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 清 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

2011-06-09 07:58 楼主
后序

前哲徐洄溪曰。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故仲景之书有二。《伤寒论》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中来。则伤寒乃病中之第一症。而学医者之第一功夫也。俞东扶曰。伤寒为大病。治法为最繁。必熟读仲景书。再遍读后贤诸书。临症方有把握。仲景书为叔和编次。或有差误。而聊摄注解。殊觉稳当。续注者。张卿子王三阳唐不岩沈亮宸张兼善张隐林北海诸人。总不越其范围。程扶生《经注》尤为明白易晓。然亦不敢直指原文之错误。自方程喻三家。各以已意布置。而仲景原文。从此遂无定局。至柯氏来苏集始放胆删改。而以方名编次。又是一局。徐灵胎《伤寒类方》实宗其式。然予细绎柯氏删改处。万不及《医宗金伤寒论》之精当。先刊仲景原文。另立正误存疑二篇。应改者注小字于旁。可删者摘诸条于后。是非判然。智愚皆晓。他如江西舒诏《伤寒集注》大半斥为伪撰。并取数方。痛加诋毁。别拟方以换之。以视汪琥将阴阳二候。分为二编。各补后贤之方。其意均欲使初学人不泥古方以害人。而汪犹拘谨。舒则放纵矣。惟吴绶蕴要节《六书》王宇泰《伤寒准绳张路玉伤寒绪论》俱有裨于后人。即有功于仲景。

合二家之说观之。仲景《伤寒论》为千古用方之祖。且其阐明医理。尤为中国至精之本。惜其书难免错简。必参观后贤诸书。核对互勘。始有头绪。阅周之读伤寒论法。颇有见地。爰节述其说曰。《伤寒》非奇症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据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读者须每读一段。即设一病者于此。以揣其病机治法。而后借证于书。不得专在文本上安排。总之读《伤寒论》只当涵泳白文。注家虽有数十。以予所见二十余种。皆不免穿鉴附会。言似新奇。莫能见之行事。鄙见只当分作四会。曰伤寒初起本证治法。曰伤寒初起兼证治法。曰伤寒日久化寒。并误治化寒证治。曰伤寒日久化热。并误治化热证治。其霍乱、风湿、食复、劳复。以杂症附之。再参之陶节书。及各家论温热书。互相考证。庶于读书有条理。而临证亦可有径途矣。盖经脉部位。与夫形层表里浅深之事。固不可不讲。而究不可过执也。着力乃在气化上推求。不得专在部位上拘泥。此书在唐以前。已非一本。其章节离合。本无深意。论中叙证。有极简者。有极繁者。有方证不合者。有上下文义不贯者。经设身处境。实在难以遵行。安知非错简说简耶。读者只应各就本文思量。不必牵扯上下文。积久自能融会贯通。此真善读伤寒论之活法也。

前清《俞根初》先生。在干嘉之间。盛行四五十年。着《通俗伤寒论》十二卷。第一编第一章、勘伤寒要诀。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二编病理诊断。第三章、表里寒热。第四章、气血虚实。第五章、伤寒诊法。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三编证治各论。第七章、伤寒本症。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章、伤寒坏症。第十一章、伤寒复证。第四编调理诸法。第十二章、瘥后调理法。其辨析诸症。颇为明晰。其条列治法。温寒互用。补泻兼施。亦无偏主一格之弊。方方切用。法法通灵。其定方宗旨。谓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全在一片灵机。对症发药。庶病伤寒者真有豸乎。善夫俞惺齐先生有言曰。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善读书斯善治病。非读死书之谓也。用古法须用今方。非执板方之谓也。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譬之井田对建。周礼周官。不可以治汉唐之天下也。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五言七律。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俞氏此着。劝求古训。博采众法。加以临证多年。经验丰富。故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多发前人所未发。一洗阴阳五行之繁文。真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也。学人诚能从此书切实研求。广为探索。则历代伤寒名家。皆堪尚友矣。兼臣研究之余。略附臆说于后。阅者谅之。

公元一九一六年丙辰四月望

何廉臣印岩识于绍城卧龙山麓之宣化坊

前序
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先任波而负盛名者。曰俞根初。行三。凡男妇老少就诊者。统称俞三先生。日诊百数十人。一时大名鼎鼎。妇孺咸知。其学识折衷仲景。参用朱氏南阳方氏中行陶氏节吴氏又可张氏景岳。其立方。不出辛散、透发、和解、凉泻、温补等五法。其断病。若者七日愈。若者十四日愈。若者二十一日愈。

