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探秘之王道针法

2009-10-19 22:52 12楼
6# 桂亮邮箱

请问先生:此中对脾胃论之解“说明营分为清中清、清中浊、浊中清、浊中浊四象,并以脾胃为枢纽,升清降浊、升阳降阴,使营气升降运行于全身,起到营养作用。”中的营分如何理解才能明白先生的意思。
2009-10-21 20:06 13楼
个人理解脾胃为一太极,已经不分营卫了,可以理解为营养全身。
2009-10-21 20:28 14楼
先生能否临案一则以教后学呢?
2009-10-22 17:40 15楼
笔者长以足三里与太白相配合,治疗各种头晕之症疗效显著,就取其脾胃升降之理,是精气运动的枢纽,一则补虚,二者天地交泰。
2009-10-28 21:41 16楼
影响“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的几个问题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最早的记载始于《内经》。经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针下热”,可使患气虚的病人倾刻转化为实。“针下冷”,可使患实病的病人立即转化为虚。《针灸大成》记载“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则说:“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往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一身浑似火来烧,不住之时熟上潮,若能加入清凉法,须臾热毒自然消。”《金针赋》记录更加神奇,快捷:“驱运气血,倾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得之者。若科之及第。用之者如射之发中,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而在现今的临床实际中“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很底,经不起科学的反复重复,我们因此要寻根问底找出原因。笔者以为成功的关键在四个方面:一是手法,二是体质,三是穴位配伍当然还有疾病之深浅。只要这几方面条件成熟,做出“烧山火”、“透天凉”易如反掌。现在研究“烧山火”、“透天凉”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钻入了手法的牛角尖。诚然手法是“烧山火”、“透天凉”的关键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在手法正确的前提下,体质和穴位配伍,以及疾病的深浅就显得很重要了。现在“烧山火”、“透天凉”在手法正确的前提下,却又经不起重复,就是忽略了其他几方面的问题。体质问题笔者在《金针探秘》中已经提到,正因为人体本身阴阳不平衡才形成了各种体质差异,所以我们要进行体质调节。其中关键之处在于元气调节和补充,当体质调节到阴阳平和的阶段,“烧山火”、“透天凉”等感觉就会自然显现。疾病的深浅变化,也是做出“烧山火,透天凉”的关键因素。疾病的深浅虚实不同,有些就要数刺乃知,因此并不是所有疾病,都一次做出“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另外穴位配伍也是调节体质影响体质的关键,这就联系到中医理论的精华,笔者也谈到为何针刺支沟穴和关元穴容易出现热感,而这只是配穴中的一小部分。穴位的配伍讲究的是相互连贯,层次分明,笔者所研究的整体系统针法,将此几方面进行了有机整体的结合,从理论到实践说明了“烧山火”、“透天凉”的可重复性。
我们反过来再研究手法,《内经》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变更也。”针下为何有凉热感?是在补泻手法方向正确的情况下,还需要就是运用针法聚气。关键在于气隆至,也就是正气积聚到一定量才能出现热感,反之邪气积聚到一定量,才会出现凉感。而这感觉必须经过守气阶段后产生,在其过程中进行积累才能出现。守气是让所聚之气不流失,产生质的变化。而现在做“烧山火”、“透天凉”有一误区,以为一做手法马上会有凉热感,而忽视了守气的过程,自然成功率很底。当然我们不排除如果体质好手法正确会立刻出现凉热感的可能性。在《金针赋》中说到“更观元气厚薄,深浅之刺犹宜”,可见元气的厚薄多少也会对手法的效果产生影响。在手法正确的前提下,元气充足者做“烧山火”、“透天凉”容易出现凉热感。元气不足者,同样做手法却不容易出现凉热感。这时我们又走进一个误区,有的人做同样手法出现了凉热感,而另外的一些人也做同样手法却没有出现凉热感,我们就怀疑自己手法到底对的还是错的,一直在这圈子里转圈出不来。在《标幽赋》中有这么一句话“伏如横弩,应若发机”比喻用针刺穴,如弩之视正而发矢,取其捷效,如射之中的也。其实这不仅用于刺穴方式方法,也可用于“气至病所”的手法上。气能守得住,越容易出现针下传感气至病所,犹如弓拉得越满射得越远。
