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老中医谈五脏在声为病临证应用举隅

2011-06-25 18:54 楼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视喘息,听声音而知病所苦”。 是说医生可根据病人的语言和声音可以分别出病在那脏,并明确指出“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肺……在声为哭。脾……在声为歌。肾……在声为呻”。《难经》六十一难也说“闻 而 知 之 者 , 闻其 五 音 , 以 别 其 病 。”这个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的理论、现在还有没有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笔者回顾了五十年来在临证中治疗的病例,整理出部份验案,与同道探讨。

一、肾在声为呻

尝记娄庄村一唐姓男某,48岁,患癲狂病十余日,其症昼眠不眠,狂躁不安。反复的背咏《孙文遗嘱》,慷慨激昂,挥手顿足,不得暂安。如若制之,则大怒大吼,打人,骂人,不认亲疏。于1966年4月10日求治于余。亲眼见到他两手一使劲,就把如指头粗的麻绳挣成两节。诊得,六脉洪大有力,面赤,壮热,大汗,舌质红绛,苔黄厚干燥,有芒刺,大渴引冷。症属典型的阳明燥热症。为处大承气汤急下存阴。药后泻出大如弹丸的燥屎数十枚,躁动大减。但仍然背《遗嘱》不止。继处清心,安神剂效不明显。改用袪痰、清心法,仍不能止。苦思良久,拟改弦易辄,审病求因而治之。查得病者虽狂,尚有畏惧之状,问之曾有大惊卒恐。经云,“恐伤肾”为处十味温胆加六味地黄汤,三剂而止,六剂后一如常人。为巩固疗效,以六味地黄丸与服一月,病告痊愈。随访3年,无复犯。
一日,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解“肾……在声为呻”,在字典上查“呻”字的意思时。得知“呻”在古代指的就是‘吟咏’,‘诵读’。恍然想起了用十味温胆加六味地黄治好了唐某背《遗嘱》的病例。同,时也引出了一个疑问!是不是偶然运用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肾……在声为呻。”蒙对了呢?这是引起我注意‘五脏在声为病’的开始。同道们读《内经》时,是否有过我说的这种感受!

二、脾在声为歌

笔记上记的是1966年10月3日,南社村一个18岁的女青年,叫张某。患“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当时的病症是不休止的唱歌,不论是白天晚上都唱,所有当时流行的歌曲。一首接首一首,带着表情,伴着舞姿。不分白天晚上的往外村的未婚夫家里跑,看不住。曾住精神病医院治疗三个月,回家后十天又犯病了,找我治疗。
患者面色红润,舌质绛,苔黄燥。脉弦长有力。昼夜少眠,多动,要往外面跑,没有家族史。服精神病院带的药,只能安然三四个小时,便又唱起来了,就连问她话,也是用唱歌的方式回答。月经三个月没行,大便干结,七八天一次。小便短少。处以调胃承气汤下之。睡眠能延长到五个小时。后以抑青丸数剂,跑的少了,但唱歌不减。这回想起了《阴阳应象大论》中“脾在声为歌”的论述,有意识地把重点转到清脾热中。在花颠方中加了泻黄散。服药九剂,病就痊愈了。愈后结了婚,生了子,十年一如常人。
后因离婚犯病,不唱了。治了两次,再嫁了人后,又犯病,又来找我,已是骨瘦如柴,身冷,汗出不止,四肢强,口噤,身颤,阳气将绝,嘱其本人技穷,请另求他医治疗。听说自寻短见了。

三、肝在声为呼

1968年春未,南关村一老妪,60岁。其证是‘从早到晚不停地拍手,同时口中不停地“噢-呼-,噢-呼-地长嘘。’昼夜不停十天,特来求治。病因是月余前因家务事与儿媳发生口舌争执,被老头嚇阻,几天后,觉心胸处懣闷不舒,乏力,纳差。服药未效,自述病反从心口扩展到胸胁,疚的、憋的难受,长“呼”一声,似觉稍舒。饮食日趋减少,睡眠日趋不佳。另求一医,与服舒肝理气药,见效。

