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痱考辨

2009-06-24 19:38 楼主
《内经》关于“痱”的记载,一见于《灵枢•热病》,此处对“痱”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是因中风所致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所致的症候群。二见于《素问•脉解》,认为“痱”为肾气虚弱、厥逆所致的症候群。“风痱”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所论“风痱”与《灵枢》所论“痱”实为同一种病。《备急千金要方》明确将“风痱”作为中风病的一种类型进行论述,其主要表现为“身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轻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林佩琴宗《千金》之说,同时认为外邪侵袭为风痱发病的病机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痱”包括三种症候群,一是作为中风病情较轻的“风痱”;二是中风病情较重的“瘖痱”;三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的“风痱”。

国家标准疾病名称将脑卒中后遗症称为风痱。风痱[中风后遗症]条称:“风痱,又名喑痱,相当于西医学的中风后遗症。多为中风之后,风痰上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以中风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1]然笔者在复习相关文献后发现这个定义与风痱原意不符。因此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望同道指正。

“痱”首见于《内经》。《内经》有两处关于“痱”的记载,其一:《灵枢•热病》记载:“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丹波元简引楼氏云:“右内经论中风之浅深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瘖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 [2]张景岳、李中梓多从其说[3~4]。 张志聪注曰:“痱者,风热之为病也,身无痛者,邪入于里也。风木之邪,贼伤中土,脾藏智而外属四肢,智乱不甚者,邪虽内入,尚在于表里之间,脏真之气未伤也。其言微者,此伤于气,故知可治。甚不能言者,邪入于脏,不可治也。”[5]由此可见,后世对“痱”有两种认识观点,即:一是因中风所导致的身无痛,手足废而不收为特征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脾主四肢功能丧失所致的身无痛,手足废而不收为特征的症候群。

其二:《素问•脉解》云:“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王冰注曰:“痱,废也,肾之脉与冲脉并出气街,循股阴内廉,斜入腘中,循骨内廉及内踝之后入足下,故肾气内夺而不顺,则舌瘖足废,故云肾虚也。”[6]此处所论为“喑痱”,病因为肾气内夺,肾气虚弱、厥逆致舌不仁、足废不能用为特征的症候群。

宋朝林亿等人在校订《金匮要略》时“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中载:“《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释曰:“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也,亦真气之衰也。”[7]亦为喑痱的论述。

“风痱”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曰:“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遂者,风痱也。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8]《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痱诸方中无“一臂不遂者,风痱也”八字[9]。可见《诸病源候论》所论“风痱”与《灵枢•热病》所论“痱”实为同一种病。其主要表现为“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的轻重,又有语言和神志方面的改变。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卷八•诸风》云:“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即不能言,不可治。”[10]在其《诸风•风痱第五》论曰:“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10]明确将“风痱”作为中风病的一种类型进行论述,其主要表现亦为“身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轻重有“智乱不甚,言微可知”、“甚即不能言”、“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的临床表现。

治疗风痱最著名的方剂是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出自刘河间的《宣明论方》。《宣明论方》卷二地黄饮子条:“瘖痱证主肾虚,出《素问•脉解论》。内夺则厥,舌瘖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经云:瘖痱,足不履用,声音不出者。地黄饮子主之:治瘖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11]亦宗《内经》喑痱的病机而设的方剂。

清朝林佩琴宗《千金》之说,《类证治裁》阐述中风症曰:“千金引岐伯论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一曰风痱,四肢不收也;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12]其在论述中风四肢不收时又对《千金》作了发挥,其云: “(四肢不收)诸阳经皆取于手足,循行身体,如邪气客于肌肤,随其虚处停滞,脉缓大有力,土太过也,当泻其湿,胃苓汤;脉细小无力者,当补其气,补中汤。”[12]认为外邪侵袭,导致脾胃受损,脾不能主四肢功能,亦为风痱发病的病机之一,从而使风痱的病机认识更加完善。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认为:“四肢不收无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痛,其言不变志不乱,邪在分腠五物汤能,甚者不能言为瘖痱,夺厥入藏病多凶。注:风痱、偏枯、瘖痱三病,皆属外中,而有微甚浅深之别也。风痱,谓四肢不收,身无痛处。偏枯,谓半身不遂,身有痛处。其言不变志不乱,乃邪微浅,病在分腠荣卫之间,以黄芪五物汤能补荣卫而散风邪也。甚者不能言,志乱神昏,则为瘖痱,乃肾虚内夺,少阴不至而厥,其邪已入于藏,故曰病多凶也。”[13]

由此可见,“痱”包括三种症候群,一是作为中风病情较轻的“风痱”,表现为: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没有神志或神志改变轻微为特征的症候群;二是中风病情较重的“瘖痱”,在前者表现的基础上出现语言、神志方面的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三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的“风痱”,表现为: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没有或轻微神志的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包括现代医学之急性脊髓炎、急慢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癔病性瘫痪、癔病性失语、老年动脉硬化、脊髓型颈椎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而不单指是中风或中风后遗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1-14 14:22 2楼
分亨了,谢谢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2010-01-14 14:58 3楼
花版主所言极是。一类可用河间地黄饮子,二类可用涤痰汤,三类可用大秦艽汤。关键:一要舌脉要看准,二要原方。
2010-01-26 19:12 4楼
古病名“痱病”探源
(文章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05期 医史文献 P310-311)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要】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根据经旨之义,参以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认识,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痱病”是中风病之古称。其症状表现有偏枯(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知人)及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等,是中风病之中脏腑症也。同时文章将“痱病”与“偏枯”给与鉴别。
【关键词】 痱病;中风病;偏枯;神志障碍;言语障碍

