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周易与中医

2009-09-18 07:25 楼主
易学在中国http://www.yiyuanyi.org/]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水火不交。猪肤象水,降上虚火,以致水升火降,坎离易位,而成既济之封象,如此则同解上下之疾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9-18 07:26 2楼
唐朝著名医学家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之中,就运用易理来注解医经。在《上古天真论》中,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之句,王冰注之:“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开体,故七岁肾气至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之句,王冰注云:“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其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故曰圣人所以处天地之淳和,顺八风之顺理者,欲其养正,避役虚邪”。这是直接使用了《周易》乾卦文言。在《四季调神大论》中,有“阳气进闭塞要,在气者风热之害人,则九窍闭塞。雾湿之为病,慢掩翳精明。取类者,在天则日月不光,在人则两目藏曜也,灵枢曰:“天有日月,人有眼目。《易》曰:‘丧明’。于《易》岂非摇摇欲坠养着正之道邪“。这里运用易辞来说明人体天地相应之理。

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阴静阳躁,阳生阴工,阳杀阴藏”之句,王冰注后新校正云:“详阴长阳之义,或者疑之。按周易八封四方之义,则可见矣。坤者,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月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也,安谓阴无长之理。乾者,阳也,位戊亥之分,时在九月十月之交,万物之所以杀也。孰谓阳气无杀之理。以是明之,阴长阴杀之理可见矣。”这里根据《周易》乾坤之义明阴阳气无杀之理。在《天元纪大论》中,有“太虚谬廊,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之句,王冰注解则直接运用易辞而言:“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在这里,《内经》与《易经》之言,几如自一人之口,何其相似乃尔。在《天元纪大论》中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王冰则借孔子之言注云:“天地之道,变化之微,其由是矣,孔子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此之谓也“。由此可见,王冰是我国运用易理全面注解《内经》的奠基者。

金张元素在《病机气宜保命集.阴阳论第四》中指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所以王码以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阴阳者,男女之血气。水火者,阴阳之微兆。水火既济,血气变革,然后刚柔有体而开质立焉。经所谓天覆载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稟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偏阴偏阳谓之疾“。这里运用易辞阐明了天地人身疾病这阴阳的道理。

金朝刘守真在《素头号元机原病式》中,详言五运六气盛长胜复之理,其后附于病机十九条,主论则多主于火,治法多用寒凉之济攻其有余,成为温热学派的开山,他在原序中说:“古如祖圣伏羲画封,非圣人孰能明其意。二万五千言,至周文王方始立象演封而周公述爻。后五百余年,孔子以作十翼而铁囤方完。然后,易为推究所习者众而注说者多,其间或所见不同而互有得失者,未及于圣,窃突击道教故也。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其门三,其道一,故相段以用而无相失,盖本教一而已。若忘其根本而求其华实之茂乾,未之有也。……仙经曰:”大道不可以筹算,道不在数故也。可以筹算者,天地之教也。若得天地之教,则大道在其中矣。“他从易学的发展史角度论述了易医一理,三门归一的道理,并指出两者需要相须以用,不可相失,否则就会忘其根本。他以此为鉴,发出感慨,”由是观之,则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
在对于病症的病机分析上,刘守真常从易理的角度出发,判别阴阳,详审机转,如磁主气为病热类的鼽者一条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夫五行这理。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有鬼贼,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也。易曰:”操万物者,莫莫乎火,以火炼之金,热极而反化为水,及身热极则反汗届也,水体柔顺而寒极则反冰如地也,……经曰:“鼻热者出浊涕,凡痰涎涕唾稠浊者,火热极甚稍炼致之然也。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以火极化水,热极汗出之理申明鼽为肺热所致,可以说是立论的确,恰合病机,在战栗一条说:“战栗动摇,炎之象也,阳动饮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为病寒也。栗者寒冷也,或言寒战为脾寒者,未明变化之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虞,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然寒栗者,由火甚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或曰:冬后阳升而出则阴降而入,夏后阳降而入则阴升而出,乃妄意也,如冬至子正一阳生,生而得其复封,至于已则阴绝而六阳备,是故得其纯乾封。夏至午正则一阴生而得垢卦,至于亥则阳绝而阴备,是故得其纯坤卦,至于冬至则复阳也。

然子后面南,午后面北,视封之爻则子后阳升,午后阴降明矣,安得反言冬后阴降而夏后阳降孜孜不倦……,经言火热主于出行,寒水主于闭藏,故天气热则地气通泄而出行,故地中寒也,犹人汗出之后体凉。天气寒则地凝冻而闭塞,气难通泄,故怫郁而地中也。……故子正一阳生而至于正月寅,则三阳生而得其秦卦,秦者通利而非通秦也。然而否极则泰,秦极则否,故知人之胃于寒而内为热者亦有之矣。……故诸战栗者,表之阳气与邪热并甚于里,热极而水化制之,故寒栗也。虽尔为热极于里,乃火极而似水化也。”这段洋洋大观的文字,以乾坤秦否笔垢六卦,论述阴阳寒热消长互变之理。根据否极秦来,秦极否来得对立转化,申明了火极似水,热极水化的病理,这不仅为战栗属热甚而立论,而且将火之论的病机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奠定了温热学说的理论基础。

