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中华脉神》传统脉

2011-09-02 15:00 楼主
一、浮 脉

(一)概述:浮脉为单一脉素,它脉位表浅,轻触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二)浮脉的病理与解剖

1 人体桡动脉正常情况下均行走于腕部桡侧皮下。其上方是皮肤,下方是腕曲肌腱及尺、桡骨间肌群,前方被覆于腕曲肌支持韧带,周围被覆于皮下脂肪并借此而被固定,桡动脉的前下方恰是桡骨茎突之高骨。因此寸脉正常情况下较尺脉为高(水平位),瘦人桡动脉表浅,老人血管硬化皮下脂肪少时血管多滚滑。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炎症初期,机体的代谢谢稍增强,微血管将扩张,心动也稍加速,组织也饱满,桡动脉也饱满(桡动脉稍饱满的辅助因素还有腕曲肌支持韧带的束缚)。桡动脉充盈其管壁的张力会下降,饱满的组织将饱满的桡动脉托起,指感桡动脉将有浮于肉上的脉感。因此浮脉只是脉位的表浅,不应加其他因素。此时桡动脉饱满尚没有发生脉力的增加性改变,相反脉管壁的张力却下降。心动稍加速也不应发生每息脉动的明显异常,否则是浮数脉,这要视体温的高底及病情的演变。严惠芳主编《中医诊法研究》认为:心输出量增多,外周血管扩张和血流通畅是产生浮脉的直接原因。

2 人体的血液总量是相对恒定的。在微血管充盈、组织饱满时脉管内压不会增加。这种炎症早期的特定条件将致使桡动脉的脉力不会增强而只会稍充盈,虽然脉管浮起但不是车胎充气的浮而是充盈组织的托浮,是一种综合力量导致的浮。因此这种脉浮将是轻触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但按之虽不足也会不会一点力也不支撑,更不会虚或空。这是因为有脉管内外组织的撑托及桡动脉前方韧带的束缚及桡动脉腔内血液在指压下的阻力等综合作用。图22

3 浮脉是机体炎症早期的特定脉象,当外遇风寒(病源微生物侵害机体)时,机体神经系统将参与调节使脉管收缩而产生浮紧脉、浮弦脉,若致病力强机体抵抗力也强时还可出现浮洪脉,此时人体的体温也升高。机体的代谢谢率进一步增强时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尚可出现浮滑脉。若有体温的改变则见浮数脉。详见脉的兼象。

(三)浮脉的特征

1 浮脉性质:脉位表浅,是单一脉素。

2 浮脉的指感标准:轻手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3 浮脉的形象标准:如举按劳动人手背怒张的静脉。浮脉的脉力如同常人手低垂于心脏水平时手背静脉怒张的脉感。浮脉的脉力小于浮紧、浮弦、浮洪脉,大于虚、芤脉。图23

4 浮脉作为单一脉象要素可构成浮脉类及其兼象脉象。浮脉不能同沉脉及其沉脉类相兼脉,但能和沉脉共同组成实脉、洪脉、浊脉。也能同沉脉同时出现在寸口中,如寸脉的浮、尺脉的沉等。

(四)浮脉的研究

历代脉学著作唯有《脉经》对浮脉的认识最被推崇。即:“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简短的八个字,即概括了浮脉的性质也准确的描述了浮脉的脉形和浮脉的指感形象标准,乃至今日该论述仍然是认识浮脉的准则。脉位是相对的,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是浮脉的指感标准是决对的。

《脉诀》在认识浮脉时有:“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冉冉寻之如太过”之说。“冉冉寻之如太过”一句与前言“不足”有矛盾,若是太过应当理解为脉力的增加,浮脉脉力的增加不过是浮紧脉、浮弦脉等,这是浮脉的兼脉而不是浮脉。《古今医统》在认识浮脉时有:“浮有按无,无根之喻”。其意:一是浮脉按之什么感觉也没有,二是没有根。此语显然是不正确的,浮脉虽然按之不足,但不足不是“按无”,更不是“无根”。显然该著作对浮脉的脉力把握不够正确。《诊宗三昧》尚有“举之泛泛而流利”的提法,张璐此语只是浮滑脉的概念而不是浮脉。事实上浮脉只是指脉位表浅的单一因素,而浮脉的脉力则是举之有余而按之不足,傅聪远认为:浮脉的脉压大约在5KPa—10Kpa。

现代脉象的研究已经突破指感的体会和古脉学的瓶颈以及脉象仪器的取法压力表示方法,并打破仅从血管位置深浅来讨论脉象的浮沉。取而代之的是从生理、病理及生物力学的角度进一步加以研究。费兆馥等认为:正常人四季脉象与外感发热病人的浮脉除与血管的解剖位置、皮下组织及粘弹性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桡动脉的舒张状态有关。而龚安特认为:桡动脉的几何位置是不易改变的,指下脉道的浮沉变化主要是血压、脉管半径、脉管刚度、外周软组织刚度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结果将受制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环境因素。张崇等对1000余例脉图血流动力学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浮脉与沉脉的心功能状态及体循环容量并没有大的不同,但沉脉的压力梯度和动脉壁张力大于浮脉。

现代研究认为:机体在外感等因素作用下,其毛细血管床扩张,桡动脉内的血流加速,桡动脉管壁的张力可减小,血管对血流的侧压力及阻力也减小,桡动脉应指时有一种表浅的感觉。这中感觉是:指按时其力不足,抬指时具有浮力。

(五)浮脉现代临床意义

浮脉与人的体温及外界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人的体温调节则主要受控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同时也制约于许多因素。一般天气热则人的脉多浮,女子的脉比男子稍浮,特别是在月经前后及排卵期、妊娠期。年龄越小其脉越浮,大约年龄每增加十岁,脉象的浮将减少一定梯度,年龄40岁后大部分人出现尺脉沉的脉象。

临床上一般病毒感染或病源微生物感染的早期、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代谢谢紊乱、神经性疾病等早期病人或恶性肿瘤的晚期均可见及浮脉。临床上可根据寸口脉三部的分属及其脉浮的具体变化,寻及疾病的脏器。

一般寸脉浮:多见神经系统、五官、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两肺、脉就显得不太合脉理。或气管支气管等病毒、病源微生物感染的早期脉象(中医称:外感、伤寒、风寒、中风等),以及颈部淋巴结、恶性淋巴瘤、肺部肿瘤等晚期脉象。

关脉浮:多见女子月经前的乳房胀痛、胆囊或胆道感染的早期、胃部消化不良、低钾血症、各种肠道感染的早期脉象等,也常见淋巴系统病变。

尺脉浮:多见泌尿、生殖系统等各种感染、积液的早、中期脉象。

(六)浮脉的三部分属现代临床意义

1、寸脉浮:头、颈、胸各组织及气管、支气管病毒,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脉象。颈淋巴结、肺部恶性肿瘤晚期脉象等。

2、关脉浮:女子月经前后的乳房胀痛,胆囊炎、胆道炎、胃部胀满、消化不良,低钾血症,眼睛不适、肿瘤等病。

3、尺脉浮:泌尿、生殖、盆腔、乙状结肠、直肠、有菌性炎症的早中期脉象,下肢及臀部无菌性炎症脉象。

总之,浮脉所主疾病以外感见多,内患为略,久病多凶。

(七)浮脉兼象脉现代临床意义

浮脉兼象脉很多,这是因为浮脉作为脉象的单一脉素是构成复合脉的纲领性脉象。其常见兼象脉主要有:浮缓脉、浮滑脉、浮细脉、浮数脉、浮短脉、浮紧脉、浮涩脉、浮迟脉、浮弦脉、浮边脉等。有一些脉学著作载有浮洪脉、浮长脉、浮实脉这是不妥的。因为洪脉、长脉、实脉中含有浮脉的成份,再与浮脉兼脉或许是出于浮脉的成分占主要因素,加以强调而误赘。

另外也有部分脉学专著中载有浮濡脉、浮细脉、浮芤脉、浮虚脉、浮弱脉、浮革脉、浮散脉等也都是欠妥的。因为濡脉、芤脉、虚脉、革脉、散脉本身就是浮位脉,不应该再同浮脉兼脉。浮细脉就是濡脉。浮弱脉则因为弱脉的脉位在沉位因而不能相兼脉。而还可能是濡脉。

浮脉兼象脉临床意义:

脉浮常常是机体对疾病的排外能力,浮力的大小可以判断机体抗力的大小与能力甚至可以延伸为疾病的轻重与时间的推断。

1 浮长:多见感染性中枢神经、泌尿生殖系统病变或瘦高个病人的脉象,还见肾阴虚,阳痿、早泻或性功能亢进、盗汗等。

2 浮短:多见脑、心供血及功能不足,脐以下脏器或肢体神经功能不佳等。

3 浮滑:疾病的早期或恢复期脉象,妇女经期及其前后或排卵期脉象。

4 浮涩:多见水、电解质紊乱、缺水,心脏传导功能失常性心脏病等。

5 浮数:多见感染性病变或体力活动后,也见血液病、便秘等。

6 浮迟:多见上呼吸道感染,也见因机体代谢谢缓慢畏寒怕冷,老年支气管炎或各种疼痛性病变,体质虚弱等。

7 浮缓:多见病人免疫力低下或紊乱而出现的早、晚期感染状态,也见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经治疗而缓解时。

8 浮弦:多见咽部、上呼吸道、气管炎症病人或早期肝病、植物神经紊乱等的脉象。也见上胸部因感染而出现的疼痛等。

9 浮细:见于机体脏器血供不佳,体能低下,外寒内热的病人。也见部分神经、精神性病变。

10 浮紧:见于风寒感冒,各种疼痛,消化不良等症。

11 浮边脉:见于人体两侧、后背、肩周、肋神经、胸骨、胸壁、腹部、坐骨神经等无菌或有菌性炎症、疼痛等。也见感染后心肌病变。

(八)浮脉的鉴别

浮脉应同芤、虚、濡、洪、散、革、实、风、浊脉相鉴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脉居浮位。

1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一般芤脉不迟,如按劳动人超过心脏水平的手臂静脉。

2 虚脉:浮大而软,应指无力。如按劳动人平心脏水平的手背静脉。

3 濡脉:浮而柔细,如按女童手背静脉。

4 洪脉:浮大而势盛,来盛去衰,有波涛汹涌之势而非举按皆然。

5 散脉:浮散不聚,至数不齐,如触牙膏。

6 革脉:浮而弦芤,如按鼓皮。

7 实脉:浮沉皆充实有力、宽大且长。

8 浊脉:浮沉浑厚,似泥浆管涌,如泻漆之韵。

9 风脉:浮则寸及关尺脉双手交错不等。

(九)浮脉模拟图(略)

