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奇门遁甲(摘自《遁甲流注》)[转]

2009-08-01 17:55 楼主
自古以来,很多大医都非常重视对《易经》的学习和研究,但现代学中医者并不认同这个道理或深入者不是很多,也有很多反对者的声音,认为中医要发展就要去掉这些“糟粕”,并和现代医学接轨才有出路。在这里我们不去争论这些,我们的目的只是要先站在古人的角度认识古人的理论,然后再做评价。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列•大医习业第一》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业熟,为此乃得为大医。”张景岳对此专门写了《医易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藉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 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通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
其实即使在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中也到处都是《易》的影子。学习《易经》者,都知道对阴阳理论之运用达到最高境界者当属奇门遁甲,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神秘的东西,但其对自然空间和时间的阴阳剖析和运用却是别出心裁,独具一格。通过我们对《黄帝内经》和易经的结合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整理出了《遁甲子午流柱针法》和《遁甲脉法》。
一提到奇门遁甲就会马上给人一种玄妙莫测的感觉,其实很简单,“甲”木者,阴中之阳也,真阳也, 是生生之气的代表,“遁”的意思是隐藏,也即生气是藏而不露的,就象人体的精气都是藏于体内而不可“精气外泄”,“奇”是指对甲木生气有帮助的因素,“门”是指生气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所处的状态。
为了真正的继承古人的学术精华并能判定何者为其糟粕,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黄帝内经》与《易经》奇门遁甲思维的相通之处。
一、《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至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评述:地球绕太阳一周,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行黄道一周,地球则为中心矣。太阳处于黄道不同的位置,就产生了四季。一年四季之寒暑往来,也是阴阳消长之过程,正因有四时阴阳之消长才有天之寒暑燥湿风,地之生长化收藏,人之心肝脾肺肾,故四时阴阳者,操万物生杀之大权,是人生命之根本。
同样遁甲流注也是以四时阴阳为提纲,纲举而目张。春者,木治之;夏者火治之;秋者,金治之;冬者,水治之。四季之末,土治之,如此则四时之五行成矣。此实为一年阴阳消长周期之五分法也。
二、《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而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
评述:天人相应,求人者,究之于天可也。一年分四时,四时又分为二十四节气。以八分之共得八节,每节共得四十五日,故曰夏至四十五日,冬至四十五日,此实为将一年之阴阳消长之八分法也。且夏至为阳极生阴之时,冬至为阴极生阳之时。
遁甲中亦将二十四节气八分之,而得八节,以配八卦,每卦各统四十五日,并以冬至阳生时起为阳遁,夏至阴生之时为阴遁。歌曰: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
评述:医易同源而异流也,其源无非阴阳。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内经》亦曰:“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奇门遁甲经典歌赋亦曰:“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内经》中对至人、真人、圣人、贤人之区分就是根据其对阴阳理解认识、把握的层次而区分的。
四、《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也,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评述:六六之节者,所以用来纪周天之度。天有十日,日六而竟周甲,甲六而复终岁,此三百六十日法也,以应有周天三百六十度也。然日行一度用时一日余,日行三百六十度共得三百六十五日矣。故曰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者,置闰之法也,合太阴、太阳之法也。遁甲流注亦周六六之节,积气盈闰之法。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九藏……”
评述:九野即九宫也,洛书也,所以纪气数化生之用也。九宫配八方则为九野、九州,应之于人则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央为五也。遁甲歌诀云: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之而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暮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评述:三候谓之气者,即三候一个节气,每个节气平均约十五日余,故每年二十四节气共得七十二候。以九宫配八卦,八卦配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分七十二候,七十二候各从其所属而行九宫,即得七十二候行九宫,可参看《黄帝内经•九宫八风篇》。
遁甲歌诀云: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接气超神为准的。
“帝曰:其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也,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阳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评述:心小肠者通于夏气,其日丙丁;肺大肠者,通于秋气,其日庚辛;脾胃者通于长夏土气,其日戊己;肾膀胱者,通于冬气,其日壬癸;肝胆者通于春气,其日甲乙。故五藏六腑之应十干也,如歌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归胞络癸肾藏。何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遁甲中认为,甲木者,为生气,能长养万物者也,故天地万物皆以甲为本,能知甲之所行,即知生气所在之处。人之谓养生者,即养甲也,养此生生之气也。故《内经》言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并且胆者少阳相火,通于三焦原气也,与命门息息相关。
五《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生死,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评述:此言洛书之数乃天地之至数也。遁甲亦以洛书为根基也。歌云:神龙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
