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谈中医之: 如何学医(含推荐医家与书目)

2009-08-30 17:54 楼主
行医18年,临证之时,仍战战兢兢,恐有所遗漏;稍有闲暇,秉烛夜读,求日有所进。在此就谈谈自己对于如何学医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启迪。

学医难,难也不难!难得是不知道从何学起!

学医就好像是攻坚打战,战略问题确立了,战术问题迎刃而解。要长途行军走路,目标一旦确立,路径的选择很要紧。这个路径就是学医的思路问题。这个思路就是在学医之初,首先对于中医的认识论、方法论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1、中医之“中”即是“中和”、“中庸之道”。

我在临证这18年深切感觉到中和思想对于学医、行医的重要性。这两个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义非凡,如能贯穿施行,即已登堂入室。中国古代哲学崇尚“和”的观念,中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做学问做事情贵在不偏不斜,符合中庸之道。阴阳学说讲对待,太极含三为一,此乃对立统一;阴阳学说讲流行,万事万物既有相克,又有相生,和谐流行。如能体现于中医上,即可称之为良医。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古至今如此!

我每读各家著作,常常掩卷而思:为什么中医会派别林立?辨别各家观点正误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众多的中医学子。我最终从《黄帝内经》里我找到了答案。

《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今人对于阴阳五行的理解多已偏离古代哲学的本义。阴阳虽讲对立,更讲统一;五行虽讲对待,更讲流行。阴阳五行看似分,实则更重在合。

藏象学说:受西方哲学和西医的影响,今天教材所讲的藏象学说,脏腑的功能被教条化和程式化。教材讲述重在脏腑之器而忽视了其象的内涵。即就是具体脏腑功能的论述,教材亦多有含糊不清和谬误。如心主神明之解释,教材把神明解释为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明显背离内经本义,这就为西医和不怀好意的人攻击中医为伪科学落下口实。再如三焦的概念、命门的概念等等,在对于概念的理解上尚且昏昏不清,其它就可想而知了。 而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精读内经原文,除此而外别无良法。 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 重视基础理论,这是中医振兴的必由之路。

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其实是各有专长,亦各有所偏。张子和“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他极力推崇的“汗吐下”三法真能包治百病吗?实质上这三法所治皆为实证,或者是虚证在病程中出现“实”的某一阶段而已,并不能以这三法去应对纷繁复杂的“寒热虚实”诸般证侯。刘河间从火热理论,善用寒凉,三黄芩、连、柏,龙胆草等药他可以信手拈来,寒凉之药耗伤津液、阻遏阳气,今天我们对此已有更为深切的认识。李东垣重视脾升,多用风药以升阳气,然风药辛燥,过用则耗气伤津;叶天士重视胃阴,多用阴柔以资化源,然柔润滋腻则阻遏阳气。赵献可倡温补,作《医贯》,徐大椿随即起而攻之,作《医贯贬》,大斥其非。薛生白居“扫叶庐”,叶天士住“踏雪庄”,学术观点势同冰炭,对立以至于!

各家学说分开来各有所长、各有所偏,然合起来看实则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什么是良医?能无所偏即是良医。能在临证之际,尽弃门户之见,一切从病情实际出发,准确辩证,对证下药,就是一名很合格的好中医了。看看我们论坛上的医案,看看自己平日了的处方,各位不妨统计一下,一年下来有多少张处方,用了多少味药,各占了百分之多少,自己有没有偏?某些一辈子就靠一两个所谓验方混日子的,难道一辈子就是看的一种证型的病,一个处方可以包治百病吗?再近看今天炙手可热的火神派著作,其学术观点的是是非非,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8-30 17:54 2楼
2、中医是宏观的、辩证的医学。

中医是一门宏观医学,只有整体辩证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真正精髓。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现象,人体好像黑箱,“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医者望闻问切,参合种种外在的征象,最终从宏观整体上把握疾病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中医、运用中医临床之时要尊重这个规律,不能把人体肢解成七零八碎、分解成若干断面来看待,否则尽失中医之旨。

