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温病与中医现代临床

2011-06-17 17:24 楼主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肇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的最早相关论述。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也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而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病,但也曾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叶天士则主张“邪伏少阴,发于少阳”。但纵览历代名医高论,我们认为刘宝贻所论伏邪最为中肯。指出:“论邪之伏,在于少阴;论邪之发,则以证候为依据”,意思是说无论所伏何邪,还是邪伏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伏邪外发的表现,以便根据证候表现,推求病因,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我们理解,伏邪发病学说,不过是在临床表现按新感温病发病学说无法解释,或临床发病与季节、气候特点不相符合的情况下,医家提出的一种病因学理论,目的仍然在于在治疗方面能与新感温病有所区别,并在思维过程中做到言之成理,理论上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如春温发病,有一发病就表现为头痛,发热、寒战,口苦,咽干,目眩,少阳郁热证,与新感温病,外邪先伤肺卫,可表现为外感表证的临床特点不符;再如夏季暑温发病,有一发病就表现为头痛如劈,高热,汗出,烦渴,阳明气分热盛证,与新感温病,外邪先伤肺卫,可表现为外感表证的临床特点不符等;如伏暑病秋季发病,却不表现为典型温燥症状,而表现为暑湿证候,不符合暑湿发病的季节、气候特点等;再如冬温病冬季发病,却不表现为典型外感风寒症状,而表现为温热证候,不符合温热病发病的季节、气候特点。此时,只能通过伏邪发病学说来解释,以为春温病因于内有伏邪,至春发为温病,所以一发病就表现为少阳郁热之证,以为暑温病因于内有伏邪,至夏发为暑病,所以一发病就表现为阳明气分热盛之证,以为伏暑病因于暑湿之邪内伏,至秋发病出现暑湿证候,以为冬温病因于温热之邪内伏,至冬发病出现温热证候,所以针对性的给予清解郁热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清暑泄热治疗乙型脑炎等,清暑化湿治疗秋季发病的布氏杆菌病等,清热解毒治疗冬季发生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就可能取得较好疗效。这就是伏气发病病因学说的意义所在。

其实,伏气病因,并不独见于温病,在多种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常常存在伏邪的问题。刘吉人《伏邪新书》就曾以六气伏邪分列为杂病,对我们今天应用伏气发病学说指导杂病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临床观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系统性硬皮病、类风湿病、肾炎、牛皮癣等多种免疫反应性疾病,过敏性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病,病因均存在伏邪。其他如乙型肝炎、休息痢甚至妇女痛经等,也存在伏邪问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6-17 17:24 2楼
一、伏邪发病学说与结缔组织病中医现代临床

结缔组织病即一般所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当于中医学的“阴阳毒”、“厥证”以及“痹证”之“肌痹”、“肤痹”、“尫痹”等。可表现为肢体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伸屈不利等,严重者,可发生关节畸形,功能废用等。也可表现为皮肤红斑、发热、四末厥冷等,或兼有心悸、水肿等脏腑损害。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与体质因素、居处阴寒潮湿、外感风寒湿热之邪等有关。或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或外感风热、湿热之邪,外邪留恋,挟痰挟瘀,痹阻经脉气血所致。治疗方面,强调首先应明辨致病的邪气是风邪、寒邪、湿邪,还是热邪,同时应重视活血通痹治法。但临床观察发现,也有不少无明显外感表证表现,而见发热,甚至高热不退、肢节疼痛症状加重者,单纯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来解释,与理不通。我们通过伏邪发病学说来分析病因病机,则比较容易理解。或风寒湿邪内伏,或热毒内伏,临床表现为当有所区别。曾治疗一类风湿病女性患者,45岁,症见高热不退,月余不解,恶寒,夜间为甚,汗出则解,肢体关节疼痛肿胀,伸屈不利,口苦咽干,头晕,恶心欲呕,舌红苔腻略黄,脉沉,考虑是邪热内伏,郁热不解,治以清解郁热、兼通经络之法,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味。处方:北柴胡12g、银柴胡12 g、黄芩9 g、清半夏12 g、沙参12 g、银花15 g、连翘12 g、赤白芍各25 g、丹皮12 g、丝瓜络12 g、桂枝9 g、白芷6 g、秦艽12 g、威灵仙12 g、忍冬藤25 g、桔梗6 g、甘草6 g。应用单味中药处方颗粒剂,开水冲服,结果应手而效,1周后出院,发热再未复发。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热毒常伏于血分,所以急性发作期,发热不退,关节疼痛者,治疗当清热透热、养阴凉血,方剂可用犀角地黄汤、青蒿鳖甲汤等。兼气分热盛,或气营两燔者,方剂可给予化斑汤、银翘散加味。
2011-06-17 17:25 3楼
二、伏气发病学说与肾炎中医现代临床

