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而徇齐”之个人理解

2014-08-19 17:19 12楼
支持一下,感谢分享
2014-08-19 21:00 13楼
风舞回天 说:
本人是个文字工作者,对中医也挺感兴趣。这里从古汉语角度谈谈对“幼而徇齐”的理解。说得不对请指正。

首先对你的研究精神表示赞赏,其次对你以己之意随意解释经文很不以为然.如果按你动不动就拿错简来乱解释,那整个内经都得要改写了.我们中医就是被你们这些不懂医的文人秀才给误导了.理解内经我认为一个是咬文嚼字,你嚼不清楚不能随便就改字;其次是要有常识,我觉得古人对一个孩子的夸奖,不是在他有多聪明,而是他有多听话多守规矩,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黄帝在内经里的角色,大部分时间都是虚心诚意的在向岐伯请教,这就是一个君王的风度.所以我认为徇就是愿意顺的意思,不用换别的字.
2014-08-19 21:05 14楼
老熊猫 说:
《直解》弄到了,“循,顺也;齐,正也。年虽幼,能顺其正也。”这样解释,其实我不太懂。“顺其正”看其来

我觉得你的感觉是对的.
2014-08-26 09:09 15楼
文子医生 说:
首先对你的研究精神表示赞赏,其次对你以己之意随意解释经文很不以为然.如果按你动不动就拿错简来乱解释,

感谢您的回应。我是这样看问题的。在中医方面,我尊重专家意见,因为本人不是学医出身,但我的确喜欢中医文化。第二,从我的专业角度看,本人对古文、古籍版本学毕竟还是有些了解的。
有一点希望首先能和您达成共识,现在我们看到的《黄帝内经》的版本已经不是秦汉甚至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的样子了。那么,还原《黄帝内经》的原貌有什么办法?第一,最好现在能出土一个汉代帛书或者战国竹简《黄帝内经》,就像《老子》有马王堆帛书版本和郭店楚简版本,现在整理本出来了,《老子》不同版本间的流传差异很明晰,比如《老子》第一章王弼本作“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断句断在“有”字后面还是“欲”字后面历史上一直有争议,帛书本这句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这才知道较早的《老子》版本原来这句是这样的。问题是现在还没发现《黄帝内经》有这么一个比较古老的版本(根据郭霭春等整理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现存能看到的《黄帝内经》版本最早的也就是金、元版本,今天我们手头看到的比较通行的版本都是明代顾从德本翻刻的),那么怎么办?
这就该用第二种办法。所谓校书四法:对校(不同时代版本对勘)、本校(以同一本书前后互证)、他校(以他书校本书)、理校(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用推理)。现在对校没有一个秦汉间的本子,我们还可以用后三种去校对《黄帝内经》。
所以我不是“以己之意随意解释经文”,我是有根据的。我用的其实是他校法、理校法。古人有些话,它不一定只出现在一本书中,因为思想是相通的,而它出现在不同书中时也可能会造成点小差异。比如这句《黄帝内经》“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记》里面就写成“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说明这句话的大意可能是秦汉间人一种共识,你用我也用,但司马迁是史家,很严谨,所以可能他怀疑黄帝最后“成而登天”有些飘渺无踪,改成了“成而聪明”。但对于“幼而徇齐”这句,唐代司马贞写的《史记索隐》就注明“《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并作‘叡齐’,一本作‘慧齐’。叡,慧,皆智也。太史公采《大戴礼》而为此《纪》,今彼文无作“徇”者。史记旧本亦有作‘濬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濬’,‘濬’,深也,义亦并通。”这至少是唐人的一种看法,不是我个人的随便瞎说。
我只是希望引入一些古籍版本方面的专业知识去更好地为整理、理解中医古籍服务。
2014-08-26 09:43 16楼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8-26 09:51 编辑

