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

2009-09-29 12:44 楼主
《伤寒论本旨新解》终于完成了,由于内容太多,在此作以总结,今写出以望大家指正。其实,此篇的主题思想曾在本论坛的空间内,由于当时写的太仓促,没有把一些细节说明白,在此分段来阐述。但是由于其中的一些认识可能与教科书的认识不一样,所以,希望多多指教,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和平的进行讨论。还有就是随想随写,所以不可能一时都表达出来。

总纲: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9-29 14:31 2楼
一·学习伤寒,首先要区分阴阳
在《伤寒论》的学习中,最难确定的是伤寒论的六病病位,对于病位的说法,众说纷纭,无所适从。但是我说的六病定位,与近代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此,首先要明白的是阴阳的如何来划分的,其中要结合六病的定位,所以,先说一下阴阳的定位。
阴阳的确定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的高度概括。这在《内经》的首篇就是教人们明白学习中医必须要明白“天人相应'的道理。那么,张仲景是如何来分阴阳的。张仲景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阳明者,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张仲景在此处透漏出学习伤寒论要结合天人相应的原理。但是这样不容易理解,所以,结合我对伤寒论一书的理解,来探讨张仲景是如何来分阴阳的。
首先,分阴阳要明白是如何来分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看见的为阳,向上的为阳,温热的为阳,运动的为阳,还有就是感觉到为阳。那么,结合五行来分阴阳是如何分的?这要看我们怎么来理解了。五行又可以分阴阳,所以说,阴阳可无限分。但是也要有个大致方向,才能完全明白。
我们在自然界中能看到的为阳,感觉到的为阳。结合五行来说,
1·自然界中的空气与阳光为太阳,在五行中为火与金,在《内经》中称为“阳气”,“阳气者,若天与日”,在人体中为心与肺。
2·自然界中的树木与花草为少阳,在五行中为木,在人体中为胆与三焦。
3·自然界中的土地表面与湖海为阳明。在五行中为土,在人体中为胃与大肠。地球的表面环绕一圈,与我们的阳明胃肠道的一圈是一个道理。
以上是我们在自然界中能够看得到的,为阳。这三个方面的配合,与我们人体的结构是相同的,这在《难经》中的一些言语是相同的。所以张仲景也说,阳明者,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至于如何来划分的,是我们不能看到,不能感觉到的为阴。结合五行与人体来说,
4·自然界中的地球表面以下的土为阴土,由于地球的大部分是在阳土之下,面积之为大,所以称为太阴。在人体中为脾与小肠。
5·至于厥阴,有两个,一是我们看不到的太阳(只能看到看到光,但是看不到太阳是怎么样子的,其次是树木的根部我们也是看不到的,这两个统称为厥阴,在人体中为肝与心包。在五行中为阴木。
6·自然界中的地下水为少阴。在五行中为水,在人体中为肾与膀胱。

以上是对阴阳的大致划分,结合了五行,人体的脏腑,把这六个方面分清楚了,那么再结合五行的特性与脏腑的功能,就能很快的来区分六病的病位是在哪里了。所以在总纲中提到“天布五行,以运万类”。
2009-09-29 14:37 3楼
果然是有自己的东西,自成一家之言,高人
2009-09-29 15:01 4楼
关于阴阳的六个分类,是如何来划分阴阳的,这就取决于阴阳的多少。