肾小球疾病,包括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临床上可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相当于《内经》的“风水”、“肾风”、“水病”、“血尿”等。《金匮要略》则称水肿为“水气病”。其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风邪外袭,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热毒、湿热之邪,或痈疡疮毒,失于治疗,湿毒浸淫,或饮食不节,或劳倦伤脾,或久病脾虚、肾虚,引起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终至三焦、膀胱气化无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或风热、湿热、热毒,灼伤血络所致。所以,其治疗原则,应重视上下同治,内外同治,前后同治,我们谓之“三维护肾”治法,临床每取佳效。以其病情常因外感风热、热毒、风湿、风寒、湿热邪毒等诱发加重,所以祛邪解毒治法当贯穿始终,可辨证选用《温病条辨》银翘散、《外科理例》荆防败毒散、《丹溪心法》加味二妙散等方剂。具体应用或疏风清热,或清热解毒,或祛风除湿,或疏风散寒,或清利湿热解毒,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重视活血化瘀治法,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但临床所见,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也常有没有明显外感症状,而致病情急性发作加重者,也可以按照伏邪发病理论来认识其病因。其热毒内伏者,多见咽干咽红,舌尖红,治当清热解毒,可用银翘散加减;其湿热邪毒内伏者,多见大便不爽、尿赤、带下量多,舌苔黄腻,治当清利湿热,方剂可用四妙丸加味。热毒、湿热邪毒伏于血分,尿血表现突出,甚至出现肉眼血尿者,治当凉血散血,方剂可用犀角地黄汤、清心导赤散、小蓟饮子等方。
2011-06-17 17:25 4楼
三、伏气发病学说与乙型肝炎中医现代临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最常见多发传染病。临床常表现为胁痛,脘腹胀满,黄疸,乏力体倦等,是形成肝硬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其病位一般认为主要在肝,同时与胆、与脾胃关系密切,与肾也有一定关系。病因多由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所致,饮食失宜、过嗜醇酒也有关系。其表现为黄疸者,阳黄多湿热,阴黄多寒湿,治疗当重视祛湿解毒和疏肝健脾治法,方剂应用茵陈蒿汤、丹栀逍遥丸、当归芍药散、当归补血汤、五子衍宗丸等可随证加减。现代临床许多学者重视凉血活血,所谓“治黄先治血,血行黄易灭”,也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但临床观察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常隐匿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常有急性发作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湿热邪毒内伏所致。所以,无论有无湿热壅郁的证候,均可随方加入茵陈、连翘、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鸡骨草、青叶胆等,以清热利湿解毒。至于慢性病程中发生急黄,可理解为湿热邪毒伏于血分,突然发作,以其热毒炽盛,邪入心营,故可有高热、神昏、惊厥、呕血等表现,治疗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应用犀角散、栀子金花汤加减。
2011-06-17 17:25 5楼
四、伏气发病学说与头风中医现代临床