(十)浮脉脉诀歌

浮脉歌

静脉怒张如脉浮,轻手举余按不足。(1)

初病脉浮主外感,久病脉浮内伤候。(2)

来盛去衰脉为洪,浮大中空脉为芤。(3)

虚浮大软革鼓皮,散触牙膏无边际。

浊似泥浆管中涌,实大长强濡柔细,

迟风数热紧为寒,风寒风热或风痰。(4)

寸浮胸颈头感染,关浮肝胆乳胃炎。(5)

尺浮下身泌尿炎,俱浮阴虚阳外显。

迟风肢痛皮搔烦,紧见风寒炎鼻咽。(6)

浮数疮毒滑风痰,贫血结核消耗染,(7)



角弦反张病在脑,流行季节流脑炎。(8)

慢炎浮弦病在胸,浮长癫痫或卒中。(9)



浮促浮数高热狂,浮结脉寒关节僵。(10)

寸浮外感咳痰炎,双乳增生浮双关。(11)

上腹脏病关浮力,肝脾肿大淋巴巨。(12)

右尺脉浮回盲罹,左尺脉浮大便秘。(13)

尺浮生殖泌尿炎,女子滑数月事前。(14)

双寸关浮肠上感,双关尺浮胃肠炎。(15)

坐骨神经痛放电,尺见脉浮加边弦。

劳心寸浮可视平,劳力寸浮头晕眩。(16)

劳力关浮可称平,女见关浮力必病。

男子寸浮女右尺,老人寸浮头多晕。(17)

左寸右尺晕滑关,确定妊娠送尿检。(18)



浮脉歌注释:

1、浮脉的指感标准是:轻手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的形象标准:如举按劳动人手背怒张的静脉。

2、浮脉多在病初出现,久病脉浮多见疾病加重。

3、洪脉的脉感是:来盛去衰。

芤脉的脉感是:浮大中空。

虚脉的脉感是:浮大而软。

革脉的脉感是:触鼓皮。

散脉的脉感是:如触牙膏,初触有边深触混沌。

浊脉的脉感是:如泥浆淤管。

实脉的脉感是:长大弦满指。

濡脉的脉感是:浮而柔细。

4、浮迟可见中风,浮数多见风热,浮紧多为风寒。

5、寸脉浮多见头、颈、胸部感染,关浮多见膈下脐上感染,尺浮多见脐下各脏器及下肢感染。整体脉浮多见阴虚阳越。

6、浮迟可见肢体的疼痛与皮肤搔痒,浮紧可见风寒之鼻、咽等炎症。

7、浮数多见疮毒,浮滑多见风痰,如结核病等消耗性疾病。

8、角弦反张症状的出现说明病在脑,流脑流行季节要排除流脑。

9、浮弦脉多见慢性的咽部、气管炎症,浮长脉多见癫痫或脑中风。

10、浮促浮数脉多见高热或惊厥,浮结脉可见风湿病。

11、寸浮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双关脉浮可见双乳腺增生。

12、上腹部的实质性脏器的疾病关脉常浮而有力,例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13、单纯的右尺脉浮多见回盲病变,左尺脉浮常见大便秘。

14、尺浮常见生殖、泌尿系统炎症,女子尺脉滑数月经常提前。

15、双寸与关脉浮多见肠型感冒,双关与尺脉浮多见胃肠炎。

尺脉浮加边弦可见坐骨神经疼痛,但要结合至上而下的放电症状才能确诊。

16、脑力劳动者寸脉浮可视平脉,劳动人寸脉浮可见头晕眩。

劳动人的关脉浮可以是平脉,妇女关脉浮而有力必然见病。

17、男人的寸脉可见浮,女人的右尺脉可以浮,老年人的寸脉浮多见头晕。

18、左寸脉、右尺脉的脉晕滑过关脉,有可能为妊娠,但需要尿检HCJ,因为妊娠的脉象有时与月经来潮的脉象不易区别。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02 15:06 2楼
二、沉 脉

(一)概述:沉脉脉位深在,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二)沉脉研究:历代脉学专著中唯有《脉经》对沉脉的认识最被后人认可与尊重。“脉位深在,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这是王叔和对沉脉的高度总结。这一经典论述显然与浮脉截然相反。诚然沉脉与浮脉仅是脉位的深、浅这一单一因素,无须其它附加条件。脉沉与浮是相对的,但识别沉脉的标准强调“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是唯一的。

我们对脉位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几何空间意义上的高低与深浅,就脉的浮沉,应当理解为:人体气血的变化,机能与代谢谢的即时状态。更确切地说:应当理解为微循环与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脉管的张力、外周阻力间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结果。脉象的浮与沉:仅是微循环即:外周阻力与心血管的功能和机体的生理、病理间代谢谢的失常而已。事实上胖人的脉沉与瘦人的脉浮是血管显现问题。

对于沉脉,《脉诀》有“按之至骨”,《脉诀刊误》有“在肌肉之下”之说。其后诸家均在脉位上隔皮识货,有的说在肌肉下,骨上,见《脉诀汇辨》。也有的说“沉脉行于筋间”。见《医宗必读》。还有的说:“近于筋骨”。例如《四言举要》。《濒湖脉学》也认为:“重手按之筋骨方得”等。不是把沉脉说成是伏脉,就是把桡动脉的解剖位置说移位了。《中华脉诊的奥秘》云:“如石在水,必极其底,外柔内刚…”。“必极其底”“有沉伏不分之嫌,“内刚”有脉力之极。

现代医学认为,瘦人脉浮则是皮下脂肪的减少,脉管的外显。胖人的脉沉则是皮下脂肪的淹埋。心功能不佳,体液的减少并导致循环血量的减少,桡动脉及其周围组织沉陷,脉沉是必然的。但不是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移。我们已经无力纠正古训,但我们应当以正确的认识诏示后人。

(三)沉脉的特征

1 性质:沉脉特指脉位深在的单因素。

2 指感:重手乃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沉按耳垂下缘。或按运动时的蚯蚓体。

如图

3 兼脉:沉脉是纲领性脉象,能同中位脉兼脉,不能同浮位脉和有沉脉脉素的脉兼脉。但能同浮位脉,具有沉位脉素的脉同时出现在寸口脉中。

(四)沉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基础

1 外周毛细血管的收缩,组织充盈度和弹力的降低,桡动脉失去了组织的支撑。

2 外环境的寒冷,皮肤和组织的绷紧,桡动脉隐潜。

3 体肥或水肿病人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淹埋。

4 心功能的不足,心输出量的减少,血管充盈度的降低,桡动脉隐沉。

5 体液减少,组织失充盈。

沉脉还可以因心功能状态不同,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充盈状态和阻力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沉脉兼象。

(五)沉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一般机体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其生理、病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当机体的抵抗力尚高,致病因素也强的情况下,脉沉有力。当机体虚弱,疾病脏器功能虚衰时则脉沉无力。生理情况下也见正常人持有沉脉,但从长期的临床观察,持有沉脉的人多为亚健康状态。例如:成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其尺脉渐沉,而人的体质和体能也在逐渐的下降,不过这种下降是一种整体的、平衡的、缓慢的过程,这种平衡的减弱能使这部分人自我感觉良好。临床观察发现:平均在30岁以上的人其尺脉开始渐沉,直到40-50岁尺脉的沉才较明显。X光检查可见下肢长骨的骨质脱钙已经开始,肌肉的张力及暴发力也在下降。女子可表现为月经的减少,男子可表现为性生活要求的减少。临床较普遍的反应是两腿酸、寒,容易疲劳,肠功能不佳等等,这与中医的肾虚相似。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缓解或延缓这种衰退,但生物的自然规律总是自有定数。

临床上但凡急性疾病的中期以及慢性疾病脉象多见沉,这可能与机体的体液的减少有关。也见部分发热病人早期出现脉沉。中医所谓:“风寒束表,经络壅盛”。

一般来说:急性发热的中晚期、长期低热患者、周期性发热、感染性疾病的中晚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结缔组织性疾病、代谢谢性疾病等均可因为内环境的改变而使病人脉沉。中医认为:凡痰饮、水湿、气滞、血淤、食积、里寒等阳虚、气虚、血虚、阴虚等症皆见脉沉。

(六)沉脉寸口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

1、寸脉沉:心、肺功能的不足,心、脑供血的下降、五官的功能不足及慢性器质性疾病,甲状腺机能的减退,头晕、记忆力下降、胸闷、耳鸣、听力下降等。

2、关脉沉:肝、肾功能的不足、免疫力低下,肝气淤滞、肝囊肿、脂肪肝,胃纳不佳、慢性胃肠疾病肠功能不佳等。

3、尺脉沉:腰及下肢的酸、寒、骨关节的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性功能的下降、不孕症等。。

总之,沉脉多见于慢性疾病,功能不足性疾病,中医认为的里症。

(七)沉脉的兼象脉:

沉脉可与中位脉兼象。如:沉弦脉、沉缓脉、沉迟、沉数、沉滑、沉涩、沉细、沉微、沉紧、沉代、沉结、沉促、沉短、沉漾、沉边、沉潮、沉风等脉。不应同浮脉类相兼脉。如:浮、虚、散、濡、芤、革等。也不应同沉脉类再兼脉,如:沉、弱、牢、伏等。还不应同部分中位脉,如长、动等相兼脉,也不应同含有沉脉脉素的大脉兼脉,如洪、浊、实脉再兼脉。

(八)沉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 沉弦:心、脑血管疾病,神经、官能性头痛,气管炎,胸膜炎,肺气肿,胃炎,胃功能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各种肠炎,泌尿系统炎症、生殖器感染,月经不调,先兆流产,妊娠水肿,宫外孕,胎盘残留等。

2 沉缓:神经、血管或感染性头痛,肝、肾、心、肺、营养不良性水肿,痛经,子宫发育不良,肿瘤,异位妊娠等。

3 沉迟:慢性肾炎,肠结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肠功能紊乱,慢性肝、胆、胃、肠疾病,肺、气管、支气管、胸膜炎,泌尿、生殖器炎症,下肢关节的病变等。