十有九验。就诊者奉之如神明。内子胡患伤寒。延聘者三。次诊病即有转机。三诊热退神清。能饮稀粥。自用调养法而痊。从此成为知己。赴安镇诊病毕。即来晤谈。对余曰。勘伤寒证。全凭胆识。望形察色。辨舌诊脉。在乎识。选药制方。定量减味。在乎胆。必先有定识于平时。乃能有定见于俄顷。然临证断病。必须眼到手到心到。三者俱到。

活泼泼地。而治病始能无误。熟能生巧。非笨伯所能模仿也。余啧啧赞叹之不已。一日。出《通俗伤寒论》视余。

一一浏览。其学术手法。皆从病患实地练习熟验而得。不拘拘于方书也。一在于其经验耳。其著作体裁。一曰勘伤寒要诀。二曰伤寒本证。三曰伤寒兼证。四曰伤寒夹证。五曰伤寒坏证。六曰伤寒复证。七曰瘥后调理法。直捷了当。简明朴实。
余遂珍藏箧中矣。嗣晤任君波询及俞君方法。据云。有根初之胆识则可。无根初之胆识。则动辄得咎矣。有根初之盛名则可。无根初之盛名。则所如辄阻矣。旨哉言乎。虽然。俞氏经验多。阅历深。确有见地。岂容藐视。爰为之随选随录。随录随按。务使俞氏一生辨证用药之卓识雄心。昭昭若发蒙。而余心始慊。若听其尘封蠹蚀。湮没不传。他年旧雨重逢。能毋诮让我乎。余之私意。盖欲以良朋实验之专书。为吾绍留一传派。亦医林之风土记也。夫岂好博一表彰同道之虚名哉。毋亦以经验学派。有不可尽废者欤。是为序。

乾隆四十一年乙未三月望何秀山识于安昌镇之碧山书屋

第一章·伤寒要义

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有小证。有大证。有新感证。有伏气证。有兼证。有夹证。有坏证。有复证。
传变不测。死生反掌。非杂病比。奈扁鹊难经但言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
五曰温病。仅载脉候之异同。并无证治之陈列。语焉不详。后学何所根据。惟中风自是中风。伤寒自是伤寒。
湿温自是湿温。温热自是温热。已可概见。然皆列入伤寒门中者。因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当时不传于世。
至晋王叔和。以断简残编。补方造论。混名曰《伤寒论》。而不名曰四时感证论。从此一切感证。通称伤寒。从古亦从俗也。予亦从俗。名曰《通俗伤寒论》。

人皆谓百病莫难于伤寒。予谓治伤寒何难。治伤寒兼证稍难。治伤寒夹证较难。治伤寒复证更难。治伤寒坏证最难。盖其间寒热杂感。湿燥互见。虚实混淆。阴阳疑似。非富于经验。而手敏心灵。随机应变者。决不足当此重任。日与伤寒证战。谚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非谓临证多者不必读书也。亦谓临证多者乃为读书耳。国初喻嘉言尝云、读书无眼。病患无命。旨哉言乎。予业伤寒专科。四十余年矣。姑以心得者。历言其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6-09 13:32 2楼
[第一章•伤寒要义] 第一节•六经形层
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
【荣斋按】“六经形层”这个名词,是根据周学海 “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第五、九、十一条而产生的。
“六经”在伤寒论学说上,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道统术语。本节把六经假定作机体方面的六个层 次,虽然说不出充分理由,但在病理上的某一分野里用它暂作“代号”,是应该的。恽铁樵先生曾这样说∶“六经者,就人体所着之病状为之界说者也。”日人鹤冲 元逸在“医断”里也说∶“伤寒六经,非谓病在六经也,假以为纪也已;及其施治也,皆从证而不拘焉。”藤本廉更明确地说∶“三阴三阳之目,何为而设焉?凡病 有六等之差,而地位脉证不同也,概述诸说,皆以六经为病位之假称,而不取于经络之义。”总的来说,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但人体机能之亢盛 衰减,中间的动态尚多,不是这样可以肯定划分的。第三节六经病证中,所以详列了错综复杂的证候群。
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 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
【秀按】此即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也。《内经》云。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 焦肝肾主之。乃略言三焦五内之部分。合而观之。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也。尝读张仲景《伤寒论》。一则曰胸中。再则曰心中。又次曰心 下。曰胸胁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虽未明言三焦。较讲三焦者尤为详明。
【廉勘】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 所从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窃谓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 五内。当辨三焦部分。详审其所夹何邪。分际清析。庶免颟顸之弊。其分析法。首辨三焦部分。
膈膜以上。清气主之。肺与心也。膈膜以下。浊气主 之。脾胃二肠内肾膀胱也。界乎清浊之间者为膈膜。乃肝胆部分也。从膈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胁。皆清气与津液往来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饮。为邪所击搏。与气 互结。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瘀浊之物。邪气得以根据附之而成下证。此上中下三焦之大要也。