再谈穴位配伍问题,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题目,笔者只能结合手法略谈一二。首先做“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必须先分清虚实,不能犯虚虚实实损不足益有余之病。很重要的是配穴方法还需结合藏象功能及阴阳气血多少,例如体阳虚者多取阳经做“烧山火”易出现热感,因为阳经阳气隆盛,又结合“烧山火”手法加速气血流动,所以易出现热感。而实证热证多取肝胆之经,因为肝胆主疏泄,取行间阳陵做“透天凉”手法易现凉感。当然这只是举例,具体的还是要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笔者所论述的是影响“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的并不单单是指手法,我们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不要一二次做不出手法,就灰心丧气。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开阔启迪大家的思路,“烧山火”、“透天凉”并不单单局限于手法,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而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做“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易如反掌,而且完全经得起科学的反复重复。
2009-11-04 22:48 17楼
答诸网友问题集一
网:今天读易,忽有所想。天人相应,人之经脉有如大地河川。中国河流自西向东自成上下游之分。人的经气运行亦有朝向,无处不有上下游之分。不论蓄水为用还是决堤泄洪都暗合迎随之理。而大部分书上写的迎随补泻只是说针尖的朝向决定迎随,则只是把眼光放在一点。若把经脉看成河道有上下游者,迎法应自下往上截流,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迎则由远端往近端相继取穴:少商、鱼际、太渊、、、随法则相反由上引下。这样既兼顾下针的次序又掌握针尖的方向,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吧。
桂:迎随最早之意是迎而夺之谓之泻,随而济之谓之补.后来医学家为了迎和阴阳学说才有现在的针尖迎着经络方向进行所谓的迎随补泻,或沿着经络方向进行捻转补泻,不符合《内经》之本意.
网:子午流注按时刺灸的科学价值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主观想象和机械推理的思维方式却是造成各种时间针法无法完全和临床实际相符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给予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
桂:其实子午流注针法最讲究辨证论治,因此创立了甲己同宗,合日互用,子母纳支流注等方法,这都是为了辨证之需要.因此并非机械推演,而且子午流注针要灵活运用,才能疗效显著.
网:药有“药过病所”的表现,针在治疗中,或泻太过,伤及气血,但未遇补太过,补而雍滞者,想跟诸位同仁探讨的是:1、针灸“针过病所”的表现。2、中病即止和巩固疗效之间的关系。
桂:在针灸过程中的确有补太过,补而雍滞之过.补太过大多为湿热症,因此在临床中每次都需要四诊相合,一有化热之预兆,立即变化思路.方可达到中病即止,此为火候变化.
网:其实,这补泻就想划船前进,不可偏废,只有均衡、中庸,才能前进,前进的方向取决于两边的力度,前进的速度取决于,正确的用力,道理是一样的。
桂:的确如此,这也是针灸过程中最难把握的火候尺度.
网:请教:针刺补泻,补得是什么?泻的是什么?补要有所得,得的是什么?泻要有所失,失的是什么?
桂:补是补其正气,泻是泻其邪气.以辨证为基础再结合针下辨气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泻,运用补法,针后大多数都有沉重感,.即达到补正之效果.而运用泻法临床大多数有轻松的感觉.即达到祛邪之疗效.
网:“补是补其正气,泻是泻其邪气.” 针可泻血,那针可不可以补血呢??
桂:可以通过补法来恢复内脏功能以达到补血之疗效,此为补气生血之意.
网:如何取气如何补的确值得探讨,桂先生明示。
桂:其实补泻包括二方面,一是单纯穴位补泻,二是穴位之间组合补泻.单纯穴位补泻简单,而穴位组合补泻才是疗效的核心.所以我们应该先从手法开始研究,而后再推演到穴位优化组合运用,达到整体补泻的效果.
网:其实再高级一点的补泻,是通过顺天应人,通过人体气血周度来补泻,大到根据顺逆年时、四时补泻,小到根据时辰补泻。
桂:其实这也是广义的子午流注针法,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将天时,地利,人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时机来针灸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009-11-12 20:48 18楼
答诸网友问题二
网:针灸学是不是就是缺乏一本像<伤寒杂病论>那样系统的辨治体系
桂:其实是散在《内难》各篇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系统的理论和整体观将这些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结合起来,转化成系统的辨证体系.再结合个体差异,在临床中摸索转变成系统的针法.

