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桢伟先生商榷中西医明理沟通【九】

2011-07-10 18:20 楼主
与马桢伟先生商榷中西医明理沟通【九】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马先生;我因年已过古稀,视力以及脑力都不及你们年富力强的学者,不能接续讨论,希望见谅。所以

中西医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不过我们老年人也想进微薄之力,因为中西医

学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
你在回复中说;【大乘佛教创导辩经,辨出了唯识宗、中观宗……佛教发展,小乘佛教唯讲“凡是”戒

律,让之进入“末法”。谋中医发展,黄帝内经言:“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观

点,坦诚自己的看法,实乃“君子和而不同”一个做中医学问的最起码要求,故即使面红耳赤也不亦乐乎

!因为大道、大方向一致,道相通便是知音,便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不亦说乎、不亦辨乎!

远胜于某些虽为中医同道,却总喜欢相互贬低攻击排挤他人,唯有自己天下第一的“小人同而不和”。不

知老师您是否赞同我的看法?】我对你的上述看法十分赞同,我们以及论坛上的网友都应以此为原则,展

开讨论。
你在回复中说;【诚然正如老师所言,系统论(新旧三论)某种程度上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层面,然作

为具有第二维度性质(跨学科科学),虽有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隔阂作用、缩小了西方文化和东

方文化的距离、拉近中西医学之间距离(中西结合)作用,但毕竟不能与具体自然科学和具体科学技术方

法划等号,还必须与具体自然科学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而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为例

)却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科学,还是具体技术方法的统一,常常既是基础科学(一级概念),又是应用科

学(二级概念),还是技术方法(三级概念),在不同的层面,阴阳五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参见在

下拙文:阴阳贯通哲学、自然科学、实践方法的超科学润滑剂)老师您自己的《中西医融合的基础:热能

代谢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的对立统一》不也就是哲学、自然科学、技术方法横跨三级概念的统一

体在不同层面上的概括吗?同样武汉叶苗先生的“《黄帝内经》电磁波”也是横跨三级概念的中西结合产

物,与老师您的理论有所不同的只是(二级概念)从自然科学进入的层面不同而已(如其所说,一从生物

分子学层面,一从生物量子学层面,似乎高于您?),而你们的系统论哲学高度(一级概念)和中医技术

方法(三级概念)恐怕分歧并不大?仔细玩味,就哲学高度而言,老师您的理论,在下以为还更胜一筹,

技术方法层面也是您的理论更切合当今中西医实际,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故还提请老师注意:简单把中

医理论与系统论(新旧三论)的跨学科哲学性质一一对应,恐怕就不是复杂性思维了吧?】
你提出的中医理论概念的三级划分法我完全赞同,可是西医理论的三级概念与中医理论三级概念的区分

大不相同。这是由于西医理论是建立在解剖分割还原论、物质分子论的认识基础之上,西医学与中医学一

级理层次的概念,在层次上就出现了不同。我认为这就是中西医学近数百年来不能沟通的主要原因。所以

我们两个都强调中西医学要以理沟通。但是如何以理沟通呢?我与叶苗先生认识不同,在岐黄论坛有长幅

讨论,看来与先生也有分歧。我认为把中医的道、理、气等一级概念与西医学以及西方还原论去沟通是忽

视了中西医学两个一级概念在系统层面上的差别。今天先谈到这里,以后再继续。希望大家参与讨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11 19:35 2楼
郝守玉先生,好久不见,最近可好?我在写一本《未来中医——橙色革命》的书。我是中医的改革派,主张橙色革命,希望中西医从根本上走向和谐统一,希望以后我们能多多交流。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中医要走出困境,必须要发展、扩大科学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理论到分析,都要建立未来中医多学科体系的医学模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也希望你多提一点建议和实质性的问题,谢谢!
2011-07-12 12:27 3楼
回复2楼金先生;我们都希望中西医从根本上走向和谐统一,希望以后我们能多多交流。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中医要走出困境,必须要发展、扩大科学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理论到分析,都要建立未来中医多学科体系的医学模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因年已过古稀,视力以及脑力都不及你们年富力强的学者,不能接续讨论,希望见谅。所以中西医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祝愿你能成功。不过我们老年人也想进微薄之力,因为中西医学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愿与你继续交流下去。
2011-07-12 12:27 4楼
回复2楼金先生;我们都希望中西医从根本上走向和谐统一,希望以后我们能多多交流。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中医要走出困境,必须要发展、扩大科学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理论到分析,都要建立未来中医多学科体系的医学模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因年已过古稀,视力以及脑力都不及你们年富力强的学者,不能接续讨论,希望见谅。所以中西医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祝愿你能成功。不过我们老年人也想进微薄之力,因为中西医学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愿与你继续交流下去。
⬅ 诗经国风:燕燕 老茶馆 诗经国风:日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