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怪论”之二十一:“心包络”不是心外之包膜

2011-07-17 19:15 楼主
刘养元

心包络之名出自《灵枢》。《灵枢·经脉》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而在《素问》所论“十二官”中,只有“膻中”之名,无心包络之号。由于《内经》对心包络的部位论述不明确,所以《难经·二十五难》说:“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自《难经》主心包络无形之说后,就引起了后世医家的争论。


如孙一奎认为心包络不得为一独立脏器,他在《医旨绪余》中说:“心包络乃包心之脂膜,实不离乎心也,……以其质无特形,是故不得为特脏也。”程知在《医经理解》中说:“以心包络为裹心外膜,千古愦愦不可不以经文考正也。……若云裹心外膜,则经文未有著见也。夫心既为一脏矣,岂有心脂膜复为一脏之理?”历代医家虽对心包络是否属一独立脏器有争论,但对心包络的解释除程知外,大体是一致的。如虞抟在《医学正传》中说:“其心包络,实乃裹心之膜,包在心外,故曰心包络”。赵献可在《医贯》中说:“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于其中”。近来田合禄在《生命与八卦—医易启悟》中,对心包络做出了“新释”,说:“心包络三字合讲,即是指人体中的循环系统。《灵枢·经脉》说心包络‘主脉所生病’,即指循环系统的疾病。包为父母给予的形体,有‘本’义。故《中华大字典》载:‘包,本也。’心包络,指心的根本在于络脉。微循环的通与不通,主宰着心血的循环,故为心之主。”看来,田氏之所谓“新释”,就是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也就是将中医理论研究纳入西医学的轨道,实不可取。《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也是主传统之说:“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通行气血的脉络,合称心包络”。此以今义解古义,亦不可取。
心包络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心包络是“脑髓”之代用词,论证如下:


一、心包络的词义,为包裹败丝絮之心也。
考“心包络”一词的古义,包,古文作“勹”。勹,《说文》:“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段注:“包当作勹,浅人改也。”“今字包行而勹废矣”。王筠曰:“说文之勹,今之包也。故以包裹说文;说文之包,今之胞也,其说解全是胞义。玉篇‘包’下亦沿用其义,而又曰:‘今作胞’。则胞之不出说文可知”(引自《同源字典》)。说明“包”之古文为“勹”,《说文》中之“包”字为今之“胞”字,二者词义不同,田合禄先生将“心包络”之“包”字,误以《说文》中之“包”字为古文,就根据《说文》作“胞”字训释,故将“包”字训为“男女阴阳精合形成的人形体”。显然将“勹”与“包”相混,失之远矣。

络,一般理解为“用网状物兜住”之意,故以心包络为心之外包膜者,乃今之词义也。如《新华字典》:“络,①、像网子那样的东西:脉络,橘络,丝瓜络;②、用网状物兜住”。以今义释古义,此说不可取。考其古义,络,《说文》:“絮也”。絮,《说文》:“敝也”。段注:“敝者,败也。因以为熟之称,敝帛系 ,熟帛系 也 ,是 之 谓絮。凡絮必丝为之。”故在“帛系 ”字条件下,段氏又注为:帛系 , 引申为丝絮之称。是知“敝帛系 ” 者,乃败丝絮之称也。由此得知,心包络者,谓包裹败丝絮之心也。败,《说文》:“毁也。”败丝絮犹如一团丝絮泥也。“包裹败丝絮之心”,是说明包裹一团丝絮泥似的心,显然是指“脑髓”之形容词。决非是“心之外包膜”可知矣。


二、心包络乃主情志之小心,而非运行血脉之大心。
《素问·刺禁论》说:“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盖心为君主,为大心,而包络为臣,为小心也”。有人以肾为小心,如吴昆《素问吴注》说:“下部第七节也,其旁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相火也,相火代君行事,故曰小心”。考《内经》既无右肾为命门之说,又无下部七节或倒行逆数之据,是知以肾为小心者不可取。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认为,“在第七椎旁,里面有心包络”。说明马氏谓小心为心包络是可信的。

对于“小心”的生理功能,王冰注云:“小心谓真心,神灵之宫室”。《新校正》云:“按《太素》‘小心’作‘志心’,杨上善云:‘五脏之灵皆名为神,神之所以任,得名为志者,心之神也”。显然,不论“小心”或“志心”,其功能皆“主神明”,与“主血脉”之大心不同。