头风是指顽固性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属于头痛范畴。临床可表现为头顶痛、前额痛、两侧痛、后头痛等,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血管性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头痛的病因,一般说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头痛多新病,以外感风邪为主因,可为风寒、风热、风湿,为外邪阻痹、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所致。内伤头痛多久病,多虚,或虚中夹实,可因肝阳上亢,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不能养脑,肾虚髓海失养,风痰上扰,瘀血阻痹等多种原因导致头痛。其中,外感头痛根据症状表现,进一步可分为风寒、风热、风湿头痛。风寒头痛,多恶风寒重、汗出不畅、头项拘急而痛、周身痠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治当疏风散寒,可用《局方》川芎茶调散加减。风热头痛,微恶风,或有发热,头胀痛,咽干红肿疼痛,口渴,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当疏风清热,可用《医宗金鉴》芎芷石膏汤加减。风湿头痛,头痛头重如裹,肢体沉重、酸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当祛风除湿,可用《内外伤辨惑论》羌活胜湿汤加减。但临床上头风一般并不伴有外感风寒、风热、风湿表证症状,所以不同与一般的外感头痛。其发病实际上存在伏邪发病机制,尤其是与风邪内伏有关。对此,《内经》实际上已有论及。所以,治疗当重视风邪内伏的病机,重视祛风治法。《局方》川芎茶调散配合止痉散(全蝎、蜈蚣)等,常可取得一定疗效。一般应重用川芎15-30g,并同时注意循经用药。头顶痛,多为厥阴经头痛,可辨证选用蔓荆子、吴茱萸等,前额痛多为阳明经头痛,可加用白芷等,两侧头痛,多为少阳经头痛,可用川芎、柴胡、黄芩等,后头痛,多为太阳经头痛,可用羌活等,头项强痛,可加用葛根。辨证用药配合循经用药,往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临床上,选用治疗偏头痛的散偏汤,柴胡、黄芩、川芎、白芍、甘草、郁李仁、白芥子等同用,治疗前额痛的选奇汤,苍术、黄芩、白芷、防风同用,均有较好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头风发病,更有风痰内伏、宿瘀内伏所致者。如风痰头痛,头痛,眩晕,头沉,或伴有脘腹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当化痰熄风,可用《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川芎、佩兰,大便溏稀者,加苍术。瘀血头痛,头刺痛,夜间加重,多见于久病,或有外伤史,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烦躁,健忘,舌质暗,有瘀斑,治当活血化瘀,可用《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加味,重用川芎。妇女大便干,心烦如狂,或健忘,少腹有压痛,月经色暗,可用《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加味。
2011-06-17 17:25 6楼
五、伏气发病病因学说与妇女痛经中医现代临床

中医妇科疾病包括妇女经、带、胎、产相关疾病和部分妇科杂病。其中,痛经就属于月经病一类。主要是指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疼痛牵及腰骶部而言,严重者可表现为剧痛,伴见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甚至可发生昏厥。后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重症患者。痛经的病因病机,有实有虚。实证或因情志抑郁,气滞血瘀,或因受寒,寒凝血瘀,或因盆腔炎、经期感染等,湿热阻滞气血,“不通则痛”,导致痛经。虚证可因素体虚弱,房劳、久病、失血等,损伤气血,或导致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冲脉、任脉失养,“不荣则痛”,导致痛经。但临床观察发现:许多痛经患者常常是平素体健,只有到了经期才出现腹痛腰痛等,甚或兼有畏寒、腰腹冷痛剧烈难忍,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甚至昏厥等,其病因并不能以单纯的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阻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冲脉、任脉失养来解释,实际上常存在伏邪病因。这类患者常有手术病史,血瘀内留,或曾因月经期、产褥期冒雨涉氺,受寒受风,或贪凉饮冷,导致寒邪内伏,宿瘀内伏,胞脉阻结,或寒邪内伏,经脉拘挛,则可导致妇女月经期痛经。所以,首先当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和疼痛程度,区别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并重视宿瘀、沉寒伏邪是否存在。痛在月经前,痛剧,腹痛拒按,属实,痛在月经后,隐痛,腹痛喜按,属虚。冷痛喜温,疼痛剧烈,得热痛减,月经色暗,属寒,灼热疼痛,月经色红,属热。腹胀痛,以胀为主,胀甚玉痛,属于气滞,以痛为主,痛甚于胀,月经紫暗,有血块,为血瘀。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虚证宜补虚,总当以通为要。具体治疗方法,有宿瘀内伏者,多具有血瘀痛经的特点,治当活血化瘀止痛,可用《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加味。《局方》失笑散也为治疗血瘀痛经名方,临床最为常用。有沉寒内伏者,多具有寒凝痛经的特点,无论舌红不红,苔白苔黄,脉迟脉数,治疗均当温经散寒止痛为主,可用《金匮》温经汤汤加艾叶、小茴香等。《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伤寒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膜性痛经也有卓效。曾治一麦性慢性痛经患者,多年来,每次痛经必剧痛难忍,持续二十四小时不解,并常伴见吐泻、四肢厥冷、冷汗淋漓,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并常成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发原因,常有濒死之感,经用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的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虽疼痛程度略减,但竟持续四十八小时不止,后以询及其明确有经期受寒病史,针对沉寒痼冷内伏,给予《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加味,于经前7天开始服药,结果投药即效。
2011-06-17 17:42 7楼
此文观点可从。然,伏气之发为热病者才为伏气温病。
2011-07-18 20:43 8楼
现代的研究,我觉得很多已经把一些病毒性疾病归入了伏气温病,如艾滋病等
⬅ 仲景伏气温病篇 老茶馆 基本药物最佳时期 市场处于微利亏损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