中医的辩证论治应该是整体的、宏观的辩证。许进京老师说过:“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疾病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至始至终有它的连贯性。 我们现行的中医教材恰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教材把病和人割裂了开来,把局部的病症和全身的症状孤立起来,把病的前后演变视而不见;就好像做CT一样,只看到了一个个的断面,而没有把这些断面有机的贯串起来,因此得不到疾病整体和本质的认知。

我把中医的辨证论治分为大辩证和小辩证两种类型。所谓大辩证就是宏观整体的动态辩证,整体辩证和局部辩证(或者叫做小辩证、辨病论治)不同,整体辩证立足于人的全部,从人身整体的各个方面寻求所有的“阳性”体征,它治疗的是患病的“人”,也就是“不治病而治人”,这才是正宗的中医辨证方法,这个方法在我们今天临床上似乎已经丧失殆尽了。大辩证适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或者是外感之病久治不愈必须要更多地考虑到体质等全身的情况。大辩证更多的关注于患者的体质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明代医家李中梓总结的“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莫耗气,精遗莫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就是对于大辩证方法是如何应用于临床的形象而具体的说明。

所谓小辩证就是局部辩证、辨病论治,或者先辨病再辩证。这样的辩证说的好了是“小辩证”、“辨病论治”,说的不好了就是一种“机械辩证”,就是目前教材的那种模式。比如我曾经专门撰文写过的讨论阴囊潮湿病的治疗那个例子,它先入为主,先把阴囊潮湿的病位先局限于肝、或者是脾,然后再在罗列中的几个证型之间去挑选认为比较近似的证型,它针对的是患者的“症”。因为它是以“主诉”或者患者的症状为主要诊治指标的,这就适用于一些暴病、外感新病、轻微病的治疗,在某一阶段也有它的疗效与优势。但小辩证是很容易流向于“机械辩证”,因为在小辩证的过程中,医生的视角不由自主地从宏观堕入了微观,而微观并不是中医的要旨所在。

教材的辨病论治以病名为刚,以证型为目,这样做似无不妥,但问题是它把各个证型孤立开来,忽视了每个证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紧密联系,这样便给后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甚至于把他们引入了一个误区,疾病是发展的,在发展变化中会随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如果拘泥于某某并某某证型,无异于先入为主、刻舟求剑。而且各个证型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并非孤立和片面。 这样学习时也许较为方便,验之临床则无所适从。因为他把活体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只是着眼于“得病”的那个局部,这样反失宏观之旨,并很容易堕入微观,受西医的影响,把中医西化而去。这一点,不仅教材如此,一些西学中的医者,一些所谓的现代中医,实际上在临床中早已经是这样来做了。这就造成了中医逐渐消亡的危险局面。

说到辨证论治这个问题,不由得想起了论坛上争论较多的“方证对应”。方证对应和辨证论治不是一回事情,方证对应对于临证亦有着很大的危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孙曼之老师曾就此问题专门写过文章,大家可以参看(关于方证对应的再思考: http://www.baicao99.com/view 9%E6%9B%BC%E4%B9%8B;再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的关系:http://www.baicao99.com/view 9%E6%9B%BC%E4%B9%8B ), 我在这里只是再补充一下自己的认识:

方证对应着眼于疾病的证,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它要求寻求与这样的病证对应着的方,这样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比如阴囊潮湿,只要一见这个症状就认为是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一见两胁胀痛就认为是少阳不解,用小柴胡汤,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今天探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起了去年在论坛上和大家探讨过的一个医案,是有关小柴胡汤的,大家可以参看这个帖子:“一个并不难的病例,却可以考验你的伤寒功底”/threads/49621)这样以方寻证的弊端是:它使医生的用心始终在于要把一个个方剂所治的具体病证要和患者出现的症候群统一起来,重视了外在的表象,忽视了疾病的病机本质,以点带面,以方套病,希冀偶中,也难免有机械主义之嫌疑。

如果把方证对应的理解等同于辨证论治,有辨证论治就已经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什么还要多出来一个方证对应呢?如果方证对应不同于辩证论治,那么他们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是竭力提倡方证对应的人始终解释不了的问题。
2009-08-30 17:55 3楼
谈医籍著作的学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医先要打根基。这个根基就是理论学习,要做一名好中医,先要具备较深的理论素养,其次才能实践临床。