4 沉数:各种水肿及妊娠中毒,激素后遗症,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的中、晚期。

5 沉滑:脑血管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精神性疾病,妊娠性水肿等。

6 沉涩:肺脓肿、大叶性肺炎、肺吸虫,肝、脾肿大,肝癌,胆囊炎、结石,月经不调,生殖器炎症、囊肿、肿瘤、内膜移位等。

7 沉细:慢性消耗性疾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的恢复期,慢性胃肠疾病等。

8 沉微:胃溃疡,胆道,食道静脉出血,脾肾功能减退,感染性疾病的中毒症状,慢性肠道疾病等。

9 沉紧: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胃肠功能障碍,妇科病等。

10 沉代:心脏疾病。

11 沉结:心脏疾病。

12 沉短:心、脑的供血不佳,慢性胃肠疾病,不孕等。

13 沉促:心脏疾病。

14 沉漾:心脏疾病。

(九) 传统医学对沉脉的认识

中医认为:沉脉是实邪内郁,困遏气机,脉气鼓动于内,故脉沉而有力。阳虚气陷,脉气无力鼓动于外,故脉沉而无力。

(十)沉脉的鉴别

沉脉应同牢脉、伏脉、弱脉相鉴别。它们的共同点是:同属沉类脉,但就脉位它们的脉沉顺序依次为:沉、弱、牢、伏。

1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2 弱脉:沉而柔细。

3 牢脉:沉、弦、实、大、长五脉的复合,如按女子中指掌肌腱。

4 伏脉:沉极而伏。

(十一)沉脉模式图

(十二)沉脉脉诀歌

沉脉歌

按之有余举不足,虚衰实邪脉力估。(1)

左尺脉沉可见平,感染极盛病可惊。(2)



伏脉推筋着骨寻,弦长实大见牢型。(3)

沉而无力气血虚,沉而有力寒和积。(4)

沉候肝脾肾脊椎,数热迟寒滑痰推。(5)

沉涩血瘀沉细亏。沉数炎染内热推。(6)

沉弦细脉肾虚多,产娠感染沉实数。(7)

脉微胃肠多虚寒,慢性胃病脉沉短。(8)

脾虚宿食四肢懒,沉缓肢肿与寒酸。

沉兼促结代漾边,心脏病变检心电。(9)

寸沉胸闷记忆差,关沉中滞纳欠佳。(10)

尺沉天寒脚似冰,经少推后性低能。

寸关沉涩休克象,关尺沉涩脉无根。(11)

左寸脉沉心闷烦,右寸沉多闷咳喘。(12)

左关脉沉寒宿食,右关浊沉脂肪肝。(13)

左尺脉沉肠不佳,右尺沉细难孕娃。(14)

炎在三焦脉细沉,阳虚火衰为里症。(15)

血瘀气滞脉沉弦,肝气上逆损脑管,

胰腺肝胆盆腔内,不是肿块既是炎。

沉紧气管炎哮喘,腹痛经多因血寒。(16)

脉沉迟滑左尺显,结肠癌变皮搔烦。(17)

沉滑沉风脑见恙,沉弦肝胆病脸黄。(18)





沉脉歌注释:

1、沉脉为按之有余举之不足,根据沉脉的脉力我们基本可以判断病人的虚、衰、实、等邪。

2、一般人的左尺脉多见沉,感染极盛期若脉沉多见病情危重。

3、伏脉是更沉的脉需推筋着骨来感觉,弦长实大的脉见沉则是牢脉。

4、脉沉无力为气虚血虚,沉而有力的脉象多见寒、聚等。

5、肝、脾、肾、脊椎的脉位多需要沉候,沉数为热,沉迟为寒,沉滑多痰。

6、沉涩脉多见血瘀,沉细脉多见气血亏损。沉数脉多见炎症感染,为内热。

7、沉弦细脉多见肾虚,部分产妇及妊娠感染的脉为沉而实数。

8、脉间微弱多见肠胃虚寒,胃病的人脉多沉短。还见消化不良,乏力,脉的沉缓见于下肢水肿、酸寒。

9、脉沉兼促、结、代、漾、边多见心脏重病,应该检查心电图。

10、寸脉沉见胸闷、记忆力下降,关脉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尺脉沉冬天下肢寒凉、月经量少、退后、性功能减退。

11、寸关沉涩多见休克时,关尺脉的沉涩多为脉的无根。

12、左寸脉沉心脏缺血,右寸沉多见喘息。

13、左关脉沉胃肠消化不好,右关脉沉也见于脂肪肝。

14、左尺脉沉肠功能不好,右尺沉细多见不孕症。

15、脉沉细多见重病,脉沉弦为气滞血瘀,若肝火上逆易出现脑血管病。一般脉沉弦时内脏疾病多见炎症或肿块。

16、脉的沉紧多见气管炎、哮喘,女子痛经。

17、部分结肠癌可以出现左尺脉的沉迟滑,皮肤痒等。

18、脉的沉滑、风多见脑中风,脉的沉弦可见慢性肝炎。
2011-09-02 15:07 3楼
三、迟 脉



(一)概述:迟脉特指每次呼吸脉动(心跳)三次,仅是指心跳频率的缓慢,不加其它因素。古人关于迟脉的附加条件仅是迟脉的兼脉。

(二)迟脉研究:迟脉虽早见于《内经》:……“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但历代脉学著作中唯《脉经》载:“呼吸三至”最为规范,以至于被历代脉学著作所收录。如果以每分18次呼吸记,则每息三至相当于心跳54次/分,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动过缓。

缓脉每息四至,迟脉每息三至,正常脉每息五至,数脉每息六至,疾脉每息七至,这仅是指脉动的频率快慢问题,它仅涉及的是心跳频率的快慢,不涉及其它问题。《中医善本?古籍丛书》记载有:……“一二至败,两息一至死非怪,……八脱九死十归墓……”。可见就脉象的频率问题尚有空间可供探讨,就临床意义来说;每息二至或八、九、十至都是危重病人。每息……2、3、4、5、6、7……至的脉动,尚有一个尺度问题。每息……2-3、3-4、4-5、5-6、6-7、7……至尚有一个界限和过渡问题。每息2-3至是败脉还是迟脉,每息3-4至是迟脉还是缓脉,每息4-5至是缓脉还是正常脉,每息5-6至是正常脉还是数脉,每息6-7至是数脉还是疾脉等均有一个量化工作需要完成。不要小看一至的差别,以每分计算就是18次心跳的差别,以心跳每增加十跳,人体体温将升高1度计算,体温就近于2度之差。心率正常与否的界定是比较严肃的,心跳每分100次以上为心动过速,相当于每息⒌5至,如每息5.6至则就是心动过速。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每息至数间小数点问题。每息2-3至以2.5为界,2至为败脉,它相当于脉动36次/分。2-2.5至为败迟脉,它相当于脉动36-45次/分之间。每息2.5-3至称迟败脉,它相当于脉动45-54次/分。每息3至称迟脉,迟脉的定义域当应是每息2.5-3.5至之间。每息3-4至以3.5为界,每息3-3.5至称迟缓脉,它相当于脉动54-63次/分,这是缓脉的病脉范畴。每息3.5-4至称缓脉,它相当于脉动63-72次/分,是正常的脉至范围。每息3.5-4-5至范围为正常脉象,它相当于脉动63-90次。每息5-6至为数脉的范围。每息6至以上为数脉的外延等。每息脉动的次数超过6次,或心动超100次以上可以直接记心动。

将脉动小数点化将给临床医生带来麻烦,在记脉动的同时又要记呼吸次数,那是不现实的。还是以息计数为方便。如计每分钟的脉动次数比18则更规范。这是因为生理情况下脉动的小数点可以忽略,病理情况下脉动的小数点不能忽略,如缓脉与迟缓脉就是疾病与否的区别,缓脉多见正常人,迟缓脉则多见病态,部分运动员脉迟缓。正常人安静时每息脉动不能超过5至,否则将是心动过速。

(三)迟脉的特征

1 性质:迟脉仅是指脉动频率较慢的单因素。

2 指感:每分脉动45-63次,每息3至。 甚至有脉率少于3至的外延。

3 兼脉:不能同每息脉动大于4以上的脉象兼象。

(四)迟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 心源性迟脉

指因心脏疾病而导致的脉迟,如窦性心动过缓,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室性心率及心肌占位等。

2 神经性迟脉

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过低,神经官能症,颈动脉窦压迫性病变,眼球压迫性刺激,膈肌的刺激症,如频繁性呕吐、恶心等。

3 内分泌及代谢谢性疾病为病因

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高钾血症,尿毒症,中毒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

4 药物性迟脉

心得安、安定、苯巴比妥、希力舒等,洋地黄、夹竹桃、巴豆等中毒,麻醉药过量,高钾血症等。

(五)迟脉的寸口脉分部

脉迟是心动频率的缓慢,对寸口脉来说不可能出现寸、关、尺的独迟,独不迟。但迟脉中有心功能的不足、血管的充盈、微循环的灌注程度的改变和寸口脉分属器官的独病变化,在迟脉脉体上会出现一系列独异的脉晕点。研究迟脉上脉晕点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机体在低代谢谢情况下脏器的功能有特殊意义,见脉晕点章。

(六)迟脉的兼象脉

迟脉不能同心动频率大于4至以上的脉象兼脉。因此,它不能同数脉、疾、促、动等脉相兼脉。一般常见迟脉的兼脉有:浮迟脉、沉迟脉、滑迟脉、涩迟脉、实迟脉、缓迟脉、紧迟脉、细迟脉、边迟脉等。

(七)迟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 滑迟脉: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低钾血症等。

2 涩迟脉:见于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 实迟脉:见于各种疼痛等。

4 缓迟脉:见于膈肌痉挛、食道及胃部肿瘤,风湿类风湿类关节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

5 紧迟脉:见于各种寒症及痛症。

6 细迟脉:见于部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皮质功能失调、肠胃功能及子宫宫缩泛力等。

7 边迟脉:见于各种肌肉、肌腱、肌膜无菌性炎症等。

8 弦细迟脉:多见神经系统病变,如精神病等。

(八)传统医学对迟脉脉理的认识

传统医学认为:迟脉是寒邪凝滞气机,阳失健运,则脉迟而有力,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行,故脉迟而无力。若邪热结聚,壅滞气机脉亦迟无力。

(九)迟脉类的鉴别

迟脉应同缓、涩、结鉴别

1 迟脉:每息三至。甚至是每息少于3至的外延。

2 缓脉:每息四至。是正常脉动范围。

3 涩脉:血行不流利,脉感如:“轻刀刮竹”。

4 结脉:脉缓或迟,时有一止,止无常数。

(十)迟脉模式图

(十一)迟脉歌诀

迟脉歌

一息三至脉为迟,阴寒湿困气血滞。(1)