三、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心主者,包络之称。说明膻中就是心包络的宫城。《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说明膻中不仅是臣使之官,而且又是主情志喜乐忧思之所。看来,心包络与膻中的功能相同,故不少人认为膻中就是心包络。其实不然,在《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论“十二藏”中,只有膻中而没有心包络;《灵枢·经脉》所论十二经脉中,只有心包络而没有膻中,并以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却没有膻中与三焦为表里之说。说明膻中与心包络之间不能划等号。心包络为心中主神明之心,膻中只是心包络的宫城,说明膻中就不是心包络,也说明了心包络的具体部位不在胸中。但可以说膻中是心包络在胸中的代用词。由于膻中主情志喜乐忧思,其地位与心包络相同,不但都是主情志忧思,而且都是臣使之官。我们认为,脑主情志思维,在“主情志思维”这个意义上,膻中与心包络,可以说都是脑的代用词。


四、心包络的具体部位在胸之上。
《内经》对心包络的具体部位虽然不明确,但我们根据《灵枢·经脉》仍是可以分析出来。《经脉》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中“出属”二字,《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与《21世纪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皆释为“浅出属于”,“出属心包络”者,谓浅出属于心包络也。从胸中“浅出”,究竟“浅出”多少才算“浅出”呢?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我们认为,不能以今义释古义。考其古义:出,《说文》:“进也,象草木益兹上出达也”。说明“出”之本义为“进而上出”之义。《考工记》:“射琰出者也。”玉人注:“向上谓之出”。属,《说文》:“连也。”连,《说文》:“联,连也”。段注:“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是知“出属”为“向上联接”之义。“向上”的“上”字,《实用中医脑病学》在《脑(髓)在生命运动中的地位》中说:“我们在通读《内经》之后,不难发现:《内经》在阐述病变时,几乎把“上”、“头”、“阳气”作为脑的代名词,这本身就是从整体角度而言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注:“‘上’引伸与‘囟’通。《说文·囟》‘囟,头会脑盖’。‘血宛于上’,即血郁于头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上从一从丨,所谓引而上行,读若囟者也”。故“出属心包络”者,谓从胸中向头部联接心包络也。此处点出了心包络为脑髓之代用词。


五、心包络代心受邪的实质,乃心移热于脑也。
《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说明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若外邪侵心,则包络当先受邪。其实,心和其它脏器一样,皆能受邪。如《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又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乾善噫,厥气上则恐。”可见,“心痹”的症状全是心脏本身及其经脉的病变。说明“心”是能够受邪的。那么心包络代心受邪的实质是什么呢?
古人在造字时代,就已认识到心与脑通,如“思”字,古文作“ ”。 ,《说文》:“从心从囟”。段注引《韵会》曰:“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是知“思”字的词义,最后是在脑中形成的。若只有“心”没有“囟,就不能构成“思”字。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心”与“脑”是息息相通的。所以《医参》说:“思则心气上通于囟,脑髓实则思易得,过思则心火烁脑,头眩、眼花、耳鸣之象立见,而髓伤矣”。由于心与脑通,所以温热之邪入心,火性炎上,邪不客于心而直入于脑。痰湿亦随之而上,阻塞心脑之通道,致使神志思维功能失常,此热入心包必致神昏谵语之所由来也。说明心包络代心受邪的实质,乃心移痰热于脑也。临床所谓开窍法,就是开通心包窍闭,使神志苏醒之法。所谓“开通心包窍闭”,就是扫通心脑之通道,不使痰湿阻滞也。所以开心窍即所以开脑窍也。


六、邪入心包络,其主病为神志失常。
温病学说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神昏、谵语等神明功能障碍的病变,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所谓“热入心包”即“热痰闭窍”之证,为邪热灼液为痰,内犯心包而见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甚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症状;所谓“蒙蔽心包”即“湿痰蒙蔽”之证,为湿热之邪郁蒸酿痰,蒙蔽清空而致神志昏蒙,时明时昧,间有谵语,身热不高,舌质虽红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滑而数等症状。这两类之邪入心包,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为必有之证。没有神志昏蒙之证,便不谓之邪入心包。然温病学所说之“心包”,均指心外之脂膜,这是不确切的。而神昏、谵语等神明功能障碍的病变,显然是脑部病变。所以,邪入心包即邪入脑髓也。说明心包络为脑髓之代用词也明矣。