两千多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期间浸透了多少“民间中医”的汗水,(从医圣张仲景,到药王孙思邈,再到叶天士,哪个不是“民间中医”呢?政府的作用在于整理他们的著述而已;今天亦然。)可惜他们中间的大多数虽然是临证高手、名噪一时,但一生中忙于诊务,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理论著述,甚至连医案都没有留下来,他们是我们中医的无名英雄。由于仅靠师徒口耳相授,其经验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没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家著作,实际上仅占他们中极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今天既要能治好病,还要善于思索、勤于动笔 ,在理论上不断总结、提高、创新,解决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重大医学难题,做的新时代的新中医。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中医古籍的学习,是学习和发展中医的必经之路。由于时代的限制,历代中医各自为战,门派林立,缺乏交流,难于形成共识,这也造成了我们今天学习中医无所适从的困境。当初学者面对多如牛毛、卷帙浩繁的古典医籍时,难免一番喟然长叹,即使皓首穷经,恐也难窥其全貌,茫然中生出“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之感慨!先贤云:“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我临证十八年,读医二十余年,但大多数医籍都是粗粗一览而过,没有仔细研读,心得既少,于应用更有一段距离,今天硬着头皮,姑且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就正于高明。

中医先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专门埋头学问的理论著述家,另一种类型是躬身医疗的临床实践家;中医古籍著作相应地也分为纯理论类型的和临床实战类型的。弄明白了这个道理,它可以增强我们学习时的辨别能力。

我推荐的书目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精读常读的,一类泛泛通读即可。众所周知的四大经典需要精读,边临证,边读书,越读越有深意,常读常有新意。我读书抱着“但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当时不理解不要紧,先让它烂在肚子里,以后慢慢消化吧。今天去读古人的书,语言上的障碍自不待言,我的主导思想书:读书得其要领即可,不可死于句下。这也就是诸葛亮说的儒有“大儒”、“小儒”之分,所谓“大儒”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学习经典是为了修正、提高自己的思维,提高临床疗效这才是最终目的,字词上的校注等等细节问题留待专门研究人员去做吧。

〖推荐医家〗:

医圣乃万世师表,此不必再提。

其它比较了解并且推崇的古代医家有: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王好古、钱乙、张景岳、薛立斋、傅青主、叶天士、吴鞠通。

此外尚有其它历代医家各有所长,观点鲜明,颇具个性,个人喜好不同,此不赘述,学者当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近代医家比较推崇黄竹斋、蒲辅周、赵绍琴。

黄竹斋先生乃西安长安人,其故里离我现今门诊地址很近。先生乃为中医界传奇之士,其父铁匠,竹斋14岁尚随父亲打铁为生,18岁始从塾童识字学文,25岁之后方入医道,然造化天成,终成大家。其于天文历法、国学易经、伤寒金匮、针灸经络皆有著述。先生精于针灸治疗中风,曾撰文《针灸中药治疗中风偏瘫150例总结报告》,疗效卓著。苏联大使尤金、德国民主友人东布罗斯金患中风偏瘫多方医治无效,经先生用中药三生饮子配合针灸立起沉疴,此案例在国外多家媒体报道,影响颇大,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多次接见。中医之能针药精熟者,莫过于此!

蒲辅周先生做过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与中央政要多有诊务往来,亦影响到高层对中医效验之切身看法。其与伤寒、温病,不论外感、内伤杂病的治疗均可谓是得心应手,其效洪,其论公允,实乃医中王道,颇合经典之旨。1956年北京乙脑流行,先生将伤寒、温病熔于一炉,用白虎汤等大剂屡挽危重急症,将辨证论治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为我中医扬眉吐气。

赵绍琴老精于温病,阴虚湿热证是其特长,为当代屈指可数的温病大家。于临床屡起大症沉疴,堪为典范。于中医理论亦多有发展贡献。其著《温病讲座》和《赵绍琴临证400法》与现今临床作为切合实用。其主治证亦是温病理论所擅长治证,与今天学习湿热、阴虚诸症启发颇大。前有“非典”肆虐,今有甲型H1N1型流感的危害全世界,中医人如能以蒲辅周老、赵绍琴先生为榜样,学习其医理案例,在当代中医危急存亡之秋做出新的贡献,何愁中医不兴呢?
2009-08-30 17:55 4楼
〖推荐书目〗:
一、经典著作:
《内经》、《伤寒》、《难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辩》。