[第一章•伤寒要义] 第二节•六经病理
(添加)陈逊斋说。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太阳、阳明、少阳、皆为阳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阴病。太阳、阳明、少 阳、皆为热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寒病。太阳、阳明、少阳、皆为实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虚病。阴阳寒热虚实之中。又有在表在里。与在半表半里之 不同。太阳为表。少阴亦为表。
太阳之表为热为实。少阴之表为寒为虚。阳明为里。太阴亦为里。阳明之里。为热为实。太阴之里。为寒为虚。
少阳为半表半里。厥阴亦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热为实。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寒为虚。
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为发热恶寒。少阴 之表。为无热恶寒。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为胃实。太阴之里为自利。少阳厥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寒热往来。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厥热进退。 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可汗。少阴之表不可汗。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可下。太阴之里不可下。少阳厥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可清解。厥阴之半 表半里。不可清解。
得病之初。身体之正气。起而反抗。发热恶寒。即正邪交争之表示也。头痛、项强、体痛。即正邪交争时所发生之充血作用也。此 时因皮肤开合。汗腺通塞之故。又发生有汗为中风。无汗为伤寒之两大症候。伤寒为散温机能衰弱。故以麻黄汤发其表。中风为散温机能亢进。故以桂枝汤解其肌。 凡此伤寒中风。可由发汗解肌而愈者。皆称为表病。又称为太阳病。
正气抵抗邪气。在太阳病期内。无法战胜。因而妨碍三焦水道之流行。由此而引起 寒热往来、胸胁满呕、口苦咽干各症。概称为少阳病。《内经》谓三焦为决渎之官。生理学则不称三焦。而称淋巴。其理由相同。三焦在脏腑之外。
皮 肤之内。故谓之半表半里。小柴胡一方。为本病之主剂。
正邪交争愈久。水分愈加蒸散。内部粘膜。愈加干燥。及在太阳少阳期内。发汗利尿过多。则 肠胃间之水津。乃愈涸竭。由是发生烦渴谵语。不大便。但恶热不恶寒之阳明里实症。轻则用白虎汤。重则用承气汤。
若肠胃之抵抗力不足。失去消化 水谷之能力。则为太阴病。水谷不化。则水分过剩。因而上吐下利。此与阳明病正成反比。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实而太阴虚也。理中汤温中去湿。故为太阴病之专 剂。
若造温机能衰减。体温为之降低者。则为少阴病。中医谓为阳虚。因心脏衰弱。故少阴病之脉必微细也。因神经不振。故少阴病之症但欲寐也。因 体温不能分布。故少阴病之四肢必厥逆也。此与太阳病正成反比。太阳必发热而恶寒。少阴必恶寒而不发热。四逆汤强心生温。实为少阴病之主剂。
若 夫厥阴病者。实抵抗力消长进退之重要关头也。其病状为厥热互为来复。热多于厥。则抵抗力有恢复之希望。故主病退。厥多于热。则抵抗力愈趋愈下。故主病进。 若但厥无热。则抵抗力完全失败。病主不治。
此与少阳病正成反比。少阳之寒热往来。不过三焦不和。血管伸缩之作用。可以和解了事。厥阴之厥热来 复。
则出生入死。关系重大。厥阴之主剂。亦不离四逆辈。盖非生温无以退厥也。
总观六经之变化。三阳病惟恐其热。三阴病惟恐其寒。 三阳病惟恐其实。三阴病惟恐其虚。三阳病则抵抗力均未衰弱。故三阳病无死症。三阴病则抵抗力均感不足。故三阴病多死症。一部伤寒论。盖如是而已。