七、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的实质,乃脑通过三焦敷布命门火于五脏六腑。
根据《灵枢·经脉》,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那么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的实质是什么呢?《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考“原”为“元”之通假字,《春秋繁露·重政》:“是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说“原气”即“元气也。”张介宾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类经附翼》)。“命门为元气之根”(《景岳全书》)。故可谓三焦为“命门之别使”也。但《内经》所论命门与《难经》不同,《难经》是以后天八卦方位图为依据,故以右肾为命门,谓之后天命门,而《内经》是以先天八卦方位图为依据,故以脑髓为命门,谓之先天命门。说明先天命门火在脑不在肾,由此得知,三焦实为命门之别使,亦即三焦为脑髓之别使也。脑髓通过三焦输送命门火于上焦,使上焦心、肺具有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功能;输送命门火于中焦,使中焦肝、脾具有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的功能;输送命门火于下焦,使下焦肾具有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功能。此《难经》所谓“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也。这也就是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的实质,也就是脑髓与三焦为表里也。


以上从七个方面论证了心包络就是脑髓之代用词,是一个独立的脏,所以,人身脏腑是六脏六腑,而不是五脏六腑。与《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论“十二官”、“十二藏”与《灵枢·经脉》所论十二经脉,其所论脏腑均为六脏六腑是一致的;并从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的实质来看,脑髓才真正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又由于脑髓为娇脏,为至清之地,邪不能犯,犯之则病。所以,脑髓不能受伤,脑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由于心包络为有形,自然“三焦”也是有形的。其形中空,“泻而不藏”,为皮肤脏腑中之空隙纹理也,《内经》谓之“腠理”。其府在“气街”,为气聚之地,是行气之主也。由于心包络为有形,是一个独立的脏,所以,三焦不但有形,也不是孤之府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18 21:35 2楼
心包和膻中(转载)

(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六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P131-133)
心包之说,在《内经》中凡6见。如果除外《素问•刺法论》这个遗篇,则只有5见,而且仅见于《灵枢》。其中“经脉”4见。“经水”1见。其余《内经》159篇,都没有提到。由于“经脉”最后完成十二经脉说。所以,毫无疑问,心包就是出于十二经脉说的理论需要增加的。
心包的前身是什么呢?就是膻中。
《内经》的膻中之说,凡8见,而且6见于《灵枢》。
它在《灵枢》中出现不像心包那样集中,提及膻中功能的是《海论》和《胀论》。前者说:“膻中者,为气之海。”后者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总之,到了《胀论》,膻中和心发生了关系,于是,心包说有了根据。到底是《经脉》篇从《胀论篇》受到启发,还是后者为前者制造依据,不必深究。但《胀论》是《内经》中唯一使膻中和心包发生联系的一篇是无疑的。从此,膻中演变为心包,而且二者并存。《灵枢•营气》也提到膻中,那是十二经脉说完成后的应用。其中没有说膻中是什么。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关于膻中的原话是:“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由于该篇有“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之语,故它很可能是十二经脉说完成之后的产物。
膻中直接和心包发生关系,还见于《素问•刺法论》这个遗篇。而且,正是从《灵兰秘典论》发挥而来。所以,古人认为《素问•刺法论》不是《素问》原有,是有道理的。该篇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这说明该篇的作者,既看过《灵兰秘典论》也看过《经脉》。其作者,应该是《内经》基本完成之后才出世的。
一般读者,不会也不必下大功夫读《内经》。对上述说法,可能不很明白。这不要紧,大体知道就行了。有解剖常识的人,必然知道,膻中也好,心包也好,总不像心肝肺肾等器官那么直观。
2011-07-18 21:37 3楼
现在,再说心包。

