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穴治疗手足指痛

2011-05-27 19:53 楼主
一中年男子。右手还指痛伸曲受限。已多年时好时坏。针委阳穴一次而解。其痛在手指少阳三焦经上。按《灵枢。本输篇》原气论。三焦下合于膀胱足太阳经脉,所以三焦与膀胱相通。经又云。“治府者。治其合”。故取三焦经下合穴治之。
又治一妇女,患左肩臂痛。痛在手太阳小肠经上。按小肠经与太阴脾经相通,取阴陵泉治之。没想到一针下去。她右足大趾麻木不仁也随之而愈。

手足三阳经都配有下合穴。大家却不知道手三阴经也配有下合穴。而且运用于治疗相应经络脏腑疾病。如胸背痛等也相当不错。

手太阴肺经下合穴。在膀胱经委阳穴下一寸
手少阴心经下合穴。在膀胱经委阳穴下二寸
手厥阴心包经下合穴。在足阳明经足三里穴下 一寸

经云:“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其实合治内府。也治外经。这里以不特指下合穴包括五输穴的合穴。大家早已运用合穴治疗疾病。只是没有综合或想起。用合穴治疗疾病作用远比其它穴位高。在这里不一一举例。

合穴在五输穴中分属于土与水穴。而土与水皆能承载和孕育万物。正如《金针梅花诗钞》所说“内府既内脏之意。不应指六府。而府病取合,亦可包含脏腑均以取合为宜”。我平常用合穴治病。如腰腿酸痛兼脘腹胀痛。取足三里。阴陵泉。腰腿酸痛兼心烦不眠。取心包经下合穴。阴谷穴。网球肘取上巨虚。曲池穴。

有时用于五门十变法配穴。发现配用下合穴效果比其它穴位好。尤其增加土与水的力量时候。在运用合穴之时。可按《灵枢。五邪篇》。“以手疾按。快然乃刺之。”也就是说按切将刺穴位。发现病情有所减轻。既是中穴。可刺之。是否得气或用复杂手法。有时也不用过于执着。我常用电针治病。也有不行手法进行。若在夹脊穴使用时。针入稍捻转便加电用之。而是在相比之下。似乎一样效果。所以我用合穴治病。仅用简单捻转或提插。大家可存疑而用。见仁见智。以效取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27 19:54 2楼
有时用平常针灸方法治病。感觉效果不能马上显現。须要到傍晚或明天才能见效。但针刺合穴多能马上取效,而且远期效果稳定。这样方法有针对性。如,《金针梅花诗钞》说“单刀直入。一击中的。”《长江医话》说的更是透切。“如何选有病之穴。前人只说某穴治某病。而不说某穴有某病。其实针灸的奥妙之处就在后者。为什麽临床上根据有关文章或文献或教科书去取穴位。有时却未必能收到应有的疗效。说句实话。这是穴中无病。所以临床选穴。必须在有关经脉循行部位找到有病之穴。其效果方能捷如桴鼓。因为它体现了某一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必须反映到体表有关循行部位特定腧穴上来。”

另外大家也可以用合穴或下合穴治疗脊椎或脊椎两旁疼痛。效果也很满意。希望给大家一启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共同学习。

肺经C1.C2.C7.T1.T2.T3.L3.
大肠经C3. C7 L3 L4
胃经C1 C2 C7 T12
脾经T11
心经T5
小肠经C6 C7 T5 S1
肾经L2
膀胱经C7 L5S2 S3 S4 S5
三焦C7 T8 L1
心包经T4
胆经C7 T10 S3 S4 S5
肝经T9

我在体会上俱虚。下俱虚两穴。什麽是虚。虚在那里?或者上虚就用上巨虚。身体下虚 就用下巨虚?又如《董氏奇穴针灸学》216页说“此三穴所以陪后天之气以救先天之肾水也。乃景师匠心独运也。”希望大家共同印证一下。
2011-05-28 11:44 3楼
手厥阴心包经下合穴。在足阳明经足三里穴下 一寸

这里有记载是阑尾穴。
2011-05-28 11:47 4楼
我在体会上俱虚。下俱虚两穴。什麽是虚。虚在那里?或者上虚就用上巨虚。身体下虚 就用下巨虚?

你的体会很有启发性,可以临床试用,有机会积累些资料。
2011-05-28 16:24 5楼
临时 说:
我在体会上俱虚。下俱虚两穴。什麽是虚。虚在那里?或者上虚就用上巨虚。身体下虚 就用下巨虚?


其实是我转的
⬅ 老十针 名字不响所以没人看么? 老茶馆 走出串经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