【荣斋按】此篇为一九三五年陈逊斋先生在前中央国医馆附设训练班的演讲词。综合全文大意,所谓三阳,它的病多属于进行性,而其人的脏器体功尚强壮,未曾 发现衰弱状态的三种证状。所谓三阴,它的病多属退行性,而其人的机体功能已非强壮,已表现出衰弱状态的三种证状。精简的说∶“就是三阳言实,三阴言虚。三 阳言表实、里实、半表半里实,三阴言气虚、血虚、气血两虚。”
[第一章•伤寒要义] 第三节•六经病证
太阳标证。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无汗者寒甚于风。自汗者风重于寒。
太阳本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甚或短 数淋沥。或反小便自利。蓄血如狂。
【秀按】太阳之为病。寒水之气为病也。寒为病。故宜温散。水为病。故宜利水。总以发汗为出路。利水为去路。 若非水蓄而血蓄。则又以通瘀为去路。
太阳中见证。凡见太阳标证。而大便不实。小便清白。甚则男子遗精。女子带多。腰脊坠痛。痛如被杖。甚或气 促而喘。角弓发痉。若目戴眼上视。尤为危候。
【秀按】此即张景岳所谓太阳未解。少阴先溃是也。必其人肾气先虚。则肾中之阳。不足以抵御阴寒。 即从太阳中络直入足少阴肾经。
太阳兼证。兼肺经证。鼻塞流涕。鼻鸣喷嚏。嗽痰稀白。甚则喘而胸满。兼脾经证。肢懈嗜卧。口腻腹泻。兼胃经证。 饱闷恶食。嗳腐吞酸。
【秀按】太阳经主皮毛。故《内经》云。太阳者毫毛其应。上与肺经相关。故形寒则伤肺。下与肾经相关。故汗多则溺少。若兼 脾经证。必其人素禀多湿。兼胃经证。必其人新挟食滞。
少阳标证。寒热往来。耳聋胁痛。
少阳本证。目眩咽干。口苦善呕。膈中气塞。
【秀按】少阳以寒热胁痛耳聋为半表证。口苦咽干目眩为半里证者。以少阳经外行腠理。内行两胁。不居身之前后而居侧也。两耳寤则闻。寐则不闻。口咽目开之 则见。阖之则不见。此数者。不可谓之表。亦不可谓之里。则谓之半表里而已矣。惟寒热一证。必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则为少阳之寒热往来。若发热恶寒如疟状。
一日二三发。其人不呕。仍是太阳表证。非少阳之半表证也。临证时亦要辨明。
少阳中见证。手足乍温乍冷。烦满消渴。甚则谵语发痉。四肢厥逆。
【秀按】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若相火之邪。不从外达。势必内窜包络肝经。发现热深厥深。火旺风动之危候。
【廉勘】陆九芝曰。论经则以太阳阳明 少阳为次。论病则太少之邪。俱入阳明。窃谓太阳主皮。为躯体最外一层。少阳主腠。为躯壳上第二层。盖腠理即网膜。金匮所谓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也。故太少两 阳。病在皮腠。
证多传变。两阳合明。病归中土。故不复传。由是推之。三阳传经。亦当以太阳少阳阳明为次。其三阳寒热之分。身虽大热而仍恶寒 者。太阳也。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寒热往来者。少阳也。始虽恶寒。一热而不复恶寒者。阳明也。
少阳兼证。兼胃经证。烦闷恶心。面赤便闭。身痛 足冷。斑点隐隐。兼脾经证。四肢倦懈。肌肉烦疼。唇燥口渴。膈中痞满。斑欲出而不出。兼肾经证。耳大聋。齿焦枯。腰背酸痛如折。甚则精自遗。冲任脉动。兼 肺经证。喉痛红肿。
咳则胁痛。甚则咯血。兼心经证。舌红齿燥。午后壮热。神昏不语。甚则郑声作笑。兼小肠经证。舌赤神呆。语言颠倒。小便赤 涩。点滴如稠。兼大肠经证。胸膈硬满而呕。腹中痛。发潮热。大便秘。或反自利。
【秀按】手足少阳经。内部膈胁。外行腠理。均司相火。相火者。 游行之火也。内则三焦之膜。布膻中。络心包络。循胁里。连肝而及于胆。历络三焦。多与各脏腑相通。其相通之道路。既与三焦相关。又于膈膜相会。如手太阴肺 经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足太阴脾经脉。络胃。上膈。手少阴心经脉。出心系。下膈。手厥阴心包络脉。起于胸中。下膈。足阳明胃经脉。手太阳小肠经 脉。手阳明太阳经脉。均下膈。足厥阴肝经脉。贯膈。故少阳一经。不特多中见证。抑且多各经兼证也。惟兼足少阴肾经证。则由相火炽盛。由肝及肾耳。