六《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急食咸以■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日失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
火卒 火矣热食温灸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死生之期也。”
评述:此篇之论可做为十天干匹配五脏六腑之历史记载。可知五脏六腑如何应十日天干,更可知日天干五行能对五脏六腑发生生克制化,衰可扶之,旺可抑之,亦可虚虚实实。并且综合论述了四时阴阳五行,十日干阴阳五行,一日分四时之阴阳五行对人体的影响。
同样,遁甲也是以十干(年月日时)配身形五脏,合四时阴阳九宫八方统而观之,从而推断五行之气旺、休、囚、死,而言人身五脏气之胜衰也。遁甲歌诀云:与我同行即为相,我生之时诚为旺,废于父母休于财,囚于鬼兮真不妄。其意与《内经》前之所述。“夫邪气之害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折,自得其位而起。“同一义也。(注:同行为兄弟,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孙,克我者鬼,我克者财。)
七《灵枢•九针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岐伯曰:诸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及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故曰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
评述:上述身形之应九野实乃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又一诠释也。
由此述可总结出十二地支之配九宫,十天干之配九宫之法,结合《九宫八风论》可得九宫八卦八节、二十四节气,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配合之法。堪舆学中称之为二十四山,是地理学之基础。此亦河洛之配合妙用。歌云: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九宫配八方,八方得八卦。子午卯酉同坎离震兑同居四正,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分居四偶,由乾坤艮巽统之,甲乙卯居于东,庚辛酉居于西,壬癸同子位于北,丙丁与午居于南,戊己居中临四维而治。
八《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合八风虚实邪正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五日,明日居天留四十五日,明日居仓门四十五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四十五日,明日居玄委四十五日,明日居仓果四十五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日冬至矣。”
评述:此篇明确的提出了九宫八方八卦纳八节气的方法,对诸因素进行时空统一的处理,并详细说明一岁之中太一移行之规律。太一所居之方其气实,其风能长养万物。木者主生主养而利万物也,配天干为甲,故太一即甲也。在遁甲流注中甲之移行即同此太一也。遁甲歌诀中云: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即与此篇论述同一义也。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于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评述:此处示太一移行在四十五日内之规律也。若据《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五日为一候,三候谓之气”所言,太一居宫四十五日,共得九候也。若以九候应九宫,则一岁共得七十二候分行九宫也,即太一生气在一岁之中依七十二候次序而移行九宫也。
“……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石矢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评述:风者,气之动,察风而知气,知太一所居之处,则知从其实处来为生旺之气,长养万物也。此也即遁甲流注乘生气而避杀气之义也。
“是故太一入传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风从南方来,名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抟,则为暴病卒死。……”
评述:此处之论述,立足于八方配八卦,八卦纳五脏六腑之法。南方为离,五行为火,在人则为心;北方为水,坎卦,在人应肾;西方兑卦,五行为金,在人应肺,东方震卦五行为木,在人为肝脏,西南坤卦,五行土,在人应脾;东北艮卦,五行为土,在人为胃,西北乾卦,五行为金,在人为大肠,东南巽卦五行为木,木中有火,在人应少阳胆、三焦也。详见八卦类象可也。
至此遁甲之形已然跃于纸上。至于河图洛书生成数,天干地支灵活运用,更在《内经》运气诸篇中广泛应用,此处不在赘述。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医家重视对《易经》的学习并非为了占卜预测等无聊游戏,而是为了洞彻天地阴阳之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0-24 20:37 2楼
用那些术数确实可以用在医学上,可是80%(这个是学术数公认的)的准确率对病人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了,病人需要百分之百,奇门遁甲学习起来既难有不准还不如买本<六爻新大陆>看两天实惠
2009-12-15 14:44 3楼
那一门是百分百准确率的学问啊?我要学!西医可以百分白的确定A流感的病因是H1N1病毒,也无可奈何。
2009-12-28 14:16 4楼
毋容置疑,奇门遁甲是阴阳五行学说较高层次的分支。但上文所述浅显之极、牵强附会,不足以道出奇门遁甲与《黄帝内经》的联系。
2010-01-10 07:10 5楼
学习了。朝着这个思路可以走走。
2010-05-20 21:18 6楼
看不懂 看不懂 看不懂
2012-04-20 22:37 7楼
奇门盾甲是一门逻辑术数,千年以来不知翻译了多少了,翻译的人由于文化不同 思想年代不同而走样 现在看的都不是原来的意思 其真实性值得怀凝
2012-05-05 13:08 8楼
看不太懂!还有很多要学啊!
2012-05-06 12:42 9楼
如今精通大六壬的师傅都太难找了,更何况奇门遁甲,首先师傅难找,然后还要他能收你为徒,然后还要自己努力,有天分,然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些完全是靠缘分。奇门遁甲用于军事政治,都是很厉害的。
2012-05-10 06:32 10楼
奇门遁甲,看了好长时间,好多地方不明白,太废脑子
2013-01-29 19:57 11楼
mlgwyh 说:
奇门遁甲,看了好长时间,好多地方不明白,太废脑子

这种东西不是谁都可以学懂的,必须有缘、有德、有悟性,还必须有师傅。
⬅ 《周易》时空数理与《伤寒论》 老茶馆 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孙一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