太阳者,其空气与阳光所遍布的面积是最大的,最广的,整个地球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在人体中也是这个道理,在人体中,上面的心肺属于太阳,人体的相呼应的血与气也是全身所必须的。在人体中的皮表面积是最大的,所以,太阳的病位就是气血(确切的说是营卫,后说)与皮表所在位置。我们在理解自然界的规律时,结合人体来理解是最好不过了。
少阳者,是位于阳中的一少部分,与太阳,阳明来说是很少的,不论从面积,还是功能上都是很少的,所以古人称为少阳。在人体中,少阳之的是胆气的调节,以及三焦的调和。由于树木上连于空气与阳光,中连于阳明土,下连于地下水,所以调理了上中下三个方面的气机,所以古人把三种连接与少阳划分在一起,称为三焦。统称为少阳。
阳明者,好理解了,就是地球的表面,包括水土,这与阳明者,水谷之海是相吻合的。在人体中是胃肠道,也就是人体的内通道。与太阳的皮表相表里,为什么称为阳明,在地球上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到,是最明白的。结合人体来说,阳明感受着心阳与肾阳的两个阳的温煦,所以为两阳合明的意思。至于是哪个意思,两个都有吧。
2009-09-29 19:07 5楼
太阴者,在自然界中是地球的内里层,在人体中属于脾与小肠,由于所居的面积也是最大的,所以称之为太阴。由于太阴居于阳明之里,所以小肠也是在大肠的内部。这就是自然规律与人体的完美结合。
少阴者,在自然界中为地下水以及各种能量物质等,由于是有限的,所以在三阴之中是最少的。人体中,少阴居于脉内,属于人体的精微物质,所以也是最少的,只有不足,没有太过。
厥阴者,在自然界中属于阴阳的输运工具,树木之根能输运脾土吸收的营养以及地下水的升发,在人体中也是这个道理,这是阴的升,那么阳的降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心包的作用表现,在自然界中是太阳,是太阳把热量传给地球,传给人类,因此,厥阴的作用就是输运,肝输运的是阴,心包输运的是阳,虽都是厥,但是心包输运的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为“厥阳”。