【廉勘】兼胃经证者。是少阳转属阳明。二阳合病。胃热已盛。就欲发斑之候。兼脾经证。由于失表。腠理闭塞。相火被湿郁遏。斑不得透之候。兼肾经证。由少 阳相火大炽。逼入少阴。阴伤热盛之候。兼肺经证。由相火烁肺。热咳痰嗽。胸膈气痹之候。兼心经证。必其人心虚有痰。一经相火薰蒸。痰火即蒙闭清窍。每有目 睛微定。昏厥如尸之候。兼小肠经证。由相火下窜。热结小肠。小肠为火府。两火相煽。每有逆乘心包之候。
兼大肠经证。由相火炽盛。热结在里。心 上痞硬。复往来寒热而呕者。热结肠痹也。由是观之。刘草窗为伤寒传足不传手者。伪言也。
阳明标证。始虽恶寒。二日自止。身大热。汗自出。不恶 寒。反恶热。目痛鼻干。不得眠。或多眠睡。
阳明本证。在上脘病尚浅。咽干口苦。气上冲喉。胸满而喘。心中懊。在中脘病已重。大烦大渴。胃实 满。手足汗。发潮热。不大便。小便不利。在下脘。由幽门直逼小肠。且与大肠相表里。病尤深重。日晡所热。谵语发狂。目睛不和。腹胀满。绕脐痛。喘冒不得 卧。腹中转矢气。大便胶闭。或自利纯青水。昏不识人。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秀按】上脘象天。部居胸中。清气居多。犹可宣上解肌。使里邪 从表而出。下脘象地。内接小肠。浊气居多。法可缓下。使里邪从下而出。而其能升清降浊者。全赖中脘为之运用。故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以灌 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泄。法虽多端。总以健运胃气。照顾胃液。或清或下为主。俞氏细分上中下三脘现证。盖以胃虽一腑。却有浅深轻重 之不同。临证者不可不详辨也。
阳明中见证。四肢烦疼。口腻而淡。脘腹痞满。便如红酱。溺短数热。甚或小便不利。便硬发黄。黄色鲜明。
或斑点隐隐。发而不透。神识模糊。躁扰异常。
【秀按】阳明之邪。失表失清。以致陷入太阴。故多中见湿证。当辨湿重而热轻者。失于汗解。或汗 不得法。湿气内留。或其人素多脾湿。湿与热合。最为浊热粘腻。热重而湿轻者。往往内郁成斑。斑不得透。毒不得解。尤为危险。急宜提透。不使毒邪陷入少厥二 阴。如大便胶闭。潮热语者。阳明证重。太阴证轻。缓缓下之可也。《内经》所谓土郁夺之是矣。总之脾胃联膜。邪入阳明。热结燥实者固多。气结湿滞者尤多。况 吾绍地居卑湿。湿热病最占多数。治法甚繁。临证者尤宜详辨。
阳明兼证。兼肺经证。头胀心烦。脘闷嗽痰。痰色黄白相兼。喉燥渴饮。若热壮胸闷。 呕恶足冷者。将发痧疹。若胸胁滞痛。咳嗽气喘者。肺多伏痰。兼心经证。嗌干舌燥。口糜气秽。欲寐而不得寐。或似寐而非寐。甚则郑声作笑。面色娇红。兼肾经 证。口燥咽干。心下急痛。腹胀便闭。或自利酸臭水。兼包络证。口燥消渴。气上冲心。膈上热痛。
神昏谵语。甚或晕厥如尸。口吐粘涎。兼肝经证。 脘中大痛。呕吐酸水。或吐黄绿苦水。四肢厥逆。泄利下重。或便脓血。甚则脐间动气。震手。
【秀按】阳明最多兼证。胃热冲肺。则咳逆痰多。冲心 包络。则神昏发厥。冲心则神昏谵语。或但笑而不语。下烁肝肾。则风动发痉。阴竭阳越。其变证由于失清失下者多。故阳明每多死证。总之勘伤寒证。阳明最多下 证。少阴最多补证。宜下失下。宜补失补。皆致殒人。虽然。用下尚易。用补最难。难在对证发药。刚刚恰好耳。
【廉勘】阳明热盛。最多蒸脑一症。 病即神昏发痉。前哲不讲及此者。皆忘却《内经》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目。其悍气上冲于头。循咽喉。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数句耳。
太阴标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或一身尽痛。四末微冷。甚则发黄。黄色晦暗。
太阴本证。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即渴亦不喜 饮。胸脘痞满。嗌干口腻。热结则暴下赤黄。小便不利。若腹痛烦闷。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多挟痧秽。