风舞回天 说:
的确喜欢中医

谢谢你的回复!我说话有点直,有得罪之处请见谅!你的古文知识渊博,我没有质疑。我虽然针灸临床20年,虽然家里老人是搞文字考古历史的,但是我并不能说博览群书,这几年只是反复的看内经尤其是灵枢然后就是做临床。我感觉内经的话字字珠玑,我按自己的理解验之临床,大多效果很好。几年读下来,我很有感触的就是历代解释的误导,我是针灸本科,按理说我们光针灸学习就分经络学,腧穴穴,针灸治疗学。经络学是要求背的内经原文的循行和主病。但是看内经以后,我发现很多重要的东西关键的东西都被忽略了。很多方法的解释不对。尤其是解释不通就说是假借,由此歪曲了原意。你知道西方的圣经书吗?耶稣是2000年前的人,和内经时代差不多。所有的天主教基督徒对圣经的态度是:在抄写的过程中有不理解,只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绝对不会随意按自己的意思改动,所以现在的圣经版本和考古发掘出来的羊皮卷没有太大出入。对我来说,内经就是我的圣经,我看内经的前提是内经不会错,如果我不能理解是我的资质不够,我首先做的就是反复去咬文嚼字结合临床试图理解。而不是怀疑它的真伪和错简。有点迂腐啊。但是多次这样通过其后继续看书还有结合自己和他人的临床经验,确实又加强了我对内经的不加怀疑。
至于你说“成而登天”需要改成“成而聪明”。我觉得不是这样,“成而登天”登天在古代不是当皇帝的意思吗?黄帝时代不是世袭制,有能力被大家公推为皇帝,皇帝就是天啊,当皇帝就是登天一点都没错啊。改称“成而聪明”有点滑稽。你不觉得吗?
希望以后互通有无,欢迎你多去解释和临床相关的经文,运用你渊博的古文知识,和我们做临床的一起分析讨论,真正为中医的传承一起做贡献。
其实我才不在乎黄帝幼而徇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只是对你擅自改动经文有意见才较这个真的。
2014-08-26 11:30 17楼
本帖最后由 风舞回天 于 2014-8-26 12:31 编辑

我其实也是尊崇经典的,我不会擅改经典原文。整理古籍虽然用校书四法,但我也推崇另一条原则就是可以出校记但不能擅改底本,这点相信我们能沟通。我此前听徐文兵先生讲《黄帝内经》从而对这本中医经典发生兴趣,只是此前读古籍养成了习惯要明目录版本流传、择善本而从之,所以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就在这里发言说说自己的理解,未必正确,以后如有不解处,还请多多指教。
您说的互通有无,非常同意。还是《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就可以举个例子,能否请您一起探讨。比如这句说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明代顾从德本的版本就是这样写的,我不知道您手头的版本是否与之一样。但日本古代汉医学家丹波元坚认为,“八八”应该移到“天癸竭”前,所以今天一些整理本就作“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丹波元坚是运用本证和理证来改的。因为在经文“四八”文下有王冰次注“丈夫天癸,八八而终”,那么“天癸竭”当属“八八”之文内,此其一。前言女子“七七天癸竭”,则男子当对应为“八八天癸竭”,此其二。七八既已“形体皆极”,而八八唯“齿发去”,似重轻倒置,扦格难通,此其三。故丹波元坚在《素问绍识》“七八”条下说道:“推上下文‘天癸竭’云云四句,似宜移于‘八八’下,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
从您临床看来,一般男子“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是否应该在八八六十四岁之后,而不应是在七八五十六岁后?
2014-08-26 21:39 18楼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8-26 21:45 编辑

风舞回天 说:
就是可以出校记

我认为不能乱改。结合前文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女子七七天癸绝,当然男子是七八天癸绝了。男女有差别,但不会差别太远。但是男子天癸绝只是精少,无子要到八八,八八是天癸尽。这个”绝“不是我们理解的一点没有的意思,绝的本义是以刀断丝,所以绝不等于尽。原文不是很清楚吗?丹波元简乱来!那有精少和无子在一起的。
⬅ 小儿发烧 老茶馆 代laofeiyu会员发部分医学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