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春秋铸辉煌

2011-06-20 15:39 楼主
六十年春秋铸辉煌
本报记者 谭欣 姬美玲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全国建院最早的市级中医院之一,现为三级乙等综合性中医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非直属性附属医院。目前医院占地面积7032平方米,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51张、19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固定资产总额7229万元。医院地处本溪市中心繁华地带,为市区156万人口提供医疗、预防、卫生保健服务。医院现有职工4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1人,高级职称人员45人,中级职称人员150人,初级职称人员196人,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市级优秀专家11人。多年来,该院坚持发展中医特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连续几年被省、市授予“管理创新单位”等荣誉称号。
六十年的艰辛历程
本溪市中医院建院初期,是只有几名职工的中医诊所,尽管条件十分简陋,人员严重缺乏,但以高恩国为代表的第一代创始人坚忍不拔,创建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针灸科、药房及住院部,初步形成了综合医院的雏形,成为本溪市医药界的一面旗帜。从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间,中医院陆续扩建了病房楼、门诊楼、基础部、食堂、变电所、浴池、车库等,结束了中医院病房破旧、门诊狭小的历史,缓解了病人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使前进中的本溪市中医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医院的腾飞打下了良好基础。
沧海桑田,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本溪市中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诞生、成长,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困惑、徘徊,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酝酿和探索,“十一五”期间的腾飞发展,历经中医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最终迎来了新世纪的成熟和振兴。
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
发展造就人才,人才成就发展。纵观本溪市中医院的发展,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与医院的人才建设息息相关。2006年,“培养名医”的发展方向成为医院的一项方针。为此,“十一五”期间,医院坚持“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院内培训、派出学习、“拜师学艺”等途径,造就了一支既精通中医药,又能追踪现代化医学进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到2010年底,医院有省级名中医1人,市级名中医11人,各类学科带头人32人,研究生15人;全院医生本科学历的达80%,护士专科学历的达60%。
主任中医师罗艳,经过全国通考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目前,罗艳所在的中医研究所正在开展糖尿病、风湿病、脾胃病的研究和治疗。在对糖尿病的研究中,他们提出了“西医递减,中医药替代疗法”的新思维、新观念,摸索出一套针对糖尿病早期及延缓糖尿病合并症发展的中医辨证新路子,开发研制治疗方剂益肾汤、调脂汤等制剂,成为中医院实践“名医”战略的典范。
医院优秀医生刘臣、党晓鸥、丛国红、张晓霞、李杰等人的“成名”之路也是如此完成的。
在他们的身旁还汇集起了一批广受患者认可和欢迎的专家队伍,为医院赢得了新的声誉并开阔了医疗市场。
重点专科形成品牌
医院将专科专病与技术主攻方向相结合,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开展创新、注重细节,为医院专科专病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形成品牌,进而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2006年,儿科被辽宁省卫生厅评为辽宁省重点中医专科。2011年,肾病科、骨伤科成为市特色专科;结石病科是本溪市特色专病。
该院的儿科,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在创新上下工夫,40余种儿科系列散剂深得患儿家长信赖。扁桃体火烙术、穴位贴敷、推拿、捏脊、直肠给药等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疑难杂症形成独特诊疗体系。2011年5月20日-5月23日由本溪市中医院承办的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第三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11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临床学术交流大会在本溪市召开。与会专家共同围绕中医儿科教学改革发展、学术经验与研究进行探讨。
该院骨伤科是本溪市骨折外固定治疗基地,吸纳了集中西医骨伤科优点于一体的现代治疗体系。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治疗骨折技术居全国先进。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在全市独此一处。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特色药“活血膏”、“接骨丸”、“育骨膏”等治疗软组织损伤、骨折等誉满山城。
医院肾病科根据肾病不同病因,发展不同阶段,采用中药口服、西药外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途径形成系统的肾病治疗体系。1992年率先在全市创建血透治疗中心,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技术,其治疗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在结石病治疗方面,该院是全市唯一集溶石、碎石、排石、静石、安石、手术治疗于一体的手段最全的医院。
内科、肛肠科、皮肤科、针灸科、妇科、男科、康复保健门诊等重点科室,在本溪地区深得广大百姓的厚爱。