【秀按】太阴以湿为主气。有阳经注入之邪。 有本经自受之邪。注入之邪。多湿热证。自受之邪。多风湿寒湿秽湿等证。
太阴中见证。腹痛痞满。呕吐不纳。大便胶秘。小溲不利。或下赤黄。或二 便俱闭。发黄鲜明。
【秀按】湿与热合。脾胃同病。其人中气虚。则太阴证多。湿遏热郁。中气实。则阳明证多。热重湿轻。故同一满闷也。脾湿满。 满在脐下少腹。胃热闷。闷在心下胃口。同一腹痛也。满而时痛者属脾。满而大实痛者属胃。同一发黄也。黄色之淤晦者属脾。黄色之鲜明者属胃。同一格吐也。朝 食暮吐为脾寒格。食入即吐为胃热格。脾胃之证。相反如是。岂可混称湿热。而以治脾者治胃。以治胃者治脾哉。总之胃为阳腑。宜通宜降。
脾为阴 脏。宜健宜升。胃恶燥。宜清宜润。脾恶湿。宜温宜燥。大旨如是而已。
太阴兼证。兼心经证。神烦而悸。汗出津津。似寐非寐。或不得卧。兼肝经 证。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即呕酸吐苦。胸胁满疼。甚则霍乱吐泻。
【秀按】兼心经多血虚证。以心生血脾统血故也。脾无血统。则脾阴将涸。势必 子盗母气。阴竭阳越。故心烦不寐。汗出津津。最为虚脱危候。兼肝经多气郁血热证。如霍乱吐泻。虽属太阴湿土为病。而致所以上吐下泻者。实属厥阴风木乘脾而 郁发也。故其眼目全在阳明。必以趺阳不负为顺。如胃家实者。既吐泻则湿郁已发。而风木自熄。若胃家不实而阳虚。则风木必挟寒水以凌脾。吐利不止而四逆。胃 家不实而阴虚。则风木必煽相火以窜络。拘挛不伸而痉厥。至于湿竭化燥。血热生风。风动窜络之痉病。尤为太阴兼证之坏病也。
少阴标证。肌虽热而 不甚恶热。反畏寒战栗。面赤目红。咽痛舌燥。胸胁烦闷而痛。痛引腰、背、肩胛、肘臂、泄利下重。甚或躁扰谵语。自汗指厥。
【秀按】此少阴实热 现象。故为标证。盖少阴只有虚寒。以君火藏而不用故也。凡有热象。皆相火之所为。
非木病也。犹之厥阴经一切虚寒之证。亦少阴之所为。非厥阴本 病也。
少阴本证。肢厥四逆。腹痛吐泻。下利清谷。引衣蜷卧。喜向里睡。甚则面赤戴阳。
【秀按】此少阴虚寒现象。故为本证。盖少阴 虽属君火。以藏为用。其体常虚。惟赖太阳卫之于外。而表寒不侵。阳明镇之于中。而里寒不起。若卫阳不固。而胃阳尚强。寒邪尚不能斩关直入。惟胃阳失守。寒 水无制。故厥阴之风而厥逆。挟太阴之湿而下利。则真火立见消亡。故少阴最多死证。
【廉勘】陆九芝有少阴咽痛吐利寒热辨。语最明白。特节述其说 曰。少阴病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以热客于少阴之标。叔和平脉法。所传师说伏气之病是也。先论咽痛。少阴之脉循喉咙。在初得病二三 日。为阳邪结于会厌。但用生甘草解毒。桔梗排脓。半夏鸡子白发声利咽。足矣。若夫下利胸满。心烦而咽痛。为阴虚液不上蒸者。治宜育阴复液。则猪肤汤加蜜粉 者是。下利厥逆面赤而咽痛。为阴盛格阳于上者。治宜驱阴复阳。则通脉四逆汤之加桔梗者是。是盖以阴虚阴盛。皆可以致咽痛。故有必从两法而解者。再论吐利。 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明HTHT欲吐复不能吐者。此胸中实。不可下而可吐也。膈有寒饮而吐。且干呕者。
此有水气。不可吐而可温也。吐利交作。以 手足不冷为吉。若吐且利而见厥逆。吐且利而见烦躁则凶。虽有吴茱萸一法。亦未必及救矣。终论少阴下利。与厥阴下利不同。厥阴之利。多热少寒。少阴之利。多 寒少热。故惟厥冷而或咳或悸。腹痛下重。是阳为阴遏之利。用四逆散。咳而呕渴。心烦不眠。是水热互结之利。用猪苓汤。小便不利。腹痛便脓血。是寒热不调之 利。用桃花汤。自利清水。心下痛。二三日咽干口燥。六七日不大便。均腹满。是阳盛铄阴之利。用承气汤。凡若此者。皆为传经之邪。固属于热。若夫下利清谷。 厥逆脉微。
呕而汗出。引衣自盖。欲向壁卧。不喜见明。而又面赤戴阳者。则皆合于真武、附子四逆、通脉、白通诸方。
为少阴虚寒之 证。正与厥阴热利相反矣。少阴下利死证五条。吐利躁烦。四肢厥逆。恶寒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下利止而眩冒。六七日而息高者。虽尚有吴茱萸一法。终为不 治之证。苟非利止手足温。身反发热。未易求其生也。