《伤寒论》:伤寒应先精读白本,次读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其它各家的注释都应该泛读,如: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十一伤寒论》.内容略不同于现在通行的成本,宋本,可以互参.
成五己《注解伤寒论》."以经释论",全书多处采用《 内经》条文,经论结合,对全书进行了注释和阐发,并且是第一次,而且由于他的注释使得以《伤寒论》广为流传,意义重大.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阐发病因,发病过程,强调了寒毒致病为剧.
朱肱《南阳活人书》,提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倡导经络之说.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从理论与临床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探讨.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大倡错简重订,着重发挥"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论.
喻嘉言《尚论篇》,推崇支持方有执学说,正是提出所谓"三纲鼎立"学说.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等,维护旧论,反对三纲鼎立,以气化释六经.是维护旧论派的代表人物.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长沙方歌括》等.维护旧论,大力反对方有执,喻嘉言等.
柯琴《伤寒来苏集》,着重探讨该书辨证论治规律,按方类证.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按法类证,随证出方.
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按症类证.
钱璜《伤寒溯源集》,按因类证.

从古至今《伤寒论》的注解何止成百上千,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看法,众说纷纭。造成这种繁杂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诸多诸家各有优缺点,不能拘执一家之言。学习时应该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自会接近真理, 我尊崇孙曼之老师的教诲,确立“历史的观点”和“以经解经”的原则,以历史的观点读《伤寒论》,所谓“以经解经、孤证不立”。孙老师认为,《伤寒论》全书397法、113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不受各家注解的影响先入为主、有所偏见,初学者应该先读白本,重在探寻条文之间内在联系。教材沿袭柯琴以方类证的方法,把方证与条文割裂开来学习,有很大的弊端,实不足取。

二、医案类著作:
精读、熟读经典著作之后,就可以读医案了,医案是学习领会古人辩证思维的必然过程,是通向临床的捷径。

《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丹溪医案》(内伤杂病,气血痰郁治法)、
《古今医案按》(收录了估计许多名家医案,资料丰富,点评确当)、
《得心集医案》(中医辩证论证之典范)、
《临证指南医案》(法从证出,方随法立)

我遵从孙曼之老师的建议,重点学习以上五种医案,另外自己比较喜欢读《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和《伤寒名医验案精华》。论坛上的卢丰老师、渔翁老师以及lbkd1395先生的医案皆有可读之处,给我启发很大。 孙曼之老师的医论医案很切合临床实际、很实用,初学者如果能认真研读即可快速步入中医之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已经向孙老师约稿《丹溪医案评析》和《叶天士医案评析》,在此期望能够早日成书,让更多的中医后学都能受到教益。

三、名家著述:

1、金元四大家著作泛读,重点内容可以选择精读,如:
《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儒门事亲》
《内外伤辩惑论》
《脾胃论》
《局方发挥》
《格致余论》
《丹溪心法》

同时期金元医家的王好古我亦很推崇,其著《阴证略例》、《医垒元戎》对于不论是伤寒还是杂病、以至于今天出现的“火神派”医学理论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2、其它精读如:

《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辩证的脉络、渊源)
《傅青主女科》( 妇科必读之书)
《内科摘要》 (化繁为简,内科准绳)

因为我的临床科目主要是内科和妇科,所以需要精读的著作仅推荐以上十余种,其它如外科、五官著作各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而了定。推荐《小儿药证直诀》的理由在于其实它不仅是儿科专著,这本书上承《内经》,下启明清脏腑辩证理论,从中我们可以更好的探明和掌握脏腑辩证的脉络、渊源,于医史于临床都很有裨益。

3、明清医家一些大部头的著作可以泛读,重点的内容可以精读,如:

《医学纲目》
《医学入门》
《杂病源流犀烛》
《张氏医通》
《赤水玄珠》
《景岳全书》
《医宗金鉴》

以上除了《医宗金鉴》是由政府主持集体合作的成果以外,其它都为个人行为。我每读到这些书籍的时侯常常感慨于古人的精勤不倦的治学精神,在我们今天电灯照明、电脑普及的时代,键盘打字、复制粘贴来写一篇文章尚需时日,而古人却是用毛笔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笔用心血写成的,古人的精神真是令我们汗颜!