网:先要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学着用古人的心法,才会读懂经典,不能用我们自己的臆想去创造还有就是用临床去证实,这是永远的真理。
桂:笔者十分认同.必须进入古人的思维,才能读通古代的经典,所以需要我们的研究涉及诸子百家和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读内经,当我们积累一定的理论和经验时,我们又要应当怀着怀疑的心情去读《内经》,去追根问底找出理论与实践的根源,这样我们才会有所进步.

网:对于经络敏感一直心存疑惑,希望先生能指点一二?
桂:针灸治疗疾病以经络为中介,以调神气来治病。病人患病,其所属经络之中必定有邪气之所居。如果邪气较盛必定贯穿于整条经络,故针与邪气相逢,如果自身正气充足,针灸泻法运用准确,自然会出现循经感觉。以此举一反三,足可破解所谓的经络敏感者。这些都是笔者经过反复体会实践的结晶,其实笔者也提到经络敏感与体质元气厚薄有关还和与经络中的邪气与正气多少有关。《内经》中也提到神气先行与神气后行,首先我们先理解经络传感是经络中的气行感觉,再者考虑是正气还是邪气,而后再考虑经络传感与针刺手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有了这些研究方向再结合针下辨气,必定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网:请教关于针灸疼痛的问题?
桂:关于疼痛问题要考虑几个方面,1考虑患者是否本身性质就是疼痛,那在针灸时有可能引邪外出,也会产生疼痛.2刺不中穴,或者针刺肌肉薄赤白肉际处,也会引起疼痛.3留针不动也疼,可将针微提之,继续留针.只要不继续加重,就会渐渐减轻.4如果仍继续疼痛,可先休息一段时间再针.

网:我也遇到过两次,一次是给自己针左曲池.首次进针没事,第二次很痛,而且越运针越痛,只好出针,其它穴位没痛.第三次再针,又不痛了.另一次类似情况出现在给病人针左太溪.是因为穴位没取准吗?我觉得好象不是,曲池和太溪的定位都不难,而且,进针前都经过按压.我到现在还是没弄明白究竟为何.
桂; 笔者认为与针下邪气有关,可能正逢邪气在经络中.解决方法:如针下很痛就应该少运针,等待邪气外出或直接轻手法行泻法使气行,如果减轻了问题就是邪气在经络中.好象与五行生克没有太大关系.因为针直接调节的是经络之气(正邪之气).

网:请教温针与烧山火的区别?
桂:笔者所说由内而外是与温针比较而言,温针的热量是针上烧艾所以是从外而进内,烧山火的热量是做了手法后先由外而内,而后才阳气隆至由内而外透出来,所以有本质差别.另外温针烧艾,在热量进入经络的过程中,不一定经络完全吸收,有时热量停留在皮肤上,皮肤发烫无法完全渗透到腠理经络中,而手法做出热感,是通过经络阳气聚气才会产生热量,所以是完全吸收的,所以它们是不同的.
2009-11-14 14:31 19楼
答诸网友问题集三
网:请问体质与治疗的关系?
桂:如何辨别病人是否体质有问题,首先在治疗过程中当辨证取穴手法正确时,如果疗效不是很明显,就要考虑病人的体质是否有问题.其二,在手法正确运用同时,却没有行气的感觉,这也与体质有关系.这就需要全方位的调节,以整体来调动局部,才能达到好的疗效.其实所谓的体质差异也是一种疾病,只不过它是隐性的疾病.所以笔者创造出整体系列针法将不同的体质都调节到阴阳均衡的状态,,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网:能否说说先生针灸的配穴?
桂:我们应该注重过程变化,而不要去执著穴位。同样的穴位在不同的阶段反映是不同的,所以即使知道了穴位的主治却不知道变化,不能灵活运用,还是无法突出疗效的。笔者每阶段运用的穴位均是不同的,每次运用都会有新的变化。
网:请问 桂先生在使用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时,通常(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几分钟可以出现明显效果?行针的时候,使用意念引导么?谢谢。
桂; 笔者所追求的是过程,只要每个过程是良好的,最终结果肯定是满意的,正因为每个人体质的区别,所以快则几分钟慢则需要数次乃知.笔者所运用的是穴法之间的优化组合与手法的紧密配和,无需运用意念引导.
网; 培补脾胃,元气自然充沛,本是常理之事,妙就妙在先生能够掌握每次变化的转换过程,如运筹握之间,这肯定的深厚的辨证临床基础,以及自身对丹道筑基的体认非常是清楚,融会贯通,方不至于迷惑,高手!!!赞一个!!
桂; 针道难就难在把握节奏和转换过程,所以针灸要注重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疗效快。因为思路明确而且能够把握每个过程的节奏,并都有不同的疗效,这说明这样的针灸方法疗效已经很快了,也就是不一味的刻意追求,该来的自然会要来的。


