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泻心汤

2009-11-19 14:52 楼主
之前在中医问答发过这贴,但沉了。再次发帖至此,希望高手讲解:
《伤寒论》中讲到寒热错杂痞证的泻心汤时,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其中书上讲解其病机中都有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我所不懂的是此处的“热”从何而来,“寒”从何而来?
1、从表面上看“寒”是在表之寒,“热”是伤寒发热,但以细想,此寒热错杂应是在里错杂,我所理解的是“热”为表寒入里化热,但“寒”是怎样导致有寒的?
2、另外,老师讲了此处是脾虚寒、胃热,我又想,此痞证是由伤寒引起,而脾虚寒和胃热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脾虚寒胃热?
3、在这痞证泻心汤证中的“痞”,是表邪入里伤脾胃而影响气机,还是寒热互结而成的?
4、还有一点是,既然此证是寒热错杂,那临床上若一此证病人,其有哪些症候是可判别“寒”、哪些症候是可判别“热”的?《伤寒论》原文中的149、157、158这几条中的内容中怎么读出“有寒有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1-19 15:29 2楼
痞证是由于外感风寒之邪后,误用下法,伤及脾气,脾失运化而形成下利,外邪入里化热,阻碍于阳明,形成阳明胃肠道的邪热壅滞,加之脾失运化的胃肠道内停滞的水湿之邪,形成了湿热互结的痞证,痞者,痞涩不通。也就是阳明胃肠道的局部出现肿胀,阻碍了腑气的下降,形成了胃气上逆的呕吐,以及脾失运化的下利。所以楼主所问的寒从哪里来,是误用下法引起的脾的虚寒。而热则是由心阳之热不能外透以温养,则内行于里,引起的。常言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也就是说,卫气的运行是白天偏于运行于肌表,而夜晚则偏行于内里的胃肠道,这与自然界的规律是一样的。由于外感寒邪,致使心阳偏重于运行于内里的胃肠道,使心阳之热从胃肠道来透散,所以这个热是人体的正常的心阳之热。当然与外邪的郁束肌腠有关。
2009-11-19 15:48 3楼
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其实很简单。通俗地讲,其病根就是胃虚寒,胃虚寒就不能很好地磨碎食物,磨得不够碎的食物进入肠之后,肠就不得不担负胃原来磨碎食物的功能,机能因此相对比较亢进,因此就表现为肠虚热。然而肠毕竞不是胃,难以达到真正磨碎食物的功能,加上肠管很长,就造成了很多食物残渣滞留于肠中,发酵成气,久而则于胀于肠胃之中,这就是痞胀,若能随肠的蠕动而排出则腹胀相对减轻,反之则上升至胃部,甚则可见呕逆。其用药其实也很好理解,半夏、生姜、党参温胃,黄连、黄芩清肠虚热,枣、草安胃肠,而且黄连黄芩的量要求很小,就是3到5克这样子,也是因为是肠虚热而不是实热,如果是实热,量就要大了,就象葛根苓连汤或白头翁汤之类的,因为是肠实热,苦寒坚肠药就要用多。
其实这个道理在岳美中先生的医论中就有。自己找书看一下就知道。
2009-11-19 15:51 4楼
第二问题中,关于脾虚寒,以及胃热的不同,你可以这样来理解。
胃主分泌。脾主吸收,胃的分泌是心阳得以外透的表现,通过心阳的外透能促进胃肠道的水谷精微的腐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能生土'的道理。在痞证的胃热,就是心阳过度的从胃肠道以透散,形成了胃肠道的局部的排热口,与胃肠道内的水湿之邪相搏结,形成胃肠道的内部发生肿胀,阻碍了腑气的下降,形成了痞证。但是此时的脾的运化仍是虚寒的,所以在痞的同时兼有下利的表现,胃肠道的水鸣音就是脾胃不调的症状。
2009-11-19 16:30 5楼
其病根就是胃虚寒,表现为肠虚热

小弟刚学中医有多处不明白:
请教,不是胃热脾虚寒吗?怎么到了肠虚热了?
2009-11-19 18:47 6楼
继续讨论,越论才越明白
⬅ 一个农民老汉吓了我一跳 老茶馆 复方合治胃脘痛 ➡