人肖天地,……易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信乎天之包地,形如卵焉,故人首之上为天之矢,足之下为地之天。……无形者包有形,耗电量天总包地也,天左行而西气随之。“他利用十二辟卦来说明气学流经脉始终之理,认为血气因流于十二经,总包六子于其中。在清气为荣,海囗市气为卫的论述中,他说:”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之阴降,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故曰清气为荣。浊者,体之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阳升,子后一阳生,即肾阳举而使之,故曰浊气为卫。利用离坎之卦来说明阳中之阴,阴中之阳的生发以及气之清浊分为荣卫的机理。有人曾问脾数多少,他答道:“脾虽寄于坤,实用于已,从上肺心,从下肾肝,脾中得三数也。如气寄于亲而用于寅,包络三焦寄于丑而用于申也,此人之所以肖天地而生,易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脾数为三,是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后天阴阳之本,人肖天地,物格一理,而成人体易象。此论承绪东垣先生《脾胃论》之粗髓,传其心法,得其真谛。
元朝气震亨,后世称丹溪,为金元大家之一,他认为阳易动,阴易亏,并告诫人们以饮食为箴。在其《格致余论. 饮食箴》中说:“我独多病,悔悟一萌,尘开镜净,曰节饮食。易之象辞,养小失大。孟子所讥,口能致病,亦败尔德,守口如瓶,服之无泽”。这就转引《周易》的颐卦之辞“心肝慎言语,节饮食”之意,《格致余论·**箴》亦说:“惟人之生,与天地参。坤道成女,乾道成男,配为夫妇,生育攸寄,血气方刚,惟其时矣,成之以时,接之以时,父子之亲,其要在兹。”这是用乾坤二卦,以定人生男女之别,关键在于成接的时间怎样,具有一定的优生价值。对此,他在《受胎论》中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文云:“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妇。夫乾坤,阴阳之情性也。左右,阴阳之道路也。男女,阴阳之仪象也。父精弹琴血,感而会施也。血能摄精成其子,此万物资始于乾元也。血成其胞,此万物资生于坤元也。”男女之分别,在于胎儿的遗传基因,这已为当代科学所证明。朱失利用易经之理探求人生造化的奥秘,企图找同男女之另的内在原因,并从父母的禀赋及成接时间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讲到现代医学,应该是多元医学,其中包括中医、西医、中西结合,针灸、按摩、电子仪器治疗,气功,特意功能等,这也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侧面的巨大系统。

现代易学科技与中医科技的结合,主要表现在易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模式,太极的多数(包括阴阳,五行,干支)模式,此类取象的思维模式,提取信息的预测模式,与中医的脏经络的生理模式,正邪盛衰的病理模式,辩证论治的诊断模式,和阴阳平衡的治疗模式的结合,这种结合使易医科技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所谓易医科技简言之是易学科技与医学科技有机结合是以易为主导、以医为主体的科技,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医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先民、先哲、先贤、先圣们的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富强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易医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研究易医文化的目的不只是对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更重要提开发其蕴藏的科技资源,使易医科技与现代人体生命科技接轨,并能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的生命力。从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造福人类。
2009-09-28 13:32 3楼
对于"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这句话,赵清理老先生的理解是,易者,变化也.不懂得变通的人,不足以言大医.而不是说<易经>
2009-10-03 23:15 4楼
应该说这两种情况都有。
2009-12-08 07:46 5楼
但变化之变乃易理之变,也就是阴阳之变,所以,古文的定义与解释,国家应该统一标准。当今政府,真正可名留青史的,是在这一块,而不是他妈的GDP,或者升官发财什么的!
2009-12-08 09:59 6楼
学习易学有助于中医学的进步。
2009-12-09 22:04 7楼
变化只是道之一也,周易是大道也
2009-12-14 21:00 8楼
中医学到一定的境界就和易学相通了。
2010-01-18 09:53 9楼
至少先明白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子午流注,五运六气这些中医里的内容后再下定论吧?
2012-03-18 15:12 10楼
了解并熟悉《周易》,可解《内经》某些困惑;或者说,《周易》是开启《内经》诸多疑团的钥匙。
2012-03-19 07:58 11楼
学医治病救人,妙术变化也。
⬅ 《淮南子》中的医学内容 老茶馆 煎药后的药渣倒在路边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