桂:关元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此处为下玄关,古时“玄”“元”通,颠倒其词,隐玄关,而称关元。按元字之意思,本也,原也至大至始也,《易经》“乾元”指乾之全体。“坤元”指坤之全体。关者,门也,又出入之孔道也。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
网:“元”是“本”。大哉乾元, 桂先生这个理解对,但对“关元”,其穴是否本意如此?
桂: 应该本意如此,因为在临床运用中,关元穴是打开元气的门户
网; 关,闭藏之意,亦为界上之门,枢机开合之关,元,本也,端也,至大也,也是守护人身乾元坤元的窍,一名下纪,一名次门,足三阴、阳明与任脉之交,男子藏精之阁、女子藏血之胞,又叫小肠募,募结通阴之募,本意心与小肠表里,尽泻心火利水之能事、肾与心包相交,小肠亦名赤肠,赤为火,属阳所化之阴,结于此穴,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桂; 正因为“关”是闭的含义,所以针刺不就是打开了吗?在临床中针刺关元穴,患者均有感觉经脉向外放射和传导的体会,这其实也反证打开了元阴元阳交关之门户。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可以是其他穴位。因为促成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因素有很多,并非唯一一的就是针刺关元穴。古人意守关元是点火和启动元气的意思,其中还有许多的过程包括脾胃的升降等等因素,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网; 呵呵,此穴刚好的心肾相交的点
桂:其实使心肾相交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来看和分析比如也可以理解位公孙穴.公孙穴:此为脾经之络穴,脾居中土,灌溉四方,如中央黄帝,君临四方,黄帝姓公孙,故以为名。所以也能够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目的.所以关元穴是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怎样运用是靠各人的修为了.
网:呵呵,诸家言论不一,但主治相差不多,正如桂先生所言:怎样运用是靠各人的修为了
2009-11-16 21:23 20楼
答诸网友问题集四


网:俺对于子午流注是门外汉,一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这不,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就是甲日甲戌时为什么要开足窍阴,其理何在?这是纳甲法讲的第一个穴,第一个穴尚且糊涂,其他的我是更不明白了。这个问题也许可笑,可俺死心眼,就是请通晓子午流注的各位同道前辈给解释明白。我对于针灸之道的学习向来都是这样死心眼,钻牛角尖的。求求各位让俺明白点,总得有个说法吧?


桂:天一生水,是说天气之生生之于水,水乃先天之本源,于人身属肾,配天干归癸, 癸为天干最末之阴干,得配地支最末之阴支亥.故癸亥为先天之本源,继而生于后天之气,则当始于甲为阳气之始[font=Times New
Roman].阳主进由甲进乙.地支属阴当退由亥退戌.由此而知癸日亥时为先天本源,而甲日戌时为后天之衍生.