虚如静脉浮大软,一息四至脉为缓。(2)

轻刀刮竹脉见涩,缓而一止复来结。(3)

浮迟虚寒卡它炎,荨麻皮疹流行感。(4)

迟弦细虚心胆战,迟细诸虚四肢寒。(5)

迟弦肝胆胃胰炎,寒湿闭塞肢脉管。(6)
2011-09-02 15:08 4楼
四、数 脉



(一)概述:数脉单指脉搏(即:心跳)的频率加快,一般每次呼吸6次脉动为标准,不附加其它条件。

(二)数脉研究:数脉是纲领性脉象,它标帜着人体代谢谢的加快。现代医学以时间计脉动。这是最标准的方法。以呼吸计脉动,最大的弊端是人体在疾病状态下呼吸的频率同时也会改变。因此以呼吸计脉动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心脏的频率。如果正常人每分钟呼吸以18次为准,则数脉的脉跳频率应当是108次/分,再加上呼吸加快的因素则数脉就是现代医学的心动过速。当然记脉动的每息是以医生的呼吸为准,它可以减少疾病条件下呼吸加快的弊端,这也要求医生必须了解自身各种环境下的呼吸与心跳的比例。

《脉经》在其:“去来促疾”的注解中载有:“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明确了数脉的每息至数,但病处多见。崔真人《脉诀》则明确载有:“六至为数。”至此后世诸家脉著中均以每息六至做为数脉的定义域。

数脉仅是指脉动频率的单因素,无须附加其它条件,如加了其它条件则为多余。如《外科精义》载有:“其状似滑”等把数脉说成是数脉与滑脉的兼象脉了,这是概念上的错误。《景岳全书》载:“五至六至以上”《脉理求真》戴:“数则呼吸定息每见五至六至,应指甚速”,《医学实在易》载:“一息脉来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等都含糊其词或没有清楚的道明每息六至的标准。《景岳全书》言:“五至六至以上”此语是赘语。《脉理求真》“应指甚速”附加有滑脉的性质。《医学实在易》“一息七八至”是疾脉的范畴。《医学心语》云:“数,一息五至也。”把数脉正常化了。庄氏《中医诊断学》云:“一息六至,脉来急促。”促在此用欠妥。《中华脉诊的奥秘》曰:“脉来急速,一息六七至,…”。“急速”有脉流利度的变化,七至当是数脉的外延或疾脉的范畴。

脉动的动力是心脏,心动则脉动,心不动则脉亦不动。数脉是心跳频率的加快。寸口脉上绝不会出现寸脉数,关尺脉不数。关、尺脉数而寸脉不数。关数、寸、尺脉不数或尺脉数而寸、关脉不数的怪现象。历代脉学著作中皆言寸口脉的独数是不合适的,这是流弊。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数脉脉体上常常会出现独异的脉晕点,数脉上脉晕点是疾病脏器的信息符号,数脉是人体疾病的脉象结局。详见脉晕点章。

(三)数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1 各种感染性因素的致热源导致机体的代谢谢异常,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及其代谢谢产物,代谢谢性疾病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

2 神经及生理性脉数 :心脏窦房结病变或心肌病。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心动加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脉数。

(四)数脉的特征

1 性质:数脉特指脉象频率的加快,每息六至,不附加其它条件。

2 外延:传统脉学尚有脉象加快的泛指,我们把数脉规范在每息5.5-6.5至次的范围。

3 兼脉:数脉仅是脉象频率加快的单因素脉象。因而它能同许多脉象相兼脉。但数脉不应同迟脉、缓脉、结脉兼脉。不应再同动脉、代脉、促脉兼脉。这是因为动、代、促脉中有数脉的成份。在动、促、代的脉性中并没有把数脉的脉素限制在特定的六至范围,它可以是心动大于正常也可以是数脉的外延。数脉可以同虚脉兼脉,这是因为虚脉中并没有迟脉的成份。《脉经》将虚脉中加有迟脉的成份是欠妥的。

(五)数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数脉常见多系统、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体征。常见疾病有:各种感染性发热性疾病,各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慢性肺部疾病的机体缺氧,急性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风湿热、心力衰竭、休克等。

总之各种发热疾病均可以出现数脉。诸如急性发热,长期发热,周期性发热,慢性发热等。

另外:传统脉中有“疾脉”,它表达的脉理是脉率超六至以上,作者认为不必另类章节,仅以数脉的延伸表达足矣。

(六)数脉的分部

数脉是心脏频率的增快。因此寸口脉上不可能出现某部的独数、某部的独不数。常见数脉上出现浮、沉、强、弱、大、小不等的脉晕点,研究数脉上脉晕点的变化及其点与点之间、点与脉之间的相互关系有重要临床意义。详见脉晕点章。

(七)数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数脉常见兼脉有:浮数脉、沉数脉、弦数脉、滑数脉、紧数脉、洪数脉、细数脉、长数脉、涩数脉、短数脉、虚数脉、实数脉、风数脉、濡数脉、芤数脉、散数脉、弦细数脉、弱数脉、弦滑数脉、濡滑数脉、细滑数脉等兼脉。

1 浮数脉(见前章)

2 沉数脉(见前章)

3 弦数脉:传染性脑炎,见于高血压及其眩晕、耳源性眩晕,肺、支气管、气管各种感染,食道、胃部占位性病变,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胰腺炎,泌尿、生殖系炎症,妊娠反应,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等。

4 滑数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脓肿,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关节炎,消化道肿瘤,泌尿、生殖系炎症等。

5 紧数脉: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及其紧急物理降温或受寒者,如感冒、流感、支气管肺炎等。

6 洪数脉:见于高血压,血管硬化,鼻出血,维生素C缺乏,急性血液病,牙周病、牙龈炎,肺、气管支气管感染,糖尿病,阑尾炎,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等。

7 细数脉:各种贫血,结核,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膈肌痉挛,心脏疾病,胃部疾病,血液病,脚气病等。

8 弱数脉:多见于阴虚血少病人。

9 风数脉:多见于脑出血病人。

10 长数脉:见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且病人体质尚好的情况下。

11 涩数脉:见于严重的心脏病等。

12 短数脉:见于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患者。

13 虚数脉:肺部特异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神经衰弱,慢性焦虑症,更年期忧郁症、精神病,泌尿系炎症、结石等。

14 实数脉:见于重症感染。

15 芤数脉:见于高热、失血、脱水病人。

16 散数脉: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如各种心律失常、室性自主心率等。

17 濡数脉: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感染,神经衰弱,泌尿生殖系炎症等。

18 弱数脉:见于心脏病,贫血,神经功能紊乱等。

19 弦细数脉: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癌、腹水,低蛋白血症,感染后期等。

20 弦滑数脉:脑出血、脑栓塞、血栓形成,肝炎、肝昏迷、肝坏死等。

21 濡滑数脉:见于各种肠道炎症性病变。

22 细滑数脉:见于泌尿系结石、炎症等。

(八)传统医学对数脉的认识:血得热而行。如热邪炽盛,迫血运行加速,故脉数而有力;如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加快,则脉细数无力;气血虚少,形体失养,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使气血运行加快,或阴气虚衰,亡阴亡阳,虚阳外越,脉亦数,但多数而无力。

(九)数脉的鉴别

数脉应同促、疾、动脉相鉴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脉率快,一息五至以上。

1 疾脉:一息七至,相当于(每分钟脉动120-140次之间)。

2 动脉:脉滑而数、动处脉高、余部下附。

3 促脉:脉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十)数脉模式图

(十一)数脉歌诀

数脉歌

一息六至脉称数,气血加速邪热多。(1)

六淫七情为病因,虚实有另脉势明。(2)

热者寒治虚清补,实火治当施寒若。(3)

肺病秋深数可惊,平见小儿数脉神。(4)

脉数应别促动疾,促时一歇无定期。(5)

动脉滑数伴豆园,一息七至脉为疾。(6)

滑数脉见三焦炎,上炎咳喘痰心患,(7)

中焦胃肠肝胆炎,下元炎症或孕产。

弦数肝火耳鸣眩,上元鼻衄血病缠,(8)

横逆胃肠胰乳炎,子癫妇炎月经乱。(9)

细数阳虚气血贫,洪数疡毒儿可惊。(10)

弦细数见神经衰,弦滑数防栓脑脉。(11)

洪数痈疽力淋赤,石晕滑数炎尿石。(12)

风数见击人九死,散数心病人一生。(13)

弱数于尺生育难,濡滑数脉多肠患。(14)

二败九死八为脱,过多过少皆命薄。(15)



(十二)数脉歌诀注释:

1、数脉为一息六至,多见病邪导致机体的高代谢谢现象。

2、内外因素是病因,根据脉的势可以鉴别人体的虚实。

3、按照中医的治则,热寒之、虚热清补,体壮脉实则泻之。



5、数、促、动、疾脉中都有数的脉素要注意鉴别。

促脉是在脉数的基础上出现偶发的歇止。

动脉是豆样滑数、余部伏下。

6、脉的疾是每息七至。

7、脉的滑数多见早期或恢复期的炎症。

8、脉的弦数可见肝火旺、耳鸣、头晕目眩,伴鼻衄见于学液病。

9、尚可见肝气横逆的胃肠不适,乳腺、胰腺等发炎,妇科炎症,妊娠子癫,月经紊乱等。

10、脉的细数可见贫血,脉洪数见于疡毒,若是儿童须谨慎。

11脉的弦细数可见神经衰弱,弦滑而数应当预防脑血栓。

12、脉数洪多见疮疡,脉的洪数有力可见于淋病,有石晕见于泌尿系结石。

13、风数脉伴脉的击多见脑栓塞合并出血,脉见散数则心脏病的危重。

14、脉弱而数可以见于不孕症,肠道疾病脉多濡滑而数。

15、心跳的过度数与缓均是病脉。
2011-09-02 15:09 5楼
五、虚 脉



(一)概述:虚脉是浮、大、无力脉的复合脉。

(二)虚脉的研究:

历代脉学著作中《中医脉诊学》载:“虚脉具有浮、大、软(无力)的复合条件”,最符合虚脉的标准。在虚脉的描述上《脉经》出现了不应有的遗憾,其载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脉经》把虚脉的成份附加了迟的脉素及芤样的脉感,乃致于后世千余年来大有笔录《脉经》的著作。致使虚脉出现与迟脉的兼脉化并与芤脉难以在脉力上区别。这也是脉学伟人王叔和的悲哀。按叔和之语,虚脉致少有迟、浮、大、软、芤的五种成份。

