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汤

2012-03-12 11:40 12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去芦,蜜水炙)1两半,白茯苓1两(去皮),熟地黄1两(酒蒸),肉桂1两(不见火),天门冬1两(去心),麻黄根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小麦半两(炒),防风半两(去芦),当归半两(去芦,酒浸),甘草(炙)半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一五九引《济生》。

主治: 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加减: 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2012-03-12 11:41 13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升麻1两半,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炒)半两,芍药半两,远志(去心)半两,甘草(生)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主治: 产后乳结核,或肿痛,渐成痈,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41 14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炙,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炒)1两,茯神(去木)1两,白鲜皮3分,羚羊角(镑)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

主治: 风腰脚不随,腿胫(疒帬)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空心、晚食前各1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42 15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1两,枳壳(去瓤,麸炒微黄)3分,防己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赤芍药3分,当归(切,焙)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主治: 伤寒后身体肿满,心胸壅闷,喘促气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42 16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切,焙)1两半,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1两,芎?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主治: 小儿胎寒,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至5分,去滓,分3次温服,早晨、日午、近晚各1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43 17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4两,人参2两,白术2两,桂心2两,大枣10枚,附子30铢,生姜8两(一方不用附子)。

出处: 《千金》卷十七。

主治: 气极。虚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气力损乏。肺劳。短气虚寒,皮毛枯涩,脉来迟缓。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4服。

各家论述: 《医方考》:黄耆、人参甘温者也,故能补气,《经》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是故用之;桂心、附子辛热者也,气虚则阴凑之而为寒,热能壮气,是故用之;白术、姜、枣脾胃药也,《经》曰:虚则调其母,脾是肺之母,是故用之。
2012-03-12 11:43 18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半两,当归(切,焙)1两,大黄(锉,焙)1两,槟榔(煨,锉)1两,枳实(炒)3分,防已3分,木香3分,黄芩(去黑心)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主治: 大肠风壅,积滞不通,变成气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43 19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芍药1两,当归(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术半两,远志(去心)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主治: 痈疽内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干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44 20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3钱(蜜炙),五味子2钱,当归1钱,白术1钱,甘草5分(炙)。

出处: 《温疫论》卷一。

主治: 时疫愈后表虚,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及自汗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加减: 如汗未止,加麻黄净根1钱5分。
⬅ 大乌金丸 老茶馆 大和中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