以上大致上说明了阴阳的多少来定名为六病之名的。
接下来是关于脏腑功能的进一步深入,所以张仲景在总纲中说道“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2009-09-29 20:19 6楼
二·学习伤寒,其次要明白脏腑
在明白人体与自然规律的阴阳定位后,接下来要明白的是关于人体脏腑的定位与功能。
但是我要说的脏腑理论,可能与教科书上的见解不一样,所以先分开理解,后再综合理解。
太阳者,在人体中属于心与肺的发病范围。两者均在上焦,具备了人体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那就是气与血。但是细分起来,肺主气,阴,心主阳,血,神。肺气能运行心血,心阳能温煦肺阴,使其不寒,肺阴的寒凉能制约着心阳,使其不热,二者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主血,但是心阳附于心血中,心神也附于心血中,遍及全身,所以心的定位就是心阳之血。也就是脉内流淌的血,就是心阳,心神。至于心脏其实是心包的范围,在此心只是指血而言。
至于肺的定位,除了能呼吸的肺外,还有就是与其相应的皮毛,也就是说,肺气能运行心血由内逐渐到达皮表,发挥着温养的作用。
定位与功能,明白了,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不称气血,而言营卫。我认为是张仲景把呼吸之气,称为肺气,而吸入后进入脉内,与水谷精微结合后,化生为卫气,透出脉外,在肺主宣发肃降的作用下,发挥着运行阴血的目的。所以肺气的宣发其实就是卫气运行心阳之血遍布于 外表的功能表现。肺气的肃降是卫气运行心阳之血运行于阳明之里与五脏六腑的功能表现。所以张仲景在麻黄汤的组方上,用麻黄与杏仁来配伍,其实就是为了维持肺气的宣发与肃降,确切的说是运行的卫气。
对于教科书所言的“肺朝百脉”,就是卫气运行血脉中心阳之血的最好表现。现在的教科书上把血脉归于心的功能,那是不对的,那样就永远不会把张仲景的伤寒论学明白。所以,在肺朝百脉的理解上,用脉外的卫气来理解更好不过了。因为脉内是心阳之血,脉外是肺主之卫气,这就是总体太阳病的正常生理功能。
2009-09-30 00:02 7楼
收藏!
2009-09-30 09:31 8楼
厥阴者,主输运,包括肝与心包,在此先说厥阴,是为了配合太阳少阳来容易理解。厥阴主脉,这脉就是人体中看得见的血行之脉。不然厥阴的输运没法理解。从内经来看,脉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脉,一种是络脉,心包主经脉,肝主络脉,二者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脉输运心阳之血,外达于全身,络脉输运脾肾之阴,上交于心肺。一个外出,一个内敛,形成了人体的经络循行。
在厥阴脉中,心包的经脉运行心阳之血,靠卫气来推动血行,所以《灵枢·无味》中说“其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心包之宗气,只有搏动的作用,起到中转的作用,所以称为“搏而不行”,不行者,就是不运行的意思,但是能起到运行者,却是连接于肺的卫气,故有卫气来达到“肺朝百脉”的目的。
肝脉的主要作用是输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以及肾阴。但是肝脉自己不运动,是靠胆气来升发的。所以少阳的升发就是指促进肝之络脉运行的动力。肝气的升发与胆气是一样的,与元气的推动也是一样的,所以少阳的胆气=肝气=元气,为了便于理解,所以没有先解释少阳,原因就在于此。
至于与厥阴有关的三焦,经络则在后面单独论述,在此只是提及。
2009-09-30 09:55 9楼
阳明者,人体的内通道,也就是整个胃肠道。其从咽部到肛门的整个通道均是阳明的范围。张仲景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说明阳明的病机都是以实证为主。以胃肠道的寒热淤阻为主。
阳明多气多血,指的是阳明的气机是最多的,这里面有两种,一种是胃肠道的腑气,主要以下降为主,一种是卫气的内里之行,能促进胃肠道的分泌,有利于心阳的温透,所以说阳明具有多气的表现。多血者,说明阳明胃肠道的血脉,也是最多的,胃络通心,说明阳明胃肠道的血脉与心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由于胃肠道是中焦的部位,所以肝脉的循行也是很丰富的。
阳明多实证,是说明胃肠道的发生的疾病,多为实证,很少虚证。实证多以湿热,实热,腑实,气滞,寒湿,淤阻,血热等为主。具备的都是以实证为表现。
阳明胃肠道的腑气以下降为主,他的下降是在肾气封藏的作用下来实现的。这一点与地球的吸引力有关,所以很多阳明的气逆证,张仲景都用人参来补益肾气,就是为了胃气的下降。
阳明的其他作用就是主腐熟水谷,阳明为水谷之海,也就是能储存水谷,他的腐熟作用是在心阳与肾阳的温化下来完成的,所以阳明是具有“两阳合明'的特点。
2009-09-30 10:15 10楼
少阳者,人体气机的升发动力,主要升发运行的是肝脉。能使肝之络脉生发运行,有利于输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和体内的水湿之邪,以及肾阴和肝脉中的阴血,能使血液上达于心包,上充于肺部。
少阳之气以升发为主,在正常情况下,与腑气的下降是相互相乘的,少阳之气升发时,胃气同时是下降的,所以在少阳升发不利时,多见有胃气的上逆。其实并非胃气不降,而是由于肝气的生发不利,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充于络脉内,不能上升,增加了胃肠道内的血脉,导致整个胃肠道处于充血状态,阻碍了腑气的下降。
少阳之气的升发是在元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升发有力,所以少阳病的升发不利均与气虚有关。
少阳的升发能促进肝之络脉的运行,有助于心包经脉的运行,所以在少阳生发不利时,容易出现心包经脉运行减弱的现象,导致卫气运行不利,心阳之血不能外达,而充于上则头晕而胀痛,充于肺中则胸闷,充于心包中则心悸心烦,下冲于阳明血脉中则脘腹胀满。所以在少阳病篇中均是以柴胡的升发为主。
2009-09-30 15:08 11楼
太阴者,主脾与小肠。太阴的主要作用是运化吸收,太阴的吸收有两点,一是对水谷精微的吸收,一是对肌体内部,脉外之湿邪的吸收。脾的运化作用是运动转化,能把水谷精微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气血津液。
太阴的吸收入脉中,进入的是肝的络脉,所以内经有“土疏泄,苍气达”,也就表明了脾运化吸收的水液,直接进入肝脉内,由肝来输运出去。所以肝气郁结,克犯脾土主要是对脾的输运失职。所以在健脾的同时要结合疏肝,会增强疗效。
脾为太阴,脾主肌肉,所以全身的肌肉组织中的代谢谢产物,均是有脾来运化吸收。所以肌体的水肿,局部的渗出,胃肠道的下利,肺内的痰液,妇科的带下等均是脾不运化的表现。脾的运化吸收也就是把心包经脉透散于全身的代谢谢产物重新吸收,有肝脉来输运出去。
太阴的运化吸收不仅取决于肝的输运,还要有心阳与肾阳的温煦,肾气的固涩,才能有助于脾的运化。建中汤的设立就是从心阳的温化,肝的输运来建运中焦的,用以恢复脾的运化作用。理中汤的确立是从益气健脾,温中止利的。
太阴的运化吸收还要取决于阳明的寒热湿邪,胃肠道的寒热湿邪把脾的运化水谷的道路给阻塞了,所以也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吸收。
⬅ 带状疱疹验方一则 老茶馆 阴虚病人有幸得到老中医李静诊断的经历共享,附四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