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巴豆灸治疗痹症

2009-10-05 20:00 楼主
隔姜巴豆灸治疗痹症

隔巴豆灸
【概 述】
隔巴豆灸,在我国宋代已开始应用。最早是巴豆与其他药物混合制成药饼作隔物灸疗的,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载:“治结胸法,巴豆十四枚,黄连七寸,和皮用。右捣细,唾和成膏,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后来也有采取单用巴豆一味的,如明·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提及“腹中有积及大便秘结,心腹诸痛,或肠鸣泄泻,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可至百壮,以效为度”。除此以外,在《针灸资生经》、《医学纲目》、《针灸大成》及《针灸集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操作方法】
可分为二类。

1.取巴豆10粒捣碎研细,加入白面3g,调成膏状,捏作饼,厚约0.5cm,上置艾炷施灸。每次5~10壮。

2.巴豆10粒研细,与黄连末适量混合调成膏状,压捏成饼,放于脐中施灸。每次灸3~10壮。
【主治病证】
痹症、食积、腹痛、泄泻、便秘、胸痛及小便不通等。
【临床应用】
痹症

取穴:

主穴:阿是穴(痛点或压痛点)。

配穴:病灶周围的经穴。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酌加。选大粒饱满之巴豆,将大头一端去壳备用。新鲜老生姜,切成薄片,用注射针穿孔数个,置于所选穴位上。施灸前,以手或镊子夹住巴豆,点燃去壳端,迅速置于生姜片上施灸。至所灸穴位感灼热或疼痛为1壮,每穴灸3~5壮,每日1次;重者每日2~3次。7~10日为一疗程。

疗效:治疗痹症有较好的疗效。属虚寒阴证者效果尤佳。
【病案举例】
1.膝关节痛

兰××,男, 56岁。1974年12月14日诊。病员系搬运工,经常于劳累汗出之后淋浴冷水,且居处潮湿。三年来双膝关节出现疼痛,内服中西药,外贴膏药,病情时好时坏,近来加重。刻诊:双膝关节剧烈疼痛,甚则如刀割针扎,得热则减,遇寒加重,喜按摩,轻度浮肿,关节屈伸不能,行走困难,畏寒神疲乏力,舌淡红苔白滑,脉沉弦。此风寒湿邪留着经隧。治当祛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用隔姜巴豆灸,一日一次,每穴五壮。取穴:双膝眼、鹤顶、阳陵泉、风市、解溪。二次病减,一周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2.腰痛

陈××,女,48岁。1976年9月25日诊。病员素来体弱多病,近半月因担谷交公粮,常一日衣裤湿透数次。昨晚突发腰痛沉重,如坐水中,转侧不利,虽静卧其痛不减,口干不渴,小便自利,下肢微肿。舌苔白滑,脉沉缓。证属脾肾阳虚,复因身劳汗出,衣里冷湿,寒湿着腰。治宜温阳通络,散寒除湿。以隔姜巴豆灸,一日一次,每穴十壮。取穴:百会、命门、双肾俞、双委中、双脾俞。一次病减;三日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主要参考文献】

龙银玖。隔姜巴豆灸治疗痹症 四川中医 1988;(12):40。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医药简述 老茶馆 强直性脊柱炎热痹外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