读者可能说,心包确有其物,西医解剖学说得很清楚。为什么中医非要清除它呢?
心包确有其物不错。不但如此,这个解剖术语还是民国初年把西医解剖术语翻译为中文时,从中医术语中拿来的。这一拿来不要紧,中西医之间发生矛盾--两家对心包功能的认识完全不一样。
西医的心包是否重要呢?也比较重要。它包在心脏之外,完整而又坚韧,内有很润滑的粘液,保证心脏跳动时摩擦力很小,又不摩擦周围的脏器。不过,总地来说,它不是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人体可以没有它,西医就有心包切除术。
至此,有必要提及,“心包”应该属于脏还是属于腑?读者可能觉得这是梦话。实则不然。首先,“心包”与“心”关系那么密切--比肝胆的关系更密切,“盛精汁三合”的胆都属于腑,“心包”为什么不该属于腑呢?它就包在心脏外,为什么不说它和心脏“相表里”呢?如果这样,“心包”就是“腑”。但是,“心包”属手厥阴经,于是自然属于脏。心却要和小肠相表里,我看除了阴阳配合的需要,没有别的解释。更有甚者,从此心主神明的功能被架空了,昏迷被解释为“邪传心包”或“热入心包”。看来,多余的构件到处引起矛盾。

“心包”还导致脏腑学说的其它问题。
按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可以没有它。实际上,五脏六腑说中本来就没有它。若严格按五行学说建立脏腑模型,更不应该有它,而且应该是五脏五腑。
既然五行统帅脏腑,则五脏五腑即可,为什么成了五脏六腑呢?再加上心包,不是六脏六腑吗?古人早就不满意此说。《难经》大约是汉代人讨论《内经》的作品,其中这样解释心包。
“二十七难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经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注意,这里说的“心主”就是心包或“心包络”。《难经》说心包是无形的。我看,《难经》作者的解剖知识远不如《内经》作者,心包有形是无疑的。没有做过实地解剖的人,不大可能想象出恰好确有其物的心包。人体内脏中再没有哪一脏像心脏这样有完整而坚韧的包膜。除心脏外,有胸腹膜脏层还有包膜的,只有肾有“周围囊”,也不像心包这样特别。
读者从上文也许能看出,添上心包这一“脏”,只是为了凑够六脏六腑。不然,五脏六腑各一经,只能是十一经。其实,今《内经》至少还有四篇(灵2、41,素36、59)留有明显的十一经痕迹。足见十一经脉说保持了很长时间。十一脉是对应五脏六腑的。至今我们仍然习惯说五脏六腑。

那么,为什么要清除心包和膻中这两个构件呢?理由有三。

其一:此二者(实际是一个)作为脏腑,其内容实在太单薄。至今我们还习惯五脏说,足见中医理论并不重视它。
其二:心包的出现,架空了心脏。它假设心不能受邪,受邪必死。叶天士说,温邪逆传心包,就是受这种假设影响。若问:既然心藏神,神志不清为什么不是心受邪呢?我们无话可说。况且,后来有了心经,心经也有输穴,为什么心不能受邪呢?后世明明有泻心火之说,莫非这个“火”不是邪吗!
其三:心包之说,造成中医理论的矛盾,引起了无谓的争论,给五脏六腑这个理论模型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那末,手厥阴经怎么办?我看只好先置之不理。此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心包和膻中。请看我们如何平息古今人的争论。
“其论心包络,细筋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络也。又云心外黄脂是心包络,又云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黄脂是心包络;又云膻中有名无形者,乃心包络也。既云有名无形,何得又云手中指之经乃是手厥阴心包络之经也。论心包络,竟有如许之多,究竟心包是何物,何能有如许之多耶?”(王清任.医林改错•脏腑记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这并非王清任一个人的意见。这里不再详引各家分歧的出处和原文。
总之,我看把心包的功能还给心,去掉心包及其前身膻中,脏腑学说就消除了一个不必要的矛盾。
2011-07-18 21:40 4楼
附:《内经》原文。

1.心包之说,在《内经》中凡6见,《灵枢》凡5见(其中《经脉》4见、《经水》1见),《素问•刺法论》1见。

⑴《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之脉……散落(络)心包”、“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循经以上郄于心包”。
⑵《灵枢•经水》:“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⑶《素问•遗篇•刺法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

2.《内经》的膻中之说,凡8见,而且6见于《灵枢》。

⑴《灵枢•根结第五》:“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⑵《灵枢•经脉第十》:“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落(络)心包。”、“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
⑶《灵枢•营气第十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
⑷《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膻中者,为气之海。”
⑸《灵枢•胀论第三十五》:“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⑹《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⑺《素问•脉要精微论第十七》:“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⑻《素问•遗篇•刺法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
⬅ “奇谈怪论”之十七:“左肝右肺”不是解剖部位,而是体现脏气的运行方向 老茶馆 “奇谈怪论”之二十三:以讹传讹,笑掉大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