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忆恩师(张雷中医师,师从何绍奇)

2011-08-23 20:57 楼主
小暑是每年的阳历的7月7日,05年的小暑恩师何绍奇与我阴阳相隔,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讲学期间不幸心肌梗死病逝。从这以后我多是自己研究中医古籍了,没有了恩师这个“中医活字典”我的确变得有些孤独,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只有储存脑中,对否只有临证验之!恩师是儒雅之人,很少正面批评别人的学术观点,我是个直性子呀,记得我问中医研究院某某前辈的学术怎么样?恩师笑称“他是教书的”言外之意临床功夫一般,恩师常跟我说只有临床才能掌握真东西。也跟我说过明代张景岳是大医学家而不是大临床家!他让我从明代孙一奎的书读起,因为孙一奎辨证论治处方精准,很重脉诊,色脉是客观的反应,临证最怕医者主观偏激,以方套病。孙一奎的医案辨证明理,有很多难得的中医学术。俗话说“方向决定目标,起点决定终点”,如果没有恩师给我指点方向,我可能还在中医迷魂阵中,外行人有几个能辨别中医的,否则就不会有张悟本现象了,现在中医的千年虫太多了!

我经常反问自己,这个世界上什么最珍贵?不是珠宝也不是黄金,因为富贵之人也有烦恼.最珍贵难得的是真情,因为她是形而上的,她可以跨越时空,千年不坏,每当回忆起恩师我心中如降甘露真是无比愉悦,也许这就是法乳吧!把我心中的烦恼彻底覆灭。情这个字是青绿有生机的青加上竖心旁为情,没有生机不能长青的就不是情了。最令我今生难忘的是恩师说过“不要把我当俗人”是呀恩师不是庸俗之人,不是你给他多少东西与金钱就收你为学生的,他对我如同他的子女,记得有一次中午跟恩师在北京西三旗神草药房医馆抄方回他家,他怕我吃不了太辣的,竟然先给我做了少放麻椒的面条,他说“你先吃吧,我们四川人能吃辣的,你不习惯的,给你单独做的”,我们吃饭后,我去洗碗,恩师确说“一会钟点工来不用你干,你去书房看医案吧!”那个慈祥的眼神竟变成了永久的回忆!恩师出国讲学中国中医研究院要求交一笔钱,否则不保留他的公职他竟然选择了不要公职,他跟我说过“我靠自己本事吃饭,西化的中医脸都不要了”,是呀国家的中医院有几个是特色中医院?治疗癌症不都让你手术与放化疗吗?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是这种傲骨他的同学被评为院士而他还是患者的平民医生,中医学子的活字典。我在他的书房看到北京中医院某某中医教授写的书,自序中说“我有幸被填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他在书下角写,“名医不是自己说的只有患者有发言权”。上海已故某某名老中医出版的某某书,读后在书下角写下“抄袭之作”。有一次我在恩师家中看到上海的某国家级名老中医给他寄了一些资料准备出书,请他校正,并给了他些文笔钱,这位老中医现在是全国的国医大师。恩师很少谈及自己的事迹,我从他的老朋友口中得知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中医学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举行的首届研究生考试的状元,他以一篇《千金方的博大精深》论文获得导师的高度评价,当时的方药中教授感叹到连他自己很难写出这么出色的文章!就是这种才华横溢不服约束的性格使他离开中国中医研究院,没有退休工资,晚年以看病,讲学,写作取得的润金为生。

这个月的6号我专程去了北京,因为恩师家人每年7月7日都去扫墓,我7号带着妻子与师母还有他的老友去了北京香山脚下的墓地祭拜恩师,师妹何沂当天中医研究院考试没有去上。上山的路是曲折的,我想他的一生也是很曲折的,满腹经论不能得以重用,难怪国医大师邓铁涛给他的信中写下“在中国中医药报的专栏“绍奇谈医”,我以为你调到在中国中医药报社工作呢,真是汞金流入污泥中!”希望这座香山能把他的生前独作不需名医写序的《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香满海内外的中医学子吧!

张雷辛卯年7月15日于岐黄书屋!
何绍奇恩师简介:


何绍奇(1944-2005),四川梓潼县人,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1961年在梓潼县医院拜师学医,毕业后先后在乡、区、县医院工作十余年。1974年~1978年任梓潼卫校教师、绵阳卫校西学中班教师。1978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院任教。1982年晋升为讲师,1990年晋升副教授,主讲《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1994年~1996年应欧洲中医进修培训中心邀请,赴荷兰工作,被聘为该中心终身教授、阿姆斯特丹门诊部主任、荷兰中医学会学术部专家。1997年~1998年应聘为北京医科大学药物依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医戒毒药的研究。同时兼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治则治法研究室客座研究员。2003年被聘为中国中医药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2003年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任教。何绍奇教授在中医药学术及临床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2000年出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病证分支主编。主要著作有《实用中医内科学》(编委)、《现代中医内科学》(主编)、《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等。他一生为人正派,性格爽直,学风严谨;他精通医理,书读万卷,堪称“中医活字典”;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用药果敢,屡起疑难大症。中国中医药报从2002年起为其开设《绍奇谈医》专栏,刊载了他的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80余篇,文笔犀利,文风朴实,内容涉及医理、临床、医史、医话、中药等,字字珠玑,见解独到,吸引了大批读者。他在香港任教期间,忘我工作,贡献良多,深受学生和同事的爱戴。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25 14:12 2楼
绍奇先生英年早逝,只能从《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和杂志零星见到先生的医案,不知能否出一本医案集。
2014-11-27 18:53 3楼
谢谢分享
⬅ 洗 老茶馆 洗井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