少阴中见证。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腹痛干呕。面色娇红。咽痛口燥。 渴而饮。饮而吐。吐而复渴。甚则烦躁欲死。扬手踯足。或欲坐卧水中。
【秀按】此阴盛格阳之证。内真寒。外假热。或下真寒。上假热。当以在下在 内之寒为主。用热药冷服之法。或可十救一二。
少阴兼证。兼肺经证。微见恶寒。发热不已。咳嗽不渴。咯痰稀白。身静蜷卧。似寐非寐。兼心包证。 初起发热。
即神呆不语。欲寐而不得寐。心烦躁扰。口干舌燥。欲吐粘涎而不吐。身虽热。仍欲暖盖。或目睛上视。兼脾经证。初虽头痛恶寒。继即发 热不止。口燥而渴。一食瓜果。即腹痛自利。脘满而吐。兼肝经证。初起口干舌燥。心烦恶热。即吐泻如霍乱。陡然神识昏。虽醒似睡。手足螈。
【秀 按】传经热邪。一到少阴。经中之阴液先伤。往往邪未除而阴已竭。故死者多。生者少。况加以各经兼证。其人尚有生理乎。惟辨证之际。却有二种要诀。一辨其人 真阳素虚者。阴寒为本。邪多挟水而动。其证为呕为咳。为魄汗淋漓。为腹痛下利。此少阴阴胜而胃阳亏负也。法当补火培土以御其水。固不待言。即在太阳中见 证。发表药中。早宜加干姜附子等品。以助阳御阴。庶免逼汗亡阳之患。一辨其人真阴素虚者。阳亢为本。邪多挟火而动。其证口燥咽干。心烦不寐。腹满便闭。肌 肤燥。此胃阳过胜而少阴阴涸也。法当急夺其土以救肾水。如或不宜伐阳。亦当养阴退阳。即治太阳发表药中。亦早宜加阿胶、生地等药。以回护真阴。方可得汗而 解。否则阴精被劫。汗无所酿。用纯表药全然无汗者以此。
厥阴标证。手足厥冷。一身筋挛。寒热类疟。头痛吐涎。面青目赤。耳聋颊肿。胸满呕逆。 甚或男子睾丸疝疼。
女人少腹肿痛。
【秀按】凡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有寒厥。有热厥。厥阴热厥多而寒厥少。 少阴寒厥多而热厥少。盖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厥阴厥热之胜复。犹少阳寒热之往来。少阳之寒因乎热。厥阴之厥亦因乎热。热为阳邪向外。厥为阳邪陷内。厥与热总 属阳邪出入阴分。热多厥少。而热胜于厥者。其伤阴也犹缓。
厥多热少。而厥胜于热者。其伤阴也更急。故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总之厥阴以 厥热为眼目。凡有厥而复有热者。其厥也定为热厥。更于脉滑而喉痹便脓血。脉沉短而囊缩。脉沉疾而爪甲青。不大便而腹满硬痛。诸见厥证。所用四逆散及白虎承 气辈互推之。自可决定热厥矣。惟有厥无热。甚则一厥不复热。及大汗大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呕而小便利。身无热而见厥者。其厥也方是寒厥。方可用当归四逆汤 以温经。而藏厥吐沫之用吴茱萸汤。蛔厥吐蛔之用乌梅丸。胥准此耳。
厥阴本证。口渴消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泄利下重。 误下则利不止。或便脓血。甚则晕厥如尸。手足螈。体厥脉厥。舌卷囊缩。妇人乳缩。冲任脉动震手。
【秀按】厥阴一经。最多寒热错杂。阴阳疑似之 候。必先分际清析。庶有头绪。如热而发厥。热深厥深。上攻而为喉痹。下攻而便脓血。此纯阳无阴之证也。脉微细欲绝。手足厥冷。灸之不温。凛凛恶寒。大汗大 利。
躁不得卧。与夫冷结关元。此纯阴无阳之证也。渴欲饮水。饥欲得食。脉滑而数。手足自温。此阳进欲愈之证也。默默不欲食。呕吐涎沫。腹胀身 疼。此阴进未愈之证也。厥三日。热亦三日。厥五日。热亦五日。手足厥冷。而邪热在膈。水热在胃。此阴少阳多之证也。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呕而脉弱。本自寒 下。复误吐下。面反戴阳。此阴多阳少之证也。大抵阳脉阳证。当取少阳阳明经治法。阴脉阴证。当用少阴经治法。厥阴病见阳为易愈。见阴为难痊。其表里错杂不 分。又必先治其里。后解其表。若见咽喉不利。咳唾脓血。切忌温药。仍宜分解其热。清滋其枯。尝见有周身冰冷。而一衣不着。半被不盖者。有令两人各用扇扇之 者。有欲畅饮冰水者。此非伏火在内。热极恶热而何。盖肝为藏血之脏。中多络脉。邪热入络。其血必郁而化火。其气亦钝而不灵。故厥阴病以血热、络郁为眼目。 观热厥之四逆散。寒厥之当归四逆汤。并以辛润通络为君。可知刚燥之非宜矣。又可知厥阴门之姜附。实为兼少阴病虚寒而设。凡少阴病之宜清滋者。皆属厥阴。而 厥阴病之宜温热者。则皆少阴也。以厥阴风化。内藏少阳相火。而少阴虽属君火。实主太阳寒水也。