2006年以来,医院把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和名方的开发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集名专科、名方和名药于一体的强院之路。坚持中医药特色优势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提高了中医药的科技含量。目前代表中医院特色水平的中药制剂品种110种,其中自制丸、散、膏、合剂、胶囊、颗粒剂等55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药科研成果。《清宫冲剂治疗小儿高热研究》等多项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省科技成果奖、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制剂室是经国家GMP认证的制剂室。
医院迎来发展提速期
“十一五”期间该院发展驶入快车道。“十一五”的5年间,是医院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5年,是医务人员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是中医特色更加突出的5年,是夯实本溪市中医院持续发展坚实基础的5年。
医院医疗管理一派新气象,医院领导认为,管理是医院活力的源泉,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活力的发动机,建设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因而成了领导班子常抓不懈的大事;人事制度的有效设计和完善,避免了人浮于事的现象,为不同才能的人铺设了“打把式”的垫子;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岗薪挂钩,不同的岗不同的薪,从制度上保证了分配向贡献大的岗位和一线岗位的倾斜。新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推出,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痼疾,制度保证了奖勤罚懒原则的实现。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把节约当家的职责和每位员工挂钩,从而避免了卫材和各种资源的浪费,是创建节约型医院的成功举措。
创新管理模式,实行“走动式”管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实现,为医院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平台。截止到去年底,医院信息系统工作站已达到125个,其它工作站31个。医院内的各种信息数据包括门诊、住院、医技、药剂、财务、行政、后勤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追踪,为医院医疗管理、全成本核算、财务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
几年来,各种重大管理制度的连续推出,既提升了医院的软实力,又为医院凭添了一股新活力,医院生机勃发。
硬件建设带来的发展新气象。2010年底,一栋建筑面积为1.31万平方米的中医院门诊大楼得以成功建成,这是中医人多年来的盼望,人们的喜悦、高兴溢于言表。在“十一五”期间,医院除新建了门诊综合楼外,还先后对门诊手术室、儿科门诊、污水站、住院处进行了装修改造,修建了职工食堂,新建了康复保健门诊。
同时,医院还投资近千万元购置了CT、 DR、CR、大生化、彩超、数字胃肠机、胃镜、肠镜等医疗设备、仪器50余件,极大改善了医疗支撑条件,使医院的诊疗水平随之提高,检测、化验的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医院增建了腔镜室等新的科室,服务患者的领域有了新的扩展。
发挥传统优势带来创新气象。课题研究方面,形成开发一批、储存一批、申报一批的良性发展的局面。引进、消化吸收方面,医院成功引进了膏方、中药贴敷疗法和中药熏洗疗法等。诊疗创新方面,挖掘传统中医特色,开展的中药美容、冷喷美容技术,开拓了中医专业美容的新渠道;独具中医特色的疼痛科和睡眠门诊取得了显著疗效;康复保健门诊拓展了医疗市场,是亚健康人群的“加油站”。
中医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多年来中医院一直致力于医院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十一五”期间,党委班子在队伍建设上,以构建“杏林”文化为载体,以“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为宗旨实行绩效管理模式,创建了“杏林春暖”服务品牌和“千年一脉,绿色医疗”的技术品牌。在职工中培育“拼搏、进取、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责任重新制定了医疗服务规范。以规范开方、用药、检查为重点,强化医务人员恪守医疗操作规范的从业行为,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求医生给病人开具的第一方是情感上的关爱,要求护理服务中体现出“先补情,再补液”的人文关怀。用科学规范的流程,用情感的关爱创建感动式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开展“感动服务”工作,即病人没想到的,为他们想到、做到;病人需要的服务,做得比他们想象的还好。“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预约挂号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健康咨询站,解答了患者在营养、护理、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问题;住院患者回访,给予用药、饮食、情志指导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以贴近病人、贴近临床为重点,实现了连续、全面、无缝隙,让患者真正感到温馨、体贴与亲切。
成功的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整体水平向精、专、特、优发展,让患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又为医院赢得了崇高荣誉。医院院刊“杏林简讯”获中国企业文化优秀传媒内刊二等奖,医院连续4年获辽宁省“诚信服务”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医院被评为省文明医院和辽宁省科教文卫系统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辽宁省授予“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打造“千年一脉、绿色医疗”中医特色品牌和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发展战略分别获得省企业管理进步一等奖。
今天的本溪市中医院,一派新的形象,一派新的气象。回顾本溪市中医院6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人步履坚定,豪情如歌;展望未来,中医人将满怀豪情齐努力,再奏发展新凯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挂号改革还需“精确就诊” 老茶馆 GSK“力百汀混悬剂”查出塑化剂 紧急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