半月前、忽于天将亮时起来跑到院子里长呼短嘘,拍手捶胸,其声惊动了四邻。自言心里憋得要死,本想到院里来回走走,透透空气,不料却控制不往了。经众邻友劝解,初起尚有能抑制之时。后来就怎么也止不住了。十天来,除了打安眠针睡3.4个小时外,几乎昼夜不能停,不能由人。

患者伸开两手说!你看我这两只手都拍的这么红,这么肿,发烧,痛的历害,喉咙也难受的很,就是停不下来。医生说安眠针已用到极限,不能再用了,你快给我想个办法,实在是顶不下来了。要求往院治疗。

检查:患者面赤,脉弦细有力。舌质红,苔黄燥,口渴多饮。二便尚可。脉证合参,症属肝郁化火,法宜解郁,清热。遵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肝在声为呼”的理论!从肝热论治。处逍遥散加泻青丸合方为治。一剂即效,三剂而止。后以调理肝脾法,十日而愈。出院。半月后复诊,无复发。
当时病家只是感谢医术高,病治的准,好的快。而不知是运用了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的理论。同道的朋友!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四、肺在声为哭

1988年10月8日,在医院门诊部时,南平原村一妇,62岁,代诉,三个多月来,不知什么原因老是哭,开始时是见了亲人哭,后来见了熟人就先哭。现在,见了人就哭。治了好几个地方,吃了不少的药,没有效。有医生说她脑子的血管硬化了,有说是老年性痴呆。还有的说是神经病。我问患者,她只是说,不知道为什么哭,也不知道哭什么。不能由人。
刻诊:患者面色薄白,右手寸口脉大,舌淡、苔白。其它未见异常。脉症合参,诊为肺热。为处泻白汤加地龙三剂。对患者说,你喝这个药!一天一付。一付分三次喝。吃完这三付药后再来看看。
二诊,患者自述,说我现在见了人不哭了,也会笑了。这个药真顶事。喝第一付时,我想这药连个药味都没有,能治了病吗?喝第二付药的时候,我女儿来看我,临走时说,她觉得我哭的慢了。喝完了第三付药,见了人就不哭了。眼也不流泪了。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见了人总是要哭。现在好了,我想再吃三付行吗。因脉已转平,减其量又开了三付。一年后,顺便告知,一直正常。

五、心在声为笑

1990年6月6日,王庄村一女青年,18岁,来诊时患者格格大笑,不能自止,问什么都是笑,甚则捧腹弯腰,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其父代诉说,患者于三个月前定婚,与那个男娃见了几次面后。她妈就发现她有时一个人独自发笑,还以为是她找到了中意的人,并没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她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问她笑什么?也不说,只是笑一笑了之。问急了,她说,不为什么!不由人,人家就是想笑嘛。后来就找医生治,一老中医用炒盐探吐了一些粘水,好了几天,又犯了病。这次是跑的看不住,得空就往外跑,找借口、找机会要往男家去。不打人,也不骂人,就是大一阵小一阵的笑。到精神病医院,说是“精神分裂”叫住院治疗,我们往不起。
诊得:患者面红,脉弦而长,舌红,苔微黄,月经不明(其父不知),根据“心在声为笑”论述,为处导赤散加味。五剂而愈。继服五剂。四年后,她村的另一患者找我治病,说其已结婚,没再犯过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10 21:11 2楼
精彩!
2011-07-11 10:51 3楼
民间中医了不起啊!
2011-07-11 19:04 4楼
收藏了
2011-07-12 20:50 5楼
为治疗情志病开一思路,精彩
2011-07-13 00:10 6楼
学习了,很经典的论述
2011-07-14 11:09 7楼
学习了,见识了。
2012-08-05 12:31 8楼
嘿嘿 我爸的文章诶
2012-08-06 05:57 9楼
zhejiushizhongyidemeili.
2012-08-26 19:40 10楼
太酷了!学习了!中医治病治到根,真的是一剂知,三剂止啊!
2012-09-14 13:17 11楼
五脏主五音五声的原理太伟大了!
⬅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老茶馆 妙用海带治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