《张仲景?医学全集》在论虚脉时曰:“脉来细弱,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脉的虚而细弱与濡脉、弱脉界限不明。按之空与芤脉不易区别。《脉诀》记录的虚脉有其不足,其曰:“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把虚脉与浮脉混为一谈这显然是错误的。但《脉诀》是反对把虚脉迟脉化的,这在脉学史上也是有贡献的。其曰:“虚者阴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曰虚”。《脉学心语》载:“虚不实也”。此是废语。《医宗金鉴》载:“浮、中、沉三部具无力谓之虚脉。”此语是病语;既然浮位上已经无力,中、沉位上哪还需要提到力?这是因为脉气已经被指阻断。朱氏《中医诊断学》曰:“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举之无力”为浮,“按之空豁”为大,“应指松软”虽有软,但松有散意。庄氏《中医诊断学》言:“寸关尺三部脉举之浮大迟软,按之空虚”。把虚脉附加有迟脉的脉素不妥。《中华脉诊的奥秘》曰:“浮大迟软,按之无力为虚;脉形软弱细小,中取无力,重按脉形若失,三部皆然亦为虚”。“浮大迟软”亦附加迟脉脉素,“脉形软弱细小、中取无力,重按脉形若失,三部皆然亦为虚”。应是广意的脉虚(泛指脉的无力)而非虚脉。否则虚脉将与细、弱脉不分。

(三)虚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机体在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时,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处于低下状态。表现为:心脏的收缩力下降、血行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流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降低,这是虚脉“无力”的基础。由于组织的缺氧,组织的血液需求量增加,反射性引起血管的扩张,这是“大”的基础。又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致使人体皮下脂肪被消耗,因而动脉脉管外显,这是脉浮的基础。综上原因,脉象出现了浮、大、无力的脉感。

(四)虚脉的特征

1 虚脉的性质:虚脉是浮、大、无力脉的复合脉。

2 虚脉的指感:如同劳动人平心脏水平时的手背静脉(参考图23)。

3 虚脉的兼脉:历代脉学著作中虚脉的兼象脉比较混乱,应该进行规范,如浮虚脉、沉虚脉、虚洪脉、虚芤脉、虚细脉、虚小脉、虚弱脉、虚弦脉等。

(1)浮虚脉:虚脉脉位本身在浮位,无需再兼浮脉。

(2)沉虚脉:虚脉脉位定在浮位,已无沉脉与虚脉兼脉的可能。此脉应称之为沉无力脉,但沉无力脉不应有大的成份,因为脉沉必收。

(3)虚洪脉:虚脉是无力脉的代表,洪脉是脉来势强的代表,虚、洪脉不得兼脉。从人体病理来说,人体既虚,脉只能数而不能洪。

(4)虚芤脉:两脉脉素中都有浮脉和大的成份。浮脉是脉管的柔软无力,芤脉是脉管腔内的空但不是没有。虚、芤脉不应兼脉。

(5)虚细脉、虚小脉:虚脉是浮位脉,又含大软的成份。细脉、小脉是中位脉,其脉管细如发丝。此两脉的兼脉可能是濡脉或微脉。

(6)虚弱脉:弱脉是沉细无力之脉再与虚脉兼脉是没有道理的,它们脉位不同。此兼脉可能是弱脉。

(7)虚弦脉:虚脉是柔软无力之脉,弦脉是脉管壁收缩、脉力增强的脉,两脉兼脉是无先例的。此脉可能是革脉,是弦脉与芤脉的兼脉。

(五)虚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人体营养的过度消耗、丢失,质与量摄入不足,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收缩力下降,每搏输出量减少。体液丧失过多,血液有型成份的减少,脑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机能的减退及亢进,糖尿病、大出血、慢性失血、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的慢性消耗等均见脉虚。

(六)虚脉的三部及其现代临床意义

虚脉是浮大而软之脉,脉虚则人虚,人虚则全虚。寸口脉上可出现三部脉中某部的独虚。但临床上常见虚脉上出现脉晕点的独沉、独浮、独强、独弱、独大、独小等。但称之为:沉虚、浮虚、虚有力、虚无力、虚大、虚小等不合情理。以脉晕点的形式出现最符合现代临床。

(七)虚脉的兼象脉现代临床意义

虚脉的常见兼象脉有:虚迟脉、虚缓脉、虚涩脉、虚滑脉、虚数脉、虚长脉、虚短脉、虚促脉、虚结脉、虚代脉等。浮虚细为濡,沉虚细为弱。

一般虚脉与迟脉、缓脉、短脉、结脉兼脉多见于各种贫血、营养不良、血虚等症候。与数脉、长脉、促脉兼脉多见于急性失血、骨蒸、劳热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等。与滑脉、代脉兼脉多见危重病人。与涩脉兼脉多见于重度脱水、循环衰竭等。

虚脉兼脉的临床意义

1虚数脉: 多见结核等病变,身体体虚骨蒸,阴虚劳热等症。

2虚长脉: 阴虚、早泄、体温高于常人等。

3虚短脉; 气短、脑、心血供不佳,四肢关节不良,性功能及生育能力下降等。

4虚促脉: 见于甲亢性心脏病等。

5虚结脉: 见于甲减性心脏病等。

6虚代脉: 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

(八)虚脉的鉴别

虚脉应当同浮脉、芤脉、濡脉等鉴别,见浮脉的鉴别。

(九)传统医学对虚脉的认识

血虚,脉失充盈,按之则空虚,阳气失敛而外浮,脉道松驰,故脉浮大。脉见浮大而软虚也。

(十)虚脉模式图

(十一)虚脉歌诀

虚脉歌

浮大而软脉为虚,触手静脉平心齐。1

七情劳倦多伤气,饮食不节伤胃脾。2

寸沉气血不荣心,关沉缩食肝脾扪。3

肾虚骨蒸经不调,便溏尿殖炎尺寻。4

虚数前期经红多,虚缓乳少炎妇科。5

怔忡惊悸寸虚边,气虚血亏心痛挛。6

右寸脉虚咳喘炎,左寸耳鸣红舌尖。7

左关脾虚气息短,右关肋痛耳鸣眩。8

左尺沉虚便清溏,右尺肢麻月红长。9

正气不足脉见虚,慢病炎瘤虚在气。10

阴虚而数阳虚迟,血虚而浮气虚沉。11

此与虚脉不相宜,称之为虚是广义。

(十二)虚脉歌诀注释:

1、虚脉浮大而软,如触劳动人平心脏水平时粗大的臂静脉。

2、见于气、血的亏损,饮食不节,脾胃不好等。

3、寸沉心脑供血欠佳,关沉消化不良、肝脾於阻。

4、尺脉沉肾虚但骨内虚热,月经前期,见于肠炎、泌尿系炎症等。

5、虚数脉则月经前期、量多色红,脉虚而缓乳汁减少或伴妇科炎症。

6、怔忡惊悸的症状伴寸虚、左寸边脉可见于心绞痛。

7、右寸脉虚见于咳喘及炎症,左寸虚见于耳鸣及心的虚火。

8、左关虚见于脾胃功能减退而气短,右关虚见于肋痛头晕目眩耳鸣等。

9、左尺沉虚见于小便频,肠功能不佳,右尺虚可见下肢肢麻木月经延长。

10、脉虚见于正气不足,慢性病,晚期肿瘤等。

11、阴虚脉数、阳虚脉迟,血虚脉浮气虚脉沉,这是广义之虚。
2011-09-02 15:13 6楼
六、实 脉

(一) 概述:实脉是长、大、弦三部都盈指的复合脉。

(二)实脉的研究:《脉经》记载实脉为:"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幅幅然"。后世接受了王叔和的意见,唯独"微强"一句被李时珍以"微弦"替代。后人以李时珍《濒湖脉学》"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为蓝本。

崔真人《脉经》言:"沉而有力,其脉为实"。显然以牢代实,忽略了脉位。《诊脉三十二辨》曰:"实统革、牢。"此语不妥。革内空而上弦,牢为沉属,风马牛各不相及。《中华脉诊的奥秘》言;"脉形长大而坚,应指幅幅,浮中沉三候皆然"。此坚在《脉经》后提及不多,实脉不应该硬如坚石而以微弦更妥。

(三)实脉的现代医学及病理解剖学基础

1 实脉的产生可见于:心搏出量的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增多。

2 外周阻力的增加。

3 中枢神经和神经干的早期压迫。

(四)实脉的特征

1 实脉的脉素:为长、大、弦有力脉的复合脉,非单一脉素。

2 实脉的指感:浮、中、沉三部充盈有力。如触收缩时蚯蚓,见图(27)。 蚯蚓在收缩时有实脉的脉感

3 实脉的兼脉:实脉可同浮脉、沉脉、洪脉、数脉、涩脉、紧脉、迟脉、缓脉、滑脉兼脉。实脉多在机体抵抗力强,疾病致病力也强的情况下产生。如各种病毒、细菌的严重感染,急性传染病等导致的机体高热、亢奋状态。也常见消化不良,腹满饱胀,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小便赤短,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还常见于椎间盘症,神经根的压迫症,脑中风等病人。

(五)实脉脉体上可见脉晕点,多提示相应脏器出现疾病。实脉

脉体上出现独实独不实也是临床常见脉象,但以脉晕点论之更具规范性。

(六)实脉兼脉的临床意义

实洪脉: 正邪同实的情况下,机体的亢奋状态,如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精神病、

实数脉: 感染性精神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如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性疾病、猩红热、斑疹伤害、流行性出血热等。

实涩脉: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微血管障碍,多见危重病人。

实紧脉:见于消化不良、腰腿酸痛等症。

实迟脉:肠伤寒、肠阿米巴痢疾等寒实症。

实缓脉:多见各种肿痛、肿瘤、梗阻性病变。

实弦脉:见于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破伤风、狂犬病、脑性疟疾、肺炎、小儿肺炎。

总之,实脉的不同兼象脉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的不同时期与性质。或早期、中期,或寒或热,或实或虚。