一、关于痱病的病名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徘(痱),此肾虚也。”
按:痱,音fei肥,《说文•疒部》:“风病也。”《尔雅•释诂》:“痱,病也。”《汉语大字典》:“痱,中风病。”因(中)风而痱,故后世医家有“中风痱”、“痱风”、“风痱”等名称。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太素•热病说》:“痱风之状,凡有死别。”[1]《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第一》:“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2]《风痱第五》:“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2]《诸风第二》:“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2]由此可见,痱即痱病,亦名风痱、中风痱、痱风等,乃中风病之古称。

二、关于痱病的临床表现

据经旨痱病的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即肢体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及语言障碍等。

1.肢体感觉障碍(不知痛痒)和运动障碍(偏瘫或全瘫):

经文“身无痛者”,非指身体不痛,而是指肢体感觉障碍、缺失,即不知痛痒之义。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冒昧不知痛处。”明•张介宾云:“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3]张纲云:“痱者,以无所知觉为主,因其邪入内里,心伤神昏,故痛觉不存。”[4]

经文“四肢不收”者,指瘫痪,即四肢瘫或偏瘫;而瘫痪或系痉挛之硬瘫,或系弛缓之软瘫。如《千金要方•风痱第五》:“夫风痱者……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2]《丹溪心法•中风》:“四肢不收举,俗曰瘫痪。”[5]《医学入门》云:“四肢瘫,此名风痱。”[5]《医学纲目•中风》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6]《中医百病名源考•痱》云:“‘四肢不收’者,本非谓肢体‘全废’之四肢瘫(当仍系或左或右之偏瘫,与偏枯无异),特以神志昏迷,形若无主,体失收持,而一似于四肢全瘫耳。”[4]《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7]由此可见,古今学者对于“四肢不收”,到底是四肢瘫还是偏瘫,是硬瘫还是软瘫,认识不一。临床观察,中风病昏迷后,由于病变部位不一,发病时间及病程不同,既可以出现四肢瘫,亦可见偏瘫;而偏瘫侧肢体既可是痉挛之硬瘫,亦可是弛缓之软瘫。

2. 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

据经文“痱之为病也……其言微知……甚则不能言”可知,痱病有言语障碍,即喑(瘖)之义。喑(瘖),音yin音,《说文•疒部》:“不能言也。”《太素•经脉病解》云:“瘖,不能言也。”[1]《医学纲目•中风》云:“其舌强不语,唇吻不收者,经称为痱病。”[6]故《素问•脉解》有“喑徘(痱)”连词。日本•伊泽赏轩《素问释义》云:“痱,即仲景中风篇所谓‘邪入于脏,舌即难言’者。”[8]

3. 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

经文“智乱不甚,其言微知”者,即神志迷乱但不严重,言语障碍但可交流之义,乃神志昏蒙之浅者也。而若智乱甚,“甚则不能言”者,即神志迷乱严重而冒昧不识人,口不能言或失语之义,乃神志昏蒙之深者也。此正张仲景中风病之中脏腑也,“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医学纲目•中风》云:“痱病有言变志乱之症。”[6]《杂病证治准绳•中风》云:“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5]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中风总论》:“中风之症:猝然倒仆,身热口噤,志乱神昏,四肢俱废,良久不醒,《内经》名曰风痱。”[5]“中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9]

三、关于痱病的鉴别

痱病与偏枯在《灵枢•热病》篇中是对举论述的,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灵枢•热病》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偏枯,半身不遂也,偏瘫之古称。据经旨之义,偏枯是半身不遂而痛,言语、神志正常,病变部位轻浅,在分腠之间,如《太素•热病说》:“偏枯病有五别:有偏一箱不收,一也;有偏不痛,此不用并痛,二也;其言不异于常,三也;神志不乱,四也;病在分肉间,五也。具此五事,名曰偏枯病也。”[1]此正后世中风病之中经络之症也。而痱病是偏枯(瘫)或全瘫,不知痛痒,言语、神志异常,在脏腑,此正后世中风病之中脏腑之症也。张纲云:“病有深浅,其所别者主在于神昏与否,而不在其废。”[4]

中风病半身不遂症是否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灵枢•热病》称之为“身偏不用而痛”。偏枯本身或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亦有记载,如隋•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偏枯小而痛。”[10]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2]等。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1]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

四、关于今人对痱病认识的比较

对痱病的认识,今人亦不一致。如李戎云:“痱,病证名。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一种。”[12]《中医大辞典》:“痱,义同废。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13]解释前后矛盾。《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徘,通痱,废也。瘖徘,病名。《奇效良方》云:‘瘖痱之状,舌瘖不能言,足废不为用。’”[14]罗石标云:“徘。当为痱。偏瘫。”[15]《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神志稍乱,轻者能言,重者不能言。”[7]而对痱病认识最合理的当属张纲的《中医百病名源考•痱》,有云:“先秦时期初以‘痱’而名病者,则本谓‘神识昏迷、无所觉之’之风中脏腑之证也。”[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痱病”乃中风病之古称,系中脏腑之症。临床表现为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及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如此始合经旨之义。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
[3] 张介宾. 类经[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25
[4] 张纲. 中医百病名源考[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6]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7] 张登本、武长春. 内经词典[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9
[8] 日本•伊泽赏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202
[9] 周中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8
[10]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11]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 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12] 李戎.中医难字字典[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5
[13]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27
[14]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41
[15] 罗石标.说医解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3
(收稿日期:2009-02-05)
2010-01-26.
⬅ 看小儿病状歌 老茶馆 验方过敏煎使用后的一点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