 谢海洲名老谈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