(七)实脉的鉴别

凡脉来应指有力皆具有实脉的性质,但实脉必须是三位都有力。因外实脉还应同滑脉、紧脉、弦脉、长脉、浊脉进行鉴别。

1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中走珠。

2 紧脉:脉数而绷急,如触壁虎尾。

3 弦脉:指下端直挺然,如按琴弦。

4 长脉:端直如肌腱,超寸尺。

(八)传统医学对实脉脉理的认识

邪气亢盛而人体正气不虚,正邪交争,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举按脉皆长大而有力。

(九)实脉模式图

(十)实脉歌诀:

实脉歌

脉实浮沉长大强,谵语吐频壮火旺。1

实见寸浮咽头痛,鼻塞舌疮咽肿红。2

关力肝脾重症患,尺力腰肠痛不甚。3

实洪脉主阳明狂,精神病患脾气刚。4

弦实脉主热与痉,重症感染牵神经。5

实力气滞血淤聚,内脏肿瘤肝脾巨。6

六脉俱实见疫毒,血分有热面斑突。7

左寸实力心火旺,心烦咽痛口舌疮。8

左关力实肿肝脾,脘腹胀满淋巴巨。9

腹胀便秘左力尺,下焦湿热尿频赤。10

右寸实力咳喘痰,右关实力肿肝胆。11

关尺力实突椎盘,神经损伤关尺弦。12

寸弱交叉关尺实,高压中风人多痴。13

(十一)实脉歌诀注释:

1、实脉力达三位,见于实症。

2、实脉见寸浮则咽与头痛、鼻塞、舌疮、咽喉红肿。

3、关脉见力见于肝脾重症疾患,尺脉有力则腰、肠、疼痛不甚。

4、实洪脉见于阳明发狂病人,如:精神病、脾气刚等。

5、弦实脉见于风热与痉风,一般多见重症感染。

6、脉实而力多见气滞血淤,常见内脏肿瘤或肝脾肿大等。

7、脉实多见传染病并出现发热、淤斑等。

8、左寸脉实多见心火大并出现心情烦恼、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9、左关脉实也见肝脾肿大,常见淋巴结肿大。

10、尺脉的实常见下腹胀、便秘泌尿系感染。

11、右寸实多见久咳、喘、痰,右关脉实多见肝脾肿大。

12、关尺脉同时实见椎间盘突出。当腰椎间盘长期压迫神经干时,可以出现关尺脉的沉细弦等。

13、交差性的寸沉细,对侧关尺买沉细可见脑梗塞。
2011-09-03 08:46 7楼
七、长 脉

(一)概述:长脉特指脉体长或脉势长的单因素,常见寸、尺脉的外延。

(二)长脉的研究:临床上我们见到过的长脉:寸长入鱼际,尺长入肘弯,当然这只是个例,没有临床统计学意义。长脉也绝不是长到如此地步才算长,临床上只要三指所布有余即为脉长。长脉以尺脉长为多,寸脉长次之,关脉无长。

事实上古今所指脉的长短多是指脉体物理性质的长短,并非指脉势的长短。高鼓峰的《四明心法》提出:“有往来之长,谓来有余韵也,此脉最善”。其意在脉长短的基础上而求脉韵的长短,这是有创意的。寸口脉脉体虽有长短之分,而脉势可另当别论。有许多人脉体长而脉势短,又有许多人脉体短而脉势长。寸口脉不论其长短,求其脉势的长短而辨别疾病其临床意义大于脉体物理意义的长短。脉的来去势能称脉势,脉势就是脉气。在寸口脉上触及三分脉势,在人体足背动脉、颞动脉、唇动脉等都能触及到这种三分的脉势,而其动脉的长短显然是不一样的。

历史脉学著作和近代脉学著作常常以长竿比喻长脉,多不妥,也多余。脉长仅以三部有余为定论即可。长杆、长棍与脉象同吗?不同。

脉体物理性质的长短事实上仅只是脉体解剖意义的长短。脉的长短而非桡动脉的长、短问题。脉象的三分脉势是由人体心脏的输出量、血管的弹力、血容量的量、微循环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决定的。只有上述各因素相互匹配与平衡脉象才能正常,否则是病脉。在三分的脉势中,脉势的前端应对人体的头、颈、胸(主动脉弓分枝血供的范围),以寸脉感应之。脉势的中间应对人体的膈下及脐水平以上器官(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肾动脉及其分属),以关脉感应之。脉势的后端对人体脐水平的器官(髂动脉及其分属),以尺脉感应之。当脉势的前、中、后(寸、关、尺)发生了不平衡或不均等现象时,独处就是病变的脏器。脉长的实质是心搏力有余、微循环阻力不够、循环血量有过、人体代谢谢的增强等因素。

另一方面,脉势的强弱和长短对脉道又有直接的鼓动作用。只要人体脉势的长短与强弱发生改变,人体的脉道也发生响相应的改变,脉势长与强则脉道也长,脉力也强。临床上寸脉的长与强多见于心脑血管的阳性病变,寸脉的短与弱则见心脑血管的功能减弱及不足。同样尺脉的脉力强及长在生理状态下人体的四肢有力,肠道及生殖功能良好,精力也充沛。在病理情况下,多见肠道、四肢、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

(三)长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1 生理情况下:

(1)躯体高大脉体相对长,躯体矮小脉体相对短。

(2)体格强壮脉势相对强,体格弱则脉势相对弱。

(3)特殊解剖学意义的脉长临床意义不大。

(4)人体消瘦情况下脉道外显,脉体也长。所谓阴虚、骨蒸、相火之脉长多是人体消瘦情况下的脉道外显。

2 病理情况下脉体的长多见高血压、脑、心血管疾病,高代谢谢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或传染性疾病以及下肢神经的压迫性病变。

(四)长脉的特征

1 长脉的性质:特指脉体或脉势长,寸、尺脉外延的单因素。

2 长脉的指感:寸脉或尺脉外延。

3 长脉的兼脉:长脉的脉位居中,因此长脉能同许多脉象进行兼脉或构成复合脉。如牢脉、实脉、伏脉等。长脉甚至能同短脉同时出现在同一位病人的左、右寸口脉上。但长脉不应同短脉、动脉等兼脉。长脉的兼脉主要有:浮长脉、沉长脉、长洪脉、长弦脉、长紧脉、长缓脉、长数脉、长滑脉、长涩脉、长濡脉、长边脉等。

(五)长脉的寸、尺脉长其现代临床意义

寸脉长:常见心脑血管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精神性疾病、肺部疾病、气管支气管疾病、头昏、脑肿瘤、心脏肥大等。

关脉上出现强弱大小不等的脉晕点

阳性脉晕点: 膈下及脐水平以上脏器(肝胆脾胃胰、胰头、十二指肠、肾、肾上腺等)的增大、肿瘤、急性炎症、功能亢进等。



阴性脉晕点:膈下及脐水平脏器的功能减退、慢性炎症、囊肿、神经的长期阻滞等。

尺脉长:多见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肿瘤、腹部胀满、大便干燥、输尿管积水,性功能亢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总之,长脉以柔和有神、没有脉晕点为正常。若出现长脉的兼脉和脉晕点或绷紧若牵绳的脉感则必有疾病。

(六)长脉及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见上。

(七)长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 浮长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中后期,也见高血压、肝炎、胆道疾患、感染性精神病等。

2 沉长脉:常见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肠疾病等。

3 长洪脉:多见感染性精神病、感染性疾病或老年性高血压、心室肥大等。

4 弦长脉:高血压、血管硬化、急性白血病、周围神经炎、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

5 长紧脉:急腹症、腹痛、疝牵痛、肝病等。

6 长缓脉:慢性胃肠疾病、下肢骨关节疾病等。

7 长数脉:多见感染性疾病的内热症状。

8 长滑脉:长期嗜酒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9 长涩脉:长见感染性疾病的中后期,也见高血压、肝炎、胆道疾患、感染性精神病等。

10 长濡脉:见于肠道疾病。

11 长边脉:多见脊髓、背部无菌性炎症等。

总之,长脉兼浮、洪、数、弦、紧多见感染性疾病,兼滑、濡、涩、缓、紧多见肠道和下肢疾病等。

(八)传统医学对长脉脉理的认识,阳热内盛,实邪壅滞,正气未衰,正邪相搏,脉则坚满故脉长。

(九)长脉模式图

(十)长脉脉诀歌

长脉歌

过于寸尺脉名长,阳明肝胆实火旺。1

滑濡涩缓紧肠疾,浮洪数促内热伤。2

寸长心火口咽干,尺长神衰性功亢。3

个大脉长平脉称,瘦身长滑多骨蒸。4

四季准随四时象,百脉冲和长柔常。5



(十一)长脉歌诀注释:

1、寸尺的延长为长脉,见于各种实证。

2、长脉兼滑濡涩缓紧多见肠道疾病,若浮洪数促以热为先。

3、寸脉长多见心火,常见口、咽、舌的不适。尺脉长就也见神经衰弱,常见性功能亢进

4、个大脉长多是平脉,人瘦脉长滑多见骨蒸。

5、一年四季的季节变换,脉象有对应的变化,但百脉冲长柔和均为常脉。
2011-09-03 08:47 8楼
八、短 脉

(一)概述:短脉特指脉势短缩,不满本位的单因素。

(二)短脉研究:历代脉学著作中以《脉诀》对短脉的记载最被医家认可:“短者阴也,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脉诀》虽然被后人认为是伪著,但我们追求的是对脉学的正确认识。《脉诀》将《脉经》的数脉去除,错误是原则性的。

关于短脉古代医学著作中也有不尽人意的记载,如《脉理求真》记载有:“凡微、涩、动、结皆属短类”。其错误是明显的。从脉的阴阳属性上它们可属一类,但把微脉、涩脉、动脉、结脉都说成是短类实是不合适。《中国医学大词典》论短脉时说:“沉而不及也。”将短脉附加有沉的脉素,不及不能没有分部否则有无脉的误解。而李经纬主编的《中医大辞典》对短脉的认识较经典。

短脉的短并不是脉体的短,只是脉势的短也就是脉气的短。脉体的短是指桡动脉的短。桡动脉短有几种情况:

1、桡动脉的寸部短:(1)桡动脉在腕部被覆韧带之前分枝。(2)桡动脉在腕部韧带前下行入肌腱间。(3)桡动脉腕前中断。(4)腕部韧带过宽将桡动脉覆盖。(5)身高过矮、生理性桡动脉短。除身高矮这一生理因素外上述四种情况都是罕见的个例,而寸脉短在临床上则是多见的脉象,显然寸脉短不是上述情况。 2、桡动脉的尺部短:(1)桡动脉的肌间穿出点向腕部前移。(2)尺脉部皮下脂肪覆盖形成尺脉短。(3)身高过矮生理性尺脉短。显然除生理性尺脉短以外上述理由经不住推敲。