厥阴中见证。头晕目眩。口苦耳聋。乍寒乍热。寒 则四肢厥冷。热则干呕渴饮。呕黄绿水。或吐黑臭浊阴。
或兼吐蛔。甚则蛔厥。两胁串痛。或痉或厥。
【秀按】六经惟厥阴最难调治。盖 厥阴内寄相火。本属有热无寒。纵使直受寒邪。证现四逆脉细。仲景只用当归四逆。而不用姜附可悟也。而乌梅丸中乃桂附辛姜并进者何也。因厥阴火郁。必犯阳 明。阳明气实。则肝火自由少阳而散。苟胃阳不支。则木邪乘土。必撤阳明之阖。而为太阴之开。以致吐利交作。亡阳可畏。故必重用温脾。俾以就阳明之实。而不 陷太阴之虚。此转绝阴为生阳。即藉生阳以破绝阴之法也。否则酸苦等味。
虽有清泄厥阴之长。能无害胃伤阳之弊乎。总之厥阴证。全以胃阳为用神。 胃阳胜。则转出少阳而病退。胃阳负。则转入太阴而病进。亦以胃阴为后盾。胃阴胜。则能制相火而邪热外达。胃阴衰。则反竭肾水而虚阳上越。观仲景一用理中以 治霍乱。一用复脉以治阴竭。其主义尤易见也。昔赵养葵高鼓峰辈。用逍遥散加生地、疏肝益肾汤等。以治伤寒化火烁阴。暗合仲景厥阴病正法。厥后叶天士乃溯源 于复脉及黄连阿胶等方。前哲成法。其揆一也。
厥阴兼证。兼肺经证。气咳痰粘。胸痛串胁。甚则咯血。或痰带血丝血珠。兼心经证。舌卷焦短。鸦口 嘬嘴。昏不知人。醒作睡声。撮空上视。面青目紫。兼脾经证。脘满而吐。腹痛自利。四肢厥逆。渴不喜饮。面色痿黄。神气倦怠。兼胃经证。胸脘满闷。格食不 下。两胁抽痛。胃疼呕酸。饥不欲食。胃中嘈杂。兼肾经证。面色憔悴。两颧嫩红。喘息短促。气不接续。手足厥冷。腰膝软。男子足冷精泄。女子带下如注。
【秀按】六经感证。兼带厥阴者。尚可救疗。若由三阳经传至厥阴。入里极深。风木与相火。两相煽灼。伤阴最速。阴液消耗。邪热内陷包络。则神昏谵语。甚则 不语如尸。内陷肝络。则四肢厥逆。甚则手足发痉。热极生风。九窍随闭。所形皆败证矣。故厥阴最多死证。惟兼肺兼胃两经。治之得法。尚可转危为安。若兼心脾 肾三经。则死者多。生者少矣。
【廉勘】一切感证。邪传厥阴。当辨手足两经。手厥阴为包络。主血亦主脉。横通四布。如渴欲饮水。气上冲心。心中 疼热。此由包络挟心火之热。发动于上。甚则发厥。不语如尸。此由包络粘涎瘀血。阻塞心与脑神气出入之清窍。当以涤涎祛瘀。通络开窍为君。参以散火透热。庶 可救疗。足厥阴为肝。主藏血亦主回血。气化属风。内含胆火。或寒热互相进退。为厥热往来。或外寒内热。为厥深者热亦深。或下寒上热。为饥不欲食。食则吐 蛔。或阴搏阳回。为左旋右转之抽风。或阳回阴复。为厥热停匀而自愈。至于风之生虫。必先积湿。故虫从风化。亦从湿化。其证多寒热错杂。当以苦降辛通酸泄为 君。或佐熄风。或佐存阴可也。
【荣斋按】本节各条。分析六经的本证、标证、中见证、兼证等,详细得近于繁复了。陆渊雷先生在《伤寒今释》里曾 指出执简驭繁之法,他说∶“发热而恶寒,不论有汗无汗,皆为太阳病;寒热往来如疟者,为少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者,为阳明病;见机能衰弱之症,或 误治而虚其正气者,为少阴病;吐利属于虚寒者,为太阴病;发热若干日,热退若干日,或消渴,或吐蛔,或下利,或舌卷囊缩者,为厥阴病。”可称清爽明白。他 在《伤寒论概要》里,更扼要地说∶“三阳为热病之正型,视其抗病力之趋势,分为三种综合症,施以三种治疗方法;少阴为热病之变型,心脏衰弱,不但不能发生 抗病力,生命且岌岌不保,急须用强心药;太阴是杂病,非伤寒;厥阴则为散列。”陆先生对《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看法,是精当而深入的;他这样的指出,可作我 们研究方面“由博反约”的实践。概括的说∶“六经病症”是根据急性发热病的经过而分做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更就不同的症状,分做若干亚类,每类各有若干大同 小异的综合症;这就衍化了六经本证、标证、中见证和兼证。本节文本,我们只应领会其精神,其实质可不必拘泥。
⬅ 伤寒论50味主药适应症 老茶馆 赵绍琴湿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