还有一些临床类笔记类小部头医书,亦是我案头常被之物,读起来比较轻松,又可启迪思维,如《医宗必读》、《医学心悟》、《医贯》、《医门棒喝》、《医碥》、《辩证奇闻》、《石室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古今名医荟萃》、《读医随笔》、《医林改错》等等。

四、脉学:

除了《内经》、《伤寒论》的有关脉学理论以及《脉经》需要认真研读之外,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周学海的脉学著作、以及《三指禅》等都可以了解一下。

读了这么些脉学著作,我个人很推崇许进京老师《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这两本现代脉学专著。一则许老师考证有据,前后一线贯穿,条理分明;二则资料丰富,是我见过的现代脉学著作里面最有权威性的书。我建议初学者从这两本书入手,定可以事半功倍了。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脉学除了掌握基本的医理而外,主要在于实践中的摸索和领悟。有关脉学的问题,容以后再述。

五、针灸经络:

熟读《灵枢》,其次是熟读针灸学教材即可,《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翻一两遍即可以了,不需要再精读更多的书。 学习当代各家的“新针法”, 认准“全息理论”就行,这个道理领会了就可以融汇贯通,甚至自己也可以“创立”所谓的新针法了。相比较而言,我认为彭静山教授的眼针疗法、李家祺的耳针和焦顺发的头针疗法均很有临床价值。 和对于脉学的看法一样,我认为针灸主要是领会其医理,接下来重在临床实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研习经络可以参看许进京老师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这是许老师研究《灵枢》几十年的心得,其书考证详细,论据确凿,说理透彻,对于我们探讨认识经络的本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这二十年的学医情况,我读过并且认为有价值的医籍大致也就这么多了。要学好中医,要有较好的“文、史、哲”的基础,而这些都是我的缺陷,并非专长,因此不敢妄言。孙曼之老师医理文理、古今中西俱佳,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古人云:“医易同源”。论坛上多有高人,活跃于中医论坛的岁月无情先生我了解非多,从其只言片语虽然难窥全貌,然其易理、哲理我已深为折服。其他论坛的中医武将先生,“易演中医”;师弟董红昌由易而及于医,均精于此道,他们自学成才,虽非科班中医出身,但在较短的时间里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值得大家学习。

本草方剂的著作我没有提及。十余年前偶然买到一本《古今药方纵横》,这本书以药为刚,以方为目,它不仅把每个药物的来源出处注的很详细,而且可贵的是,它以时间为线索,把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用法见解,以及药物配合、组方使用都交汇融合,论述的清清楚楚,既有理论文献查阅价值,又很切合临床实用,一本在手,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中药、方剂多本书籍,真是难得!然而,这本书总共6辑,我仅见到过第二辑,因为80年代此书出版后至今没有再版,我十余年来多方寻购而不得,诚为憾事!在此恳求哪位网友如果知道能买到此书的地方,或者有电子版的(网上的电子版仅有第一和第二辑),如能告诉一声,千恩万谢谢!
2009-08-30 18:28 5楼
皆不尚空谈之有得之言!
2009-08-30 20:23 6楼
阴阳学说讲对待,太极含三为一,此乃对立统一;阴阳学说讲流行,万事万物既有相克,又有相生,和谐流行。如能体现于中医上,即可称之为良医。

回复:支持!
2012-04-28 14:52 7楼
‘阴阳虽讲对立,更讲统一;五行虽讲对待,更讲流行。阴阳五行看似分,实则更重在合。’

一语中的
2012-04-28 20:28 8楼
不错!既尊重传统又有自己的思辨。现在社会两个倾向,要不完全门户之见信一家,要不彻底西化,把中医当西医。
⬅ 吃素食不正确比不吃还糟 老茶馆 酸性体质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