事实上脉动是心脏的收缩力,脉管的弹力,血容量的多少,微循环的功能状态决定的。(1)寸脉的产生及其脉力主要来源于心脏的收缩期及微循环的匹配状态;心脏的收缩力弱、微循环阻力小则寸脉的脉气短或脉力弱。心脏的收缩力强、微循环阻力大则寸脉的脉气长或脉力强。收缩压高的原因主要是心脏的高收缩力与微循环高阻力的组合。收缩压高则寸脉多长或寸脉的脉力强。舒张压的维持主要是主动脉弓及大血管的收缩力与微循环的阻力匹配状态。尺脉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匹配情况。尺脉的脉气短或脉气弱则动脉的弹力将降低而人体的血压也下降。临床上但凡尺脉脉短或脉力的下降,则人体的四肢、肠道、泌尿、生殖功能多会减退。中医的肾气虚就是这一道理。但凡尺脉的长或脉力的增强则人体除生理情况下其四肢、腰椎、肠道、泌尿、生殖必见病变。

(2)寸口脉上各分部的减弱,人体相应脏器的机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减弱。这是因为寸口脉气是人体脏器脉气的堆磊,这种脉气堆磊的顺序是按人体胚胎发育的先后为顺序。而堆磊的层次(即脉位)则按人体平卧时自上而下的态势。

如果某人的寸脉长或脉力强,这说明此人的微循环阻力大。一旦条件适合如低头持重微循环有破裂的可能,这是长脉及寸长脉或寸脉脉力强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脉理基础。如果寸脉的短或脉力的减弱,则提示心、脑的血供不足、血行缓慢或淤滞,临床上以脑供血不足、脑梗塞为多见,详见风脉。

就脉的长短让我们来做一实验:把一段弹性乳胶管接上水龙头,此时水龙头会意心脏,乳胶管会意桡动脉,乳胶管的尾端会意末梢循环并由小渐大的开放。现象和结论如下:

A 水压大时水喷的远,水压小时水喷的近。它会意心脏搏动力的强弱对微循环充盈度的作用。若是管末端的张力低部分是微血管的阻力小。

B 在乳胶管末端将管尾捏住(把管内气体排出),渐开水龙头。这时会出现水小时乳管的末断瘪,水大时管尾的张力最大。它会意出脉的短一是因为心脏的搏动力弱,二是血容量的减少。实验还告诉人们:脉管的长度与脉势不全是一回事,特别是寸脉短更有此道理。

历代脉学著作中还有关于关脉短的记载。如《诊家正眼》、《脉诀汇辨》、朱氏《中医诊断学》、《脉诀启悟注释》等诸多脉学著作均载有关脉短一语。寸口脉分成寸、关、尺脉三份,关脉在中、寸口脉无论怎样的短也短不到关脉,关脉如短则必是关寸脉的同短或关尺脉的同短。

身矮与身高其寸口脉都要分出寸、关、尺三部,矮与高只是布指的舒密问题,矮有多矮是矮,高有多高是高,古今尚没有具体的资料可供参考。笔者临床统计认为:凡中国人身高在154公分以下为矮,其寸口脉道不足三指也应三等份,该脉短应是生理性短。凡身高在176公分以上为高。身高在177公分以下脉超三指为长。身高在176公分以上脉长多是生理性脉长,应三分寸口即舒布指。机械的把高矮与脉的长短相提并论是不科学的,因为她遗忘了脉气的长短。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不论身高与矮,只要脉体上有脉晕点都是病脉。

(三)、短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1、寸脉短

(1)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排血量的减少。

(2)血容量的不足。

(3)微血管阻力的减小。

(4)脑神经的损伤,如脑缺血、梗塞等。

2、尺脉短

(1)主动脉弓及动脉的弹性降低,舒张压降低。

(2)血容量的不足。

(3)腰神经的压迫、下肢、肠道、泌尿、生殖功能不足。

(4)脑中风时支配肢体的中枢神经损伤。

(四)短脉的特征

1、短脉的性质:短脉特指寸、尺脉的脉气短非脉体短,或寸、尺脉同短。

2、短脉的指感:寸、尺脉气的各不及或寸、尺脉的同不及。

3、短脉的兼脉:短脉按脉理不应同实脉类、长脉类、兼脉,但也见实脉类浊脉与短脉的兼脉,如浊短脉或浊风短脉等。常见短脉的兼脉有:浮短脉、沉短脉、短迟脉、短数脉、短滑脉、短涩脉、短促脉、短代脉、短结脉、浊短脉、风短脉等。

(五)短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寸短的现代临床意义:见于各种心脏病、心肌病、心瓣膜性疾病、室间隔缺损,也见感染性心肌病,脱水及电介质紊乱、失血。见心脏的血供不足、心衰、脑梗塞。还见耳鸣、耳聋,甲状腺机能减退,肺萎缩、气胸等。

2、尺脉短的现代临床意义:见于腰神经的慢性压迫,泌尿、生殖、肠道的慢性病变和功能不足。如慢性肠胃炎,大便不规律,小便淋漓,月经不规则、不孕症,闭经,下肢骨关节的病变或脱钙,脑中风后遗症等。下肢的缺如二年内脉不短反而强(其原因是心脏功能的相对为强)。

3、寸、尺脉的同短:多见人体的气血不足、机能不足等,常见于危重病人。

(六)短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浮短脉见于外耳、心肌、脑、肺部、肠道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等。

沉短脉见于心脑血管、肺、气管支气管、消化、肾上腺皮质、慢性疾病。

短迟脉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

短数脉心肺功能的不足。

短滑脉多见于酒精性神经性病变。

短涩脉贫血、血淤性疾病。

浊短脉冠心病。

短结脉缺血性心脏病等。

短促脉缺血性、心肌性疾病及各种心脏病。

短代脉见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常常见病情危恶。

风短脉多见脑中风。

总之,短脉以寸脉、尺脉分属脏器的血供不足、功能低下为主。

(七)传统医学对短脉脉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痰食积滞,或气郁血淤,阻滞脉道,脉气郁郁不伸,故见脉体短缩,也见气虚不足,血行鼓动无力也见脉体短缩。

(八)短脉的鉴别

短脉属虚脉类,因而短脉应同虚脉类鉴别。虚脉类的共同特点是,脉气应指无力。此外短脉还应同动脉进行鉴别。

1、短脉:寸、尺脉气的不及本位。

2、动脉:脉动如豆,厥厥动摇,余部俯下。

3、虚脉:浮、大、柔,按之无力。

4、微脉:脉细无力,似有似无,模糊不清。

5、细脉:脉细如发丝,应指清晰。

6、代脉:脉来时一止,止有定数,间歇稍长,节律不整。

(九)短脉模式图

(十)短脉脉诀歌

短脉歌

短见寸尺缩向关,气不统血以虚观。1

浮短脉见气血贫,沉短正虚慢病生。2

迟短胃肠病因寒,短数心肺功不全。3

短涩淤滞微循环,短滑数脉酒毒欢。4

浊短冠心脑血少,结促代短心病敲。5

寸短肺津心血耗,胸闷气短心悸多。6

双尺脉短阴阳虚,慢性贫血后无继。7

尺短之脉需细辩,力按寸关尺显短。8

个小脉缩非脉短,力按寸关关势显。9

二指脉长三分开,因人布指舒密裁。

(十一)短脉歌诀注释:

1、短脉见寸尺偏短,为虚脉范畴。

2、脉浮短多见气血不足,脉沉短多见机体抵抗力不足,易生慢性病。

3、脉迟而短多见肠胃虚寒,短数多见心肺功能性疾病。

4、短涩气血淤滞,短滑而数多见酒肉无度。

5、浊短多见冠心病,结、促、代、短均见心脏疾病。

6、寸短多见心肺功能不佳,多会发生胸闷、气短、心悸。

7、双尺脉短多见阴阳双虚,贫血、不孕症。

8、辨别尺脉短的方法是用力下亚同侧关寸脉,尺脉脉气增加为尺脉短。

9、小个脉短多见正常,也应三分部。
2011-09-03 08:47 9楼
九、 弦 脉



(一)概述:弦脉应指如按琴弦,是指脉管张力增高的单因素。

(二)弦脉研究:弦脉在《内经》最早以季节脉形式提出:“春脉如弦”。在《难经》中确立为弦脉。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载有:“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此是弦脉的最佳提法,至此弦脉具体运用于临床。《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均认为纯弦脉是肝的真脏脉,以应指的力度及其独特的形象“刀刃”、“新张弓弦”来形容脉弦的程度并认为:“纯弦脉者死”。

古人对弦脉的正确认识,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几千年来,弦脉为肝病的脉象表现形式,她集中了中医古医学的人文和智慧,直至今日“新张弓弦”、如寻“刀刃“仍然是晚期肝病的脉象表现形式,其脉弦的力度,形态仍然是脉象判断肝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

弦脉作为一种脉象形式,历代医学家对其描述基本趋于一致,她是一种脉力增高的脉象表现形式。不少的脉学著作把弦脉复合有紧的脉素,这是不妥的。例如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脉诀》、《外科精义》等。近代研究认为绝大部分遗传性高血压患者脉弦而有力。

弦脉的端直以长,典型的弦脉是端直以长。在弦脉上寻找脉晕点与临床诊断相吻合,详见脉晕点章。

(三)弦脉的现代医学及病理解剖学原理

1、外周阻力的增加

2、桡动脉弹性模量的增加

3、心脏收缩力的增加

4、有效循环血量的增加

5、虚火旺患者时,发现弦脉与体内儿茶酚胺的升高有关。陈可翼用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观察弦脉的产生及血压的升高并认为:外周阻力的增高弦脉才能产生,并认为弦脉是脉象诊断高血压的重要依据。张家庆及熊鉴然、殷文治通过脉波传导速度的加快并认为弦脉的产生原理与血管壁的紧张度有关。

(四)弦脉的特征

1、弦脉的性质:弦脉特指脉有力的单因素。

2、弦脉的脉感:如按琴弦,端直以长。特点:按脉管壁时脉体稍下沉,脉气消失。图28

3、弦脉的兼象脉:弦脉能同许多脉象组成各种脉力增高的兼象脉。

(五)弦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常见高血压、血管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2、肝胆疾病、肝硬化、肝癌。

