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汤

2011-08-27 00:33 楼主
黄耆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绵黄耆、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气通便。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大麻仁6克研烂,以水投取浆150毫升,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20毫升,再煎令沸,调药末,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黄耆(锉)60克,人参、滑石、五味子、白茯苓(去黑皮)、磁石(煅,醋淬七遍)、旱莲子各30克,桑根白皮22克,黄芩(去黑心)、枳壳(去瓤,麸炒)各15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肾虚劳淋,结涩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黄耆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黄耆(去芦,蜜水炙)45克,白茯苓(去皮)、熟地黄(酒蒸)、肉桂(不见火)、天门冬(去心)、麻黄根、龙骨各30克,五味子、 小麦(炒)、防风(去芦)、当归(去芦,酒浸)、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或气虚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黄耆汤--《济阴纲目》卷九


【处方】黄耆(炒)、白术(炒)、白茯苓、前胡、人参各9克,川芎、甘草(炒)各6克。


【制法】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安胎。治妊娠胎不长。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黄耆汤--《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黄耆9克,五味子3克,人参、麦冬、枸杞子、大熟地各4.5克。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治消渴。肺肾两虚,饮少溲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黄耆汤--《普济方》卷二八九


【别名】神效黄耆汤


【处方】黄耆1两(细锉),麦门冬(去心,焙)1两,熟干地黄3分(焙),人参3分,甘草(炙,锉)3分,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当归半两(锉,焙),芍药半两,芎?半两,桂半两(去粗皮),远志(去心)半两(一方有五味子)。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去脓汁,理虚劳,内补。主治发背已溃者。痈毒内虚,毒不起化,及溃后诸虚,不能收口。


【用法用量】神效黄耆汤(《疡科心得集》卷上)。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黄耆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处方】黄耆1两,川归(酒洗)1两,大黄5钱,芍药5钱,陈皮5钱,炙甘草5钱。


【功能主治】一切疮肿、痈疽。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黄耆汤--《赤水玄珠》卷十四


【处方】黄耆(蜜炙)2钱,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炒)1钱,甘草(炙)8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汗多气虚发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四

黄耆汤--《赤水玄珠》卷二


【处方】黄耆5两,橘红2两,甘草1两,白茯苓1两半,防风4两。


【功能主治】风湿相搏,脉沉而弦|<<
<<

>>
>>|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3-12 11:35 2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蜀黄耆2两,人参2两,芍药2两,桂心2两,大枣12枚,生姜6两。

出处: 《千金》卷八。

主治: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服7合,日3服尽。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即《金匮》黄耆桂枝五物汤,乃血痹门中首方。《千金》以血痹之病元气本虚,乃易桂心,加人参,力助开痹。裁去甘草者,嫌其无刚毅之性,反有缓于他药之力也。
2012-03-12 11:35 3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2钱,人参1钱,炙甘草5分。

出处: 《兰室秘藏》卷下。 功效:内固外护,扶阳助气。

主治: 小儿惊风。小儿虚弱痘证。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面青(白光)白,饮食少进,睡卧宁静而不振者,不分已出未出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盏,煎至半盏,去滓,食远服。加白芍药尤妙。

各家论述: 1.《兰室秘藏》:此三味皆甘温能补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白芍药酸寒,寒能泻火,酸味能泻肝而大补肺金,所补得金土之位大旺,火虚风木何由而来克土,然后泻风之邪。(2)《直指小儿》:人参、黄耆、甘草性味甘温,专补中气而能泻火,故虚火非此不去也。三味之剂借以治痘,以人参为君,黄耆为臣,甘草为佐,上下相济,治虽异而道则同。予尝计其药性之功,用黄耆能固表,人参能固内,甘草能解毒,究其治痘之宜治,必须此三味之神品。

附注: 调元汤(《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参耆饮(《准绳·幼科》卷四)。本方方名,《直指小儿》引作“保元汤”。用水一盅半,生姜一片,煎至五分,不拘时服。
2012-03-12 11:36 4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2两,远志2两(去心),麦门冬2两(去心),茯苓2两,生姜3两,人参3两,甘草3两(炙),半夏2两(洗),当归1两,前胡2两,橘皮2两,蜀椒1两(汗),芍药2两,乌头3枚(炮),大枣20枚,桂心2两。

出处: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主治: 丈夫虚劳,风冷少损,或大病后未平复而早萦劳,腰背僵直,脚中疼弱,诸不足。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次服。增减量性服之。

制备方法: 上切。
2012-03-12 11:37 5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五味子(去茎叶)半两,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3分,前胡(去芦头)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浸去滑,焙干)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主治: 虚劳不足,四肢羸瘦,脾胃虚冷,痰饮停积,不欲饮食,食即汗出。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去核),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1服,如人行3-5里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37 6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麦门冬(去心)、白茯苓、防风、人参、地骨皮、漏芦、知母、远志(去心)、熟地黄各等分。

出处: 《审视瑶函》。

主治: 阴漏症。眼脓漏不止。

用法用量: 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热服。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2012-03-12 11:38 7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1两半,生地黄4两,甘草(炙,锉)1两半,芍药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石膏(碎)1两,芎?1两,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当归(切,焙)1两,半夏(姜汁制)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功效:退风热。

主治: 热疮。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2012-03-12 11:39 8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3两,白茅根(锉)3两,麦门冬(去心,微炒)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石膏8两,车前子(去土)5两(生),甘草2两半(炙,锉)。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主治: 消渴,心中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12 11:39 9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2两,芍药2两,生姜2两,桂心2两,当归2两,甘草2两,麦门冬1两,干地黄1两,黄芩1两,大枣30枚。

出处: 《千金》卷二十一。

主治: 消中。虚劳少气,小便数。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每日3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虚劳少气是宿病,故用黄耆、甘草、归、芍、地黄以资气血;消中小便数是新病,故用黄芩、麦冬、桂心、姜、枣以通津液。
2012-03-12 11:39 10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1两(细锉),麦门冬(去心,焙)1两,熟干地黄3分(焙),人参3分,甘草(炙,锉)3分,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当归半两(锉,焙),芍药半两,芎?半两,桂半两(去粗皮),远志(去心)半两(一方有五味子)。

出处: 《普济方》卷二八九。

功效:去脓汁,理虚劳,内补。

主治: 发背已溃者。痈毒内虚,毒不起化,及溃后诸虚,不能收口。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5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附注: 神效黄耆汤(《疡科心得集》卷上)。
2012-03-12 11:40 11楼
名称: 黄耆汤

别名:黄耆汤

组成: 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2两,丹参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干姜(炮)1两半,五味子(炒)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1两半,芎?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主治: 上焦虚寒,气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 大乌金丸 老茶馆 大和中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