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有“几招鲜”

2009-08-27 20:14 楼主
不妨多有“几招鲜”孙秀艳十多天前,制药老字号上市公司的中报颇引人注目,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了高达116%的增长,这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这家以肛肠治痔类系列药物为主导产品的公司马应龙药业不仅拳头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新业务也在稳步上升。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这项新业务,居然是公司研发的去黑眼圈的眼霜。
眼霜产品今年6月份刚刚推出,仅在武汉地区销售了一个月,就已经卖出了4000多支。以其168元的单价计算,这一个月的销售收入超过67万元。最近几年,一直有网络及媒体报道,这家公司的痔疮膏,因为产品本身的活血化淤、清热解毒功能,无意中带来了去黑眼圈的“副作用”。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个有效信息,潜心研制,制成了眼霜产品。
这样的情形不仅存在于这一家企业。以制造止血药出名的云南白药集团,2004年推出一种“防牙龈出血”牙膏,在当时市场上鲜有售价超过10元的牙膏的情况下,22元的高价产品竟迅速被市场接受,2005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8000万元。2008年,这款产品销售超过5亿元,居牙膏品牌的第五位。
做痔疮膏的卖起了眼霜,做止血药的卖起了牙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却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以及美好的“钱景”,这可能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然而仔细想想,成功背后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两家老字号的主打产品在国内都可谓耳熟能详,吃定这些产品,本也可以做到“一招鲜,吃遍天”。可企业不甘于固守原有的领域,不断开拓,抱着多有几招鲜的信念,终于有了新“钱景”的来源。
目前的中药企业,有一招鲜的不在少数,但是如何从一招鲜到多招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增长,更关系到企业长久的发展后劲。
创新对企业来说不是个新话题,但是如何创新却又是每个企业时时都面临的问题。从这两家企业成功的例子来看,理念的创新确实排在第一位,但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完善却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企业只在自己的主营范围里打圈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些受到欢迎的“跨界”产品;如果企业完全跳出自己的优势领域,跟风搞些离主营业务很远的投资,可能也无法借助企业原有的品牌技术优势。但是,如果没有对市场的敏感,没有创新的人才与技术储备,单有这些理念也是空中楼阁。
成功企业成功产品的背后都有一大串创新的故事。“机会需要有准备的头脑”,倡导企业创新,就是希望企业不断完善创新的机制,只有这样,中药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实现创新的目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8-27 20:42 2楼
防牙龈出血”牙膏?没听说过呢
2009-08-28 00:10 3楼
作者和转贴者都是梁上君子,佩服。
2009-08-28 01:38 4楼
3# 井冈山

嗨,你这什么话
⬅ 今天你做了吗,眼周按摩去皱法 ? 老茶馆 中医药正在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