3、严重的疼痛,如急腹症、软组织的有菌及无菌性炎症。

4、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慢性胃肠炎、恶性肿瘤的晚期、急慢性发作性胰腺炎、慢性神经性病变如坐骨神经炎,脑神经病变,癫痫等。

5、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交感神经的兴奋,肾上腺素及醛固酮的增加等。

(六)弦脉的分部及其临床意义

弦脉的寸口分部及其临床意义见弦脉的临床意义及弦脉的脉晕点章。

(七)弦脉的兼脉及其现代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弦脉的兼象脉有:浮弦脉、沉弦脉、弦迟脉、弦数脉、洪弦脉、弦细脉、弦缓脉、弦滑脉、弦涩脉、弦长脉、浊弦脉等。弦脉一般不同散脉、濡脉、弱脉等无力之脉兼脉,动脉一般不与弦脉兼脉,实脉中有弦脉脉素因而不与弦脉兼脉。

弦脉兼脉的临床意义

1、弦细脉:神经官能症、精神病、高血压、甲亢、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脾肿大、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白血病、伤寒、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炎、胃十二指肠炎、胃溃疡、胃癌、食道痉挛等。

2、弦缓脉:见于春季为正常脉,夏、秋多见胃、肠及下肢骨关节疾病。

3、洪弦脉:见于部分高血压、感染性疾病患者。

4、弦数脉:见于小腹痛、疝气、先兆流产等。

5、弦浊脉: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

6、弦涩脉: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疟疾等。

总之,弦脉及其兼脉临床上以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病为多见。

(八)传统医学对弦脉脉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弦脉是脉气紧张表现,邪滞肝胆,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痰饮内阻,气机不畅,疼痛系阴阳失和,气为血阻,疟疾寒热交作,脉气失和,均可导致脉气的紧张而出现弦脉,若脉弦而细有力,如寻刀刃,则是胃气竭绝之象,病多不治。

(九)弦脉的鉴别

弦脉应同长脉、紧脉、牢脉、革脉及血管硬化症进行鉴别。

1、弦脉:弦脉脉气的紧张度较大,指下挺然,端直以长。有直起直落如按琴弦之感。

2、紧脉:紧脉亦感紧张度较大,但脉气绷急有按捺不住的感觉,如触壁虎尾巴在离体时刻。

3、牢脉:是沉、长、实、大、弦五脉的兼脉。与弦脉有沉、实、大三方面的不同。

4、革脉:革脉是芤脉与弦脉的兼脉,革脉是表面的弦而按之内部空虚。

5、血管硬化症:脉弦如弹石,用力按血管壁,余部下沉,脉气不消。脉弦按则余部下沉不明显,脉气消失。这二种弦的性质不同,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肝病的脉弦之鉴别有临床意义。

(十)弦脉模式图

(十一)弦脉脉诀歌

弦脉歌

弓弦挺指脉为弦,疟疾官能患肝胆。1

紧如绳索左右弹,脉牢弦长沉伏间。2

过于尺寸脉为长,革按鼓皮芤叠弦。3

芤触尺桡两道边,空似葱管血少缘。4

边脉尺桡弦一边,多主疼痛筋肉炎。5

寸弦头痛或咳痰,中焦炎肿寻于关。6

尺弦脐下腿酸挛,脉平春暖弦而缓。7

肿瘤炎症与肝胆,劲急如刃危重观。8

肝阳头痛脉力弦,低头出力防偏瘫。9

诸弦皆因脉痉挛,恰当补气与扩管。10

余部皆下非脉弦,脉气不消管硬坚。11



(十二)弦脉歌诀注释:

1、弦脉如挺指的弓,多见肝胆疾病、恶性疟疾、重度神经衰弱等。

2、紧脉是左右绷急的感觉,牢脉是沉位的长弦脉。

3-4、长脉是寸、尺脉的延长,革脉如按鼓皮、芤脉为两边轻弦而中空。

5、边脉多为脉管壁局部的弦,多见体表软组织疼痛与内脏疾病的放射痛。

6、寸脉弦多见头、颈、胸的病变,中腹的病变在关脉感应。

7、尺脉的弦多见脐以下脏器与组织的疾病,正常脉可以随四季的变化而改变。

8、力弦的脉多为重症。

9、脉弦而力多为严重高血压,防止其低头出重力,否则易出现脑血管破裂。

10、脉弦多因脉管壁的痉挛,补气与扩管是有效的治疗。

11、动脉硬化按二部余部随下,应同弦脉鉴别。
2011-09-03 08:48 10楼
十、紧 脉



(一)概述:紧脉是脉管紧张度增加及脉气绷急的复合脉。

(二)紧脉研究: 历代脉学著作中以张仲景《伤寒论·辩脉法》:“紧脉者,如转绳无常也”。对紧脉的认识最为经典。张仲景在紧脉的认识上始终贯穿着与弦类似的思想,这就构成了紧脉的定义;脉弦有力,如转绳无常之势。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记载有:“与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如转索无常,数如切绳,如纫箪线》”。李时珍总结了《内经》:“左右弹人手”,《脉经》:“数如切绳状”,以及朱丹溪:“如纫箪线”诸说。可以说就紧脉李时珍是颇有心得了。

应该一提的是:唐朝孙思邈在《千斤翼方》中记载有:“按之短实而数,有似切绳状,名曰紧。”孙思邈就紧脉的短、实、数的复合性认识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直至明朝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加以纠正。其曰:“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唯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紧绳也”。至此紧脉才如其脉韵一样抖去了短、实、数等假说。

笔者认为:用“切紧绳”来形容紧脉的脉势有一定的韵味,但与切紧脉的真实脉感有很多的差异。笔者的体会是如触离体的壁虎尾巴,紧而绷急,极不稳定。见图(29)(当触及壁虎尾巴时,壁虎的尾巴立即与身体断离,离体的壁虎尾巴将剧烈的摆动。脉感有张力大而不稳定之感。)在短脉章中的实验,当把水龙头开大时,乳胶管尾的摆动也有紧脉的韵味。

(三)紧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紧脉与弦脉的区别主要是弦脉端直以长,紧脉脉势的不稳定。而它们形成的原理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不同,弦脉的产生因素主要是:

1、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加。

2、脉管壁的张力增加。

3、末梢循环阻力的增加。

紧脉的产生因素主要是:

1、体液在没有明显丢失的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脏收缩加强有力原因是因为感染因素的作用下,丘脑对心脏的调节)。

2、血管张力的增加。

3、末梢循环阻力的增加。紧脉在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和前三种力的作用,产生了脉势不稳定如切离体壁虎尾巴的态势。

(四)紧脉的特征

1、紧脉的性质:紧脉特指脉象的张力增加及脉势的不稳定。

2、紧脉的指感:如触壁虎尾巴,紧而绷急。如切转动的绳梢(绳体在转动,绳梢切指下)。如勒奔马的疆绳。

3、紧脉的兼脉:常见与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实脉、滑脉、涩脉兼脉。紧脉不应同弦脉兼脉,也不应同动脉兼脉,如兼脉容易混淆脉感。紧脉同微脉的兼脉也是不合脉理的。微脉是似有似无的脉,不能和脉管张力增加的紧脉兼脉。紧微兼脉见于《脉经》。

(五)紧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紧脉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发热病人;例如传染性疾病、肠道传染病、破伤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或哮喘、肺气肿、脑膜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癫痫、风湿性关节炎等。

(六)紧脉三部的现代临床意义

1、寸紧:左寸紧,见于胸膜炎、心包炎、心源性哮喘、心肌病、心绞痛、左项痛等。右寸紧,见于肺炎、肺心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等。

2、关紧:左关紧,见于胃肠官能症,肋神经痛、胰腺炎、脾周围炎、左带状泡疹等。右关紧,见于胆囊及胆道感染、胰腺及胰头炎症、肝炎等。

3、尺紧:左尺紧,见于乙状结肠炎,左附件炎、左下肢疼痛等。右尺紧,见于泌尿、生殖系感染、输卵管妊娠破裂等。

(七)紧脉的兼象脉现代临床意义

浮紧脉、沉紧脉、紧迟脉、紧数脉、实紧脉等见有关章节。

紧滑脉——多见低热、呕吐等急慢性胃肠炎、蛔虫感染,如胆道蛔虫症、

紧涩脉——女性不孕症、疝气、睾丸炎、附睾炎、气血郁滞等。

总之,紧脉及其兼脉以感染性疾病的微循环阻力及心搏力的增加为多见。

(八)传统医学对紧脉的认识:

中医认为:寒性收引,寒邪内侵,脉道拘急,故脉形绷急,正气欲迅速躯邪外出,则气血运行加快,可形成数而绷急的脉象。

(九)紧脉模式图

(十)紧脉脉诀歌

紧脉歌

紧切绳梢绷急掀,壁虎断尾左右弹。1

浮紧表寒沉紧里,内外诸痛主于寒。2

寸紧头胸气血挛,脘腹挛痛寻于关。3

尺紧阳虚肢痛冷,脐下寒湿后继难。

紧滑脉主胃肠寒,上吐下泻与睾坚。4

表寒内热脉紧数,清里解表青龙煎。5

左寸脉紧多气短,风寒束表头目眩。6

右寸脉紧心肺患,气结血瘀通在先。7

左关脉紧胃脘痛,右关脉紧痛肋间。8

左尺脉紧寒腰腿,右尺紧脉频尿烦。9

六部脉紧风痫症,角弓反张口流涎。10

(十一)紧脉歌诀注释:

1、紧脉如切壁虎的断尾。

2、浮紧见表寒、沉紧为里寒,多见于疼痛症。

3、寸脉紧多见头、胸病变,中腹部疾病脏器的信息在关脉寻感。尺紧见阳虚下寒或寒湿或不孕症等。

4、胃肠寒脉见紧滑,可以出现上吐下泻,睾丸炎等。

5、外热内寒时脉见紧数,青龙汤可以清里解表。

6、左寸脉紧见于胸闷,头昏目眩等。

7、右寸脉紧多肺患,多见气结血淤。

8、左关脉紧多见胃脘寒痛,右关脉紧常见肋间神经痛。

9、左尺脉紧以寒下肢为多见,右尺脉紧多见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10、脉整体紧多见中风、重度感染等。
2011-09-03 12:54 11楼
许跃远的可不是传统脉,是微观脉的代表。
微观脉有现在盛行两家王光宇、许跃远。
传统脉的代表是《文魁脉学》、许进京的《脉法精粹》
⬅ 臭草 老茶馆 男子旅行途中施针救醒老太 称行善别怕被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