网:看到 桂亮 先生的“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一句,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现在向各位大哥们请教一下, 教材上说酸麻胀痛是针感的表现,而内经上似乎只提到了针下热和针下寒。好了,先不说内经,现在有很多书上又说了麻是针扎到了神经的表现,那么针时扎到神经到底好不好呢?或许有时好有时坏吧,因为很多名家也认为有时就是要扎到神经。我这人是个实在人,于是我做了一个简单但不是很严谨的实验,因为我失眠的病人比较多,于是我找了几个经过了几天治疗,疗效不错而且又不需要更换处方的病人进行实验,在其他穴位不变的情况下,我扎他们的神门,故意扎到神经,麻啊,真麻,若是再一撵转,那可就麻到指头尖上去了,只不过都要麻好几天,个人认为对他们的失眠也没有多大的改善,于是我又自己扎自己的神门,结果也是很麻,对我自己的睡眠也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改善,反而因为太麻而影响了腕部的活动,那么我想请问的是,各位遇到针感是麻时,是怎么考虑的。若是按教材上所说的酸麻胀痛是针感的表现,那么气至病所就是好现象了,那么出现了麻就应该继续催气,让麻感传至病所,可是传至病所却又会伤到神经,真是让小弟头痛 谢谢赐教。
桂:单纯刺激与补泻的手法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可以有二种理解方式:1患者本身疾病反映是麻的感觉2进行针刺时产生的麻的感觉。当然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针刺过程中产生的麻感。真正气至病所的麻感,是有行气过程的,也就是麻感会随着经络走向移动的和传感的。而在针刺中刺中神经,神经自动反射,就会产生一阵麻感。而这种麻的感觉不会沿经络慢慢传感和移动的,也就是没有经络循行感,只是刺到了神经,这就是区别。

网:对 桂先生一向仰慕,对您在针灸之术上的刻苦深钻也非常钦佩。涉及您的隐秘之法不愿公布是常理;但这里都是针灸同道,大家都是在为共同的针灸事业走在一起,目的也不过是通过相互交流提高针灸理论临床的水平。桂 先生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您“整体系列针法[font=Times New
Roman]“的大略介绍一下,才有交流学习的意义啊
桂:治病必求于本,本于体质。调体质之根本在于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如何调节?是通过培后天之本而养先天,使先后天相互滋生和转化,再与《伤寒论》及《内经》的“开阖枢”理论进行有机结合,来达到补足先后天的疗效,通过穴法优化组合及辨证治疗,疗效必定显著。
网:第一次见闻如此妙法,请先生举一典型案例,以飨读者,以导后学
桂:例如有一患者肺热咳嗽,笔者取鱼际穴,疗效并不明显.后笔者运用“整体系列针法“,补后天之本,,另也有培土生金之意思.第二天咳嗽明显减清,第三天完全治愈. 笔者对以上案例有较深刻印象,因为当时流感盛行,当时有二例肺热咳嗽求治,他们年龄体形都较相似,年龄约五十出头,体形都比较结实.发病时间约一周[font=Times New
Roman].笔者同时泻鱼际穴,一例患者晚上咳嗽已经停止,第二天特地前来表示感谢.而另一例患者反而咳嗽更加重,因为他们的辨证[font=Times New
Roman],取穴,治疗手法完全一致,但结果却各不相同,原因只能是他们体质不同.后来笔者运用“整体系列针法“通过补后天之气.才达到了治愈的疗效。.后来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这才使笔者领会体质的重要性,只有体质得到真正的提高,再反过来治疗疾病易如反掌.笔者运用此整体系列针法“治疗各种内外疾病,再与子午流注针法结合,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笔者的一贯思路就是整体带动局部,培养整体力量,去攻击局部病灶,,在以上医案中就是通过补后天,来帮助鱼际穴泻肺热,这样点线面体阵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网:这也是间者独行之意,如果没达到效果,从整体考虑是中医甚至针灸处理疾患的过人之处,道家不是有万病一气论吗?针灸作用人,仅是调气和血,调血和气,抓住这个纲领,针灸治病不难
桂:用针如用兵,讲究奇正相生,以正合,以奇胜.子午流注针法犹如奇兵,而“整体系列针法“是其强大的后备力量.此二者既可分,又可合,先立身于不败之地而操心胜之券,有病既能察病又能治病,无病也能健体,所谓上工治未病,如循环之无端,其谁能穷之?
网:具体步骤是关键,这是大家最感兴趣的
桂:研究任何学术悟理是第一步,只有理论上完全认可和完全领会后,方可谈具体步骤[font=Times New
Roman].不然的话活法也变成死法了.其实基本思路已经谈过,最关键之处在于火候变化,即什么时候可以变化针法,进入下一步骤程序.各种疾病有各种变化,体质也因人而异,如何把握核心,通一毕万,这并非一二句话可以讲清楚,主要思路是由外及里,由内再返外,最终内外皆通.
⬅ 关于华佗夹脊法的问题 老茶馆 近日纯经方治疗皮肤病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